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看点】在异乡的五年里(散文)

编辑推荐 【看点】在异乡的五年里(散文)


作者:知足 秀才,2514.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03发表时间:2021-03-26 19:59:52

【看点】在异乡的五年里(散文)
   一
   时光如水悄悄流,不经意间,我离开老家已经整整五年。回想这五年的异乡生活,让我思绪万千,脑海中浮现一幕幕往事,像电影镜头一样在眼前慢慢回放……
   2016年2月,正是乍暖还寒的时节,那天,天空下着细雨,我在依依不舍中背上行囊,决定离开那个生活了十七年的家,坐上了前往岳阳的班车。
   我准备先去我娘家大姐家,她那年迈多病的婆婆已快走到人生的尽头,我要等她和姐夫为老人办完后事后,再随同几个亲人去四川谋生。
   几天后,大姐的婆婆已经入土为安,我和姑妈、弟妹、外侄儿一行人从娘家坐车到岳阳,然后准备从岳阳坐长途大巴到成都。
  
   二
   那是我在从广东打工返回家乡数年后第一次出远门谋生,心中百感交集,既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有故土难离的伤感,我不知道一旦坐上大巴车离开故乡,再到什么时候才能踏上故乡的土地。我不是经常出远门的人,婚后十几年里,去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湖北宜昌。常年生活在老家的乡下,我活成了孤陋寡闻的老井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记得十八九岁在广东打工时,工厂里有很多四川籍工友,那时在我的直觉中,四川的农村也是贫穷的,因为那里的人们也是像汹涌的潮水一样涌向珠三角。只是不曾想,十几年后的一天,我和老公却要到我曾经认为贫穷的四川去讨生活,这真是做梦也没想到的事啊!我相信如今的四川绝非昔日的四川,贫穷也不是四川撕不掉的标签,但我们这一对在困境中挣扎了数年的贫贱夫妻,能在四川的土地上上演咸鱼翻身的奇迹么?
   对未来的美好畅想,驱散了旅途的些微不适,坐在车上,我偶尓小睡,偶尔睁眼看看车窗外的沿途风景,不知不觉中,大巴就开到了成都。值得庆幸的是,不知是心情尚好的缘故,还是我早做了防晕车措施,一路上竟然没有呕吐。
   到四川成都已是第二天早晨。侄儿的朋友来接我们几个,坐在他的小车里,从车窗外看着成都繁华的街景,一栋栋高楼鳞次栉比,处处流光溢彩,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瞅哪都觉得新鲜,情不自禁在心里啧啧称奇。看到这座西南大都市令人目眩的繁华,对于未来,我没来由地多了几分自信!
   老公先我一个多月来的四川,他原本是住在弟弟那里的,大姐的婆婆一过世,大姐一家人就从成都赶回了湖南老家,老公便来帮大姐家看守门面。我们的门面房已找好,并已开始装修,因为老公要帮大姐看守门面,只得暂时停止装修。现在侄儿已回来,不需要老公看屋了,于是我们夫妻又到弟弟那里去先小住几天,等门面房收拾好了,就住进去。
   夫妻两人分开一月有余,一见面自然有说不完的话。老公把他来成都后的经历一五一十告诉了我,说起了他是怎么在心急如焚、举棋不定中度过的这几十天……
   听完他的诉说,我的心里怪不是滋味,我不禁在心里问自己:难道我们的选择是错误的吗?
   想起那些年,在四川成都谋生的姐姐和弟弟一再劝我们要出去闯荡,别死守着老家那十几亩庄稼地,和一个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小钱的小店混日子。虽然感动于姐弟挂念我们的真心,但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我们一次又一次打消了外出谋生的念头,一直在老家陪着孩子长大,直到她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我们才在两个姐姐和弟弟地一再鼓励下打定主意去四川谋生。
   可是当老公决定把土地承包出去、自家店铺也不再开,一心一意到四川去发展时,却发现有些事根本不是我们当初想像的那么简单。首先,他发现与我们夫妻聚少离多的大姐和大姐夫变了,没有了曾经的淳朴厚道,甚至有些油滑。他们似乎忘了自己当初在我们面前的信誓旦旦,以种种借口敷衍我老公,并没有像当初许诺的那样,带我老公四处找门面,以致我老公看不到希望后才转而投奔我弟弟。
   然而弟弟毕竟是年轻又缺乏人生经验的,又因为他自己也要干活,也帮不上太大的忙,仅仅只是让我老公在他那里落脚,免费提供了我老公的食宿。
   日子一天天过去,找门面房的事一直没有着落,这让老公开始沉不住气。他初来成都,对各方面都不熟悉,诸如找个适合酿酒与卖酒的门面房应该怎么找、到哪里找,他作为酿酒行业的门外汉,却是对这些一头雾水。大姐夫他们夫妻来成都已有八年,早已在这个行业摸索出了丰富的经验。比起年轻的弟弟,姐夫更适合为我们在成都创业当参谋。
   然而,姐夫终究还是没有兑现他当初的承诺,为了不损害他自身的利益,他当了甩手掌柜,把为我们找门面房的事甩给了弟弟。
   在弟弟家吃喝住虽然不成问题,但时间久了心里也会发慌,也不好意思,老公有几次想作罢,返回老家,但又怕村人嘲笑,于是纠结一阵又决定留下,期待早日找到门面房。
   弟弟家老鼠成灾,一到晚上就在床头跑来蹿去,老公每晚都睡得不踏实,在睡梦中都能闻着老鼠尿的腥臊味。他说,他好盼望着能早日找到门面房后再让我来四川,这样吃住也舒心多了。
   有一天,弟弟陪老公去金堂找门面房,终于在一条街道找到一间门面房了。当天与房东签好合同后,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一时高兴开摩托快了些,一不小心翻到路边沟渠里,导致老公的手都弄伤了,他却不敢告诉还在老家的我,怕我担心牵挂。
   我们的门面房找好不久,大姐夫收到他妈妈病危的消息,大姐苦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帮她们家看守门面,于是又想到了我老公,而我老公当时想到谁都有求人的时候,也就爽快答应了,于是停下自己手中的活,从金堂来到郫县帮姐夫看守门面。
   老公告诉我这一切时,他是有怨气的,他对大姐夫和大姐的人品开始产生了怀疑。而我听完他的诉说,也不好说什么。对于自己的姐姐和姐夫,我其实不是十分了解的。自从我十七岁离开家乡去广东打工,几年后远嫁到他乡,从此后我与大姐夫妻相处的日子其实屈指可数。我对他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大姐婚后的那几年,那时他们尚在老家,家境困难,但那时的大姐朴实忠厚,对我也是知冷知热。大姐夫是铁匠出身,勤劳、俭朴,话虽少,但人也实在。他们夫妻曾经让我们坚信亲情是美好的,即便父母已不在人世,但姐夫他们的关怀也能让我感受到来自故乡的温暖。
  
   三
   老公的话让我将信将疑,我宁愿相信那只是一些小小误会,也不愿过多解读姐姐夫妻的行为。
   我到成都金堂后不久,门面房装修完毕,一切准备就绪,4月17日,我们的生意正式开张。
   开张第一天的生意勉强还可以,可能是促销方式吸引了一批顾客,反正那天进账不少,让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
   半个月后,生意明显变得冷清,一个月后,我们就开始明白了,那个门面房所处的地段并不理想,没什么人流量,吸引不了大批顾客。
   到了6月份,老公预感到如果让生意继续这样不死不活地撑下去,我们会亏损得更严重。我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把门面房转让出去,重新找一处好的门面重新开始,要么打道回府,回老家另谋出路。
   老公不甘心才到异乡不久,未能大展宏图就铩羽而归,这对一个要强的男人来说,这是一种耻辱。而且我们已经把我们的血汗钱投入到生意里,就这么接受血本无本的结局,他实在不甘心。他更希望还能找到更好的门面房重新开始。
   然而,老公到底是不清楚这个行业的具体情况的。本来这个行业已是人满为患,行业内竞争相当激烈,每个市场周边早已密布大大小小的槽坊,而且有的门面装修很精致、设备齐全先进,占据了优势位置,自己即便削尖脑袋挤进去,也根本不具备竞争力。而有的门面房的租赁费高得让人无力承受,一年好几万的租金,让我们不得不知难而退。
   每天早上,老公早餐都顾不上吃就骑车出去找门面房,一天下来却是失望而归。就这样找了几个月,几乎跑遍了成都周边的市县乡镇,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法选定一处。
   孩子那时还在念大一,过完暑假即将进入大二,如果再赚不到钱,将意味着连她的学费都无力支付。老公每天焦躁不安,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安,梦中都是怪话连篇、唉声叹气。大姐这时把对他的嫌弃暴露无遗,说话间有意无意地嘲讽挖苦,让我都心生不悦,尤其是有一次她在和我通话时,直言我老公没用,我跟着他受罪,而老公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他的脸顿时变成了猪肝色,但他强忍着满腔幽怨,没有回电话与大姐理论。
   找门面房的事没下落,生意每况愈下,无以为继,在巨大的压力面前,老公快崩溃了。这时,在家乡办农庄的叔叔带口信给我们,要我们去帮他干活。
   我那时已对未来开始丧失信心,而且在金堂的日子里过得并不舒心,尤其是卫生间屡屡因楼上住户乱扔杂物而致下水管道阻塞,弄得我们的卫生间污水横流,我已经烦不胜烦,我想离开这个让我闹心、伤心的地方,不再做什么发财梦,回家乡帮叔叔打工算了。我希望老公也和我一起回去。
   老公对我说,他怎么也忘不了叔叔在弟弟的婚宴上对他的轻视。有钱的叔叔在弟弟结二次婚的那天对众亲戚说,弟弟幸亏有大姐夫和二姐夫两个好姐夫帮扶他。我老公坐在一边,叔叔仿佛不当他存在似的,把老公的名字忽略不提。
   叔叔的话,那是对我老公比较委婉的羞辱,其实叔叔和我们从无产生过节,无非是嫌弃我们的境况不如两个姐姐罢了。
   老公说,他就是沦落到靠乞讨为生,也不会投奔叔叔。
   见他如此毅然决然要继续留在四川,我只得打消回家乡的念头。
   就在我们濒临绝望之际,在南充的表弟邀请我老公去他那里玩玩、看看。老公去后第三天,他终于在仪陇老县城找到了一处较为理想的门面房,并决定把金堂那间门面房的东西请货车拖过去,离开让我们心碎、梦碎的成都金堂。
   离开的那天,大姐夫以他太忙为由没来帮我们搬东西上车,他们夫妻两人终究没有在我们离开时见上一面。我那天是流着泪离开金堂的,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定义亲情。
   在货车快到遂宁时,货车出了问题,我们夫妻苦等修车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晚上才到仪陇老县城——一个建在半山腰上的、与繁华的金堂不可相提并论的老城镇。
   从金堂到仪陇的经历,让我们体会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种种苦楚、无奈,所幸的是,也有对我们不离不弃的人在我们需要资金投入、以图东山再起时,为我们提供了援助。这样想来,我又能找到一丝安慰,让自己少了一点愤懑忧伤。
  
   四
   刚来仪陇的那几个月,我是痛苦的,债台高筑让我看不到希望,对脏乱的周边环境也是看着心烦,苦闷无处排遣时,我只好到外面走一走,多少次一个人走在异乡郊外的大路上,遥看异乡的山峦,就让我想起了遥远的故乡,于是夜里频频梦到故乡的人和事,我这时才明白,不是所有的远方都是所有人心中的天堂,对于我来说,那个出门就可以看到大片棉田和稻田的老家,那个虽然不豪华,但能让我住着舒心的家,才是我心中的天堂!
   我也曾因迷茫而在颓废中度日如年,也曾在疏远文字数月后又重新拾起昔日爱好,也曾为了逃避现实的沉重而到网络中寻求释放的出口,也曾因误入云遮雾绕处而陷些迷失方向,但我终究熬过了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走出了沼泽密林,不再活在愁云惨雾、愁肠百结和神经兮兮中。
   这几年,我们兢兢业业地做生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为了还债和供孩子念大学,我们一再节约吃穿用度。如今,我们的欠款已全部还清,在上海工作的孩子经过我们多年的言传身教,已日趋成熟稳重,豁达善良的她再也不用我们过于担心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一路走来,艰辛种种,熬过五个年头后,总算见到了一线曙光。
  
   五
   在异乡的五年里,我们变得老了,这老,体现在容颜上,皮肤上密集的皱纹足以诉说岁月的沧桑,一根根白得刺眼的银丝宣告着身体日益衰老的残酷现实,体力不似当年,眼睛开始迷离昏花,一切的一切在提醒我,人生已悄然开始进入肃杀的清秋。
   但我渐渐接受了这个无情现实,不会做徒劳的回避。一朵娇花最后会凋谢,一片绿叶会渐渐枯黄,然后融入泥土,这都是大自然铁的规律,人与草木花卉都是相同的结局,我必须明白这一点。五年的异乡生活,那些五味杂陈的往事,那些外人无从得知的经历,给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的课,让我对亲情,对人性,对自己有了从未有过的全新认识。
   我终于明白,亲情是不能完全迷信的,没有任何一双手会永远向你传递温暖,包括与自己血脉相连的人;我终于明白,靠自己的不折不挠,也是能爬出低谷沟壑的,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我终于明白,用苦行僧式的自律熬苦日子,终究会换来苦尽甘来的那一天。而那一天,也是如释重负的一天,是拨云见日的一天!
   在异乡的这五年,注定让我终生难忘,但我终究要在回眸后转而重新出发,面向未来!
   (编者注:百度检索为原创首发)

共 496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远方不一定有诗的浪漫,也不一定全都是多彩绚丽的。古《增广贤文》中也说过,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作者和丈夫听了大姐和大姐夫的鼓动,远离家乡到四川成都谋求发展,结果并没有得到大姐和大姐夫的帮助,甚至连找个门面房的事情也不肯出面帮助解决。其实这正印证了一句俗语:“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更何况只是亲戚关系的大姐夫妻呢?原本应当是“亲戚盼着亲戚好”才对,可现实生活却用生动的实例告诉我们,那只是“盼”着亲戚好,并不是帮着亲戚好啊。非常理解作者民乡五年所获得的感慨,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1-03-26 20:04:50
  异乡五年,尝尽人间辛酸;非常理解亲情淡漠的滋味儿。问候知足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知足        2021-03-26 20:36:28
  谢谢老师编辑我的拙作,您辛苦了!向您问好!谢谢您的理解!
2 楼        文友:天生我才        2021-03-27 15:32:05
  文章从作者远离故土到生意做得别开生面,条理清晰地把生活的困顿、创业的艰难、亲情的冷漠写得入木三分,感同身受。文章语言流畅,感情色彩浓厚。再次拜读老师佳作,依然感谢分享。敬茶,问好了。
回复2 楼        文友:知足        2021-03-27 21:44:05
  谢谢您的鼓励!祝好!昨天我看过您几篇文章,很质朴接地气的好文章,感觉好平和!
3 楼        文友:陶桃        2021-04-01 19:14:53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每个人的生活里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忧伤。走不通的路,看不同的风景,过不一样的日子,别有一番体验和滋味。散文详尽、细腻,让人有一种深深的感动和温馨。
回复3 楼        文友:知足        2021-04-01 21:30:20
  谢谢您的评论。祝好!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