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摆平(小说)
今天是单焱回老家陪母亲的日子。天一亮,他早早起床,收拾一番,吃过早饭后,正要出发,手机突然“吱吱”叫了两声,他打开手机一看,是黑三发来的两条微信:
单主任早安!
禀报个好消息,古镇到您老家的那条颠簸路,前两天终于修好摆平了,欢迎您早日回来检查!
花甲之年的单焱,看过微信后,高兴得跳着下楼来到车库。
骑上自行车时,单焱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又掏出手机,给黑三回复:
好!太好了!你们辛苦!那修路的经费是怎么解决的?是镇里给的吗?我马上回老家陪母亲。
放好手机,单焱骑上自行车,哼着小调,向老家方向骑去。想着老家那条四里长的路终于修好了,不知不觉加快了骑车速度。历历往事浮现在脑海中,如同放电影一样。
小时候,只知道家的东边沿河有一条南北路,但不知道有多长,也不知道通向何方;少年时,他要到古镇中学堂读书,每逢下雨变天,路上总是水汪汪,泥泞不堪,一双破旧的布鞋常常抓在手里,赤着脚艰难地上下学;考学就业远离家乡后,他每年在这条路上,也少不了往返几个来回……
十七年前,他在县政府办公室任副主任,服务分管交通的副县长。那时,才华出众、风头正劲的他,大公之中,也不能免俗地夹杂着一点小私,家乡的那条小土路,在全县被列为第一批“村际道路硬质化试点”。
工程开建的那天上午,他陪同县领导和交通局长等一起,赶到现场参加开工剪彩庆典,他看到了数千张脸上,无不洋溢着的欢快喜悦的笑容,附近群众,自费燃放起烟花爆竹。可见那条只有3.5米宽12公里长的路,承载着多少百姓的梦想和希望。
硬质路建好后多年,每次回老家探望父母,总能在这条路上,听到乡亲们的夸赞声,说他一点没忘本,还说有了这条平安致富路,多亏有了焱子当了官啊!
退职后,他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常回老家陪伴九旬老母。他喜欢住老家的老屋,喜欢吃老母亲用柴草土灶煮的饭菜,喜欢做老母亲安排的每一件农活!
他喜爱看到家乡七老八十陌生又熟悉的老面孔,喜欢听他们叫着自己乳名时的憨笑声;喜欢在乡下的老屋前,完整地看够日出日落;喜欢在田野里,无拘无束地仰望蓝天、凝视白云和天空中的阵阵飞鸟;喜欢贪婪地呼吸着家乡那带着淡淡甜味的空气,喜欢在春天里嗅着蜜蜂簇拥过的五彩花香,更喜欢深秋季节机收时散发着的浓浓草味,每每触到那个味蕾,他就升起了永不愿舍去的乡愁和乡情……
可是,当想起三年前镇里对村际道路所作的一组大胆决定,以及后来发生的许多故事时,单焱心里瞬间咯噔一下,好像有了被揪着的感觉。
镇里在原有公路管理站的基础上,又成立了一个公交管理站;对镇到村4条主干道,一律将路面从3.5米拓宽到6米;一次性购置24辆32座的电动公交车,实现镇村道路“公交化”!
后来他听说,这次镇里的决心大、动作大,投入也大。百姓们普遍感到很好奇,在举行道路拓宽和公交开通的几次剪彩仪式上,虽然围观的老人也不少,但没看到一个群众脸上有多少笑容,更没有一个自发买放鞭炮庆贺的。
一切都按原定计划实施,宽阔的乡村道路上,来往的各种车辆比过去增加了两三倍,每天都有好多严重超载的大货车,常常听到道路被压得“嘭嘭”响,尤其是每天往返不断的绿色公交车,更是为这条路上增添了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可是好景不长,不到半年功夫,这条路上接连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不平事”:
加宽的水泥道上很快“变脸”了。离集镇数公里内的道路,开始渐渐裂出了缝隙,很快“皱纹”又增多加深了,还不断出现断块碎粒,仅仅几个月,原有平坦得象桌面一样的路上,就变得沟沟坎坎、坑坑洼洼,出行群众的骂声也渐渐地多了起来。
行走在村际道路上的公交车,每天从早到晚准有12个来回,三位驾驶员也都很敬业守时,可是来往的车上,却很少看到几个乘客,正常只是一个驾驶员开着空车跑。
颠簸的路,越来越难行;空转的车,越跑越没劲。前年如此,去年依旧,出行新难题,没人上过心。道路不平,客车空运,百姓差评,回老家路上的“不平事”,牛年马月才是个头?
单焱退职时,就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家里家外,阳光心态,但求和谐,莫管闲差。可每当骑车回家陪老母时,他都必须经过这短短的这段路,每次都要颠簸10多分钟,特别当他看到乡亲们愁眉不展的表情时,路、车、人“不平事”,就象三条小蛇一样,一直缠绕着自己的心。
去年中秋后的一天下午,单焱带着复杂的心情,到这路上往南朝路好的方向散步观光,免得触景生情。他没走多远,突然看到前边有一群人在修路,他既兴奋又好奇,小步快走前来观赏。可没等他赶到,停在路旁的工程车驾驶室里跳下一个人,头发花白,脸庞黝黑,腰背微驼,五十几岁的光景。
“单主任您好啊!”单焱木木地接着握来的一双粗糙大手,下意识地晃了晃:“您好!您是……”
“哥!您不认识我了吧!难怪,几十年不见了!我是司黑三啊,就是五十年前,在村小读书时,经常在你们几个大哥哥屁股后边玩的‘跟屁精’呀!”
“啊呀呀!想起来了,真的想起来了!那时我们看你小,一狠你,你就是一笑,你一笑,就会露出‘非洲白’(牙齿),怎么五十年了,还是那么黑白分明啊?”
哥俩哈哈一笑,还来了个拥抱。
单焱问:“这么多年没见过面,你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我的?”
“您是我们村里走出的老大学生,修这条路剪彩时我就看到您了,当时没敢找您。你们兄弟姐妹又是村里有名的大孝子……我一直没敢去拜访您呢!”
单焱问:“读小学时,和你常在一起玩的还有一个,名字叫什么来着?”
“噢,您又忘了,他叫王六狗啊!那时我们才一年级,我俩是你们五年级几个好友的‘发小尾巴’啊!”
“对对对!‘发小尾巴’,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那六狗现在哪儿发财?”
黑三说:“他家里条件一直很好,退伍回来后,他做了几年生意也发了财,前年他说岁数大了,不想再拼了,就回来开公交车。他就在这条道上,每天上下午各跑一个来回。”
正要请单焱上车细聊时,黑三接一个电话后说:“不好意思,哥哥,我着急要去谈个修路业务,明天再找您玩!我们加个微信吧,有空时我再约您!”
单焱看着黑三一溜烟走了,他在回家的路上,又一次进入了深深的思索。
第二天下午,单焱刚要出门散步,黑三来了微信:我十分钟到您家!
他们从小到大,谈了许多往事,黑三说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很有趣,单焱都喜欢听,但他可能还有一些“职业残留”,绕来绕去,还是绕到了老家旁边的这条路的维修上。
单焱急着问:“昨天你们在南边维修,那路没大问题啊,北边三四里长都那么差了,为何不着急修修呢?”
“哥,您问这话,真的一言难尽!昨天为什么要补那么几小处呢?听说是因为明天有一位市里的局长要经过那。北边的路坏得一踏糊涂,但人家局长不路过,那就没钱下来给我们修了!”
“北边的路坏成这样,二年就没人问过吗?如修好一共需要多少钱?道路维修每年上头都要拨钱下来的呀!”
黑三说:“有人过问,那肯定不会像今天这样子。如要大修到位,我看5万块钱也该够了。我镇那么多村际道路,据说每年只有10万元计划,我们这条路不重要,又没有重要人物经过,所以近三年一共只拨了3000元维修金,几滴杨流水,一点不杀渇啊!”
单焱说:“我看你能说会道的,又正常走这条路,就没有找镇里争取一下?”
“哎呀呀!哥啊,我找过不知多少趟啦!我是草民一个,人微言轻啊!我找镇里的公路站好多次,人家才告诉我,说要修的路很多,计划钱太少了。实在着急要修,去找公交站吧,他们站里钱多着呢?我傻傻地去公交站一问,人家说钱主要是为驾驶员发工资、缴‘三金’的,还有车辆维修等等。就是有余钱,我站也没有修路的任务啊!……没法子,只好慢慢等喽!”
当单焱问起家境时,黑三马上收起了他那清洁的白齿:“不谈了,结婚三十年了,妻子身体一直不好;大女儿生下来就是一级残,大小便一直不能自理,三十岁了,还找不到婆家;儿子正在南京读大专,还要准备他几年后娶媳妇,已在县城贷款买了房,小弟我是压力山大啊!不是这么多花钱的祖宗,我真想自费修了这条路!”
单焱刚要说愿意自己拿些钱帮助一起修路。可黑三手机一响,一看是王六狗打来的。一番言语后,黑三说:“哥!上我车,我们到南边公交站台,与六狗玩玩吧!”
单焱此时感到闲着也是闲着,他也很想见见六狗。当车子要到时,黑三喊了起来:“哥,您看,那个车号188的‘大绿壳子’,就是王六狗开的公交车。
“什么?大绿壳子?”
“噢,这是我们老百姓给起的名字:大——大客车;绿——绿颜色的;壳子——天天开的是空车。”
在哈哈笑声中,单焱与六狗又是一阵握手寒暄。他们三人一起上了“大绿壳子”,里边倒是清清爽爽,充满了现代化的气息。
单焱说:“六弟啊!这么好的车子,怎么就没人乘呢?天天这样开空车,你感觉如何啊?”
六狗说:“没办法啊,全镇24辆车,每天都要上路跑两趟,不然就要受罚。看是蛮好看的,就是没客没收入。二年了,最多一天我只收过6块钱,正常都是一两元。现在农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大多是老人小孩,他们外出一般都有车子接送。再说镇里特别是县城,到处都砌上了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时带的客,还是人家散步走累了的,是我再三请人家才上车的,老是一个人开来开去,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真的很难受啊。每次开到北边那段坑洼地,我的心都很痛!实在不平衡啊!嘿嘿!我与单哥不该说这些……”
“那你们开这车,待遇有保障吗?一年一辆车成本需多少?”
六狗说:“这是个惠民项目,据说还是镇里的工作品牌。我们每月都能按时领到4000块工资,加上‘三金’什么的,我们驾驶员每人每年实际收益有6万5千左右,还有车辆折旧、电费和发的日用品,至少还要4万多,每年一辆车成本至少11万!……”
单焱骑着想着,想着骑着,慢慢悠悠,突然发现到了十字路口,正巧红灯亮了,他立刻刹车停下。抬头一看,啊呀,古镇到了,不知不觉骑了三十里地。向南一拐,就是去老家的那条路了。
他推着车,沿着刚修好的道路一直往前走,黑油油的沥青路,做得那么平坦坦,没走多远的他,却是一阵忧心忡忡……
口袋里的手机又是吱吱响,单焱一看,是黑三发来的两条语音:
哥,今天我很忙,过两天才能陪您玩。
修路用的5万6,是六狗夫妻俩出的,他把以前他开空车领的工资全都交给我了,我找人做了两天义务工,才把这条您一直关心的路完全“摆平”了!㗑㗑!
单焱也用语音告知黑三:老弟你俩辛苦了,请代我问候六狗!过两天我到镇里找人,如果能停开一些毫无意义的空车,那就能把路上所有的“不平事”全部“摆平”,如果不能如愿,那也请你们放一百个心,今后每年维修路的两万多元,一定由我一人来承担……
(辛丑年二月初十)
唱赞歌,颂美好,肯定是我们每天的主旋律;但关大地草民疾苦,力所能及地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实事,我想有时会比单纯锦上添花还会有价值、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