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忆田夫(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忆田夫(散文)


作者:夕照青山 布衣,285.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8发表时间:2021-03-18 09:28:40
摘要:作者和田夫相识相交五十多年,在写作书画创作和工作上得到田夫的帮助,回忆往事,作者以此文纪念亦友亦师的田夫先生。

【菊韵】忆田夫(散文) 田夫,字贵忠,号三江,是我一位亦友亦师的同事。
   年轻时候他在篮球场上生龙活虎的身影,还不时浮起在我的脑海里。每当回忆我和他交往的往事,总觉得他还健在,仍活跃在我的生活中。
   他因病不幸逝世,快三年了,我真不愿相信。
   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年愈古稀的老翁,我和他相识相知五十余年。
   我人生旅途中认识过不少朋友。可以说,正是有些朋友,带给了我人生中的转机。
   田夫,就是我的这样一位挚友。
   他给予我在写作书画方面的引导和指点,逐渐让我领悟到其中三昩。学习写作书画,我能取得一点点的进步,与他对我的帮助分不开的。
   能写会画,有此特长,加上自身不断地努力,在单位上我的人生轨迹慢慢地改变着。这其中,也得益于田夫给我的一些助力。
   初识田夫是在一九六六年,我从渡口(攀枝花)另一个单位调到同在渡口的他所在的单位。
   认识他没有多久,三线建设初期的特区——渡口,“文化大革命运动”全面铺开。金沙江两岸三大造反组织:“渡兵团”“渡工联”“红三线”应运而起。
   不久,田夫到了“红三线”大联委。由他推荐,接着我也进入大联委宣传部,协助担任宣传部长的田夫工作,搞宣传、办小报。
   自学生时代起也喜欢写写画画的我,参加工作到单位后,能写会画的特长,得到了发挥,运动中,专写板报办大批判专栏。
   来到“红三线”大联委,年轻的我见识到了年长我仅一岁的田夫的才华。他多才多艺,不仅会写作,诗书画印,皆有涉猎,且功力深厚。在大联委搞宣传工作快一年的那些日子,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心中一直视田夫为我学习写作书画的老师。
   共同的爱好和志趣,又一起工作,朝夕相处,我们彼此几乎无话不谈。
   田夫待人以诚,豁达大度,其人如山中涓涓泉水,清澈见底。交往日久,对他,我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嘉陵江畔长大的田夫,出生书香,他的父亲早年在合川曾经营过巜四宝书局》。家学渊源,幼时,他即在其父督导下,读文、习书、学画。长大后,喜读唐诗宋词,尤好信笔涂鸦。少年时,他的诗书画在学校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文革”结束,田夫和我先后回到原单位。我在车间搞统计工作,田夫在公司宣传科当副科长。过了两年,又升任科长,并兼工会副主席。爱好运动,身高一米七五的他,又是公司篮球队长,经常带领球队参加市里比赛。
   随着年龄的增长,田夫的书画艺术日渐精进。特别是他的书法,从唐楷入手,转而上溯汉魏碑刻和商卜鼎文,用功于二王,草书学张旭、怀素。他用甲骨文所书作品,字字骨格清奇,古朴雄健。
   数十年来,田夫博采众长,溶古今大家于一炉。清心寡欲,潜心研习,丰厚的积累,使他在书法艺术上诸体兼备,颇有造诣,成绩斐然。
   进入七,八十年代,田夫已是渡口(攀枝花)市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书协会员,仍笔耕不缀。正如他自己诗中所言:
   其一
   壮心不移志凌云,汉隶兰亭百遍勤。幸有砚边三尺地,偷闲乐得细耕耘。
   其二
   三千废画也欣然,东抹西涂几十年。淡墨泼来书卷气,丹青与我结情缘。
   长年不懈的坚持,使田夫的许多书画作品得以参加市、省、全国比赛,并多次获奖。在蜀中诗书画印全能的艺术群体,田夫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我结婚后,爱人在家乡成都,在单位上我还是住在单身宿舍。
   田夫在渡口单位上安了家。他的爱人也是他的家乡人,两人工作单位相临近。后来,他们夫妻有了两个乖巧可爱的女儿。田夫将母亲从合川接到自己身边。田妈(我和单位的同事都这样称呼她老人家)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田夫夫妻平日忙于上班,身体硬朗的田妈,疼爱的照看着两个孙女。那时单身的我常去田夫家中,向他请教书画。他们一家五口三辈人,家庭中总是充满欢笑声,过得其乐融融。
   每临端午、中秋,田夫总是嘱我去他家过节。当和他们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时候,让我有了家的感觉。
   八十年代,工会需要人时,公司领导讯问田夫,他提到了我,很快我被调到工会。不久,市总工会举办职工写作培训班,他又向公司领导建议派我去学习。这次由专业教师授课的系统学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为了助我练笔,田夫还陪我去巜渡口日报社》把我引见给报刊文艺版的编辑诗人姜华令。他向姜华令介绍我创作的小小说。见报后,极大鼓舞了我继续沿着文学创作的路走下去。工作之余努力写作,陆续又有多篇小小说见报。
   八九年改革初期,企业向外发展。公司要在成都筹建驻成都办事处,调我前去。临行时,我去田夫家告別。他除了祝贺我结束夫妻两地分居,还将他的一幅山水、一幅书法作品相赠于我。
   退休后,田夫举家迁居成都华阳,依然勤于笔耕,潜心钻研,创作甚丰,还担任起华阳诗书画研究会艺术总监。他的很多诗书画作品入编巜千家诗》《新词综》《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珍品集》《百年经典——中华书法全集》等众多辞书画册。
   他七十大寿时,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原单位同事前往祝贺。晚上我去他家中交流,他又送我《巴山蜀水》青田印一方。
   2018年74岁的田夫因病不治逝世,乘鹤西归。
   送别之时,望着他的遗容,我不禁悲从中来。
   在学习书画的道路上,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我自问,从此,丹青翰墨谁可问?思君妙手一怆然。
   清明将至,谨以此文纪念我的挚友——田贵忠先生。

共 206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语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看完本文,我首先想起这句话。作者按照时间线索,叙述了自己和亦师亦友的田夫五十多年的交往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深切的怀念,毫无修饰誉美之词,感人之深胜过那些矫揉的悼文。拳拳之情,溢于言表。作者语言运用可谓老练,内容丰富而叙述简而不繁,行文如潺潺流水,可见朋友对你的影响之深。好文,推荐阅读。【编辑: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3-18 09:31:05
  一位老同志的文章,写得非常好。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回复1 楼        文友:夕照青山        2021-03-18 15:22:53
  鲁芒老师谢谢编按点评,多指教。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3-18 11:29:42
  真情交往是好友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夕照青山        2021-03-18 14:03:24
  感谢鲁芒老师辛苦编辑、黄金山老师阅读,谢谢!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