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悟】清明(散文)
一
今日清明。午后,天空中还是飘起了小雨。我独自坐在家里,看着窗外的绵绵细雨。这雨,不似滂沱的夏雨,又比轻柔的春雨多出那么一些寂寥冷落。
这雨,将树叶上的灰尘洗净,却未将我心里的浮躁洗去,往夕重现。
儿时扫墓,于我来说是值得期盼的开心事。大人们扫墓,孩子们则是借扫墓游春。
清明扫墓,在大人们眼里,应该是伤心的事。因为古人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又说:“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可在孩童的眼里却是:“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前后的周末,大人们选晴好的日子,带着不用上学的我们去上坟。老祖宗的坟离家十来里路,没有交通工具,必须步行。
和煦的阳光洒在我们前行的身上,父亲背了一背篓祭品与叔伯们走在前面,我与堂哥堂姐跟着他们走在后面。一路上摘桃花,打新竹枝,心花怒放。
到了坟边,孩儿们有的在草地上打滚、有的在坡坎边捉蚂蚁和蚯蚓,有的则坐在一旁休息。只有大人们不知疲惫地挥舞镰刀,围着坟墓清理杂草,最后再将白幡捆在竹枝插进坟头上。清理完杂草后的坟墓焕然一新,可大人们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接着从背篓里取出祭品呈一字摆放好,点燃香蜡纸烛后,叫我们过去。之前疯跑的我们此时都安静下来,必恭必敬地在坟前依次跪拜。大人们点燃纸钱,嘴里念念有词,年少的我虽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从大家的庄重神色里,我知道这一定是十分神圣的仪式,容不得半点马虎。大人们把白酒一杯杯洒向坟头,再放上一串鞭炮,祭扫仪式就结束了。
父亲与叔伯们各自掏出烟杆,点上一锅旱烟,坐在坟边的土坎上,吞云吐雾。
我们则坐在一旁吃着火草粑粑(清明粑粑)、饼干、苹果等祭奠过的祭品。老一辈的说,孩儿们吃了祭奠过的祭品,便会得到老祖宗的保佑,平平安安、无痛无灾。
吃了祭品不算完,我们还要爬到树上,采新叶做毽子踢。大家七手八脚地将采下的新叶交叉理整齐后,用柳条从中间扎紧,然后再抖散开,一个蓬松的绿毽子就做成了。你一脚、我一脚地踢着,玩得可开心了。可惜这种树叶做的毽子寿命不长,拿回家里,第二天就干枯缩成一团,踢不飞了。
祭扫完毕,大人们将镰刀收到背篓里,吆喝着我们,一同在夕阳中归家。
白天上坟,晚上吃上坟酒。回到家里,母亲和婶娘们已将热菜热饭端上桌,大家伙洗手洗脸后围坐在大方桌前,大块朵颐。
我们终年住在城郊结合部的棚户区里,一旦来到乡村田野,顿时觉得天高地阔,就像关在笼子里的小鸟被放飞一样的快乐。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作一件开心的事。
二
我曾傻傻地问父亲在坟前跟祖先们说些什么,父亲笑呵呵地对我说:“我在跟他们说悄悄话呢,求祖先保佑全家人平安,保佑我的飞儿长大后有出息!”
稍大一些,我在扫墓时,眼里便不只是桃红柳绿。在时而纷纷扬扬的细雨中,我会想:当我们站在墓前时,心里的思念与缅怀能否真的被先人感知,我们心中所念之人,是否真的会在某个时空、某个地方慈祥地微笑着把我们凝望。我总喜欢抬头仰望天空,任细雨将我的脸打湿,又想:如果我们所念之人真的在天上的某个地方,那么我向天空仰望,应当离他们更近一些了,他们就能更清楚地看到我了吧。
至今我还记得,在爷爷的墓前,父亲对我讲爷爷生前的喜好以及爷爷往事的点滴。他说爷爷最爱干净了,总喜欢穿一身白色的绸衣去访朋问友,一大群孙子孙女中,爷爷最喜欢我,我还不会走路时,爷爷常抱着我去与朋友们玩耍。听着爸爸的述说,烟雨朦胧中,我似乎看到一个怀抱女童的老头,身着洁白的绸衣,逍遥自在地漫步在乡村小道上。然后,父亲在另一头遥望着他们慢慢朝家走去,那个场面是多么的温馨。
可是,爷爷离开我已经有很多年了。爷爷离开我时我才三岁不到,连他长什么模样都没看清,只是在心底明白爷爷很疼很疼我。那些年,我只能在爷爷的坟前点燃一柱柱香,在半空中袅袅升起的烟雨中寄托着我对他的思念,期望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他能过得好。
三
而今离开故乡在外工作了,总有一些理由不回家过清明。说句对不起祖先的话,我这叫不孝。
现在,家父的身体虽然还很硬朗,却已把上坟的重任交给了弟弟,让他早点传承祖上的习俗。
儿子读大学去了,工作也不是忙得走不开,于是想,今年的清明定要回去,不能再搁浅了。但与弟弟的时间终没能凑在一起,还是没回成老家。而爱人这边,清明节前两天他恰好要到老家黔西出差,在那儿忙完公事,顺道就与老家的亲戚们一起去上坟。于是我两头都落单,这个清明仍然没能回去。
清明的上午,天空中虽没有飘下绵绵细雨,但却阴沉沉的。前几日一直艳阳高照,昨天突然变了天,真是应了这个时节。虽没有追魂断魄的雨,但一点也没减少那理应发生的伤感。就像此刻的我,虽没能与亲人们一起到先人们的坟茔前凭吊,煞是遗憾,但内心的追思依然是沉重的。
我的心里突然愧得慌,没能去给两边的老祖宗们点香烧纸,突生一种忧伤的悸动,眼泪不由簌簌而下。同时也在想,那些去上坟的亲人们要被雨淋了。
爱人在山间通过手机与我视频,我看到了亲人们伴着细雨,有的用扫帚拂去先人坟茔前的灰尘,有的用铁锹刨数把新土覆于坟上轻轻铺好,有的拔去坟头旧草插上新枝,有的倒上几杯清酒供奉于墓前,各行其事又井然有序。
搁在坟前的黄色、白色菊花寄托着大家的哀思,摆在墓前的清酒和瓜果,是思念,是祈福,是感恩。
孩子们的嬉闹声将幽静的田野唤醒,近处菜花灿烂,远处青山如黛。
四
放下手机,我复又站到窗边,几只小鸟离开楼下香樟树的枝桠,振翅向高处飞去。
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此刻,我虽未到先人们的坟前,但我在心里是仰望着先人的栖息地的。我在心里点一炷香也是崇敬,我在心里焚几许纸钱也是思念,我在远方的叩首也是虔诚。
行文到此,我突然想到这些年陆续离开身边的婆婆、公公、大伯、小姑、小叔,说走就走了,心中的无奈与伤悲,实在无以言表。
先人们啊,当绵绵细雨收拾起泼洒在花间的那一抹苍凉,暮色已至。如果您的世界仍有白昼之分,我只恐白天的嘈杂与浮躁使您疲累。夜色宁静,月亮已从树梢上冉冉升起,愿您随着飞舞的流萤,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的家里,好好安息。
世间不公平的事有很多,但有一样是公平的,就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死亡。无论你生前是多么的显赫荣耀,也无论你生前是多么的低下渺小,都不得不面对死亡来临的那一天。有生就有死,从我们呱呱坠地起,时光就在一刻不歇地减少我们存留在人世的日子,以天为单位,在与我们至亲至爱的人做着离别的倒计时,直到那一天到来,从此阴阳永隔,唯有追思。
在我看来,清明这个时节就像是生命的闹钟,在每一年固定的时间响起,提醒和告诫我们,年年清明今又是,勿忘当下。在人生不能逆转的倒计时中,过好每一分每一秒,多陪亲人,善待他人,敬畏生命,善待自然,在生命的余路上留下让后人值得缅怀追思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