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春联”里绽放的美好(散文)
“向上一点,向左一点……”在我的细心指导下,在先生的手忙脚乱中,在宝宝的欢呼雀跃中,“福旺财旺运气王,家兴人兴事业兴”“五福临门”“牛年大吉”……一副副春联呈现在眼前。每一扇门上,那一簇簇片,每一簇红上,那一句句祝福语正式开启了春节的狂欢。在狂欢中,那些有关贴春联的记忆也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
儿时贴春联就像是一场狂欢的盛宴:每每到了春节贴春联的时候,家里就会提前准备好厚厚的红纸、一大瓶墨水、几支毛笔……一大早,左邻右舍定会早早聚集到我家来,便是为了求取父亲的手写春联。父亲的才气和一手好字是远近闻名的,所以每年春节到了贴春联时,家里的院子里的人便络绎不绝,穿梭在人群中,耳边听到大人们对父亲的夸赞,我的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伴着新年走亲串友时,当看到那一副副经父亲写好的春联贴在邻居家的门上,喜喜庆庆地庆祝着这一年的美好,内心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少时贴春联便是一种历练。为了提升我们的字体,父亲开始当起我们“老师”,在父亲的监督和教导下,我们开始练习写春联,地上那一张张扔掉的废纸,便是我们这些孩子们书写的歪歪扭扭的字体,此时的父亲总是不厌其烦地用心教我们。一张、两张、三张……终于,在努力中,由我们这些孩子们写好的春联出炉了,黏上黏糊,贴上春联,看到自己那不成熟的字体在红纸的映衬下,似乎也是喜庆的。但是,对比由父亲写的春联时,继续努力的劲头更足了。
慢慢地、慢慢地,长大后,贴春联便是一种陪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手写春联的习俗慢慢地被机器制作的精美春联所取代。但是不变的是贴春联的那种喜庆,一家人一大早,母亲开始熬制浆糊,父亲开始剪切门画和春联,哥哥、姐姐开始合作贴春联。而我便是跟在父亲、哥哥、姐姐的身后的“小助手”,搬凳子、拿黏糊、拿剪刀……哪里缺什么我便哪里跑,配合大家一起完成“贴春联”这项大工程。在陪伴中,在欢声笑语中,这一年的“春联”贴好了。
而现在,有了先生和宝宝的陪伴,贴春联变成了一种思念。每年贴春联时,便会想起父亲教我写春联的一些技巧,想起母亲教导我贴春联时的一些规则,想起哥哥姐姐们给我讲的一些关于春联的故事……那些温馨的画面,总是带来暖暖的回忆。所以,现在每年的春联我都会提前亲自挑选,然后和先生、宝贝一起贴春联,和他们一起回忆那些年的美好,像父亲、母亲一样来“教导”宝宝,带着他体会贴春联的乐趣所在,体会陪伴的美好。
一年又一年,春去春又来。虽然我们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但是春节贴春联的习俗仍在,我想这一习俗的延续并不仅仅对于我意义重大,而是对于所有中国人的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它不仅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是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愿,新的一年,惟愿家人安康、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