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向晚(散文)

编辑推荐 【流年】向晚(散文)


作者:一心散文 布衣,440.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487发表时间:2021-04-11 10:48:54

天色向晚,长长的光影已经从书桌退到窗边。
   人到中年,大概最恐慌的是一天又结束了。怎么这么快呢,简直怀疑有谁刻意拨快了时间!如同桌上这杯沏好的热茶,还没有喝完,就凉了。先前还在翻滚的茶叶,现在静静地沉在杯底,像那些刚刚过去的旧年时日。
   回想一下,我喝了几口茶,看了几页书,忽然想起一件小事需要做。当然,做这件小事时又顺便做了另外的一些小事。这很正常,每天都有许多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事,它们把我的生活分解成无数个碎片。奇怪的是,几十年来,对于这种琐碎而杂乱的生活,我疲于应付,却又深陷其中。就像跟它们打着一场持久的战役,彼此纠缠,难分难解,不知不觉中消耗了半生。
   我呆呆的看着这杯冷茶,有些困惑,喝茶算不算是小事呢?桌边摆了一排瓶罐儿,分别装着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菊花茶、洛神花茶、玫瑰花茶、咖啡。我曾花费一定的时间,了解它们的功效,添置与它们分别相配的玻璃杯、青瓷杯、紫砂杯、咖啡杯。普通的水因为添加的成分及盛装的杯具,而被赋予了养生和审美的意义。一如平庸如水的人生,添加了金钱和声名,就被视为成功,具有了俗世认可的价值!
   书桌上摆着《月亮与六便士》,深蓝色的封面,正中金色的弯月上悬挂着一串闪烁的珠宝。理想与现实,艺术与世俗,坚守与逃离……丰富的隐喻背后是充满矛盾的人生选择。我打开书,翻到这段文字:“那时的思特里克兰德已经四十七岁,大多数人在这个年龄都已把他们的生活舒适地安顿下来,而他却义无反顾的去往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是南太平洋塔希提岛,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
   思特里克兰德的人生以四十岁为界线,泾渭分明。四十岁之前,他是一个没有什么怪癖的循规蹈矩的普通人。做证劵经纪人,收入丰厚且稳定。居住在伦敦,拥有一栋大房子、深爱他的太太和两个孩子。思特里克兰德有着欧洲中产阶级标配的成功人生,一切都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并且有望跻身于上层社会。他完全可以和许多人一样享受优渥的文明生活,然后体面地过完此生。
   可是,不知道能否用“四十不惑”来解释他后来的突然转变。四十岁的某一天,思特里克兰德毫无征兆地放弃了这一切,决绝地离开了原来的生活。所谓的毫无征兆,是在别人眼里,甚至和他生活了十七年的妻子,也不知所以然。像是一块重石扔进了平静的井里,激起了巨大的声响。他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伦敦,来到艺术之都巴黎,波澜不惊地开始了完全自我的追梦之行。
   他并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从世俗的壳里挣脱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不需要了。于他而言,四十岁前追求满地的便士,只是四十岁后一抬头看见了月亮。童年时期就蛰伏在他体内的那个幻像,忽然显现出来,月亮一样高远而清晰。这不是偶然,其实是某种遥远的感应,抑或是一场耽误已久的邀约。它发出了强烈的召唤,只有思特里克兰德知道,自从小时候想做个画家开始,这种召唤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它是几十年岁月里逐渐形成的风暴,由弱到强,直至蓄积成山呼海啸般的力量,奋力地冲撞着他,裏挟着他,淹没着他。
   “我告诉你了,我必须画画,我控制不了我自己。当一个人掉进水里,他游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从水里出来,否则他就得被淹死。”
   “他的声音里充满真挚炽烈的情感,我不由得被他感动了。我觉得在他的身体里似乎有一股激情的力量在奋力挣扎,我觉得攫住他的这一力量非常强大,压倒一切,仿佛也违拗着他自己的意志。”
   思特里克兰德被自己内心深处原始而混沌的理想攫住,别无办法,逃离是唯一的选择。那个四十岁之前在世俗生活中隐忍而彬彬有礼的思特里克兰德彻彻底底地消失了。此后,他完全遵照自己的内心和本能行事,抛妻弃子,毫无留恋之心。在巴黎占有了热心帮助他的施特略夫的妻子布兰奇,布兰奇最后为其自杀,他却毫不在乎。这时的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贫穷、自私、冷酷、不近人情的人。
   可是,对于艺术,他却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他从伦敦到巴黎,最终前往南太平洋塔希提岛,一直都过着居无定所的流浪生活。后来,与一个土著女子结婚,安居在塔希提岛长满椰林的僻静又美丽的木房子里。远离文明社会,生活原始、简朴,他在那里度过了此生最好也是最后的绘画创作期。
   他的画当时并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和关注,死后才逐渐为人所追捧,产生了不菲的价值。假如有人认为这是对思特里克兰德亡灵的些许慰藉,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原有生活,对名利不再有一丝欲望,只是全身心地为艺术活着。“让思特里克兰德着迷的是一种要创作出美的强烈欲望,这一欲望叫他不得安宁,叫他四处漂泊。他好似一个终生跋涉的朝圣者,被心中所向往的圣地魂牵梦萦着。”
   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在远离文明世界的土著人住的小木屋里,创作出了不少优秀作品,尤其是最后那幅从地板到墙壁的惊世之作。麻风病让思特里克兰德最终失明、离世,他死前嘱托士著妻子爱塔一定要放火把房子烧掉。这个伟大的作品,在他死后果然被付之一炬,化为灰烬。
   “思特里克兰德知道那是一幅杰作,他已经实现了他所追求的东西。他可以说是死而无憾了。他创造了一个世界,也看到了自己创造的世界多么美好。临了,在骄傲和蔑视之间,他又将它毁掉了。”
   多数人认为,只有得到外界的认可才算是真正的价值。思特里克兰德的价值观却全然不受社会影响,他只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获得自己内心的满足。换句话说,他是在完成自己的使命,最终得到了所追求的东西,于他而言,这就是最圆满的人生。
   记得年轻时初读这本书,曾为文中的一段话心潮激荡:“我总觉得大多数人以这样的方式度过一生,好像欠缺了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从中看到了有序、平静和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涌动着狂烈的欲望,要走一条不受束缚的道路。这种安逸和快乐使我感到惊悸和不安。我的内心渴望过一种更为艰险的生活。”
   那时候,多么渴望自己的人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是,不知不觉间却沦陷在平庸的日子里,无止境的物欲,安逸而琐碎的生活,一点点劫掠了曾经的梦想。我们像被掏空了身体的海螺,漂浮在平静的海面上,随波逐流。某个月光清澈的夜晚,有风穿过精美外壳下空虚的内心,发出尖锐的鸣叫。我们蓦然惊觉,可是人生向晚,无法追及!
   那满地的六便士,是被现实打碎的月亮。

共 253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有句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中年之后,人生向晚,愈发觉得时间的飞快流逝,会在不知不觉中迷惑,已然度过的前半生都做了什么,以后的日子是不是还会精彩纷呈?是不是会有思特里特兰德那样的勇气,为了心中的梦想而不顾一切。思特里特兰德是《月亮与六便士》的主人公,他原本有稳定富足的生活,却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放弃了曾经的一切,义无反顾地去追求心中的月亮,他来到了塔西提岛,在那儿,他构建了自己的伊甸园,沉湎在自己的梦想里。虽然当时他的画并没有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但这对于他来说不重要,他要的是听从自己的本心,随心所欲的生活,所以,在他即将离世时,他的内心是满足和平静的。人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仰望月亮的权利,可多数时候,又不得不屈服于六便士,有人或可二者兼得,有人为了六便士放弃月亮,有人为了月亮放弃六便士,这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也是如何取舍的问题。即使人生向晚,许多事已然来不及,但还是有月亮可以让我们仰望。散文以《向晚》为题,引思特里特兰德为例,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在追求现实生活的同时,始终不放弃心中梦想。文字老练流畅,质朴又有内蕴,佳作,编者推荐共赏!【编辑:闲云落雪】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04-11 10:51:27
  几年前,读过月亮与六便士,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今天,在老师的文章里重温了一遍。
   感谢老师将精美佳作分享流年,祝老师流年写作愉快!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4-13 11:46:55
  书评的写法,有创新,眼前一亮。
   月亮,六便士。大多人被世俗左右。浑浑噩噩地活着。我就是如此。
   一心有魄力也能止损。像思特里克兰德一样,追求心中的梦想,锲而不舍。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3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4-14 19:06:03
  毛姆被誉为故事圣手,不仅擅长处理回环曲折的情节。本文作者也一样,更擅长用精准的笔触,描摹出世情万物,人间百态。每人心里都有种子,有的种子会发芽!那末有一-天会成长开花结果!别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做真实的自己,淡泊名利,崇尚自己想过的日子!以喜欢方式过一生。作者从一些不自觉的直观的感性认识再到对某些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言所想所悟,皆是与众不同的观点。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