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风】乡愁(散文)

精品 【清风】乡愁(散文)


作者:秋水翁 秀才,1824.5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06发表时间:2021-02-27 23:29:23

故乡作家王建军老师在他的文章里写了别样的思乡之情——雾是乡愁的梦。我反复地读过两三次,内心里就有一种东西在翻滚、纠缠,恰似一阵云雾,无法说明,不可捉摸。
   他的故乡与我的故乡相距不过二十公里,均是一个遍布丘陵的山村。阡陌交通的田野,起伏不平的沟沟坎坎以及鸡犬相闻的村庄,是祖辈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这些年来,我常常一个人驱车去那些山沟里,尤其是深秋的清晨,但却并不像他一样去故乡寻雾追梦。
   故乡那些山沟之中大都有一条小河,它是山丘之间生命的依赖。秋日里,沿河的小路边,苇花抽出长长的穗子,直立着茎杆,淡紫的花絮,一串串缀在空中,轻风中优雅而飘曳。
   苇花尽处,就是那些小河,河沿麻柳丛丛,远望一片烟霞,也有松柏和竹丛,四季长青。河面是碧绿的水,荡微微的波,偶尔击水而起的飞鸟……
   当秋风带着几缕寒意,浸着人的身体时,我就会深深地呼吸一口气,让那清新的带着泥土腥味的空气从自己整个身体流动一遍,然后再长长地吐出去,眯着眼睛沉醉一会儿,那时候仿佛世界的一切就这样沉睡了下去。
   于是突然便有所醒悟:原来我的乡愁,是那一弯碧水——平静而温情的液体里深藏着流动的灵魂……
   但我现在经常会觉得“乡愁”这个话题过于沉重,至少某个时候是这样的。
   今年春节回老家听侄女说她想考一个很远的大学,离开家乡越远越好,说这话时她斜昂着头,带着些许期望的表情。不知道孩子的理想有多么远大,或者说远方有她要追寻的东西——追逐梦想的灵魂里没有“乡愁”这个词。
   多少年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离开过家乡,为了追寻年少的梦,大江南北留下足迹的地方甚多,一年甚至几年没有回过老家。我以为自己的梦在高楼耸立的城里,在那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拟或在灯红酒绿的喧闹里,然而当我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从一个街道移到别一个小巷;当见到自己鬓角的白发时,突然发现,追名逐利的忙碌奔波,不过是过眼的云烟——云烟深处是漂浮不定的灵魂。
   所以现在,我常常怀念故乡,怀念她的过去:只有乡下,才能安放一个烦躁的灵魂,它让心平静,使思想纯正。
   儿时的村口,就有一条很小的河,宽不过十几米,清可见底。那是山弯里纵横交错的田间、池塘,配合了四季的雨水汇集起来的,它从一滴水开始,再到一条小水沟,穿过石缝,滤尽泥沙,像生命的成长一样,由小到大,渐远渐宽,于是终于在村口的堤坝上发出了“哗哗”的吼叫声。那时候,喜欢坐在小河边的桥墩上,呆呆地看小河里漂走的泡沫,嬉戏的鸭子,听村子里妇人洗衣淘菜的欢笑声。
   青春年少的懵懂里,无端会生出莫名的忧愁。无助的时候便和弟弟坐在小河边的草坪上,执上细竹鱼竿,羽漂单钩,轻轻地抛进水草处。待晚霞斜映水面,残阳如血时归家,笆篓里总会装下几条欢腾的小鱼,母亲会挤去鱼腹里的肠肝肚腑,锅中放少许油,干煎了,于是美味会让青春的烦恼一扫而空。
   土地是乡下的根。每一寸土地里都种上庄稼,每一块泥土都浸着劳动的汗水。无论什么时候,土地上都闪动着生命的光。父辈们珍惜土地犹如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为了一块泥土,可以争吵半天;为了使土地更加肥沃,可以让沟沟坎坎变得干净整洁。
   而故乡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我无法确定。
   小河变成了宽阔的人工湖,湖面更绿,波光荡漾,却洋溢不出儿时的快乐。村口的泥路成了黝黑的油路,路上来来往往的小汽车,穿梭在村庄田野里,却再也看不见菜花开时的田埂上,一群嬉笑的孩子在花丛疯跑追逐的热闹场景。
   平常的日子里村子越来越安静,老人静静地坐在村口,呆呆地眼神见不到任何光彩;四季的乡村里没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土地可以廉价地转让给不是故乡人的有钱人。这一代农人的心里是兴奋的——不再辛苦地劳作,不必日晒雨淋地耕种在土地上。城里打一月短工,值乡下一年的收成,土地成了嫌弃的荒野,城市是成了乡下人的向往和追求。
   所有的年轻人,把故乡当成了旅馆和驿站,他们的梦在城里,不在乡下,不在温暖的土地里,在冰冷的混凝土地面上。
   当这样的梦成了现实,我才发现美好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少。
   我听不见村子里孩子们的欢笑声;人工湖的青波泛动处,寻不到执细竹鱼竿的稚子;村子正在静静地等待着新一代故乡人与它告别——
   人们可以为了几百元钱,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贱卖,把故乡变成别人想要的风景,于是外乡人成了故乡的人,土生土长的我们成了故乡的客人。
   不知道还能回故乡多少次,父母们日渐驼背的腰描述着乡村的沧桑巨变,头上的白发每增加一根,我就知道,我回故乡的次数便会少去一次,也许终久有那么一天,人生便只剩下了归途。
   我怀念苇花飘飞的那一弯秋水,所以常常执着鱼竿,只需要静静地依偎在她的旁边,凝神静听心的呼唤,思绪就随着河水一起流淌——原来哪有什么乡愁,我只不过是那故乡小河放逐的一条小鱼罢了。
   2021年2月25日
  

共 197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最美的文字有时并不一定要很华美与绚丽,在《乡愁》这篇字数不多却饱含着浓浓乡情的小散文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句句虽极简但却极准确的表达出作者深情的词句给了我们一种很舒适愉悦的阅读体验,读者的心也在这不经意与简单朴实中被触动感染。文章以雾与梦为线索,引出思乡之情,也引出故乡之景和作者的故乡情怀——“于是突然便有所醒悟:原来我的乡愁,是那一弯碧水——平静而温情的液体里深藏着流动的灵魂……”。同时也为年轻人志怀千里,心在远方而忽视了故乡的情与故乡的根的忧思。也使文章的思乡之情变的更深刻与更宽远,一种超越了个人的延及他人的更舍己更伟大的思乡之情。也使文章变得更深刻与厚重。文章的最后,也谈到了科技的进步,人们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对自然环境的忽视与漠视而对故乡旧景与自然环境的不断破坏所带来记忆中纯美故乡的消失的担忧,但毕竟时代的进步无法逆转,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从自己做起,用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笔,唤醒我们的下一代,学会珍惜,学会爱护。这样,我们父母辈以及我们自己记忆里的美丽的故乡才会永远的留在现实中。作者文笔老练厚重,写景堪称一绝,如文中“秋日里,沿河的小路边,苇花抽出长长的穗子,直立着茎杆,淡紫的花絮,一串串缀在空中,轻风中优雅而飘曳。 苇花尽处,就是那些小河,河沿麻柳丛丛,远望一片烟霞,也有松柏和竹丛,四季长青。”的这段景物描写,堪称我们写景的范本。字词间用情真切。是一篇难得的好文。全文语句凝练,生动形象,充满正能量。感动读者。写出真情实感,落笔有力。文笔流畅,意境优美,内容饱满,精彩纷呈,好作品。佳作欣赏,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推荐阅读。【编辑:静夜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2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1-02-28 08:47:01
  感谢支持清风书苑,期盼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2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21-02-28 10:33:56
  感谢支持清风书苑,期盼精彩继续。
小鲤鱼的传说
3 楼        文友:明月心心儿        2021-02-28 15:50:53
  精美散文,欣赏拜读。
携手凤凰,共铸辉煌。
4 楼        文友:允怀        2021-03-01 00:30:38
  拜读了秋水老师的作品,依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不同凡响的深度。该文章与作家王建军老师对故乡的感受形成了不一样的对比,以及对故乡改变之后的情感作出了深刻的怀念。感情细腻,与文章中故乡景物很好地揉和在了一起,加之秋水老师流畅的思绪,仅仅是简单的千言抒发,便成就了如此精品的文章,实在值得钦佩与学习。
认命是什么?认命就是放弃自己。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