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萤火虫灯(散文)
乡村的夏日夜晚,除了满天繁星,还有纷飞的萤火虫,它们在山野里闪亮,在稻田里起舞。它们伴着蟋蟀低吟浅唱,随着知了附和弹奏,它们栖息在草丛中,它们蠕动在瓜棚上,画出美丽的彩纹。反正那些起伏的萤火虫的光亮,弄得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微风吹来,惬意极了。那时乡下孩子没有什么好的玩具,只有玩泥巴,攀树枝,抓蜻蜓,逮蝴蝶。从大自然中寻找乐趣。在恬淡的童年生活里,捉萤火虫,做萤火灯的游戏,我至今还没有忘记。
天临近黑了,月牙儿笑盈盈地爬上东山。那些白天躲藏在草丛和瓜叶中的萤火虫就接二连三地飞出来,一会儿就成群结队了。荧光点点,闪闪悠悠,忽明忽暗。在田野里形成一道道亮丽奇瑰的风景。
那时农村生活比较贫穷,没有电,家家点着按计划供应的煤油灯,晚上,十有九户人家灯火昏暗。我看到夜幕飞行的萤火虫放出闪亮的光芒。突然联想到爷爷讲的那个“囊萤映雪”的故事。那个车胤在夏天晚上抓萤火虫,用它的光亮来当灯读书,结果很有成就,我们也为何不可去抓萤火虫来做学习的光亮呢?
于是我就邀集上下院子里的小伙伴,把那些停在墙壁上,草叶上、树枝上的萤火虫们轻手轻脚地抓起来,一只只装进玻璃瓶子里,用纱布蒙住瓶口,让它透气。瓶子里的萤火虫一集中,光亮就大起来。我们一人一个萤火虫灯,拿在手里闪闪烁烁。真是很新奇很好玩。我们把萤火虫灯挂在场院的墙壁上,像大戏院里的排灯,我们一伙在院坝里先唱歌,后乱跳舞,一个个乐得哈哈大笑。
聪明的大姐姐丫姑还突发奇想,她提出我们来个做萤火虫灯的活动比赛,她还拿出2元钱的压岁钱当做奖金,奖励给灯制作精美和光亮大的。于是大家更来劲了,十几个孩子一到傍晚就去抓萤火虫。大家齐动手,拼智慧,比谁制作精美。龙哥用洁白的皮纸糊了一个小灯笼,把抓来的萤火虫从小孔里放进去。用竹竿挑着。可以提着走夜路,他取名“夜行灯”。细妹子用蛋壳制作了一盏萤火虫灯,把那些不会飞的萤火虫堆放在里边,也用几根丝线串着,同样可以提起,她取名为“粑粑灯。”还有朱三,刘毛等小伙伴也做出各式各样的萤火虫灯,有的用硬壳白纸做“亮心灯”,有的用透明的塑料纸做的“孔明灯”。制作都很精细,美观大方。我呢,没有仿照他们的做法,而是独出心裁地把竹子劈开,划成竹篾,编成一个内有三层的竹架子,四周围上纱布,将百十只萤火虫分三层放上,用竹竿一挑,就像挂在屋檐下的路灯一样,我取名“步步高灯”。就靠这个名字就赢得大家的掌声。灯光亮度也大,小伙伴们都非常欣赏。
我们每年的夏天夜里都去抓萤火虫,做萤灯。快乐地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田园风光。
又是一年暑假中,我和院子里的伙伴们照旧玩着萤火虫灯。住在集镇的班长专门来告诉我们说:“班上的刘玲同学病了,她十分想念,想我们去看望她一下。”班长要我们满足一下她的愿望。刘玲同学父母在外地工作,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照护不周,染上严重的肺炎病。我们怎么也得去安慰她一下。
我们院子里十三个孩子商议决定,定于五天后的晚上去她家。我们抓紧准备,都去尽力抓萤火虫,做萤火虫灯,排练舞蹈。五天后的下午,我们十三个同学提着自己做的各种样式的萤火虫灯,去到刘玲同学家里。刘玲的爷爷奶奶高兴极了,进屋把刘玲牵扶出来,让她坐在院坝中间的椅子上,刘玲的几个堂哥,表姐妹也都来迎接我们。刘玲同学已经很是瘦小了,手臂腿脚都像一根根枯枝,头有气无力的耷拉肩上。弄得我们都不敢相信她曾是学校里的美姑娘了。
刘玲见到我们来,也没有说话,只是对着我们微笑起来。她的爷爷说:“刘玲得病后,很是想念同学们,你们来了,她心情就好多了。”我们在班长的安排下,一个个依次向刘玲同学问好,祝福她对生活充满信心,早日健康起来。接着我们每人给她唱一支歌。最后就是表演我们排练的舞蹈“萤火灯舞。”舞蹈的主题就是一个人也应该是一盏萤灯,萤火虫虽然渺小,但是它自强不息,也要顽强地发出自己的微弱光芒,而这些光芒汇聚一起,就可以成为照亮黑暗的萤灯。
在刘玲家的地坝里,我们真情地为刘玲演出,一盏盏萤灯旋转,一盏盏萤灯飞舞,一颗颗心的安慰,一声声心的祝福,刘玲同学看着舞蹈,渐渐开心起来……她几次艰难地抬起手为我们的舞蹈演出鼓掌。
舞蹈表演完毕,我们十三个同学把自己做的萤灯分别挂放在刘玲的家里,有的挂在板壁上,有的放在洗脸架上,有的高挂在屋檐下……一道道荧光闪烁,刘玲家里一下明亮起来。刘玲也再次笑了!
这一夜,我们都陪着刘玲玩,说些开心的话儿。还喝了刘玲奶奶冲泡的山茶,吃了奶奶煮的甜酒鸡蛋。天拂晓时,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刘玲同学家里。分别时我分明看见,刘玲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后来我才知道,刘玲同学在一年后,还是因病重医治无效离开了我们。可爱的小女孩只在这个世界行走了十一年,其中两年还是在病中艰难度过的。她在垂危之际,还在叨念我们给她表演的萤火虫灯舞蹈好看。刘玲同学也应该是一个萤火虫吧,短暂,但是也有她自己的光芒。刘玲也是一盏漂亮的萤灯吧!
现在我已经记不起那个早逝同学的面庞了。只有美丽而伤感的夏夜被我常常回忆起来。那时的同学们,如今都有了自己的家庭、事业和孩子。能够相聚见面的,每次都要相互谈起工作,生活,保健,营养等话题,反正都是些儿女牵挂,都是些亲情,友情。不分贫富,不分官民,真实的情谊总是天长地久……
乡村夏天的夜晚,被飞旋的萤火虫的光亮一点点打开,一缕缕照亮,不再是一片黑暗。还有那童年萤灯的故事,也时时留驻心头,给我韵味无穷。面对浩如繁星的灯海,我依然对童年的萤火虫灯,有着丝丝甜蜜温馨的,永不消失的回忆!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多是“大作家”们写的《废都》《丰乳肥臀》之类,却很少见到儿童文学作品。早年的冰心、张天翼都成古人了,理当有继承者。黄老的这篇儿童文学作品正是孩子们喜欢的。这样好的文章,教育部的教材编写着看不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