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微型小说 >> 【菊韵】卖馒头的男人(小小说)

编辑推荐 【菊韵】卖馒头的男人(小小说)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17.0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54发表时间:2021-03-10 09:24:21

王春华师大毕业,分配到自己原来读初中的母校当语文教师。秋季开学第一天,王春华第一个去学校上班,在校门口就遇到了那个卖馒头的男人。
   王春华记得,这个卖馒头的男人没有名字,大家都叫他“老三。”老三一头乱发,衣衫破旧,外边还有放光的油腻。那形象真是叫人看了就身上发痒,谁还能去买他的馒头吃。可是老三还是推着那个安有铝制钢蒸锅的手推车,在校门外和大路上转来转去的叫卖。一点也不觉得有害羞感。
   但是也说来奇怪,总是有人去买老三的馒头吃。而且还有不少是“回头客”。“老三:你的馒头实在,价格也稳定,你明天来,我们还买。”
   “好呢!谢谢惠顾。”老三抿笑着答应着。
   关于老三的身世,也从没有人提起,也许知道的人真的不多。有人说他是烈士遗孤,有人说他曾经得过疟疾,有人说他是从一个叫花子哪里学来的蒸馒头手艺……。这些都是其说八讲,眼前的老三的现实就是三十多岁了还是光棍,还是一个邋遢的贫困户,住在一间破旧瓦屋里。靠每天卖一笼馒头维持生活,出去本钱,一天很难赚到十块钱的纯利润。
   老三没有觉得自己活不下去。半夜起来和面做馒头,天明就到处叫卖,卖完回家就到头休息一会。
   老三很乐观,对谁都和气。王春华班上有几个学生男学生去买他的馒头,五角钱一个不说,递钱时还要乘机用手指头把老三的头敲上几下,以此得个便宜的乐子。老三每见到有学生敲他头时,就把头偏到一边,笑着说:“你这孩子,莫搞莫搞!”
   学校有几个老师讨厌他,讨厌老三一钱如命。有个数学老师的家属来到学校,就去买馒头,五个馒头给二元四角钱。可老三就是不卖,说:“五角钱一个不能少!”结果数学老师就嘲笑老三,说他是“鸡屎客。”老三没有理他,只是笑笑。
   还有几个老师看不惯老三给女学生赊埋头吃,说他讨好女生。说他心怀叵测,就用洗脚水泼在老三身上赶他走开。
   可是老三没有争论,只是离开学校。可是第二天一早他又来学校门口卖馒头。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老师们也拿他没法,只好不理他了。
   那些年代反正经济不发达,教师工资也不高,一般每月四五十元钱,有的才三十几元。谁不想去沾点便宜。于是王春华也去与老三交往起来。王春华乖巧,不说老三的不好处,只说他辛苦,爱护关心学生,还说他的馒头个子大,味道好吃。
   这样老三就认为这个老师还通情达理,逢人就说:“这个学校的王老师不错。”也正因为如此,老三每天都送给王春华两个馒头当早餐,算起来一个月要为王春华节省七八元早餐费。王春华乐得“白捡一级工资。”
   夏季山洪暴发。学校的围墙被河水冲垮,洪水漫进校园,好几间教室进水。校长一边向上级反映争取资金,一边召开教师和家长大会,发动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来重建校园围墙。校长还要求老师带头捐款“灵魂工程师要走在前边。”可是那些学校的教师们,互相嘀嘀咕咕了好久,才有人拿出十元二十元的。王春华捐了十二元,但是没有那个教师捐出二十一元的。至于家长们更是可怜,有个在集镇开商铺的老板才拿出五十元。这个老板还自吹:“捐款他比所有老师都先进!”
   三天后,学校把一张向社会致谢的捐资修校园围墙的大红榜张贴到街头。字迹酒杯大,排列得清楚公整,一目了然。最惹眼的有个名字写得醒目:“王有三,捐款一千元。”大写数字下还有小写,一字后边带三个零。身份是居民。其他的如台属,商户、干部的捐款都不超过一百元,那些捐款二十元十元的教师更是脸上无颜色。”更可笑的是那个动员的校长,连一分钱也没有捐出来……
   有人问校长:“捐款榜上你为啥没有名字呀?”
   校长说:“我不图那个名,修围墙不够的数字我全包了!”
   王有三是谁?捐款这么多,真是对学校贡献大也。我们值得向他学习。许多老师和家长都互相询问。
   老师们到学校后勤处一查,才知道“王有三”就是一直多年在校门外卖馒头的老三。他的大名就叫王有三。
   老三一下子引起老师们和学生的注意,觉得老三是一个富有爱心的大好人,都对他尊重起来。
   放寒假了。王春华被学校安排值班,不能回家过年,每天在校园巡查几回后就倒头睡觉,感到很是寂寞。
   腊月二十日,王春华看到春节将近,就突然想起去街头写对联,用自己的书法赚点酒钱。
   王春华找来春联书,又买来一捆大红纸,带上狼毫笔和墨汁,在街头热闹出摆个书法摊。他书法好,柳体字很飘逸,人们喜爱,就都争着来找他写春联贴在大门上增添春节喜气。王老师每副对联只收费五元,一天可以写到二十多副。算起来还是很有实惠效益。
   王春华感到这个生财门路还不错,自己的字也练习了,人际交往也增多了,知名度也提高了。很是合算。就天天去摆书法摊子。
   老三也来到王老师摊子前:“王老师,给我写几副对联好吗?”
   “好哇!”王春华操起笔就要写。老三连忙阻止:“不行,我是请你到我家里去写。”说着还递给王春华一只新华香烟。
   新华牌香烟是那个时代的名牌。王春华一看香烟,就问:“老三,你有喜事吗?”
   老三“嘻嘻”一笑:“你去了就知道了。”
   王春华跟着老三来到他的家里。大约走了十几分钟,眼前就出现一栋排列三间的两层楼房,外边的墙上还贴着瓷砖,内部也收拾整洁,还有电视机在发出歌唱……
   “老三,你修新房子了?”王春华问。
   老三嘻嘻一笑,说:“是修建新房子了,还有我春节就要结婚,所以请你来家写对联。”
   说话间,一个妙龄女子从屋里走出来,“王老师哥哥。请坐喝茶!”
   王春华一听这个奇怪的叫法,感到惊奇,就把那个女子一打量,“哎呀!”一声叫起来:“姨妹啊,你愿意嫁给他呀!好。哈哈哈哈”三个人一起大笑起来。
   “这就是缘分……”老三微笑着,吩咐爱人炒菜温酒,一边支起写对联的桌子!王春华略一思考,挥笔写出一联:
   卖馒头建家业勤劳致富;
   靠双手娶娇妻诚实做人。
  
  

共 23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金山老师的微小说《买馒头的男人》,塑造了一个勤劳致富充满大爱的好男人形象。老三每天去学校门口卖一笼馒头,风雨无阻。一天很难赚到十块钱的纯利润,仅能维持生活而已。但在校园围墙垮塌,校长号召大家捐款教师们都是十元二十元的捐款,商铺老板拿出五十元还自吹自擂,而一个叫王有三的却捐了一千元,老师们到学校后勤处一查,原来这个人正是老三,那个卖馒头的男人。王有三通过勤劳致富盖起了楼房,娶上了媳妇。结局很圆满,文章充满正能量,耐人寻味!【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1-03-10 09:26:22
  卖馒头也能挣到成家的钱,好像比当老师还好呢。呵呵!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3-10 11:54:23
  谢谢编按,辛苦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9-18 19:43:00
  •题修炼
   不须俗奉迎,自在一身清。
   抛却乌纱帽,青衣独唱行。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9-18 22:06:36
  人美在内心,不在外表。老师的好文章!学习学习!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