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一带奇人张晓山(随笔)
一带奇人张晓山
张晓山是我的偶像,他是北京四中高中毕业的,成绩非常优异,常常站在台上领奖。1966年,他响应党的号召,下乡落户到内蒙古土左旗。他的父亲张广人(胡风)北京领袖定位胡风反革命集团,他永远翻不了身。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定位反革命集团,他谦虚谨慎,向贫下中农学习,积极劳动,努力改造自己。在繁重体力劳动中,他抓紧每一分钟事件,认真学习,博览群书,奠定了深厚的知识底蕴。在困难的条件下,他都以积极的心态处变不惊。他是在我的公社下乡的,我受到了他的极大影响,我们成为好朋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77年10月,邓小平上任以后,做出了大胆的改革,在选拔人才上恢复了高考。张晓山也参加了高考,他做人低调,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四所大学,第一志愿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志愿是内蒙古师范学院,第三志愿是包头师专,第四志愿是呼市师专。他的文科总分全内蒙古第一名,但是由于左倾路线的余毒,北京师范大学不敢录取他,是内蒙古师范学院录取了他,正是这所不起眼的学院改变了他的命运。内蒙古师范学院录取他是有条件的,首先是改变报考志愿,由于他的数学是100分,所以他就被录取到数学系,但是他的志愿是文学系,但是内蒙古师范学院的领导考虑到他的父亲是搞写作的,不让他重蹈父亲的老路,折中了一下改为英语系。老三届的年龄已经不小了,他要与时间赛跑,在内蒙古师范学院仅仅学习了一年,第二年就考上了北京人民大学农业系研究生,可见他对农民的感情是很深的。他在研究农村农业的道路上已经到达了巅峰,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注意和表彰。他与袁隆平的关系非常密切,推动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他经常给中央领导讲课,规划农村农业的发展道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就获得了博士研究生的学位,带了几批研究生,获得了国家终生研究奖。他的著作等身,论文丰厚,这是一带奇人张晓山才能做到的。
现在张晓山已经退了,但是他的注意力转移到教育上,我们合办了民办学校,校名叫博文学校,开始办校的时候,只招中学生,报名的同学也很多。但是发生了意外,那一天晚上上晚自习的时候,有两个男同学打起来了。一个同学顶了一下另一个男同学的睾丸,这个同学顺势倒了下来,等我出去的时候,这个同学已经奄奄一息,痛不欲生。我们赶紧送他到医院,有谁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性功能,从此以后他已经成了真正的太监。他的家长非常痛苦,要我们赔偿他200万元,否则就要上告到中央。没有办法,我们只能在房山区打官司了。张晓山没有请律师,他自己担任两个角色,一个是被告,另一个是律师。他根据事实,看了很多有关书籍,据理力争,他的口才折服了法官,尽管那个男同学已经上吊死了,但是法院判了我校17万元,一场风波就这样结束了。但是真正考验的时期并没有结束,他们发了一篇网文,咒骂博文中学,没有资格办学,赶快解散了。没有几天,博文中学的学生大量转学了,剩下不到一个班的学生。张晓山并没有因为学生的大量流失而裁剪老师,他把每一个老师管理一个学生,学生们非常受益,他们把学校的情况反映给家长,家长又反映到社会,就这样仔细的工作,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很多转走的同学又回来了,博文中学的名气大了。张晓山给老师们庆功,大大的提高了老师的积极性,老师们都有良心,他们干劲十足,给学校献言献策,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个家。
张晓山一看时机到了,扩大了办学规模,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条龙办学,很快取得了成果,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他把老师一批批送到国外,学习新鲜空气。他又鼓励老师读研究生,学校给出钱,他的胆量太大了,正是因此成为教育家。他根据实际情况,开了一门新课,农业农村基础课,他亲自讲课。四面八方的教育家纷纷来请教张晓山,张晓山十分热情地招待着他们,讲述着博文学校的故事。激励他们搞好教育,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振兴我们的国家。
张晓山真是一个奇人。不平凡的经历,换个人也许早就倒下了。他却稳稳站立,并创造出不平凡。令人佩服!ヾ ^_^?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