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烟火】本车开往幸福路(小说)

精品 【晓荷.烟火】本车开往幸福路(小说)


作者:大路白杨 进士,11824.6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19发表时间:2021-04-10 01:30:18
摘要:家是一个港湾,虽然平静,却有风云,甚至还会有暴雨降临。幸福是一种状态,追求的全部目标,在有些人看来是目的,实则却是过程。幸福其实就是种追求幸福的过程,是人在过程中嗅到的人间烟火气息。

【晓荷.烟火】本车开往幸福路(小说)
   所谓的日子,就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不同的场面,伴随着不同的个人痛楚,用生命的亲身体验,无比融洽地遇在一起,结伴朝着共同的命运和注定的结局,朝着自己并不知道的下一站,起步走去。――谨此献给我年迈的母亲。
  
   1
   父亲去世三个多月,正好满百日那一天,刘简在家里上完烛香,收拾收拾自己就出门了。
   公交站台上等车时间不长,车就蹒跚着来了。坐车的人很少,最后一排还有坐位,刘简就径直坐下。坐在他身旁的是一位维吾尔族男人,身体壮实,脸膛红润,坐下时,对刘简转过头礼貌地微微一笑,然后就继续看自己的手机。坐定后,他才发现身边几乎都是老人,从车门传来的“老年卡”刷卡声中,才意识到,此时已经过了上班的高峰时间,坐车上下班的人并不多,都是一些出门办事的人。自己好久没有出门,街道上充满着快春节的热烈气息,人来人往车流不断让他有些茫然,也有一种陌生里的熟悉感。
   44路公交车是他回到小城后,经常乘坐也比较喜欢坐的一趟车。这些不再为上班急急起床而清静下来的日子,依然让他习惯性地早早起床,穿上衣服擦一把脸就出门,他想到小区的四处走走看看,而且走过看过不少地方。躺在床上的妻子还在睡梦里,蜷曲着胳膊、侧身闭眼的样子,有些像女儿小时候那样浑身慵懒。这是也他喜欢她,愿意和她陪伴下半生的原因。他关门时伸着手轻轻一拉,听到门锁发出咯达的一声,才转身下楼梯,出了单元门径直向车站走去。
   昨天晚上,侧身躺在沙发上小睡的刘简,接到了刘元打来电话,让刘简去他那里一趟,说有事情当面再说。刘元是他弟弟,不像刘简早早就考学到了外地,上学、工作、生活、成家后,和家里的联系不很多,除了过年时回来在父亲这里住几天,几乎没有多少朋友和同学。刘元一直生活在小城,同学、朋友和同事有很多,人际关系很广泛。所以,父亲的丧事全靠弟弟操办,省了刘简很多麻烦。
   公交车很高级,车身外也很干净,点火、启动和刹车都很轻,跑起来的速度均匀流畅,几乎没有什么颤动,据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由上级政府奖励下来的电动车。开车的司机是一个中年妇女,短发圆脸,眼神明亮,很有精神劲;穿着一身工装,右胳膊上面别着一个篷松的袖箍,红色布面上印着黄色的字迹:安全监督员。
   起步时,车内广播正发出女性清晰的报站声:本车开往幸福路!
   其实,幸福根本不在终点,却在路上。刘简想。
  
   2
   刘简的父亲是标准的老兵团人,1959年从内地来到新疆,当年只有18岁,精瘦的身体,黝黑的脸,当场就给领导有好感,之后中,他就一直生活在兵团最基层的连队里。退休后,趁着房价不高,兄弟姊妹们就凑份子,父母再出一部分钱计划买楼房。刘简觉得自己出门早、管家少,就主动出了两份钱,由刘元出面在市区买了一套二手房,从此父母就跟着刘元一起在小城过日子。父亲从50岁月开始生病,先是咳嗽痰多喘不上气,最后患上肺心病,拉风箱一样的喘息声越来越重,最后喘起气来简直就是一列开动的火车声,而且一直病了将近30年,让刘简从学生时代就不断地买哮喘药、买吸氧机、买轮椅、托熟人开药方,生怕父亲的病会突然加重病死在床上。母亲是家属,跟着父亲一直生活在连队里,生育二男三女五个孩子。开始时当家属没有收入,后来国家给没有收入的老年人发生活费,母亲才算有了一份每月不足2000元生活费,幸好政府每年在涨养老金,如今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让母亲从内心深处真心地感谢党和政府。刘简在家时间少,家里的事情就由刘元管着,兄弟俩时不时写信打电话,商量家里和父母的事情。
   那几年,在外省工作的刘简单身一人,没有找对象结婚,没有生孩子,也没有家庭负担,收入还过得去,能抽出不少的钱来为父亲花费开支买一些治病的药物。
   刘简28岁才结婚,妻子是当地的老师。在大学同学中他属于晚婚的人,要孩子也晚,快30岁时才有了女儿。女儿小时候一直由刘简夫妻俩养大,虽然俩人都很忙,却没有送到新疆的父母家和岳父母家去养,所以,孩子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来往不多,表面上看着很亲,实际上只是客气而已,就是有些亲情,真正的感情并不多深。后来,女儿考入到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自然就和爷爷奶奶之间来往的更少了。
   妻子也是从新疆考入外省的,岳父母在新疆当着基层公务员,虽然工作忙些、累些、事情多些,毕竟省吃俭用供着她上学,家里的经济条件自然就比刘简的家里好些,毕业后也留在外省工作。他们俩人以前并不相识,是两家单位搞联谊活动时认识的,同是新疆人,关系就走近很多,然后按部就班地恋爱结婚生子。
   父亲病重时,她跟着刘简一起回父母这里。当时,新疆的新冠疫情刚刚好转一些,封城才开始解禁,社区规定有限度地允许人们出入家门和小区。刚回新疆时,全城的小区大门被保安看守着,就是楼房的单元和单元里的家门一律被社区贴上了纸条封着,社区规定俩人封闭二周,夫妻俩人被分别封闭在岳父和父母的家里,刘简封闭在父亲家里,妻子封闭在岳父家里,每天都有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幸好没地几天就城全城开放了。父亲去世时,全城人已经允许自由出入小区家门,只是俩人去医院送饭看护陪夜时有些麻烦,被挡在门外出示核酸证明、出行码、身份证和医院的看护证,一应俱全后才能放行,天天如此。
   尽管全城已经解禁,父亲的丧事还是办得很简单,他原来工作单位的领导,几个老朋友老同乡,还有一些亲戚。父母最好的朋友窦焕成夫妻也来了,窦焕成比妻子大几岁,是国民党起义部队的老兵,身体看起来还硬朗着,俩人夫唱妻随的感情很融洽,他们也认识父亲的五个孩子,由于从小在一个连队里生活,一见面就对拉着刘简的手,显得特别亲;刘简见了他们,觉得有一种亲人的特别温暖。其实,刘简的熟人并不多,只有家在当地的十几个同学,虽然没能前往吊唁,却通过微信转来了问候和唁金。
   丧事办完后,窦焕成夫妻没有走,而是住在母亲家里,陪着母亲说了很多话。窦家生了二男一女三个孩子,现在都成长的很有出息,算是老团场一批老人家庭时在,教育比较成功又让别人羡慕的家庭。老大是儿子,留学后没回国在美国旧金山,专门从事农业基因工程研究;小儿子18岁参军,复员后去了北京,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只有女儿离他们最后,在乌鲁木齐工作。
   那天晚上,刘简关上电视机,一会倒茶,一会儿给他们披衣服,陪着窦伯伯他们和母亲三个人,说起过去的事,打听故地的人,意兴未阑,聊到半夜时分才睡去。
  
   3
   刘简是家里的老大,一个弟弟,三个妹妹。他出家门很早,回家次数少,加上年龄的差距,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交往时显得有些客气。五个孩子里,除刘简外,四个人都在新疆兵团系统工作。三个妹妹都在附近的团场工作,小城却买了房子,方便孩子上学,弟妹中有当公务员的、有当老师的,有做生意的,有当工人的,小日子过得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可是在当地的小城里过得有滋有味,算是有些社会地位和身份的人家。只是,她们和刘简之间的关系,虽然处于兄妹的情份,交往时却始终不冷不热亲近不起来。
   母亲在父亲去世后,才大着胆子向刘简讲一些家里发生的事。由于多年在外地,加上很少管家里的事,母亲说的很多事,是刘简以前不知道的,既惊讶,又无奈,只是现在才知道,让他的心情很不好。父亲和母亲其实存了不少钱,就是准备自己养老的,目前有三十万存款,都在父亲病重期间,被小妹妹和小妹夫一把拿走保管着,带着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让母亲摁手印签名,办理提前支取手续,这些钱随即就打入了他们银行卡,让母亲特别生气,几次索要都没要回来。刘简听过后觉得不妥,私下里向小妹妹询问过,小妹妹当着他的面,态度坚定而且极不客气,冷冷说道,你管过家里什么事啦,偏偏这件事你要管,你想干什么?再说,这可是父亲生前决定的事,父亲最不喜欢你,你就不要再管啦。
   妹妹语气很重,脸色很难看,即使坐在对面的餐桌旁,也是低着头捺手机,看也不看母亲和刘简,显得冷冰冰,仿佛刘简是她的敌人,故意动她的奶酪,让她顿时不安地激动起来。其实,刘简只是想让小妹妹把存款交给母亲,让老人保管和支配自己的存款而已,自己一点没有觊觎这些存款的念头。
   大妹妹和刘简的关系最紧张,小时候俩人就性格不合来往不多,就算当着父母的面,俩人一讲话,不为什么就开始吵架,父母也是沉默无声,从不出面调停劝解俩人的矛盾。开始时,刘简还以自己是大哥的角色,摆出架子和她讲个道理;后来,说着说着就不愿意再说了,父亲靠的就是大妹妹,大妹妹当着小领导,能给家里带来好处,尤其是给父亲长脸面,自然就没把刘简当一回事,或者当面就不当一回事。父亲很生刘简的气,想让刘简毕业后回到居家的连队当干部,既能让父亲风光不受人欺负,又能帮着养弟妹给家里带来好处。可是,刘简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留在外地的政府机关里工作,没让父亲如愿以偿。而大妹妹却留在当地,让父亲满足了有面子得实惠的愿望。办理父亲丧事过程中,刘简和大妹妹还说过几句话,只是碍于众人情面没有当面争吵,可是,私下里还是多多少少地争过吵过嘴,只是没有闹到翻脸的地步。后来,刘简又和二妹妹说起母亲存款的事情,没想到,二妹妹态度和她姐姐一样,就让小妹妹保管,小妹妹在城里方便,有时间管理母亲的日杂费用。刘简觉得,这么一件看似普通的事情,居然这么难以解决,而且从头到尾节节不顺、环环不通,纯粹是大妹妹一手私下里操纵组织。他再和刘元说起此事,刘元居然没有态度,摆出一副谁对我有好处我就听谁的态度。刘简知道,刘元的态度还是同意大妹妹的意见。有一次兄弟俩生气时,刘元直接说,大家都让小妹妹保管,主要是针对你刘简,听说你买大房子要用钱,我们谁都不相信你。刘简是在买房子,用的是自己公积金贷款,私下里他和刘元说过,因为当时刘元还想借钱,妻子执意不同意,说让刘元先把以前借的钱还掉,我们再借。这件事最后弄得不了了之,也许,没借钱真的让刘元生气啦。
   对于眼前琐碎的家事,刘简没有任何解决的办法,也看不到解决的可能。一头是母亲对他哭哭啼啼,让他出面把自己几十年的存款要回来,坚持自己保管,对谁她也不放心;一头是家里的其它四个孩子,始终执意地让小妹妹继续保管着,理由很简单,防止母亲乱买东西乱花钱,将来母亲老了没钱怎么办?
   夜里电话聊天时,和妻子谈起事,妻子态度很明确,你家里的事就是一滩糨糊,你自己看着办就行啦。我不管!
   这一次去刘元那里,不管刘元说过什么,刘简觉得还想再说一说这件事,还想再努力一把,最好能说服并让弟弟出面协商。他想好了充足的理由,母亲虽然老了,脑子还很清楚,腿脚还能动,她自己管自己的钱,有什么错?将来母亲养老、生病时,手里没钱怎么办?
  
   4
   公交车开到幸福路口,就停在终点站。下车后,刘元正在公交车站等着刘简。
   不管是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瞧,刘元长得都像父亲,身体、头型,还有那双长腿特别像。尤其是一张大脸的下半部,还有说话的声音和语气,简直就像用父亲的面孔刻出的模子。灵动的双眼和父亲年轻时一样,满口牙齿,主要是那对虎牙,和刘简记忆里的父亲一模一样,让他顿时涌起一份父亲重回人间的熟悉感。
   他们在车站不远处的一家餐厅里坐下。虽然快到饭点时间,餐厅里人却稀稀拉拉,大厅里摆放的五、六张桌子还没有坐满。看到刘简好奇的眼神,刘元解释说,这里管理的有些严格,一张餐桌只能坐五个人,就是办宴席,必须要隔空一张桌子,所以就是人来的再多,也没有坐位可坐。我们的这张餐桌,还是我提前订好的。
   俩人开始喝茶,茶泡在玻璃壶里,是金黄色的大麦茶,含在嘴里有一股清香味,让刘简享受着回到家乡后才有的亲切。
   刘元说,哥,还是那件事吗?劝你一句,最好别和我说,说也没用,我管不了她们。
   刘简说,刘元,你觉得这事她们做的对吗?家里人也要讲原则的,母亲还清醒着,腿脚还能动弹,怎么不经同意就把她的存款全部拿走呢?
   刘元说,哥,我理解你的心思。她们三人决定的事情,我真的左右不了。你要管自己去管吧,如果管的太多,你肯定会有嫌疑,如今妈妈现还活着,喜欢你,她的存款拿回来,你难道也想要吗?
   刘简说,正因为妈妈身体还可以,为什么不能让她自己管着?你当年向我借钱,真没办法给你,每个月我都要还贷款,你以前借的,还是我挪了小金库、借了同事的,给你嫂子交清后,才和你嫂子说清楚。
   刘元一愣,忙说,哥,你那钱,我也没花,早就给妈妈花掉了,爸爸生病吃药,什么时候要过你的钱,天地良心,我没有不还你钱的意思。那一次向你借钱的事,我真没生气,再说事情早就过去了,你也别想的太多啦。妈妈存款的事,你趁早还是别管。今年,大姐的儿子要结婚、明年要生小孩,二姐孩子要考大学,小妹女儿要上内高班,再加我的孩子也要考大学,家里都必须要表示一下才对吧,这是家里多年的规矩。你女儿不是也一样表示过了嘛,上大学、结婚时,家里都给过钱祝贺过呀。

共 21868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生活是一门艺术,可艺术里,家家有一本难念的经。看似幸福的假象,却不知幸福里有多少暗流涌动。都说人间烟火,是风平浪静的闲暇意致,但小编觉得,人间烟火更是尘埃里的潮起潮落。就如刘简一家,无不是人间烟火真实的写照。烟火,有烟就有火。烟火有向往的美好,有不堪的境地。人生在世,一辈子不长,也不短。但在人生的一辈子里,从青春年少走到垂垂老矣,又发生怎样的故事,经历怎样的人生。刘简一家,应该是看起来让人羡慕的一大家子。可谁又知道,在刘简听母亲说起很多事,刘简才知道,原来在这方圆不大的世界里,在本该是最亲的人和睦相处,孝顺有加的愿景里,却发生这样的事。小妹霸占父母的财产,大妹仗着自己是个小领导,就可目空一切,一家的温情就在冰面里游离。父母辛辛苦苦存的血汗钱,就这样被儿女瓜分了。刘简由于长年在外,也很少管家里的事,他也无力去管,只能用自己所能尽量地去弥补母亲。为了照顾母亲,刘简没少和几个弟弟妹妹吵架。而可怜的母亲,伸手向女儿要回自己的血汗钱,是那么的苍白无力。都说养儿防老,养女孝顺,可母亲不知养了些什么东西,到老了被儿女推来推去。读到这里,小编不禁感叹!每个人都有老的一天,也有要被人照顾的一天。为什么不能给下一代留点传统美德?精彩好文,文章生动精彩,描写细致细腻,深刻反映了一个家庭真实的故事。佳作力荐共赏,感谢老师赐稿晓荷社团,欢迎继续来稿。 【编辑 陌小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414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陌小雨        2021-04-10 01:31:34
  拜读老师佳作,很真实的一篇文章,也反射了当下很多家庭发生的问题。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1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1-04-14 16:17:50
  感谢你的辛勤编辑,辛苦啦!问好。
2 楼        文友:何叶        2021-04-14 15:21:52
  恭喜佳作荣获精品。晓荷有你更精彩!
何叶
回复2 楼        文友:大路白杨        2021-04-14 16:18:15
  谢谢晓荷社团的舞台,感谢编辑和读者们!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