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人间值得】父亲的标签(征文·散文)
父亲是一个老兵,服役的时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军营生活后服从分配,辗转承德上板城、邢台、沧州多地工作,退休后的生活简单平凡,也丰富多彩。若给他贴一个标签,我首先想到的是:自律。
我想,父亲的年少时代,所谓自律,是源于当时食不果腹的生活情状。他少年失去父亲,用并不算强壮的肩膀,帮母亲支撑着贫寒的家。
那段时光的碎影,父亲常跟我们念叨。在我们的内心里,也会逐渐地串联一段流动的光影。可纵使如此,也不如父亲记忆得清晰。这亦或是因为,在当兵之前的那段岁月,他和他的家乡密不可分。伴随应征入伍,他的脚步不再是个人的选择,而是一条铁的纪律,更是一条充满艰难、机遇、挑战的,注定远离家乡的人生路。
父亲仍老念叨起他战友的名字,籍贯,在那个书信联系的时代,很多战友复员后,就失去了音讯。父亲还常说起他曾用脚步丈量过的土地,他会让我在电子地图上寻找,他可以说出大概的方位,曾经的村庄名字。有一些确实可以找到,更多的,已经无法寻踪。
父亲退休后,用学写毛笔字、购买体彩、骑车子遛弯、养花、做饭来丰盈生活。从早到晚,每一个时间应该做什么,都会在他的身体里内置成生物钟。
包括饮食。贫困时,吃够了粗粮,生活条件好了,他一直很抵触红薯和玉米。后来通过查资料知晓吃粗粮的好处,他早晚都会吃。每一餐吃,好吃的,不多吃;不好吃的,也不会少吃。他说,经过六零年自然灾害的人,都不会挑食,能有吃的,就是天大的福气了。
父亲擅长做饭,他的拿手菜是红烧排骨,大烩菜,烧茄子。父亲做的揣碱大馒头,吃过的都连连说好。母亲也说,是好吃,就是多年不变。父亲听到后,表面不搭理,实际上,却也在听我们的建议,比如凉水泡一下呀,还比如汤不多放。我上学的时候,父亲帮我做的咸带鱼、酱牛肉,烙大饼。我当时并不懂得这些都代表什么。直到毕业后,小妹抱怨说,带鱼宽的地方都让我一个人吃了。每次我返校,他们都要吃好几顿带鱼头部和尾部。再到我也有了家庭,成为母亲。我方后知后觉地懂得,当时的父母要同时供我和小妹上中专,不说生活费,单是学费已经占去家里大半的收入,能给我带上那些牛肉和带鱼,更是他们平素一个月都不见到舍得吃的珍贵美食。
我们爱吃的食物,都列入父亲的字典。等我们去了,就亲自下厨做。我们也会乐得吃。这样简单而重复的生活,真的没有什么不好。
父亲腿不好,退休后,一直骑自行车遛弯,每天10公里的距离,除去极度不好的天气,可以说日日坚持。这样算起来,一年就是3000公里,这十五年的时间,更是将近五万公里。期间,累坏了好几辆大铁驴。终于,今年年初,父亲同意换成三轮车。我忙和母亲一起去转,在年前商家关门前,买到一辆质量很好的“跑狼”牌三轮车。因为特殊时期的缘故,买来后,父亲就是试了试,一直没有规律去骑行。现在总算情势好转,他又开始了三轮骑行旅程。从附近转起,估计伴随天气的好转,会逐渐恢复到之前的路线。
对了,父亲还日日坚持记录天气预报。他会和往年作比较,说这一年的问题有什么特殊之处。他也慢慢地接受了新事物,会问我,现在外面多少度呀!你看看手机。记录天气预报的纸和归纳总结体彩的纸,还有连续订阅多年的《沧州晚报》《参考消息》的报纸,是父亲的宝贝。他会有固定的时间练字、记录、总结、看报。他会将所有的报纸顺序叠放,会跟我们探讨报纸上的新闻,然后又说,哎,你们都不看报。我说,不看报,看手机新闻,重要的也丢不下。
有时我们会说,这么多报纸,都泛黄了,留着无用了。父亲说,不行,这都是很珍贵的,必须放着。说得多了,我们只能妥协。这就是父亲的执着,他认准的事情,会有自己的坚持。我们谁也很难改变。
伴随年龄的增长,我们姐妹也逐渐脱离了照顾孩子的束缚,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父母。我们的孩子们也逐渐步入心仪的大学,陆续步入社会。我们的身上自然会有父亲的影响,而我们的孩子身上,也会深得父亲的真传。
二姐家的娃,排行老大,他常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性格和作息跟姥爷极为相似。大姐家的娃,排行老二,他性格细腻,观察细致,可以说是哥四个的小代言。我家的树,和姥爷一样,信奉简单而重复的生活就是最好,有时看到端坐桌前学习的侧影,真的有姥爷的几分模样。小妹的娃行四,今年高三,他幼年跟随姥姥姥爷生活,后来跟着小妹一起到外地生活。他对姥姥姥爷家的留恋,并没有因为长大而淡忘,而是始终如初般的浓烈。这点,像极了他的姥姥姥爷,我的父亲母亲。
仿佛是老了都会如此,对家乡的想念与日俱增。从现在的居住地到家乡不过百公里的距离,但回去一次,总是会很艰难。两年前的某日,我们陪父母亲回到家乡。父母亲相携走在泥泞的老桥处,我们姐妹不由感慨,这就是那个为了托住一家人的生计,曾经背着一百斤山药干弓背艰难行走的少年。
家乡就像老井一样,定在此处,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会不动不移。曾经的老房,没有了奶奶的守护,也被按下了静止符。
曾经的篱笆墙,经历四十多年的风雨,已然参天。花开花谢,冬来夏往间,始终不变的,是我们这一家人对她的挂牵和祝福。
逐渐的,我理解了父亲的自律,在他的世界里,一天,一月,一年,都在顺着时节流转。他所做的一切,在他的定义里,是没有情感色彩的,就是应该做的事,简单至极,平凡至极,就像春天到了花开,秋天到了叶落,夏天会热,冬天会冷一般的自然而然。
越是自然,也越是舒服。父亲的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如此。我第一次感觉,原来自律有着如此的吸引力。
翻看我们的成长,实则也烙印着父母的影子。就好像我此刻的书写,没有人督促,却多年走过。
自律是父亲的标签,也是父亲生活的日常,更是父亲的护身符。他日日坚持的练字、养花、锻炼、读书,读报,做饭,规律的作息,让他的心境淡然宽广,身体康安,眼界宽广。父亲常跟我们讲说国家大事,也会论道家长里短,他有些耳背,也不在意我们的回复几多,大约是生活工作忙碌的我们,能够听,他就很开心啦!
其实想想很惭愧,这么多年照顾树,我的家距离父亲家最近,却去的最少,还好,树上高中后,我开启蹭饭时光,这才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倾听父亲。父亲也成为我书写的主人公。他说,能写就写下来吧,能记住这段时光的人,越来越少了。
这篇小文写于前几天父亲生日的前夜,总感觉未写出内心所思所想。今天与夫君谈及,他说,大树姥爷的自律确实值得很多人学习。我想,是否被人学习得到,并不是重点,而是我们应该将其转换成适合我们的方式,去调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自律或许也具有时代特色,我们的生活,也会因自律而变得丰富,或者变得简单而幸福。种下一颗牵牛种子,没过多少天,它开启了日日花开的精准模式。花的盛开踩着时节的韵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如此,都是如此。
读中,肃然起敬。为伯父一生所爱而努力的动力和行止点赞。为他祈福,愿天堂安好。
也祈愿伯母和真真全家,秉持自由简单的自律生活,做最好的自己,好好活着。
节哀保重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