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过把“非遗主播”瘾(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过把“非遗主播”瘾(散文)


作者:柳絮依依 举人,4774.9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3发表时间:2021-03-24 11:33:11
摘要:一次“非遗主播”的体验,让大家学习传统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我们为岭南的传统文化所震撼。

【丁香】过把“非遗主播”瘾(散文) 早春二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阳光明媚中,我来到麓湖路,与美女主播一起前往广东卫视演播厅,在门卫处迎面遇上几位参加过把“非遗主播”瘾的“非遗+声音”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及其家长,他们来自广州大湾区实验中学。
   大家一路好奇地看着电视台高大的建筑,几位家长妈妈叮嘱孩子们待会儿去演播室要注意的事项。孩子们到了学知识的年龄,一切在他们眼里都得是新鲜而又神秘的。孩子们平常学习很刻苦,各方面表现出色,这次听说只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会被选上“非遗主播”,体验“非遗+声音”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内心多了份自豪感。为了参加这次“非遗+声音”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他们中午特意从学校赶过来。一位孩子的妈妈说,她比孩子更紧张,一个晚上没怎么睡。她担心孩子迟到,担心他在演播室发挥不好等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呀。望子成龙的父母,多想孩子茁壮成长,将来像雄鹰一样在天空翱翔。
   大家乘观光电梯到了演播室录制现场,就分散在各个角落拍照。我们是平生第一次走进这神秘的地方,看到广东卫视、南方卫视、广东影视、城市搜索等字样,就站在那儿拍个特写。大家不敢碰器材,只是小心翼翼地环顾演播室的布置和机器设备。
   美女主播带领大家走进演播室旁边的一间办公室,这里是制作部工作区,欲接受新知识的孩子们围着工作人员,听他讲解制作部的工作,如:电视节目的策划、采制、审查、包装设计、剪辑合成、播出编排及管理工作,演播室的拍摄、录制工作是最前期的工作。原来电视是这么播出的,要经过如此复杂的步骤和环节。此刻,主播已开始直播了,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孩子们全神贯注的神情。我已不是求知欲望强的年纪,作为门外汉,是外行看热闹,有点“身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感觉。
   大家再次走进演播室,只见桌上放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册子和笔记本。工作人员把小册子发给小主播们。
   马上就要进行“非遗+声音”文化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了,考虑到灯光太强烈,为了小主播们出镜形象更美,几位妈妈开始给孩子们涂口红。涂了口红的同学们,在灯光下神采飞扬,大家等待体验“非遗主播”的那一刻。
   我翻开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册子,首先就被“五羊传说”吸引。五羊传说是岭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民间传说,至少流传有一千五百多年了,最早文献记载见于晋代顾微的《广州记》。唐宋以后,有不少人把五羊传说写进诗文里。五羊传说是羊石、羊城、穗城称谓的由来,五羊像是广州的城标。
   在下一页,我看到了增城的非遗项目——何仙姑家庙。这让我想起两年前去参观何仙姑家庙的情景。那天下着瓢泼大雨,我们在千年仙藤园中的亭子躲雨,隔雨欣赏仙藤,仙藤如巨龙盘旋在绿色叶子下。当我们离开仙藤园,冒雨到达何仙姑家庙后,就直奔仙姑跳井的院子。石鞋还遗留在井口,古井深邃,往下看不到底。爬梯子到了楼顶,只见黛瓦上青苔绿草覆盖,一株仙桃树长在瓦砾中。据说仙桃很美味,是何仙姑的师傅麻姑送给王母娘娘祝寿的。如今仙桃成了稀世珍品,是传说中的圣果,吃了延年益寿。
   电视台名主播康老师来到演播厅,大家被他端庄的仪表表和令人愉悦的声音吸引了。他耐心给孩子们讲解,此刻,大家才知道神秘的主播工作是有提字器的,主播眼睛直视前面的提字器,就可流畅地进行播出。
   后台制作的字幕为:1.“非遗”小主播;2.快乐说新闻;3.如何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我喜欢说话,喜欢配音艺术。主持人是一份服务电视观众的职业,并无神秘可言,踏实,奋进地去干份内的事,能传递正能量”,这是主持人的心声。
   被誉为“台声”的康老师请几位小主播手拿非遗小册子,端正地坐在主播位子上,开始有模有样地播出了。姓牛的同学播出的是广州广彩:广彩即广州彩瓷,是我国外销瓷的主要品种之一。清康熙晚期至雍正年间,将景德镇的素瓷运至广州加彩后出口成为外销瓷出口的一种趋势,广彩由此出现并日益兴盛。清中后期,广彩形成独特风格,并经历了第一个发展高峰。它构图丰满、金碧辉煌,如万缕金丝织白玉,迎合了西方人的喜好,受到欧美市场的欢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广彩又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广彩在传统的基础上,出现了多彩多姿的趋势。
   姓黄的同学播出的是广府文化中的茶文化——端午午时茶:自先秦时期起,农历五月就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此时山林间常常弥漫着有毒的山岚瘴气,毒蛇、蜘蛛、蜈蚣等有毒动物出入较频繁,民间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的日子,是毒日。民谣云,端午节,天气热,五毒侵,不安宁。所以,萝岗人自清代中叶起就有喝午时茶的习俗,每年在酷暑来临之前都会借端午节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袪病活动,而草药午时茶则是袪病的最佳良方。萝岗的午时茶一般由淡竹叶、扭肚藤、地胆头、大罗伞、土防风、土经、金银花、石菖蒲等几十种草药组成。
   姓迟的同学播出的是打铜技艺:打铜是广州传统手工技艺之一。西关的“打铜街”(现为光复南)在清乾隆时已有地名,为铜器具生产和销售的一条专业街。清末民初,铜器制造业达到鼎盛,打铜作坊在今天的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等地都有分布。当前,广州的荔湾区、海珠区仍有传统手工打铜流传。手工打铜根据不同器具的用途选用青铜、黄铜、紫铜作为原材料,铜器制品可分为青铜器、黄铜器、紫铜器,按不同用途可分为:日用品、工艺品、乐器、供器等。
   康老师指导小主播们要掌握正确的口头表达技巧,做到语言自然的转换,孩子们在康毅主播的指导下,在新闻主播台解说自己所选的非遗项目,他们由拘谨到自然,进步很快。主持人轻松自如、落落大方、处变不惊,给人美的享受,小主播记住了吗?
   听着小主播播出的几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打开手中的小册子,浏览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我看着很多非遗项目,就选择了广州玉雕,仔细阅读这一非遗项目。
   当几位小主播体验“非遗主播”时,我已阅读了好几个非遗项目。期间,广东广播电视台传输制作部秘书长来到演播厅,对几位志愿者体验“非遗主播”大加赞赏,并希望在场的人员都积极参与。
   美女主播让我上台过把“非遗主播”瘾,我就选择了广州玉雕。面对镜头,我开始播出了:广州玉雕技艺历史悠久,汉代广州的玉雕工艺已有较高水平。明清时期渐趋繁荣,民国时期十分兴盛。广州玉雕工艺品主要用途有首饰和座件两大类。以造型典雅秀丽、清灵飘逸、玲珑剔透见长,技艺深厚,雕法细腻,花色品种繁多,追求创新,体现出岭南文化的内蕴。技艺中最具特色的工艺为通雕玉球、镶嵌和车制工艺。当康主播点评我的播出时,我觉得他不愧为专业主播,他快速熟悉我选的非遗项目,进行很专业的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我播出时的声音之流畅,指出了我播出时有点紧张及个别字发音的不足之处,一再强调播出时应熟悉台词。我听了受益匪浅,这让我谨记以后练习时应注意的事项,不仅要发音准确,还要多多练习所选素材,熟能生巧。主持人的语言基本功好,会吸引观众,为播出的节目增添光彩,锦上添花。
   几位小主播继续进行播出练习,几位家长和工作人员也走上了新闻主播台,我继续阅读非遗小册子。体验“非遗主播”精彩有趣,台领导来到演播厅指导工作,鼓舞人心,这一切都进入到直播间的画面。大家互动的场景生动活泼,吸引了很多粉丝观看直播。
   当美女主播宣布说开始颁发非遗志愿服务证及小礼品时,我们陆续走上主播台。工作人员颁发给我们非遗志愿服务证及小礼品,我们觉得是最珍贵的证书和礼品。“我志愿,我传播,我实践”,演播厅回荡着我们激昂的声音。美女主播和康主播先后被评选为去年和今年的广东省最美志愿者,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做最美志愿者。当我们得知其中一位志愿者明天将奔赴西藏,参加电视台的援藏宣传工作,敬佩不已。支援边疆,守卫边疆,多么神圣。从古至今,多少中国人不顾艰难险阻,告别妻儿和父母,奔赴边关,用他们的脊梁筑起祖国的万里长城。
   演播室边有一面蓝色的背景,工作人员讲解了蓝色背景的作用,我们茅塞顿开。在演播厅学习,孩子们认真地体验非遗主播工作后,认真听工作人员讲解有关知识。三位同学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特意体验了电视的后期制作工作。
   体验“非遗主播”是人生难得的机会,小主播们和家长们心潮澎湃。离开演播室,孩子们再次走进制作部。
   三年前的炎炎夏日,我和一些孩子及其家长参加了2018“文化与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广州非遗体验游活动。大家或在室内听非遗课,或在户外参加非遗体验游,美女主播直播记录了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度过了非常有意义的暑假。今天来到广东电视台,首次过把“非遗主播”瘾,在温暖如春的寒假又一次度过非同一般的假期生活。非常羡慕充满活力的孩子们,多想时光能倒流,年少的我们也能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啊。只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愿我们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一次“非遗主播”的体验,让大家学习传统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我们为岭南的传统文化所震撼。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大物博,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岭南远离中原,在百花齐放的中华文化花园里,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州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物古迹众多,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是中国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岭南的阆苑仙葩,为了这些民间瑰宝不失传,各地政府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保护和挖掘。这次听小主播播出这些非遗项目,仿佛看到技艺精湛的玉雕、广彩、打铜技艺,闻到了端午午时茶的清香四溢。非遗保护迫在眉睫,我们要传承传统文化,继续做到“我志愿,我传播,我实践”!
   (原创首发)

共 395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谢谢依依老师分享佳作。体验“非遗主播”是人生难得的机会,作者有幸参与,可喜可贺。学习传统文化,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为岭南的传统文化所震撼。作者由衷赞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突出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散文通过几位小主播的播出练习,展示了体验“非遗主播”精彩有趣。孩子们离开教室,走进演播室,制作部,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增长了才能,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暑期活动。作者老师应美女主播邀请,上台播出,选择了广州玉雕,声音流畅,选材熟悉,受到主播的好评。散文主题鲜明,叙述详细,层次分明,文笔精彩,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品尝。创作辛苦,问好老师。【丁香编辑 晚秋枫叶】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1-03-24 11:43:40
  非诚感谢依依老师一如既往地支持丁香,老师勤于创作,笔耕不辍的精神值得学习弘扬。敬茶问好!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1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03-24 11:54:33
  空闲时间写的草稿,谢谢晚秋枫叶社长在百忙之中留评和鼓励!遥祝春安!
2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03-24 11:53:31
  谢谢晚秋枫叶社长精彩的编者按!敬茶!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灿烂,天自安排。
3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1-03-24 12:34:31
  编按中有两处错误,已纠正,抱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回复3 楼        文友:柳絮依依        2021-03-24 12:39:09
  非常感谢晚秋枫叶社长的敬业精神!祝您文丰笔健!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