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故城故地话沧桑(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故城故地话沧桑(散文)


作者:赵枫 白丁,3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19发表时间:2021-04-14 15:46:25

春节刚过,千家万户还洋溢着佳节的余庆气氛。乍暖还寒,杨柳堆烟,柔丝梢头已浮泛出万物复苏的春的气息。
   披着和煦的春光,我们怀着无比敬仰和久已向往的心情,应邀前去汤东名胜——故城﹙原名古城﹚禅教寺观光游览,激动之情,似春江潮水一样涌溢!­
   据汤阴县志记载,故城禅教寺﹙古称三教堂﹚始建于元代延佑元年,距今约七百多年历史。地处汤阴东北方向约50公里处。
   在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而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久旱不雨,土地干坼,禾苗几近枯死,这一带人民严重遭受着饥饿和死亡的威胁。后来,为了给这里争来一场大雨,老佛爷率领十八罗汉,在空中与天神经过惊心动魄的奋力拼争(传说当时有人看到了空中的刀光剑影),终于使这里降下一场甘霖。禾苗万物得以恢复勃勃生机,男女老幼欢天喜地,纷纷烧香谢神。随之又修建了这座精巧巍峨的禅教寺庙,以寄赤子苍生善男信女无限感戴之情!
   虽然如此充满壮烈色彩的故事仅为神话传说,但也使我们深深感悟到这样一种哲理与真谛:为了广大人民的福祉而奋斗而献身,人们终究是难以忘怀的!­
   伴随着中国历史的蹒跚脚步和悠悠岁月,故城禅教寺也几经风雨沧桑。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当中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故城人民依靠党的富民政策,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才广筹资金,组织能工巧匠,在颓桓断瓦的遗址上,修缮拓展了寺院旧观,成为闻名遐迩的禅教圣地和游览去处。从而吸引着众多远道而来的香客及墨士名流乘着昂然之佳兴,慕名而来,尽兴浏览!
   近几年来,随着大量文物的发现和挖掘,更给故城大地和故城禅教寺增添了几多庄严凝重的气氛和邃远深沉的色调!同时,也给故城地区文化界人士乃至考古学家带来簇新的课题,翻开时光深处极其璀璨的一页!­
   故城禅教寺额首为方厦带廓式建筑,朱红廊柱,碧带飞檐,雕梁画栋,精巧的构筑到处纷呈出民族古文明的传统特色。
   门扉是中国书法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安阳市书协常务理事.安阳师专艺术系教授任治国先生亲笔撰写的一幅潇洒隽逸,秀润遒劲的楹联:­
   东土东人仰圣迹,­
   故城故地会贤游。­
   这位在故城这块沃土上诞生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为家乡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可贵的贡献,为故城人民平添几多骄傲与自豪!­
   我们随着禅教寺住持﹑在当地享有鼎鼎盛誉的老知识分子孙希贤先生往里走,迎面是四座毗邻的禅教大殿,正中为大雄宝殿,东侧是老君殿,孔圣殿,西侧为关圣殿,东廓房观音菩萨,到处飞檐斗拱,兽面衔吐,气势恢弘,一派庄穆森峨!
   院内古柏缀点,碑碣矗立,香客熙攘,烟霭缭绕,仿佛立刻进入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世界,顿感肃然起敬﹗­
   我们步入寺院西侧的“文物陈列室”不无骇然地看到:殷商时代饮水用的瓷井,殷商陶器太极图,秦代特制大砖,各式锈迹驳蚀的古代兵器,字迹难以辨察的粗糙货币,模糊的甲骨文残片以及诸多古朴而又原始的日常用具,形象逼真的瓷兽﹑陶器拓片﹑假山化石等昭然犹存。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华灿烂的华夏文化,在她浩如烟海的宝库中,这里也闪烁着其巨大篇章中鲁殿灵光的一页!
   这使我们尘封的记忆突然开启,眼前幻化出一幅幅绚丽而壮观的画面!­
   民间早有流传,这里曾是一座有着灵秀之气的古老城廓,故城也许因此而得名。还是在孩提时就经常听长辈人说起,这座梦幻般的古城六十年浮现一次。
   据说有一天拂晓,内黄县一位老者早起推着独轮车来这里做生意,他正走着,蓦然朝前看去,一座海市蜃楼般的古城出现在他的面前:只见城墙巍岸,绛门森严,城外清河环护,碧波涟滟,城内亭台高起,楼轩错落,崇阁巍峨,灯火阑珊,一派仙境般的昇平景象。这位老人不禁惊愕地怔住了。好大一会儿,城廓又悄然隐去。­
   虽然这样富有神奇色彩的轶闻佳谈仅为坊间茶话,但是根据目前一些佚散史料和出土文物进行推论考证,在夏商时代,这里曾是黄河流域一座繁华的通商埠岸,故城南部已发掘出一座几公里长的古城墙遗址。那时候,外地商贾和寻常百姓利用水陆交通工具,在这里进行物资交流,货币交换,一度呈现出类似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所着意刻画渲染的那种升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史料还记载,夏王孔甲曾在此建都。据从古城遗址发掘的文物和遗迹推测,发现一处疑是王后或嫔妃后花园的地方(发现一处疑似王后后花园的琉璃井)。后来,由于黄河改道和大自然急剧而巨大的演变,以及战争的频繁——春秋战国前后,这里是群雄争霸的古战场;项羽兴兵救赵,这里曾是盘兵重地——导致人口的疏散,使这里遭到空前的浩劫,夷为现在的地理风貌,昔日的秀丽古城也渐渐被埋泥沙深下而销声匿迹了。
   我村位于新发现的古城墙遗址北侧,仅有二里多路。因此我经常浮想联翩,想象我家的老宅子,也许曾经是夏王处理政务饮酒作乐或游玩狩猎的地方,也许是楚霸王项羽统领大军运筹帷幄的地方也未敢说。穿越历史的时空,这里也曾经风云激荡!
   历史是一个迅猛而又缓慢的进程。解放以后,故城人民战天斗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颖的智慧描绘着昔日那美妙传说中的壮丽画卷!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平畴沃野,土地肥美,物产丰饶;南依卫河,北环荡水,东滨牤牛河,汤河的一股分支也荡漾着太行山麓的醉人清芳从故城腹地﹑寺院门前横贯而过,两岸绿树掩映,异卉吐芳,鸟歌花香,不尽农田灌溉十分方便,同时,泾渭交映的水光天色,也把故城的村寨沟壑,花草林木泽润得几多妩媚,几多浪漫,更有几多灵瑞!
   古代那些曾用天才的惊人之笔留下无数不朽名篇的田园诗人,如若能到这里饱览一番,一定会把诸如“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那样淳朴淡雅的意境和韵致描写得更加细腻﹑幽婉和传神!
   大凡平原的景致易让人厌倦乏味,而曾到这里观光的游客却不无兴味怡然,被故城厚重的历史渊源和神话般的传说以及遗迹的惊人新发现所吸引!
   ……有多少久远而美好的回忆像汹涌的波涛冲破记忆的闸门,在脑海中蔓延﹗可惜的是,随着现代化建设开发和生产,这些儿时记忆中的美好景象已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不竟令人遗憾。
   古城遗址距安阳殷墟仅有数十里之遥,这座深埋地下的夏商时代的古老都城与安阳殷墟是否有着历史渊源,作为一个崭新的课题,应当引起人们特别是考古工作者及历史学者所充分关注。甚而至于一些倒腾文物的人也频繁远道“造访”企图找到地下宝藏的蛛丝马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里有望成为中原大地又一个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新亮点。人们期待着。­
   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农历十月十五故城庙会,对现实和传说中一样婵秀美丽的故城更是锦上添花!
   这里位于安阳﹑汤阴﹑内黄三县接壤处,南临汤濮公路,西接岳飞故里。周围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
   每当盛会来临,寺院门前便会搭起高大宽阔的戏台,并邀请知名艺术团体和戏曲名家来这里演出;方圆几百里以内的国营﹑集体﹑个体工商业户如蚁成龙,云集这里观看演出、进行商品交易,延续数日的成交额达数百万元以上,大大促进了该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也许我们思绪的羽翼飞得太远了。­拢住遐思驰骋的辔索,我们又走进寺院“图书阅览室”,只见书架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技信息等各种书籍读物十分齐全。孙希贤先生独出心裁,利用这里特有的魅力和优势,办成了一个文化教育园地,使这片圣洁的场所更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勤奋好学的青年男女经常来这里借阅各种书刊,农民朋友也不断来这里阅览农业方面的科技读物,科学种田的新观念正春雨般地向他们的心田渗透,为科技兴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那些有着宏大志向的人,也经常在此相聚,进行各种知识领域的探讨和切磋。这里是一个人才的摇篮,他们将受着灵蕴的秉赋,从这块发祥地纵翼启翅,翱向更为广阔的天宇!
   我们又欣然地看到,阅览室的墙壁四周挂满了当地书画名人以及书画新秀的佳作,他们的书画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县级书画展评中获奖,其艺术造诣受到名家们的首肯和赞许!­
   寺院管理人员拿出文房四宝,要求我们留言写点什么。盛情难却,秉乘先哲圣贤在冥冥中赐予的灵感与文思,我提笔写了一首《西江月》­
   纵笔几试欲罢,­
   挥毫堪觉才浅;­
   笑煞墨海与书苑,­
   一任参差飞雁。­
   俯仰圣迹昭然,­
   莫负功德无限;­
   权借佳兴赋新篇,­
   耍斧鲁班门前。­
   孙希贤先生踌躇满志地说:“故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我们已经成立了故城书画协会,现在正在酝酿建立故城文化学派的构思,成立一个故城地区文化协会,旨在培养人才﹑发展地方文化事业和探溯故城源远流长的历史,为我国历史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以及考古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兴奋之余,孙先生又不无遗憾地说,“现代文明给我们带来诸多获益的同时,也使这里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遭到很大的破坏,所以我们还计划建立一个环境协会,呼吁社会有关方面,对这里的原始自然环境加强恢复和保护,让这片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城遗址上,再现昔日风光!”­
   我们深信,曾以民风强悍而著称豫北大地的故城人,将以他特有的魅力和崭新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感慨之余,吟拙诗一首,以寄情怀:­
   沧浪沉沙已茫茫,桑田另改昔年妆,­
   借得遗风灵秀气,续就新赋更辉煌!

共 375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地方,因为神话传说而美丽,一个地方,因为历史悠久而厚重,一个地方,因为文化底蕴而千古流芳,这就是作者笔下的古城。本文作者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又与历史,传说完美地合为一体,增添了游记的深度,加之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诗词信手拈来,更加让游记又多了许多精彩。作者按照游览顺序,把寺庙的位置,内涵与神话传说整合的天衣无缝,并且对于故城的未来做了美好的设想,也相信这样文化味道醇正的故城会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展现出自己的精彩!好文推荐赏读!【编辑:红尘一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1-04-14 15:54:11
  感谢老师对星月的支持,一莲奉茶问好,期待老师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红尘一莲        2021-04-14 15:55:47
  故城确实是个好地方,跟着老师的文字也感受了一下文化魅力。
3 楼        文友:赵枫        2021-04-24 07:57:02
  谢谢红尘一莲老师关注点评!
4 楼        文友:白常学        2021-10-09 21:35:43
  为学识渊博的赵枫点赞。他的文化底蕴非常丰厚。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