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新】医养融合、康复养老(随笔) ——“随州汇仁”小记
随州市望城岗的回龙寺公园入口,“妙开胜境”的牌坊格外显眼,尤其是金色的三面观音菩萨雕像及其石刻的《心经》经文,给人启迪、引人入胜,成为“随州新地标,养心新境地”,是郊游、祈福的一个理想的地方。离回龙寺公园200米处,是湖北省随州汇仁康养中心。2021年清明朝祖时节,我走进了随州汇仁康养中心。“随州汇仁”以良知唤醒孝道,让长者安享晚年,解决了医疗机构“治病不养老”,养老机构“养老不医护”的短板,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医疗护理服务,以“医养结合”的运营模式和服务特色,成为省、市养老产业的开拓者。
一、老有所医
许多晚辈将老人送来养老院后,担心的是长辈病了怎么办,随州汇仁康养中心解决了这一难题。
“随州汇仁”大门显眼处,有三个招牌:随州汇仁康养中心、随州汇仁医院、志愿者爱心服务随州汇仁工作站。他们以康养为核心,将汇仁医院和汇仁康养结合在一起。汇仁康养中心(医院)注重于养老、护理、康复,对接专科老年病治疗。遵循“医养结合”理念,围绕老年人的健康需求,配套有药浴理疗、疾病康复、健康体检。提供包括独立生活、协助生活、专业护理、老年康复及老年病医疗在内的覆盖老年人生命周期的连续健康服务。医、养无缝对接,把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运用到照护的各个阶段,提供医疗急救保障和转诊,针对老年人常见病和慢性病进行系统健康管理。
在随州汇仁负责人李恒富先生的陪同下,我参观了汇仁康养中心(医院)的医疗设备及设施。有:西门子64排螺旋CT、飞利浦全身彩色B超、美国贝克曼整套生化设备等。还有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如按摩用具,颈椎、腰椎牵引设备等。
随州汇仁康养中心(医院)中心建筑面积14500余平方米,被纳入国务院“城企普惠”养老重大项目目录库,是随州市医养融合试点工程,拥有“随州汇仁康养中心”+“汇仁医院”共550个床位,是一家医养融合模式的康养中心。
汇仁康养中心(医院)内设医务室和康复室,可提供中西医康复治疗。有临床科室疗区、传统康复医学室、现代医技科室。配备卫生技术人员、护士、医师等医疗康复护养人员。还建有远程会诊平台,可以共享全国各地优质医疗资源,特邀知名专家定时坐诊,为病友及住养人员治病康复。
二、老有所养
随州汇仁康养中心老人自我康复训练,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以此减少疾患,增进健康。
随州市老领导李克申说,我和我的老伴儿来随州汇仁养老,有半年多了,觉得汇仁康养中心有四个优势:一是饭菜品种多,吃得好;二是房间宽松,下雨天可以在室内以及长长的走廊来回散步、走动,煅炼身体;三是休闲优越,出门一百多米有两个公园,一个是回龙寺公园、第二个是健康公园。公园绿地遍布,树木成片,空气新鲜。在枝叶繁茂的树影下来回走动,十分惬意。在此,能够享受安宁的生活。四是交通方便,随州市内18路公交车,直通汇仁医院门口,下车即到。
随州汇仁康养中心致力于满足老年人社交、运动、美食、文化、健康、心灵归属等六大身心需求,为老年人打造“温馨的家、高品质医疗保健中心、开放的大学、优雅的俱乐部、老年人心灵和精神的家园”五位一体的生活方式。组建志愿者工作站,创建“志愿者爱心储蓄银行”。
随州汇仁康养中心设立之初,确定了“寿人济世”的办院宗旨、“尊道、崇德、重术、厚生”的医院文化、“安全、有效、经济、阳光”的办院方针,以公益的心态、企业的管理,朝着“尊严养老、荣耀康复、品质生活、幸福晚年”的目标迈进。
三、医养融合之路
养老的本质是孝道,孝道的核心是家庭,家庭的向往是身心健康、无疾而终!“随州汇仁”从老人们的生活照料迈向精神照料。丰富多彩的社工活动,满足老人们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归宿。
“互助养老,异地尽孝”。据悉,“随州汇仁”正在试行旅行养老,行健康路线、游健康景点、娱健康活动。夏天天热时候,将组织老人们到神农架低温林区松柏镇避署;冬天天冷了,可以到已签定旅游协议的广西“江山半岛”度假村避寒。2016年以来,随州市被确定为国家级50个医养结合试点之后,随州汇仁康养中心发展态势良好。探索医养事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实现医、养、康、护有效衔接的为老人们服务的新格局。
“随州汇仁”组建志愿者工作站,创建“志愿者爱心储蓄银行”,让志愿者通过储蓄“爱心”,确保志愿者的“爱心”得到有效回报,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让高品质养老机构服务惠及广泛的人群。
“随州汇仁”的旁边是回龙寺公园,是一座"宗教朝拜、休闲体验、文化寻迹"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它不但给游客提供一处休闲场所,更是随州汇仁康养中心的老人们一处静心、修心、养心的好地方。汇仁康养中心工作人员经常陪同老人到回龙寺公园散步、聊天。在观音三面佛及石刻的《心经》面前,让人心神安定、吉祥如意!在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烦恼与痛苦,困惑与窘迫,会遇到种种坎坷以及难以逾越的障碍。我们怎样做到心无挂碍,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呢?观音三面佛及石刻的《心经》让我们过好当下,善待自己,寻找人生“活着”的意义。
2021年4月12日写于北京东城青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