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转场(散文) ——装台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夜半三更时的川城,我竟和烛光影下的光影谈起了故事。
随遇而安的定数早已经铺开了一张大网,正等待着人们人云亦云似的涌入,随即将开始落入圈套。然也总有那么一刻,会精神抖擞装作神情发散思维,既定下来开始继续构想。诚然,这的确是一程定数的轮回车程。
暗夜下皎洁的月光正铺满了整座楼宇。固然,有那么一盏温润的烛光毫不违和的扑朔绽放着。此刻的暗夜业已是如此的纯净且安和,我竟真情似的端坐冥思,这不得不承认真是一番别样的风趣。
恍惚间,一阵短促且催急的鼾声大作。噢,原来是端坐冥思久了,竟忘我的专注入眠了,鼾声一伏接起一伏。值得一提的是,暗夜自有他的归宿,而我仍是那毫不相干的误入者,星夜从此不再安分。
生活一如既往地向前驶入,一切都还是老样子。白天,依旧是那般光彩。楼宇上下总能传来几声脚板的踢踏声,还有几段孩童的叫嚣声,甚至是楼下大爷大娘的闲碎声,一切都是往日该有的祥和光景。一旦转场,钟表上的指针被拨回,一切前奏的祥和都在为此次转场做好准备。正契合往事如散装了装订线的诗册,页页恣意驰骋。
话说把祥和之兆的开场换作无礼的转场并被打破,又该是怎样的光景?那便是演变堆成了一层又层的敦厚记忆。
唯独人间的四月天变成了那段记忆里尚存的纯真。妄想提笔,又屡次搁笔,一切总是矛盾似的剧场开白。装台然是一门手艺活。然而,剧场开白需要的是精通装台手艺人的精心设计。据说,某剧目中生旦净丑打扮好了模样,正要就绪候场。终于到了戏院老汉携弟子登场。老汉镇定自若地使出万般绝伦的唱腔呼声叫喊,其他诸弟子也随即附和。台下则是哗声高涨,观众借脸热情鼓掌。听说戏院的戏班子要开始转场到下一个场点。
现实里虽有阴阳,本质上并无阴阳,但阴阳具有,才是完全的人间。若能澄心净耳听,万籁俱寂亦是韵。
不知从何时起,暗夜里的空荡,就是检验一个人灵魂的最好归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怀揣着兴高采烈的样子学着装台人娴熟的本领,实际并不全是这样。其实,环顾当代,语言文字是最值得回味的东西。
远山的风烟,甚至是大千里的永寂;蜿蜒的城墙,乃至是落日里的余晖;我们总是撑着小船悠然的划过,平日里的装台像没有似的。这的确是一种解脱,是新月派下的浪漫主义色彩构图。当我们真正的置身其中时,不难惊奇地发现故事可以虚构,但必要的转场诚然是一种选择。
在过去童年的装台素日中,我们常用嬉声作乐。然而一旦长大成人,迈入成年人行列的专车时,即便想要摆脱回到过去,那俨然是一种寂寞尚且空虚的构想。曾经我们总是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将一些记忆封存起来,试图说服自己不再回忆。总是有那么一刻,起点仍然是当初的印记,奔跑的旅途当中总是弄得千疮百孔,一旦心中的稻草焚毁,我们也就开始无心经营。
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
曾经,我很欣赏这一句话:一笺烟雨,半帘幽梦,有许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生活,不是不寂寞,只是不想诉说给自己听。
生命中,总有一些令人唏嘘的空白,有些人,让你牵挂,却不能相守;有些东西,让你羡慕,却不能拥有;有些错过,让你留恋,却终生遗憾。
深深地懂得:肆意倒拗,以风的执念上下求索,以莲的姿态恬淡自我,退一步则海阔天空,何必过多的停留。
转场是一树花开,或平淡或轰烈,或空寂或万丈。繁华落尽则是落幕,为何不为自己寻觅一处适于安放灵魂的处所,附上一段讲给自己的故事呢?
静安云儒于公元辛丑
庚子清明时令作
2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