
【晓荷】采榛子(散文)
春节前回县城,大弟妹送我一兜榛子,告诉我这是她表弟从大兴安岭带回来的。
我把榛子放到果盘里,里面还有一把夹榛子的工具,类似一种小钳子。用这个小钳子夹开榛子,里面的果瓤便十分容易地取出来了。
看着这些榛子,不禁想起一件趣事,也是我有生以来仅经历过一次的趣事:采榛子。
那是1967年的夏季,本来应该是我们初中毕业的年份,因为“文革”刚刚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班级里除了班主任老师还有一位军队干部给我们当指导员。
有一天接到通知:全体在校学生去“九三”农场支援麦收。听说大兴安岭地区连续降雨,大片麦田被雨水拍倒,机械难以收割。
这一天,我和全校的同学们乘坐火车去支援麦收。对于我们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这可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因为谁都没有去过大兴安岭,所以充满了好奇心。
大约是夜间或者是凌晨我们到了鹤山站下车,有汽车接我们到驻地。因为天黑,只觉得四周黑黝黝的一片,我想这可能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吧。
第二天早上起来,天气晴朗,走到外面一看,嗬!晴空万里,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和茂密的森林,勾画除夏日清晨的清爽。原来昨夜黑黝黝的景象竟然是郁郁葱葱的大森林。从小县城来到大兴安岭南麓,只觉得天高、地阔、树木繁茂,如同来到童话世界一般。
早饭后,集合整队,有老师讲支援麦收的主要任务是配合收割机割倒伏的麦子、晾晒麦粒。同时特别强调纪律:不准私自出行,不准一个人进森林,不准远离驻地。因为这里是农场,没有居民,尤其走进森林很容易迷路。
农场的伙食特别好,每天三顿都是白面馒头,猪肉炖粉条。我们一个个吃得饱饱的,干起活儿来也不觉得累。再说了,谁能在家天天吃白面馒头和猪肉啊!
一天晚饭后,有同学拿回来榛子果,分给大家品尝。只见那果子是青绿色的,有大拇指肚那么大,外面包着叶片,好像蝴蝶的翅膀。拔掉外皮,里面是青绿的榛子果,咬开以后,白色的果瓤十分清脆,有一股清香味儿。哦!这就是榛子啊!我们禁不住惊呼,谁也没想到那么坚硬的榛子是这个模样。同学说,这是其他班级的学生采回来的榛子。我们一个个地说,咱们也去采榛子。
正巧这一天我们去割麦子,这样就有了采摘榛子的机会了。于是我们几个女同学悄悄商量好,干完活儿我们就去采榛子。
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由农场的人带领我们去麦田割麦子。麦田离驻地很近,当我们来到麦田的地头,又震撼了!只见黄色的麦田与蓝天相接,看不到地头在哪里,两侧是茂密的森林,太壮观了!只觉得心里也宽阔无边了。我们在这广袤的天地之间,挥动镰刀,把倒伏的麦子割下来,堆在一起。一直往前走,边走边割,好久好久才看到麦田的地头。这里的景色十分优美,不知名的树木花草,惹得我们心里直痒痒,真想快步飞进树林里,去采摘梦寐以求的榛子。终于完成任务了,收工了。我们五六个女生和同学们打个招呼说,我们玩一会儿就回去。(因为顺着麦田往回走就不会迷路)
我们几个人看到前边有一片树林,特别茂盛。便向前走去,想象着那里的树上一定结满榛子的,一边走一边唱着跳着,特开心。真是望山跑死马啊!走了半天,树林离我们还是那么远。这时,我们发现脚下的路越来越难走,一半儿是水,一半儿是类似塔头墩子的草墩子,我们就小心翼翼地踩着草墩子往前走,歌声、笑声也没有了。有同学打趣地说:我们好像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啊!这不就是过草地吗?终于走过草地,来到树林旁,只见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地上是厚厚的树叶,踩上去软软的,这里没有人的踪迹啊!风儿吹过,树林发出瑟瑟声响,有些骇人。我们几个人抬起头来望着高高的树木,寻找榛子果,一个也没发现。有人说,这是橡子树,你看橡子果!望着看不到边的森林,我们有些胆怯了,好像偌大的森林要吞噬我们一样。我说,可别往里走了,天晚了,迷了路可就不好办了。可是我们还是不死心,好不容易来到这里,采不到榛子多遗憾啊!又左寻右看地找了一会儿,也没看到榛子的踪影,只好往回返了。
顺着麦地的边往回走,没有了歌声,也没有了笑声。我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她们几个还心存侥幸地望着高高的大树,寻找榛子果。我心里也十分沮丧,一边走,一边用左手怕打身边的灌木,啪啪啪地拍打着。突然,我发现了这些灌木丛中有那个青绿的榛子果!我摘下一个仔细辨认,是榛子!是同学给我们品尝的榛子!我兴奋地大喊:榛子!榛子!我找到榛子了!同学们赶紧跑过来,大家齐呼:终于找到榛子了!赶紧动手采摘,衣服兜里装满了,又往裤兜里装,有的同学干脆把外衣脱下来用衣服包。这些还没有成熟的榛子果就被我们这些青涩的中学生给采摘下来了。
天色已晚,得赶紧回去了,老师和同学们一定着急了。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违反纪律了啊!没有了意外发现榛子树的喜悦,也没有了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快步返回驻地。这时候,我们远远地看到吴老师特别严肃地站在食堂门口,像一尊雕像一样威严。我们几个低下头,磨磨蹭蹭地走到吴老师面前,等老师批评。只见吴老师用眼睛扫了每个人一遍,轻轻地叹了口气说:快去吃饭吧!我们给老师鞠了一躬,飞也似地跑进了食堂。
麦收结束了,我们离开了美丽的鹤山农场,离开了无边的麦田,离开了神秘的森林,离开了火热的麦收场地。留给我们的是采榛子的奇妙经历,是走进广阔天地的震撼,是青涩的榛子果和我们青涩的心,还有吴老师那关爱、宽容的眼神。
2021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