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批判八股之风(随笔)
中国古代王朝利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榜上有名者可以当官。科举考试八股文死板僵硬,格式不变,不知变通。用“形式主义”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不差,只知道照抄照搬。这样的人不思进取,只知道死记硬背,不知创新,学而不会用,只会高谈阔论,真有能治国安邦之才者少之又少。西伯侯姬昌请姜尚为相,当时姜尚乃是一老者,自幼博览群书,博通古今,天上地下人神共知。可比那晚清的孔乙己强出千倍万倍。孔秀才是科举考试的悲惨事例,他只知道科举考试能出人头地这一条出路,而不知道把自己当下的生活过好。他只知道幸福生活只有要靠功名这一条道,而不知道只有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去创造财富才能换来幸福生活。士农工商学,样样都好,都可以成才。就怕有的人脑筋不灵活,不知变通,不会脑筋急转弯,典型的一根筋。
一代腐儒,悲惨人生真是可悲可叹啊!怎么还能全怪当时的历史环境呢?其实问题全在他自己身上,只是他没有察觉罢了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别人没有考取功名不是一样过得好好的吗?
古代的封建社会也有推荐“孝廉”为官的,这是看中的人品,看中的是德行。儒家思想讲的好,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我们今天也是一样啊,讲究美德,以德为美。
为官一任造福四方。身居高堂更应该忧国忧民。近日我看了某公务员考试报名的具体,咱们就说一说现代的应聘制度,必须是什么应届毕业生,全日制毕业生,往届毕业生、自学考试者、第二学历者不在参选之列。这就是典型的八股之风,祸国殃民。这样一来“不拘一格降人才”太难了,反而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吃了闭门羹。拿学历说事,学历成了选拔人才的门槛了。这就是典型的“封建党八股”,祸国殃民,误人子弟。
这和古代社会的那一套“学而优则仕”的理论有什么区别,没文凭真可怕。“学历”就真的那么重要吗?那我们都去上学好了,学个博士怎么样!我们的生产经营就不搞了吗?问问我们的劳动者,你今天学习来吗?你没证书就只能在当基层工作,因为你没文聘,这岂不是很可笑。你要想干事做事,就得先考学历,有了这个学历,有了这块砖头好去抛砖引玉啊!这个文凭、学历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成了选拔人才的最大障碍。
我们搞生产经营更重视的是能力,能力胜过学历,学而无用就是一堆废纸。“纸上谈兵”的故事大都听说过吧,弄来一个只会书本理论而不会实际操作的人,结果败得国破家亡,这可真是让人贻笑大方。我们就应该避免这样的坏现象,破格提拔,不拘一格,任人唯贤,才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我们的人才不一定就出自高校,有句话说的好“高手在民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没有这金刚钻谁敢揽这瓷器活”。现在可好,到哪都拿学历说起事来了,这和古代八股科举那一套有什么区别?
人们因为更种各样的原因没受过高等教育,不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大学毕业证书,有的人甚至初中文化。请问这样的人就活该被拒绝在框架之外吗?难道这个条条框框是给专人定制的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