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冰块(外二首)
摘要:百年孤独
◎冰块
看清村庄的面目,一个人的史诗
筑成石头的碎片。巨象匍匐的冬季
和封尘的家族一样
从昨天走到今天
合上眼
就是走到黑的黑暗
沉默不言,兴许冬日的执念是固化的
譬如朝露,也像冰一样记得坚硬的记忆
是真的
在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些曾诗画的美好片段
是孤独的百年
是捡拾到小镇岁月里的史前巨蛋
而你的芦苇和泥巴盖成了一座房子
无人居住
◎炼铁
炙热的光线照在静静的河畔上
金童的脚印迈过拉丁美洲的长廊
你沿着夕阳奔跑的夏天
金色海浪卷起的颗粒,在空气中飞舞
你自称带来了关于一切岁月反刍的侘寂
一处镜像,山河不变
那里,只一个人古铜色的皮肤和海水依偎
夹板上靠着笛声的天堂
吉卜赛人带来了和笛子相识的文明
开垦,炼铁……古代无纪年
听碎石的声音撕裂,泪流滚烫
你知道一座盖在死去的水手皮肤上的村落吗?
一个孤独的铁匠,为一块冰块忘记自己的姓名
还有那个胡乱渊默的海底
新的璀璨,在金属上打击着黎明的颜色
◎上校在马卡多
你在哪里?曾听过一个关于孤独的姓氏
奥雷里亚诺,不在异域。归来
也是平凡的马卡多
小镇之光
所有人参观的疑窦,只在羊皮卷上疏落的灰暗
你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吝啬,不知者的骨头
拼接成独立的认知
从前,马孔多是一片废墟和埃尘的孤寂
如今,我在马孔多等待一个重复的答案
多年以后,我不记得是哪一种的孤独
赋予了这场魔幻史诗
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
【编者按】《冰块》如一个遥远的故事,从旁观视角娓娓道来,如久经风霜后的沉淀,没有波澜,起伏,读到冰块的标题从开始我就记起一段话,大概是,在很久以后,面对行执行队时,奥雷良诺上校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看冰块的那个下午。冰块仿佛是一个部落的强制记忆,也是拉美文明遭受现代文明侵入的一个开始。《炼铁》中一生都在孤旅上的吉普赛人,部落里第一个外来者形象,他们具有蒲公英般的天性,依借风播种,他们不是文明的缔造者,但他们是现代文明的传播者,是与村落进行信息不对等交易的介入者,是价值观念的移植者和被移植者的一次冲突,和解,及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人类学家在现代文明中注入的质疑。即,科学对人类的精神文明究竟带来了什么。《上校在马孔多》中的马孔多,也就是上两组诗里未被现代文明干涉前的一个原始部落、掺混着泥巴而堆砌的生存状态(如史前巨蛋)。而上校的父亲老布恩迪亚,在新鲜事物的沉浸中,也几乎影响了上校的一生,他孤独,阴郁,在“拓荒”式一个民族励志的改良诉求中,也渐渐远离了马孔多原生的初衷,遗世的,独立的,远离自主进化的走向。上校显然是孤独的,如部落中一个人的史诗,仿佛融入了整个拉美的兴衰,最终又回到孤独的历史。三组诗歌,其实是有个简洁的故事链作为衔接,承前启后,它的背景取材于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整组诗歌结构分明,语句优美,节制,诗人叙述的,仿佛不是一部小说的孤独,也不是一个种族文明的百年孤独,而是某种言语被隔离后的孤独。如果可以,我个人希望此组诗歌申报精品组,因为能把孤独的立意试图放在一个人类通俗的历史背景上,并剥离出个人诗化过的语言,和对孤独的理解,就很难得了。倾情推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山河,期待更多佳作!【编辑:桃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3230006】
1 楼 文友:桃色 2021-03-20 13:50:52
想了解这组诗歌,必须要去读一遍《百年孤独》,如果单从语言上做注释,一定会误入歧途。话说回来,如果让这三组诗歌,去承担如此庞大而错综复杂的一段历史背景,显然对诗人是不公平的,也是单薄的,《百年孤独》中随便单独截取一个人物,比如上校,或是从集体材料中提取的主观的吉普赛人,都可以做毕设论文了。所以,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勇气和知识储备去做一次民族史诗的尝试,那么,节制就是这组诗歌的最大成功。作为编者,我学识太浅,《百年孤独》在当代的书架上作为一本标配书,尽管学生尝试过二刷,但无非也只是过个表皮,所以编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多包容。
回复1 楼 文友:甲申之变 2021-03-20 19:12:11
拉美文学的属性,都带有一种孤独的特质。因为土地的被殖民,文明的世界里带着血泪的
2 楼 文友:极冰 2021-03-20 14:10:32
感谢甲申老师赐稿山河如画!(;一_一)
拜读您深邃的诗句,感悟您所写。体味您描写的孤独和冷漠。(?ò ∀ ó?)
欣赏桃色老师的精彩编者按。都非常棒!(?ò ∀ ó?)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拜读您深邃的诗句,感悟您所写。体味您描写的孤独和冷漠。(?ò ∀ ó?)
欣赏桃色老师的精彩编者按。都非常棒!(?ò ∀ ó?)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回复2 楼 文友:甲申之变 2021-03-20 19:13:08
问好极冰老师,编辑老师的功力很深厚。《百年孤独》啃读,我也并非完全,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