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老西河(散文)

精品 【晓荷】老西河(散文)


作者:水墨丹心 布衣,480.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943发表时间:2021-02-19 17:24:46


   老西河,我家乡的河,也是家乡人的母亲河、生命之河。它名不见经传,位于我国南北气候分界处,在“胡焕庸线”东,人口密集。它如世界上其他大河小河一样,像亚马逊河、莱茵河及中东的两河流域;像长江、黄河、塔里木河和黑龙江等。滋养着沿边的生灵,源源不断的一代代传承繁衍。
   老西河成因无从考证,早在楚汉战争时的“阴陵大泽”在此或相连(冯其庸考),而那时的凤阳山(大别山支脉)早已形成,河的水源来自山的三条小河注入,分别是严涧河、青洛河及沛河。有书载东晋383年,东晋大将谢玄命刘牢之与前秦军战于洛涧——洛涧之战(老西河),以少胜多,为同年稍后的“淝水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那时叫“洛涧”。在我上一辈,耄耋老人依稀记得叫“草庙湖”,本地有一歇后语“草庙湖起雾——陷城(现成)”,也叫“草庙湖”。解放后官名叫“高塘湖”,“窑河”。这些可能都是它名子的演变,而我们习惯叫它“老西河”。
   小时候冬天,老西河几乎年年冰封,有去淮南那边卖扫帚、烟叶、粪箕篮筐等都从冰上过,回来则挑一担烧锅煤。早晨要去早,不然一天不能来回。虽然路程不远,那时的交通工具就是步行,而且还有一百多斤的负重。一次,哭着闹着要跟大人去市里转转,其实就是一个镇,九龙岗。踏上冰面,北风嗖嗖,了无遮挡,那冷劲儿冻得只想流泪,不停地哈着手、搓脸揉耳朵也无济于事,想跑一跑增加点热乎气,脚下一滑就一跤。到河对岸有五公里的样子,封冻的河面,平坦开阔,借着早上的“鱼肚白”,像镜面一样照出人影。四周的村庄在薄雾的笼罩下,影影绰绰,有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偶尔隐约听见几声狗叫也亲切。河面要么不封,只要封住很久才能开冻,即便冬日太阳照射。待到气候回暖,春天的讯息传来,那开河的声音时大时小——“咔嚓”,“噼啪”,“轰隆”,大的沉闷震人,小的脆响惊心。不等河冰融完,水上人家就开网捕鱼了,此时住河岸附近的孩童,拎只小篮去岸边捡拾人家冇拾的小鱼小虾,作为美食享用。那时老西河的鱼,没有家养野生一说,只要煎好放水一煮,或直接水煮,浓浓的鱼汤像奶油一样。无需(没有)调料,葱姜蒜一放,滴两滴老白干烧酒,那香味直沁心脾。几十年过去,想一想也能反射出口水。鱼种以鲫鱼为主,兼鲢、鲤、草鱼,有汪牙狗(黄颡鱼)、鲶鱼、黑鱼等,红眼三叉嘴、苗刀鱼也不少(后两种目前已见不着了)。河里不光鱼鲜,还有小螺丝、大乌螺及老歪(河蚌)。馏蒸后挑出肉来,小的炒韭菜炒青椒,大的炖豆腐烩粉丝,佳肴美味,脍炙人口。
   老西河位于四县一市交界处,定远、长丰、凤阳、怀远县和淮南市。流域面积1490平方公里,常年径流量3.89亿立方米,丰水期为8.64亿立方米。河底高程15米,蓄水位18米时,容积1.1亿立方米。1991年7月水位最高23.20米,1959年8月河道断流。这都是建国后的数据。历史性的转折在1966年完工的上窑大坝,西自淮南市杨郢子,东止上窑镇。它是窑河封闭堤和节制闸,有五孔闸门,中孔通航。可防淮水倒灌,调控窑河水位,从而滞洪补枯。沿河周边灌溉泵站数十座,为农业丰收提供了保障。
   老东山,老西湾,老西河,听上去古老而久远。有道,“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雨季到来,从老东山奔泻而来的洪水,途径门前的老西湾咆哮着、汪洋恣肆,冲刷河湾滩地的一切生物,滚滚入河。老辈讲,建国前数辈人,被洪水的桀骜不驯害的苦不堪言。后来我家乡处的河湾滩地,才解放没几年,就筑坝圩堤,以防洪水冲刷。再后的兴修水利,陆续加高稳固。几乎每年冬季,都要筑坝挖渠。形成坝埂相连沟渠相通的阻洪排水网系,很大程度改善了水患。冬天的水利工地,红旗飘飘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盛况空前。挖的挖、抬的抬、搬的搬、清底的清底、筑堤的筑堤。打夯声、号子声、欢笑声连成一片。那热烈的场景、浩大的声势,使你不由自主的加入其中,并甘愿为之出力、为之流汗、为之奋斗。有的人膝盖蹭破了皮,有的人手上打起了血泡,有的人肩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有的人扭了腰……可没有叫苦、没有打退堂鼓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那种誓改家乡穷貌、奋发图强的精神,是发自内心、骨子里迸发出来的,况且那在衣不暖人、食不果腹的年景。回眸那沧桑岁月,由衷地为家乡的老辈们肃然起敬。
   事实上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光,老西河都是悠悠静静的,一碧万顷,浮光跃金,就像镶嵌在四县一市交界处的一颗明珠,熠熠生辉。河边人家往来各县市,都用小划船、小舢板。“弯弯小木船吆,像个大摇篮,划起小木桨吆,溅起浪花一串串……”儿时的划船谣,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没划过小船的,难以前行,总在河面打转。看老船家行船,双手握桨,前倾后仰,两边的桨均衡用力,有节奏感,眼望前方开阔的水面。只要笃悠悠协调用力,任由船家驾驭,方向凭定,或快或慢,劈波斩浪,游刃有余。船随着桨的上下翻飞,自然而然送你想去的地方。我们常坐船往来各县市办事、买卖。船钱一角,回来则由对岸摆渡过河,船钱不变。天气晴好或淡淡白云高挂天稍,对岸人招手示意,也依稀可辨。坐船有忌讳,不说“翻”、“沉”和“刮风”“下雨”“迷路”之类,凡跟船、水相关的不吉利语,一略回避。同船渡河,乘客与艄公不得是十三人,“一船乘十三,不是沉就是翻”——家乡俚语。进入秋冬季,水面上很容易生雾,雾大时晌午才开,甚至一天也不开,三四十米方圆不辨人面。非特别重要事,老船家也不轻易开船。雨后天晴,多有看到彩虹挂在半空,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真是“树色层次绿,湖光潋灎明。”以捕鱼为生的水上人家,有数十户,岸上住户,只有极少数一边捕捞,一边种田,或划桨渡客,赚得船钱。我们只是在入夏季节,借船捞一些水草喂猪,水草以扎鱼草(灯笼薇)、马尿花、野菱角居多。这时的水草翠嫩闪亮,赶上几个大太阳,晒干揉碎,碧绿生青,和上洗碗水,抓把麸皮搅匀,猪吃起来舔嘴吮舌,剩点盆底也被狗舔得干干净净。
   待到三伏天,水草又有了新的用途。我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捕鱼。连续多日不下雨,老东山山洪没来,近岸边的滩涂,就是一个理想的渔场。作业水域,水位近一米深,水草稠密茂盛。可圈十至二十亩,视人员多少而定,一般十几个壮劳力和几个十几岁的少儿郎辅助(背鱼篓拾鱼)。这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协同作战。早晨的太阳冉冉升起,火辣辣的阳光射向大地,则预示着又是一个汗蒸天。吃过早饭,扛几张推网,带上几壶水和干粮(烙二十来张包皮饼)及咸菜,向河湾下进发。先把所带家伙什放在岸滩,赤手空拳下河,散开打围。没有一定形状规则,或长方形、或三角形、或圆、椭圆等,以水草疏密分布而定。拦面积大小,又以劳动能力和作业时间来估摸。正常而言,除去中饭和休息时间,在太阳落山前全部搞定。作业姿势谈不上雅观却很实用。借水的浮力,身体前倾(趴不像趴,立不是立),水上露头,水下两只手不停地薅断水草连同淤泥往前翻滚。随时间推移,众人在慢慢蠕动中,草围逐渐形成。围拢的围塘越来越小,就越费力气越辛苦。等到草围高出水面二尺多高,水域面积也缩小至几十到一百来平,里面的鲢鱼、鲤鱼就开始上窜下跳左右翻飞。几张推网尽情捕捞,不消多大功夫,围塘里的鱼悉数装进鱼篓。这种形式捕鱼劳作,我们赋予个实用的名字——卷鱼。此时的夕阳映红了半个河面,粼粼中泛着金光;晚风轻拂,岸上的庄稼窸窣作响。我们挑着鱼担,带着幸福,每个人脸庞都挂满成就感。
   老西河入口就是老西湾(严涧河),也不知经几千年的洪水冲刷,形成了像壶口一样大片的浅湾滩地。主河道布满砂砾与鹅卵石,附近土地泥沙俱存,有几千亩之多。这些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要看老天的眼色、山洪的大小而决定收成。上年纪老人看到大水淹了湾,那脸上失望、痛惜的表情,仿佛浮现眼前,耳边似乎幽幽听见那时的叹息“湾地的庄稼又被‘老水牛’吃了”。本地俚语,“湾地农户收了湾,老母狗给条裤子穿,湾地农户淹了湾,单被改成裤子穿。”可见湾地被淹,一年吃饭就没了着落。我们碰面打招呼“吃了吗”,客气语的意味,能吃饱肚子是多幸福的事。可在这里简单的问候,却变成了奢侈和希望。在筑堤整治后的若干年,水患有所缓解,急湍的洪水得到遏制,雨水过大,“客水”(内涝)依然难排。
   曾几何时,可能从致富、创收、急于摆脱穷困起,老西河“围网”,“鱼排”上的毛竹,密密麻麻布满河面。直视河面,俨然是没长竹叶、没有绿色的无边无际的竹林;登高俯瞰,原来开阔如镜的河面,变得浑浊、不见往日那茵茵水草,似乎插只脚的空挡都没有。应了一句话:天、地、人三不管之地。正因为几县市共有,没立个统一规章,无序过度开发,无节制地利用,致使人们对自然与生态失去往日的情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近两年,人们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政府大力整治。围网离水了,毛竹上岸了,开阔的河面泛起了绿波。在这冬季,薄雾笼罩的一波波水汽,像柔顺的面纱,随微风飘来荡去,时而氤氲的湿度,紧紧粘在浅滩的水草上。水洼处、草丛里、湿地上,栖息着途经此地的一群群候鸟,它们一会儿鸣叫,一会儿追逐嬉戏,一会儿啄草觅食。一河清水,一河碧玉,一河冬景,灵动清丽,神往遐思。
   老西河,我家乡的河,我爱老西河,我更爱自然美、生态美、人文美的老西河!

共 37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条老西河,一颗璀璨发光的四县明珠,它以古老悠久的气息滚滚而来。它的身上经历了战火洗礼,经历了历代文化经济的交流,它像一位母亲一样祥躺在那里,哺育了千秋万代的子民。老西河物产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在数代人地经营下,发生了翻天覆地地改变。筑坝挖渠,形成庞大的水利工程网,有效地阻止了洪涝灾害,和方便了农业灌溉。老西河岸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智慧的眼光,热火朝天的民族凝聚力,将老西河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辉煌。精彩好文,文章生动精彩,描写细致细腻,正能量满满。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编辑 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226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1-02-19 17:26:36
  一篇实力佳作,一条家乡的老西河赫然跃入眼帘。问好老师,祝新年快乐!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2 楼        文友:水墨丹心        2021-02-19 20:03:29
  谢谢陌小雨老师按语鼓励,您辛苦了。祝新春快乐、如意。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