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春逝(小说) ——献给“三八”
三十年前,我的妻子薛亚丽在我们红云度村周围十里八乡众多的青年媳妇当中,要算是屈指可数的人物。身材丰满挺拔,高矮适中,走路矫健中显出轻盈。一双明澈的大眼睛顾盼生辉。待人热情大方,可爱的脸上总是露着笑容。尤其是当着开心的时候,那妩媚的表情真有形容不出的美。其实最使人着迷的还要数她那开朗的性格以及做事时所表现出来的地干脆利落和精明强干。提起做饭、洗衣服、果园劳作等农村妇女周年四季都在忙忙碌碌的事,那一样在她这里不是干得欢天喜地,游刃有余,快活麻利。天公地道地说一般的女人在她面前除了叹慕或许就是隐隐的嫉妒。一言以蔽之,出众的外表和青春的活力构成了她动人的形象。她既有着青春的健康美又有着对生活的欢欣和勤恳。
今生今世,我与她能结为夫妻,似乎全籁天作之合。那年我母亲和村里几位大婶大娘去三昌村学习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当走到村南头一条街巷,被一户人家精致的庭院建筑所吸引。古式建筑的门楼很是美观。两侧白色的墙壁洁净得一尘不染。院子里屋顶红色的琉璃瓦在午时阳光的照耀下光彩熠熠。院子里多有花木,参差掩映。时间正值春天,风和日丽。那户人家门前的海棠花和白玉兰正开得烂漫夺目。所有一切与左邻右舍相比,显得卓尔不凡。母亲她们几位不约而同地驻足观望,都情不自禁地朝着院子瞅去。只见三个小姑娘在庭院叽叽喳喳地说笑。一看见有人朝里张望,随即走了出来。三个姑娘都长相漂亮可爱,明目皓齿,姿态阿娜。其中有一个尤其长得好,体态风流,活泼开朗。她主动向母亲一行问话,知道是从红云度村过来参观学习大棚技术的,路过门前。便大方地招呼大家进去看看。那伶俐的口齿,神采飞扬的眼神真叫人喜爱。因为两村同属一镇,相距也不过十里,彼此间亲戚故旧也都不少。大家也就没啥顾忌,很高兴地走了进去。
院子面南背北,房屋按北方流行的刀形布局。虽然并不多么豪华气派,但在当地已是出类拔萃的建筑了。最使母亲她们赞赏地是庭院的整洁和花卉的名贵。大家忍不住问这问那,有两个小姑娘争着一一相告。可是当问到稀奇的物种上来,这两个却回答不出,一齐便停下来看着梳有长辫、个子稍高的那个。她竟是无所不知。母亲她们立时猜想这个显得与众不同见多识广的姑娘肯定是这家的孩子。过了一会,从堂屋出来了一位面容富态、气质不俗的女人。大家看着都惊讶了,想不到农村还会有这么好看的贵妇人。她笑微微地向大家问好,并唤女儿和同学去室内捧茶。一阵寒暄,才知道女主人在镇上教书,是初中一名教师。怪不得看似像城里人。说到男主人,还是一名干部,可惜周末仍在单位忙工作。
那天刚一回来,母亲就无比高兴着向我们全家讲述了在三昌村的见闻,把这户人家直夸得天上人家。什么家庭富裕,待人客气有礼貌,房屋装饰富丽堂皇,花草树木稀奇好看,家人长相超凡脱俗等。母亲说得真是兴高采烈。当说到那个姑娘,那时母亲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薛亚丽。最后,母亲似乎是对全家人说又像自言自语地感慨道:"我要是能有这么漂亮灵醒的一个姑娘,该有多好!可惜你们两个都是男孩。"我在一旁听了,鬼使神差地回了一句:"妈,你放心,儿子长大成人一定把她娶来,给您当儿媳。”不等我话音落地,全家人都笑了。只有哥哥调侃了我一句:“癞蛤蟆嘛还想吃天鹅肉。”
时光荏苒,一晃我到了二十二岁,薛亚丽到了二十一岁。或许是婚姻的缘分要到了。一向学习成绩出人头第的我却因为高考过于怯堂而名落孙山。而薛亚丽呢?听他人说:本来是蛮有把握考上大学的她,在高三时,却因为班上新转来了一位不学好、花花公子式的同学,被其纠缠,分了心,最终也榜上无名。那个花花公子的男同学,仗着父亲县长大人的家庭背景,太不思进取。终日光琢磨怎样骗取女同学的感情。当遇着校花一样迷人,又是品学兼优的薛亚丽时,行为几近疯狂。三日一献花,五日一送物。亚丽尽管十分厌恶其人,严词拒绝,但那人不顾脸面,死皮赖脸地纠缠不休。慑于其父的官威,学校的老师竟也拿他没办法。亚丽只有尽量躲避着他。然而此事闹得全校尽人皆知。虽不怪她,但大家都用异样的目光看她,使她心神不宁。不用说这严重影响了学业。据说,其人尽管低三下四,浅不知耻地追求她,但她毕竟是纯洁无瑕,是非界限清楚的好姑娘,没有让其有丝毫得逞的地方,更不用说会被其拖下水了。关于那人,听说高考时,连预选都没能进入。但凭了其父的人脉和权势最终被省城某个国营企止招工走了。到此,亚丽的噩梦才算结束。亚丽借父亲工作的便利是在县城读的高中。而我的三年高中学习,是在乡镇完成的。
清清楚楚地记得三十二年前阳历的三月初三,我们红云度村逢着古会在演歌舞和秦腔戏。吸引了四乡八处的人们前来逛会。大家喜气洋洋,说说笑笑,把我们这个泾水河边的红云度村渲闹得无比光达。那时经济改革的成效已经使农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们的衣着打扮开始有了个性特征。在女孩子中兴起了穿牛仔裤热,相对于旧时那种宽大无味清一色的保守裤子,显然美轮美奂。给人的观感真真切切地是判若两个时代。那牛仔裤会把大姑娘高挑中带着曲线美的身姿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用说这种衣饰的变化表现了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潮流。冥冥中那与我注定要结为伉俪的心上人,在同村四个闺蜜的陪伴下,神仙似的也来逛会了。她们个个打扮得光彩照人,走起路来花枝招展,快活悦耳的对话声很远就能听到。她们的一群仿佛是天上降到人间的一丛鲜花,引得会场上的人们总要看上几眼。
就在亚丽她们来逛会的当天下午,碰巧家里让我去三昌村拉化肥。我便驾驶着家里劳功致富以后新买的崩崩车出门了。虽是农用三轮车,可在当时还是凤毛麟角的宝贝,罕有人家买得起。我高高兴兴地驾驶着它,穿街过巷地走向村外的大路。街上的人们对我都投以羡慕的目光。在接近大路前是要通过会场边缘的杨柳岸的。我想象着岸上柳树一望无际的景致一定迷人,越发高兴。
那天,温煦的阳光沐浴着大地,一场景物历历在目。街道两边的杏花,玉兰花此时都已开放,伴着已经翠绿发亮的柳树和地上的青草使人不禁心情欢畅。空中飘荡着会场秦腔戏的声音,戏文听不甚清楚,但那锣鼓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特别响亮。
快走上杨柳岸了,远远就望见岸上有不少的人。这是逛会走倦的人们来此休憩,除了他们再就是一些爱寻幽访胜的年轻人。他们被春柳花草所吸引,走来站在高处为向四周眺望。河滩上的整个春头古会的会场几乎一览无余。晴日下面,万头攒动,煕熙攘攘,简直是活生生的一个清明上河图。万事万物似乎都笼罩在一种欣喜的荣光里。因为人多路窄,我开得很慢。忽然一群姑娘嬉笑着拦下了我,我只认得其中一个叫亚梅的。她的姑母与我家是邻居,当在中学的时候,她常来姑母家,很喜欢与我们一帮男孩子玩耍,因而熟识。"嗬,发财了!你这是要去哪里呀?"亚梅笑着问我,"怎么,想搭我顺车回去?”"可不是么,发了财也不叫妹子沾沾光。"这亚梅一向跟我说话朗声朗气。我也高兴她天生一付男儿似的豪爽性格。我看她们一共五个人,因为爱美,着装已经换成了春服。鲜艳的衣服配着青春的笑颜和长发,个个美得楚楚动人。可是奇怪:有个中等个子,留着两根长辫子,皮肤特别白皙,眼神特别有神的似曾相识。当与我四目相对时,我同她霎时都觉得莫名的羞涩。我见她红着脸有意回避着我的目光。但其他几位神态却很自若。亚梅一听我提到"搭顺车”,也不管我是不是真要去三昌村,不由分说立即便拉同伴们上车,要我送她们回去。这正中我的下怀,能为花儿一样美好的姑娘开车,莫名其妙地教人兴奋得忘乎所以。车一开上大路,那胆大好动的亚梅催我疾驶,我便加大油门让车飞也似的驰骋在春光醉人的原野上。她们兴奋得一阵阵欢呼。
到了三昌村中心广场,她们欢天喜地地下了车。等嬉笑着嘀咕了一阵,便都散了。亚梅却留下来对我挤眉弄眼,很神秘地说道:"夏润生同志,看出来没有?有人对你有意思了!”刚听她这一唐突的话,我的心儿兴奋得怦怦直跳,却开玩笑地回她说:"怕不会是你吧?"那亚梅凑过来,一本正经地悄悄告诉我……
原来,作为她们五朵村花头魁的薛亚丽,一向不拘生,侍人落落大方,温和自然。可是自遇见了我竟莫名其妙地变得羞羞怯怯,言谈举止拘谨了许多。一路上,又忍不住旁敲侧击地向亚梅打探我的情况。这一切竟被粗中有细的亚梅察觉得一清二楚。她这一说,不禁让我立时红了脸,一时不知说啥为好。那亚梅真是快人快语:“你不会是不乐意人家吧?我可提醒你,追她的数都数不过来呢!”我望着一直眉飞色舞着的亚梅,不假思索地冒出了一句:"还不知道她为人怎样呢?”不料亚梅听了却惊笑了。"我要是给你介绍,能错么?告诉你,人品打着灯笼都找不哈!"一听她斩钉截铁的口气,我喜出望外地说:"要使能成,我的诺言就能实现了。"亚梅一时不解,我便告诉了她原委。”没想到这可激起了她的兴趣。"润生,这可是机缘呀!一定要抓住。将来我去姑母家,也有了个能热闹的地方。”接着,她自告奋勇地说,她愿意做月下老,为成全美事跑腿。我不禁喜得谢天谢地。
聪明能干的亚梅仿佛就像是上天派来成就我们俩人婚姻的使者,她不断精心安排我与亚丽见面,谈心。我俩于是才有了从一开始的一见钟情到后来的互相倾慕,直至山盟海誓。所有这一切都得感谢亚梅的善心和友情。是她的辛勤付出才把两个心心相印的人撮合成了夫妻。
我们大喜的日子被看在89年腊月初八,这是由双方父母央托风水先生按我和亚丽的生辰八字决定的。那天黎明,我随迎亲车队早早就喜登丈人家门。家中里里外外灯火辉煌,人们忙忙碌碌,个个都穿戴一新,笑容满面。似乎专为等候我们的到来。时间虽然早,但门前街道已经聚集了很多看热闹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阵劈劈啪啪的鞭炮声过后。我们才被叫下了车。那天我穿着中长黑呢子,胸前佩着红花。俨然一个新郎模样。人群开始目不转睛地望着我,并对我评头论足。弄得我连路似乎都不会走了。进门后,大家即刻便被亚丽娘家本门的执事邀请去坐席吃饭。席面就设在大院临时搭建的大棚底下。旁边还暂时砌有几个灶台,锅上正呼呼地喷着热气,灶膛的火苗直朝上窜,饭菜的香气扑鼻而来。帮忙款待来客的人站满了院子。同来的都去入席就座,我却谢绝了。熟门熟路地走向亚丽的卧房。室内灯光通明,她的旁边站着她的嫂子,正贴心地在叮咛她今天要注意什么礼节。看我进来,长相高大发胖的嫂子对我打趣着说:"新姑爷高兴得连饭都不吃了。"我笑着回她:"有了你这么好的妹子,早被喜气填饱了。”嫂子装作严肃地说:"别看你今天这么嘴甜,今后还不知怎么对待她呢?要是让我妹子在你们家受气,我可饶不了你!""哪敢可能呢!"说到这里,嫂子留下我和亚丽两人,转身去了笑声不断的隔壁房间。
亚丽头上昔日那两条讨人喜欢的辫子已被剪去,留下的头发长度刚够在头上后脑勺打一个中度大小的发髻。此时头发已经绾好,显得十分精致可爱。变换了这样的发型人越发显得精神干练。但她好像觉得还不够称心如意。结开后重新又梳起来。我不忍心干扰她,站在旁边静静地看她举着双手在一丝不苟地梳着那乌黑亮丽的秀发。她双目盯着镜子,用心分外仔细、认真。表情一本正经。等拢好发髻,将要绾头巾的时候才问我够不够端正,好不好看。我夸她梳得无可挑剔。她这才露出一丝笑容和欢喜。我随手捏起桌子上那朵象征着我俩幸福的小花,轻轻地别在了她的头上。亚丽顺势握着我的双手,我瞬间感觉到了那凝脂一样嫩滑的手掌暖得发热。顿时,我明白了她为什么这么讲究梳头,原来她为憧憬与迎接未来早已经激动万分了。我宽慰她说:“不用紧张顾虑,我自己取名夏润生,就是立志振兴家业,创造幸福。”我的话还没说完,她立起身回转过来,眼眶湿润着把我抱进了怀里。我问她为什么会哭,她说母亲舍不得她走,家中只有她一个女儿。我久久无言,抱紧她说:"我们今后一定要对老人好。"过了一会,听到脚步声,她才与我分开,脸上犹有泪痕。嫂子走来安慰她说:"女大当嫁,男大当婚。谁家的女儿都有与父母分别的一天,只要你们过得好,知道行孝就行了。”到这时,她才逐渐高兴起来,月亮一样光洁的脸上变得神采迷人。过了一会儿,从隔壁房子过来了众多的妇女。气氛一下子欢喜了起来。众人帮她换上大红的新棉袄,手工做的红绒布鞋。顿时一个光彩夺目的新娘美得愰若天仙。众人忍不住都齐声叫好。触景生情,能娶到这样百里挑一的姑娘,我不禁激动万分。一来觉得是天大的幸运,二来觉得很自卑,感觉配不上她。心是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奋斗,让她过得幸福美满。最后,在众人地簇拥下和祝福声中,我俩上了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