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情】小妹(散文)

精品 【八一•情】小妹(散文)


作者:绿池朱华 秀才,1489.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258发表时间:2021-03-06 08:34:38

【八一•情】小妹(散文)
   小妹出生在腊月初六。那年,我刚满九岁。
   那年的冬天,隔三差五就落一场雪,坳里、沟里一片白雪皑皑。屋檐下挂满了冰凌,大门口的涝池结了厚厚一层冰,大牲口不再踱着悠闲的步伐去涝池喝水了。每天清晨,都听见“哐嗤哐嗤”的敲冰声,人们凿开涝池的冰面,把冰窝里浅浅的一层水舀进桶里,再挑回家烧热,才饮牲口。当薄薄的阳光惨淡地铺设在涝池上,涝池边又恢复了寂静,冰窝又重新结起一层冰。
   父亲在远方的城市上班,母亲一人领着我、弟弟、大妹在家生活。母亲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了,干活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了。腊月初六,母亲做罢晚饭,疲累地躺在炕上。我像往常一样,去窑畔的麦草垛扯一笼烧炕柴回家。听见母亲发出低低的呻吟声,我赶忙把麦草塞进炕洞烧炕,又在母亲的指点下,给灶洞里点起火,在大锅里烧上热水。然后,我一路小跑,叫来了奶奶、大妈、大姑她们帮母亲接生。
   母亲生产很顺利。不一会儿,我就听见“哇哇”洪亮的婴儿啼哭声。
   “唉!又是个女娃!”“算了,还是不要拾掇了吧。”虽然我家有姊妹三个,但是弟弟从小体弱多病,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再添一个男丁才算家里的喜事。小小年纪的我,已经能理解大人们的失望。
   一会儿工夫,大妈和大姑搀扶着小脚的奶奶回去了,窑洞又淹没在一片沉寂与昏暗中。母亲躺在靠近灶台一边的炕上,刚出生的小妹没有被包裹,就盖个小小的薄被躺在母亲身旁的炕角上。我端过柜子上的油灯一照,小妹脸蛋红红的,满脸皱纹,稀疏的头发湿漉漉地贴在头皮上。她双眼紧闭,但已经能看出弯弯的眉形,翘起的眼角又细又长。让我吃惊的是,她正迫不及待地吮吸着小小的拳头,还发出“嗞嗞”的声响来!
   “妹妹长得真心疼(好看)呢!”我说,“妈,看来妹妹真饿了啊!”母亲没有理会我。母亲还没有奶水,但怎么能饿着小妹妹呢?柜子里有红糖,我化一小碗红糖水,又学大人的样子,找一根竹签,在一端缠上棉花,再拿棉骨朵蘸红糖水喂小妹,小妹的小嘴用力地吮吸着棉骨朵,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晨,我又被小妹“哇哇”的哭声吵醒。揭开她身上盖着的小被子一看,小妹拉了一滩又黑又黏的粑粑!我抽出她屁股下垫着的尿片,用钝刀刃刮去粑粑,再提着尿片走出窑门,准备到大门外的涝池去洗干净。
   涝池里有大人挑水时打开的冰窝,星星点点,还没有冻住。我把尿片放进冰窝,蘸上水,再用两手反复揉搓。池水冰冷刺骨,寒气渗进骨头,手指针刺般的痛!但我还是坚持把尿片洗得干干净净。母亲下不了炕,如果我不懂事点,谁经管小妹呢?
   此后的日子,每天都是大妈、奶奶轮流来给我们做饭,妈妈给小妹喂完奶,我就照看小妹,去涝池给她洗尿片。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腊月二十七,父亲乘厂车回家过年才结束。
  
   二
   正月十五耍社火,热热闹闹庆元宵。
   村子里每年都耍社火,虽说从正月初五六就开始了,但正月十五这天的社火装扮得最齐整,规模最盛大,观看的人也最多。吃过早饭,小孩子们就被喧天的锣鼓声勾走了魂,从自家窑洞里跑出来。接着,大人们也三三两两走出家门。村里大道小路,窑背硷畔到处都挤满了人。
   耍社火的人们穿着戏装,画了脸谱。有骑马表演“马故事”,红脸长髯手提大刀的关公最受追捧。表演高跷的脚踩在比镢头把还长一截的木桩上,却走得稳稳的,他们胆子真大,难道不怕跌倒吗?划旱船的双手舞动翠色帐幔,真像一只小船在水上漂啊漂。最搞笑的是穿斜襟黑大褂,梳圆髻,下巴点了黑痣的丑角,明明是男人扮的,却叫“刘媒婆”,那搔首弄姿的神态,惹得我们哈哈大笑。“车亭子”则是一个小孩站在两三丈高的木杆上,高杆忽闪忽闪的,看得人心惊胆战。
   社火一路耍过去,我们也一路跟过去,涌动的人群就像连绵不断的流水,漫过大路小道,漫过一个一个的窑背、场院、硷畔、麦垛……流向更远的村落。
   社火从我家门前经过。我跟着观看的队伍走出了一段路,回头瞟了家门一眼。怎么?我家窑洞门口停着一辆自行车。走近仔细看,自行车后架上夹着小棉袄、格子粗布小被子。是家里来客人了吗?父亲已经回厂上班了,母亲刚出月子,谁招待客人呢?这事有点奇怪。我突然记起过年走亲戚,无意听到大姨夫神神秘秘说:“那家人住在马家岭,刚生了一个儿子,再有个女儿,就儿女双全了……”莫非……我只觉得两腿发软,不敢往下想。热闹的社火也拴不住我的脚步,我急匆匆就往家赶。
   走进家门,大姨夫果然坐在桌旁的凳子上。一个陌生的男人正跟母亲说,娃娃抱回去给吃羊奶呀,羊都买回来了哩!两个相伴一起就长大了呢。
   我大声对母亲说:“妈,不要把小妹抱给别人!我经管她啊,我可以喂她吃,给她洗尿片。你顾不过来,还有我养活她哩!”
   大姨夫黑着脸说:“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快出去!”大姨夫时常拉着个脸,亲戚们都有点怕他,我也怕他。但这天,我不知哪里来的勇气,跟他顶嘴:“要抱把你家娃抱出去,我小妹不给人!”
   大姨夫把我提起来,扔到院子里,我嚎啕大哭。哭着哭着,我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把门口的自行车掀翻在地,扯下车架上的棉衣棉被,扔在地上用双脚使劲踩,又扯着嗓子大喊:“妈,求求你,不要把小妹抱出去啊!”
   一会儿,我听见母亲低低的啜泣声。她呼唤我进屋里,对大姨夫说,小妹不给人了,我们自己养。
   大姨夫和那人终于推起自行车走了。我赶忙爬上炕,紧紧抱着小妹,就像抱着一个失而复得的珍宝!
  
   三
   小妹小时候长得真漂亮!小脸蛋白白净净,清清亮亮的大眼睛,再配上又黑又弯的眉毛,粉雕玉琢一般。
   我和弟弟、大妹时常牵着小妹的手出去玩,走到哪里,小妹都是关注的焦点:“啧啧!这是谁家的女娃?这么招人心疼。”
   “这是我妹妹!”我们骄傲地扬起头,把小妹搂到怀里。老小本就受宠爱,再加上家里条件也慢慢变好了,吃穿都尽着小妹。小妹也很享受被全家宠爱的滋味。
   小妹乖巧伶俐,很会察言观色,是全家的“开心果”。父亲干活回来,小妹马上打来洗脸水;父亲刚洗完脸,小妹的毛巾又递到父亲手里了。母亲常年腰疼,小妹放学回家,就用她的一双小拳头在母亲身上捶打。有时候,她让母亲趴在炕上,用脚在母亲腰上轻轻踩踏。母亲怜爱地说:“我这个碎女子呀,可真没有白疼!”
   因为小妹的出生,父亲受到了处分,工资也被降了一级。但相比小妹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转眼间,小妹就长成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我也结婚生子了。有一年正月初二,我抱儿子回娘家,晚上就和大妹、小妹睡在一个炕上。第二天早晨,儿子一起床就说要拉粑粑。天太冷了,我双手端着儿子,就让他在房间的便盆里拉粑粑。小妹不干了,她睁开朦胧的睡眼大喊,臭死了!拉屎到厕所去拉!出去拉!
   我说:“我儿子的粑粑一点都不臭!你小时候拉的粑粑还是我收拾的,我都没嫌臭!”
   儿子光着屁股拉屎,还不忘替我帮腔,谁敢说我妈?我妈可值钱(金贵)了,至少值一万元呢!我被这句话给逗笑了,突然就蹦出一句:“哼!要不是我,你刚生下来,就抱出去送人了!还嫌弃我儿子!”
   我万万想不到,小妹对这句话的反应会如此激烈!她先愣了一下,似乎惊呆了,然后转过身问母亲,有没有这回事?母亲当然矢口否认。但小妹不依不饶地质问母亲,为什么不把你大女子、二女子抱给人,偏要把我抱出去?大妹在旁边煽风点火:“因为我俩大呀,生的早呀!你是多生出来的,多余的。”小妹大哭大闹,一整天不吃不睡。此后一段时间,我们说话小心翼翼,再不敢触碰这个话题。但我们也都明白,小妹的软肋在哪里。
   长大了的小妹,伶牙俐齿,不免有点任性蛮横。她若和我吵架,我常处于劣势。这时我就会甩出杀手锏,说句“嗨!我可算是你的救命恩人啊!”小妹立马急赤白脸,变得语无伦次。这一招屡试不爽。
  
   四
   小妹上大学了,出落得亭亭玉立。放寒假回来,她给我们每个人都带了礼物,又给我们讲解在省城经历的新鲜事。但讲着讲着,我和大妹总有本事把话题带偏:“你看,咱们家多好,爸爸妈妈再辛苦都会供你上大学,如果是在马家岭那个什么山上住着,会有人供你上大学?”再兴致勃勃的话题,小妹也马上打住了,我和大妹窃笑。
   不久,小妹谈男朋友了,这个男朋友后来就做了我的小妹夫。小妹第一次带小妹夫回家,打电话把我叫回家里来,我做了一大桌菜款待小妹夫。大家吃得兴高采烈,我夸赞小妹夫,顺带提一嘴小妹的过往,扫一下她的兴,看看,真是郎才女貌啊!如果生活在那个山边沟川的什么地方,说不定早就给人家的儿子定下来,做童养媳了呀!那有人可就凄惨了呀!我和大妹哈哈大笑,小妹扔掉筷子,进卧室躺着了,我俩闹了个大红脸!
   小妹结婚后,养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现在两口子事业稳定,小日子蒸蒸日上。她每次回家来都会贴心地送我们礼物,衣服、披肩、玉镯……价值不菲。但收了礼物,我们也忘不了耍贫嘴,我来句“吃水不忘挖井人啊!”大妹马上接过话茬,在山洼那户人家生活,像我妹妹这么漂亮的女孩子一定能卖个天价彩礼,说不定啊,有人现在拉架子车、挑水、犁地,啥活都干,哪会活得这么风光……“有意思没?”小妹扭头就走。
   又到腊月初六。小妹是个高调的人,生日总会过得轰轰烈烈。这不,中午一进门,母亲就告诉我:“今天你小妹过生日哩,还打电话过来让我猜是啥日子……”怪不得我手机上有小妹的未接电话,估计又质问我为什么没有主动祝福她生日快乐。我赶忙打开微信,给小妹先发一个生日红包,再点开视频说,祝你生日快乐!早上忙,故意等到这个时候,就是想给你个惊喜。
   我顺手点开朋友圈,看小妹晒的生日视频,一群狐朋狗友众星捧月般围坐在小妹身边,唱着跑调的《生日快乐歌》。我拿手机给母亲看:“妈,看你碎女子张狂成啥样了!”先生不嫌事大,怂恿我:“敲她一下。”
   于是,我发一条微信:“你有今天的幸福快乐,是不是该感谢一个人?”
   沉默。我再发一条:“哈,忘恩负义呀!你是不是该感激一下我?”
   还是沉默。我不甘心,再发一条:“对不对?对不对?”
   这次是秒回:“对啥对?应该感激老娘才对!”忍了这么久,估计小妹要憋出内伤了!我正想象着小妹气急败坏的样子,手机发出“嘟嘟”的提示音。打开一看,小妹发过来自拍的美颜照,两只长长的兔子耳朵在头顶忽闪忽闪的。还配了一行字:我这么可爱,抱出去了,你们损失就大了!哈哈!
   看来小妹在社会上磨练了多年,尤其是做母亲后,终于成熟了,对曾经的事不再介怀,也学会了对家人的包容。我和爱人对视一眼,转头看看母亲,我们都笑了。
   2021年3月4日于志丹
  
  

共 424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嗨!我可算是你的救命恩人啊!”在“我”和小妹的数次争锋中,这一语致胜的关键是什么?回眸九岁的“我”,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陋习中,肩负起照料月子里的母亲,在冰冷刺骨的水中为小妹洗尿片,又敏感地发现妹妹即将被抱走她家的事件,勇敢地面对姨夫,大胆地抗争,直至母亲点头。为的是什么?阅读朱华老师看似轻松幽默,实则满蕴沉重的文笔,那份浓得化不开的姐妹情深跃然纸上,让人数次泪目。随着社会的进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妹成了人人关注的焦点,无意中戳痛小妹的软肋,大家沉默后反思,齐心协力补齐那个短板。而小妹也在不断成长,从刚开始的震惊,到坦然面对,以博大的胸怀接受了事实,“对啥对?应该感激你老娘才对!”一句话提升主题,体现了“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也让“我”的脸颊微微发烧,反思中成长,也是自我的必修课。回眸全文,“用事实说话,”姐妹情深、母女情深,尽在其中。朱华老师文风严谨,文笔流畅,遣词造句精炼,言简意赅,叙事条理清晰,情感蕴含深厚,思想升华一字千钧,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宽广!好文彩,推荐共赏!感谢赐稿八一,遥祝春安笔丰!【编辑:郭秀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307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小小莲儿        2021-03-18 07:54:10
  入目便入心的佳作,亲情无价,温暖如阳。问好,祝老师春日快乐。
小小莲儿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