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深切缅怀黄顺卿同学(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深切缅怀黄顺卿同学(散文)


作者:黄江山 举人,31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65发表时间:2021-02-16 18:42:59


   正月初二、也就是公元2021年2月13日,我带着女儿回到了故乡福建省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横路下组去拜谒家乡的四面石观音,偶尔听到了我就读平和三中(也就是霞寨中学)初中三班的老同学黄顺卿在正月初一去世了,心一下子“格登格登”地跳个不停,我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给我们平和三中初中一九七六、高中一九七八届的同学会执行会长黄木生同学,黄木生执行会长又迅即把这个消息告诉给陈聪同学和黄科元同学。
   正月初五也就是2021年2月16日的这一天,我和陈聪、黄木生、黄科元,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最后送了黄顺卿老同学一程,低迴的哀乐带着我们的哀思,也带着我们的寄托,虽然我们迟缓的脚步也带着悲沉,但心里总有一份良好的祝愿未了,我们衷心的祝愿黄顺卿老同学一路走好,在岁月静好的天堂里照样有勤劳的双手,去编织美好的生活,同样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辛勤劳动的世界和美好的生活。
   每一次送走每一位的老同学,我们这些活着的同学们心里总是沉甸甸的,虽说同学们在各自不同的地方、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都在编织着各自的美好生活,但是总是聚少离多,是很少联系的,改革开放的今天,金钱的弥啸程度远远超过一个作家文笔的啸狂,所以文字的功效似乎比金钱的魅力乏力得许多,但是同学间这种至高无尚的情谊却是能崩山碎石,摧枯拉朽、排山倒海并持久到海枯石烂的。
   在往返漳州的路上,我坐在老同学陈聪的“路虎”的小汽车上,总是默默地回忆着童年的很多故事,那时大家都还很穷,岁月总是磨制了好多苦药让我们去品尝,从而也更加锻炼了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强意志:那就是穷则思变,这绝不仅仅是一种意志,而且还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向往,因此我们只能通过高考和中考,奋勇地走出山旮旯里来,因此老同学陈聪说:“当年,只有考上大、中专,才是我们能唯一走出大山的绿色通道。”我们战胜困难,考出来了,事实也证明了,我们是生活的强者,首先战胜了自己,然后战胜了困难。
   陈聪是这样、我也是这样、黄木生和黄科元也是这样,黄顺卿也是这样,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在县城小溪镇“金蓝湾”小区也买了一套房子。
   可是在美好的生活才却刚刚要开始的时候,黄顺卿同学却因为患上食道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化疗,虽然短时间略显好转,大年初一,终因病情突然恶化,离开我们了。
   在送走黄跃民同学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深切地怀念黄跃民同学》,今天,我又写了一篇文章《深切地缅怀黄顺卿同学》,意义并不在于渲染他们有多伟大,多杰出,对社会贡献有多大,可是我们当年都是从贫寒中走出来的,这是一致的,虽然生活的脚步不尽相同,有的发展的比较好,有的发展的比较迟缓一点,但是向往纯真和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却始终是一致的。
   黄顺卿同学的本质就是老实和厚道,勤劳和善良,这大家是交口称赞的,他在家乡种蜜柚,在外辛勤打工,是很辛苦的,他和他的妻子,同样在县城构置了一套房子,这也是很不容易的。
   那一次,我回到了故乡参加了黄木生同学发起的同学聚会,我们十几个同学,还一起驱车到他的故乡霞寨镇黄庄村和山组(俗称和尚墩)去摘了好多他们夫妻亲自种的蔬菜和瓜果,可是时隔几年之后,我们却阴阳相隔,各自安好了。
   听黄顺卿他的亲哥哥说:“鼠年大年三十的除夕夜,老同学黄顺卿还和家人们一起围炉贺岁,可是正月初一早上,一刷牙,就出现了大出血,终因未能把血止住,走去向马克思报到了!”听来真是可惜呀,都跨过牛年了,你就不能再挺一挺吗?
   任何伟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它的素材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其实作家的基本任务不是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而是辛勤地写作,挖掘和反映真实的生活,这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
   在回漳州的路上,我和陈聪老同学提到了大作家黄清河(笔名青禾)老师,也提到和我一起在漳州沙风韵乐团共事的乐友鲍俊杰老师,这两位文友和音乐友都是陈聪同学在福建省第二汽车运输公司(简称二团)的同事,还提到了现在还在华安高石写生的江宓老师和叶顺成书画友,其实生活有些现象和面目是极其相似的,有些美好的生活创造,只是异曲同工而已,但是默默的坚持,默默的持之以恒、永不言弃的奋斗,这种理念、这种向往,始终是相同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黄顺卿同学在正月初一牛年的第一天就远离我们走了,这似乎是有点遗憾的,用陈聪老同学的话说:“可能是他的寿命就是如此”,这话听起来似乎是有点消沉,但是,我们还有能用什么更好的语言来安慰自己、安慰已故逝去的老同学呢?所以这语言是发自肺腑的、言出由衷的。
   告别了县城小溪,我更多地是想起童年的放牧生活,黄顺卿的家乡与我的故乡仅隔几里路之遥,我童年放牧的脚步和回故乡以及清明祭祖,都是要从黄顺卿的门前走过的,有时也会歇下脚来,去他家里喝喝茶,聊聊天,可是老同学今天“执意孤身而离去,远去天堂觅自由。”说起来似乎是真的有点残酷,有点惨烈,但是,他执意要走,谁又能拦得住他呢?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在《石壕吏》里面的名句又在我的心中涌起,留下久久长长的阵阵涟漪,生者伟大、活着就更伟大了,至少还有一颗心都还在剧烈的跳动,比起那些已经告别人寰的几十位老同学,我们虽然不敢说还有机会敢与天地比谁更伟大,但是至少活着的人要比死去的人强多了,虽然我们的心也曾经苍凉和萧瑟过,但是对于致富以后不忘家乡情、不忘同学情的陈聪老同学、黄木生老同学的慷慨和大方,我始终是赞不绝口、始终是念念不忘的!同时我也祝福所有活着的老同学们,活出精彩、活出气魄、活出精神、活出境界来。并一致感谢这些致力于家乡建设,致力于同学会的建设和建言献策的所有老同学们牛年和以后的日子大吉大利!事业鼎明昌盛!家庭幸福!儿孙有福!身体健康!寿比南山!才财顺达!万事如意!……
  
   2021.2.16.(农历正月初五)
   写于漳州。

共 238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新年期间,特别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每一天都是欢欢喜喜的新年,都是热热闹闹的日子,都是全家团聚共庆新春佳节的美好时刻;在举国上下,全国人民共同欢庆的大喜日子里,骤然听到老同学离开人世的噩耗,心里的悲痛是难以言说的,也是难以表达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条理清楚地交代了事情的全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十分悲痛又十分怀念的心情。文章叙事条理清楚,感情真挚感人。忽然忆起杜甫怀念李白的一首诗: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编辑:平淡如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如水        2021-02-16 18:45:03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02-16 18:45:33
  衷心感谢平淡如水老师的辛勤编稿和精准、精彩、精细的编按!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3 楼        文友:郭红娟        2021-02-16 20:13:56
  在过年快乐时日,却是老同学离去之日,深切缅怀老同学,情深似海,点点滴滴情谊流淌……
知足常乐
4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02-16 20:56:56
  衷心感谢郭红娟老师的理解和赠言、鼓励和鞭策!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