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游记三篇(文言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游记三篇(文言散文)


作者:鲁芒 进士,10218.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713发表时间:2021-02-26 11:45:55
摘要:此次所发有《左山恐龙足印记》、《鸡龙河记》《登虎山记》三篇。

左山恐龙足印记
   鸡龙河西有左山村,村西有岭,岭上多奇石,皆东倾也。以采之既久,遂成一深壑。其壑北而南,长可二许里。沿之观其石,则见印痕错叠,比比皆是,状类被踩之泥地也。以其皆在立石上,又如壁画焉。细察之,则隐约可辨其形状:或似鸟趾,三爪;或似兽蹄,奇偶皆有之,如小扇焉。吾恐审之不切,复以手抚之,果凹而凸也。观览久之,至沟南端而出,得一小径而返。
   忽见一巨石兀立焉。其上赫然两足印,一似牛,一似雉,清晰之极,皆如大阳文也。人言此为恐龙之足印,已亿年矣。初吾不之信,以为妄猜而已。今实勘之,遂疑解。吾察其地貌,仿佛见当日之大泽。其水清湛,其草丰茂,群龙戏玩,载飞载逐。然物之胜而衰,生而灭,乃天之则也。岁月无情,沧桑多变,昔之极盛者终化而为乌有,仅存足印而已。
   余立岭上,怅然久之:古之人往往叹人生之短也,今观恐龙之足印,可知一年亦须臾耳,况数十载乎?
   蓦见草长木荣,蝶飞雀跃,农夫忙耕,万类争春,于是感而叹焉:白驹过隙,渥然草木,韶光安可空度?即不能成伟业,若留一足印于一瞬,死无憾矣。
   甲申三月廿二日刘某记
  
   鸡龙河记
   鸡龙河西流,至渰子东,折而西北,弯处有一三角之地,盖为河流淤积而成也。其林深密,白杨参天,芳草铺地,牛羊肥腴,牧童吹笛。河流缓而水濑清,游鱼跃而水禽翔,鹅鸭戏而浣女歌,樵人硕薪而渔者布网。万类皆顺其天然,而成一美画也。
   林中一井,圆,径可二丈,赤石砌之,溉田百亩,使菽麦飘香,盖赖鸡水之肥也。
   此处乃吾童年之梦,之摇篮也。盛夏初临,余偕伴浴乎清流,戏乎沙滩。或捉蟹,披野芹而寻其窟;或摸虾,拨绿藻而觅其踪。古柳探身波上,余攀之若猿,然后跳水中,激浪三尺。倦时铺蓑于草地,仰天而睡。梦里听蝉鸣,闻蛙唱,与鸟对语。清风微拂,岂不爽哉!已而林暗,始知夕阳西下矣。于是坐而观景,而河面尽染于落霞矣。
   西北河兮西北河,真乃吾少时之乐园也。
   然近日归乡,与童时友方公重游此地,则大不然矣。其水尽污如染墨,恶臭满天,曾不可以久留。余问曰:“水中生物尚存乎?”方曰:“鱼鳖已绝,水鸟尽去矣。”余曰:“其水尚能用否?”方氏戚然曰:“是水也,不能饮,不能溉,不能浴,不能浣,流毒百里也。”余观夫林中之井,亦然。惟一瘦蛙伏水边,奄奄欲死。
   余问曰:“此尝闻于官乎?”方氏顿足愤然曰:“官非不知也。然彼辈为钱利所惑,孰虑及生命乎?”
   呜呼!古之人尝知天不可欺,如“数罟不入洿池”之语即然。今之人则反之,取小利而忘大节,污江河而毁鱼虾,断民水脉,是何异于杀人取血以换钱乎?毒也夫!毒也夫!
   甲申三月之望莒南刘记
  
   登虎山记
   莒州城阳八十里许,有虎山,以其上有虎洞而名之也。
   远观则成一大佛,偃卧,其洞为目,盖就山形而象之也。昔吾尝登之,观其洞,处绝壁上,幽邃不可测。或探视之,深可容人。
   甲申三月八日,予偕友复临是山。然误至山之东。此处陡峭奇险,同游者怪余误导矣。余辩曰:“蹈常人之路而行之,乏味也;不若另辟一径,即冒此一险,亦显吾之志也。”众曰:“然。吾辈当学谢灵运,登山任其意也。”于是谈笑而攀。
   仰视虎峰突兀,石纹清晰可辨,近不盈丈,心轻之,以为一跃可凌之,而不知其难也。初登时,坡稍夷,继而渐峭,仰而目眩,觉山石欲动,山峰欲倾,俯而足软,以为将坠入谷中矣。于是以四肢触地,缓而行之,若壁虎焉。至一大石边,扶之远视,见白云悠悠,青天湛湛;近观则杂树青葱,斑蝶翩跹,于是乎意稍舒。
   忽觇一鸟盘山间,以为鹰,举相机而摄之,而忘身在险处。
   迤逦至绝壁下,微风拂汗,爽极,相顾而笑。然止于此耳,欲攀路绝矣。于是坐而谋之,终无计凌巅。然槐香弥漫,山花星布,清风徐来,亦宜人也。仰观绝壁,有幼椿斜焉,欣欣若骄人也。众奇之。或曰:“彼亦韧矣,无土无水,而能长也。”余曰:“人生固当如此也。——若非误导,安能赏此一景?且游山固未有定式,今止于绝巘,留此一憾,冀来日再登,亦何不可?”于是以相机互摄留影,计返。
   然终不忍去也。徘徊久之,细察足下,似有行迹。心念既已至此高处,盍试攀之,冀有新道行焉?于是相偕而北。辟荆棘,穿石罅,入幽径,攀松枝,至峰阴,绕而登之。忽出密林,便至山巅。众欢呼,以为胜者。远眺则山丘如浪,湖水如镜,楼房栉比,大地如画,美甚。然敛目视足下,仅一坦顶,数卧石而已。众索然,以为近者无景。
  
   忽一鸽翩然落地,众喜且异之。觇之,则颈毛红且绿,身灰,尾黑,近之,亦不甚惧。观其足,布条缠之。吾疑而猜之:此非弟子所托传书者乎?继而自笑,不过童稚之幻耳。
   忽又腾起,绕山巅而盘桓,集孤岩以远视,怅然似有忧者。余蹑足近之,举相机而摄之,终振羽远去矣。予叹曰:“迷鸟也,彼将奚适?”
   日渐午,人影短。兴尽欲归。同游有欲观虎洞者。然身处其上,不能观。于是寻通洞前之路,良久未获。后一公寻之,而陡若壁,下临深壑,怯者断不敢逾。而彼径攀之,轻捷若猿猱,终至洞前。而余以胸闷不敢越,顺山阴,转东,寻路而归。
   呜呼!众人所瞩者,往往名胜也,而不知小山亦有文章。若今日之游,顺逆更互,忧喜相替,一波三折,如读传奇,饶有趣也。而世人具厚资,奔三江,登五岳,不以为远,惫极而归,而胸中常空然无所获也。故游不在远,在于游者之心也。
   甲申三月十日刘某记
  

共 21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牛年正月十五日,乃传统元宵佳节。乡村没有花灯歌舞,一片寂静,晨起吾下地锄菜地,上午十点归来,喝口开水,打开电脑,喜见鲁芒先生又发来一组好文,喜不自胜,便逐一拜读学习起来。古风古文鲁芒先生的绝活,每每读后,感悟颇多。此次所发《左山恐龙足印记》、《鸡龙河记》《登虎山记》三篇,既独立,又关联,全是作家登高佳作,表现作者仿效古贤人,深入探测,热爱生活,关爱自然,富有探索思想,更有游览情趣,旷达情怀深邃见解,尤其在文中很是突出。《左山恐龙足印记》记叙作家到鸡龙河西的左山村观览,赏玩奇石,采之,发现一深壑长二里。石上印痕错叠,如壁画。细察辨其形状似鸟趾三爪;有的似兽蹄,凹而凸,于是作家生出探测研讨之心,以手抚之,加以审查,发现有似牛的足印,又根据地貌,为亿年恐龙之足。探测后作家大发感叹:岁月无情,沧桑多变,昔之极盛者终化而为乌有,仅存足印而已。继而联想到人生的短暂况数十载,怅然:今观恐龙之足印,可知一年亦须臾耳,于是珍惜时光,坚持写作文字,留下自己的足印。此处尤有大苏泛赤壁的风格。联想自然,很是欣赏!《鸡龙河记》交待方位,形状,具很生动明熙,牛羊游鱼,樵夫鱼者,林中圆井等万物皆如画中。抒情自然,乃吾童年梦之摇篮。伴浴清流,戏沙滩。捉蟹,摸虾,情趣盎然,探身波上,攀之若猿,激浪三尺,铺蓑而睡。梦听蝉鸣蛙唱,与鸟对语。童年爽哉!然到老年后归乡,与童友重游此地,则感觉大不相同。环境破坏,水尽污如墨,恶臭满天,鱼鳖已绝,水不能饮,不能溉,不能浴,水中生物奄奄欲死,连水鸟也尽去,不可久留。官人为钱,不顾及生态,可见作者道义良心之光明。嫉恶如仇,义愤填膺。《登虎山记》山有虎洞而名,登山经过,记叙详实,不乏生动。洞处绝壁之,幽邃难测。可贵的是不走前人道路,冒此一险,另辟蹊径,可见作家精神,显人大志也。游山之情,尽在文中凸显,生动异常,笑语中含有哲理,旷达中壮显情愫!好文也,尽可欣赏品味!人生风景,生活情味,全在虎山一游中。精彩妙文,如读传奇,鼎力推荐大家欣赏!祝福作者元宵快乐!【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2-26 11:46:44
  元宵佳节读美文,真是快哉!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鲁芒        2021-02-26 12:36:43
  黄老元宵快乐!感谢牺牲过节世间,洋洋洒洒给我写了长篇评论。黄老老是为自己无学历而自卑,我有学历,但发现好多有学历的人绝对写不出你那样的诗文和评论。文学大家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作何理解?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3 楼        文友:邵长颂        2021-02-26 12:43:08
  刘老厉害,学识渊博,高论!
4 楼        文友:滕国        2021-02-26 14:23:02
  领教拜读欣赏!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2-26 15:54:42
  鲁芒先生好,咱无文评不自卑,让给儿孙们得了,上世纪一九七五年武汉大学要我去我让另一个去了,后来给别人发文凭自己也不要那假文凭。咱们草根实干,假文凭俺看不起。谢谢!元宵好!
活到老学到老
6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21-02-26 19:40:50
  赏阅美文美编,随雅作展开,如身临其境,绝美的圣境,大饱眼福于文中,致礼敬茶!
7 楼        文友:鲁芒        2021-02-26 21:34:03
  谢谢各位文友的点评鼓励。望多指问题。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8 楼        文友:玉山松居士        2021-02-27 21:29:14
  这些优美的文言散文,如果放在古文典籍堆里,谁也不会想到竟然会是今人所为!三篇各自独立又互相关联,表现了鲁老师的探索精神和热爱大自然的深情。《鸡龙河记》篇末描述河水被污染,鲁老师的痛惜感跃然纸上,凸现了一个文人志士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感人至深。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