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清风】 家乡的竹林(小说.清风电子月刊投稿)

编辑推荐 【清风】 家乡的竹林(小说.清风电子月刊投稿)


作者: 白丁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40发表时间:2021-04-14 11:29:23

我的家乡是远近闻名的竹器之乡。家乡虽在山区,这一段却山势平缓,由于地处山脚,交通也不算闭塞。加上恰好地处广州、福建、江西一鸡鸣三省的三角地带。八十年代这里的经济已经发展起来了,人们再也不用靠编竹器讨生活了。我们这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更不知道那些贫困的日子里,家乡的人是怎样的与这片竹林相依为命的。但是对于三十年代末出生的顺德爷爷来说,可谓是祖祖辈辈靠这片竹林活着。
   在那些缺衣少食的年代,这片解放后归于集体的竹林,是乡亲们唯一的经济来源。勤劳的乡亲们用竹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器皿,除了自己使用,更多的还能挑到集市上,也可以换回来赖以生存的盐巴和夜晚唯一还能发出光亮的煤油等生活必须品。可以说除了主食以外,所有需要钱买回来用的东西都靠做竹器卖了换来。尽管收入微薄,却是那个年代不可或缺的存在。这其中也包括春节时候孩子们身上的花布衣服,御寒的棉花,光景好的年份里,甚至还有那个年代难得一见的的糖果。
   俗话说“二月和三九,饿死猪和狗”。农村的春天和冬天叫做青黄不接,正是贫困的人们挣扎在饥饿线上的时候。今天在我们看来的美味——这些春笋和冬笋,不知道把多少贫困的人从饿死的边缘上拉了回来。因为这片竹林的存在,使这曾经贫困土地上贫困的人们得以繁衍生息。也是这片竹林的存在,才让那段苦涩的岁月里的顺德爷爷这一辈人的童年生活有了点色彩。
   顺德爷爷年轻的时候很俊、又是个远近闻名的心灵手巧的后生。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娶到了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美人——顺德奶奶。顺德奶奶也是个心灵手巧的女人,小两口恩恩爱爱勤俭持家。傍晚顺德爷爷去竹林砍回来竹子,夜晚小两口在煤油灯下编竹器。白天顺德爷爷卖竹器,顺德奶奶孝敬老人以外,做完了打鸡喂狗关后门这些事,春天和冬天里有点空闲就去挖一些竹笋,让顺德爷爷第二天拿到集市上去卖了换点油盐钱。还要留一些晒干、腌制起来,留着做冬天蔬菜匮乏时候的补充。小两口每日里打鸡喂狗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尽管生活依然难以富裕,小日子却也过得和和美美。
   一年以后,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小两口在高兴之余,由于添了一张嘴,很快就发现家里的日子开始捉襟见肘起来。本来就艰辛的生活就是艰辛的,加上又需要照顾孩子,顺德奶奶累得没有多少奶水了,不得不再养一只羊,这下顺德两口的活计就更多了。
   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相应的避孕措施大字不认识一箩筐的顺德两口听都没听说过。那时候山村没有什么不要说没有电视,收音机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生活日渐窘迫的他们除了干活,煤油灯都舍不得点。顺德奶奶便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随着他们第五个孩子子的出生,顺德爷爷已经是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他给这第五个孩子取名末末,意思是最后一个孩子。子女众多,生活贫困,这个家庭也实在负担不起了。
   顺德爷爷三十岁那一年,是他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第一年——大儿子十岁已经在上小学,大女儿八岁也要上小学了,二儿子六岁了,倒是能看着还跑不利索的四岁的妹妹,刚刚学会走路还走不稳的两岁的末末还没有断奶,只能由顺德奶奶带着。要命的是顺德奶奶又怀上了!这个孩子的到来,对于他们这个贫苦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无奈之下,顺德爷爷只得更多地编竹器,希望多换点钱贴补家用、养活儿女。他经常卖竹器卖得集市上已经没有一个人了才回家,顾不得吃饭就去摸黑去上山砍竹子,回来胡乱扒几口顺德奶奶递过来的饭,就开始破竹子编竹器到深夜,天不亮就得揉揉红红的眼睛摸黑扛着竹器赶集。日子是越来越苦了,但还可以勉强支撑。
   这一年整整一年没下雨,不说山上的竹子越来越瘦小,靠天吃饭地山村田地的禾苗都旱干了,眼见颗粒无收的“年兢”来了。村里人都急红了眼。不等冬天到来,饿得两眼昏花的人们就已经把竹林翻了个底朝天。当寒冷的冬天真的到来的时候,村里有人已经开始出去要饭了。那正是上世纪的一九六二年——全国都在自然灾害和国外的敌对势力的灾害中。
   顺德爷爷这一家是那个时候最苦难的一家——那么多大大小小小的孩子,顺德奶奶的肚子也一天比一天大,就是要饭都没办法出去要。政府看到了这苦难的一家,但是在那个整个国家都最困难的日子里,政府也难啊!至今我也很难想象顺德爷爷一家是怎么走过哪个漫长的冬天的,但总是政府帮助这一家走过了寒冷的冬天。
   好容易挨到初春,孩子们饿得乱跑的力气都没有了。顺德爷爷急红了眼,每天一大早就上山挖野菜,捉小动物,反正是把一切能吃的都想带回家,然而,在这个整个民族都饥馑的年代里,他一个人能找到多少呢?
   这天,又是天不亮顺德爷爷就上山了。他走了很远、很远,上午的时候还两手空空的他突然发现老天终于开眼了!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老天爷呀!——”终于看到希望了的顺德爷爷不禁泪流满面地仰天大喊。“春笋!笋子!……”他仿佛看到了很多吃的东西,转身就往山下跑去,身后扬起一阵雨中的烟尘……
   虽然雨不大,也让顺德奶奶看到了生的希望。她挺着个即将生产的大肚子,拿起竹篮扛着锄头,背起自己最小的孩子摇摇晃晃走向竹林。
   虽然是饥馑年的春天,有雨就有竹笋。村里不多的人经受不住整个冬天的饥饿,能走的都跑出去讨饭去了,一村老弱病残的也没几个人,分布偌大的竹林里谁也看不到谁。也正因为这样,顺德奶奶这天的收获还是不错的。
   雨越下越大,顺德奶奶这才懊悔自己走得太急没拿斗笠,连忙脱下自己的外衣包住孩子放在一块石头上,叮嘱孩子别乱动,她挖笋子给孩子吃,孩子很听话,懂事地点点头。
   孩子们都在家里饿得不行了,好容易有这样可能找到吃的的机会,雨再大她都得挖尽可能多的笋子回去喂孩子。她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又连忙蹲下自顾自的去挖竹笋。
   雨越下越大,顺德奶奶的衣服湿透了,她看了一眼远处坐在雨中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末末,一阵揪心的疼痛。又低头看看竹篮,也差不多够孩子们吃一顿了。长期吃不到饭的的她这时候她才感到一阵眩晕。
   顺德奶奶顾不得站起来,她先从半蹲到弯腰用胳膊跨住装满竹笋的竹篮,当她准备挎着竹篮站起来去抱远处的孩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没有力气了。往常能拿起一大筐竹笋的她现在竟然连一竹篮竹笋都没有提起来。但她不相信自己没力气,她也不能没有力气,孩子们已经饿得不行了。她望了一眼远处雨中呆呆坐着的末末,咬着牙,挎着竹篮猛地站起来——一阵眩晕。她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大片大片的黑云,瞬间什么也看不到了,她无意识地在湿滑的、遍地山石的竹林地上踉跄着,她终于摔倒了。后脑勺重重地撞到了一块凸起的山石上,迷蒙中她看到自己两岁多点地末末站了起来,她想跑向她,她很怕摔倒她,然而她还是摔倒在泥水里。她想接住孩子,却动不了,急得喊出了她一生最后的声音:“我可怜娃——”她的血在雨水中扩散着,扩散着……雨越下越大……
   风雨声和雨打竹林的“唰唰”声遮挡住了饿得有气无力的末末的哭喊声。
   提着竹筐拿着锄头的顺德爷爷看到她们的时候,雨水已经冲干净了顺德奶奶身边的血迹。顺德奶奶的身体已经凉透了,末末趴在妈妈的身上已经哭得没有了声音。顺德爷爷看着散落一地的竹笋,泥土里的竹笋顶起了顺德奶奶的旧衣裳……
   我看到一长一短、两行浑浊的泪滴滑过顺德爷爷古铜色的脸庞,感觉到很想哭的时候,泪水已经留出了眼角,我不停用水擦拭眼角的时候,顺德爷爷的烟袋锅里的烟早已经燃尽了,他掩饰般的低下头,一直在山石上磕他的烟袋锅。
   这片竹林曾经是那段灰暗岁月里的曙光。因为有了竹林,才让人们渡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才会倍加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

共 302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情感小说,讲述了竹器之乡30多年前的旧事,以小人物顺德爷爷及家人生活情景展开故事,深情刻画了竹林是影响一代人的经济命脉,而人们民以食为天的生存之本,则来源于竹林深处的春笋与冬笋。还揭露了:在那个物质文化与精神文明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没有计划生育,致使孩子众多,导致生活困苦程度更雪上加霜。文末提及,为糊口度日,顺德奶奶挺着孕肚,在风雨交加中,因体力不支丧命,令人痛惜扼腕!这种痛,已经渗透到顺德爷爷的骨髓,令人疼惜!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再现困苦年代人们苦苦挣扎的图景;寥寥数语,将人物形象勾勒的血肉饱满,情节流畅,起承转合一气呵成,令人深深地沉浸在作者营造的小说世界里。小说主题鲜明,赞美了竹林对山民们母亲般的哺育之恩,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值得代代传承。佳作欣赏,问好作者卡米,推荐各界人士共赏。(编辑:明月心心儿)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心心儿        2021-04-14 11:32:16
  情景交融,叙述完整,给人以无尽的启迪!感谢赐稿清风,期待精彩继续。
携手凤凰,共铸辉煌。
2 楼        文友:飞瀑流云        2021-04-14 11:33:40
  欣赏佳作,问好作者,期待精彩继续。
飞瀑流云
3 楼        文友:静夜霜        2021-04-14 22:21:04
  一篇很有趣的小故事,诉说了曾经的那个艰苦的年代。正因这样,我们才应珍惜现在的好生活。
静夜霜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