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红尘四月无花事(杂文随笔)
嬿刚从寺中求签回来,结果不好不坏,她将签语给我看,我却给她另解了一个上上签,她倒也喜欢。反正求的签多了,对这些东西也不似之前那么痴迷了。
我是很少踏入寺庙的门槛的,求福报也是给别人求,自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活菩萨,却从来也没渡自己出过苦海,反倒是常陷于不能自拔的窘困境地。
很长时间也没好好看过一本书了。再加之最近健康不佳,心情不是很好,有些烦闷,即便春景在伴,心中也常泛着丝丝凉意。
前几天朋友寄来一本书,说能让我抽离凡俗,改变一下心境。打开一看竟是古龙先生的一篇武侠小说。因为他的这份良苦用心,竟也由内而外地心生喜悦了。
书是学生时代就已经看过的,情节已然有些模糊了,放在案头,每天睡前断断续续地翻看一下,无非是些江湖侠事、儿女情长之类。
朋友说:你适合做个侠客,儿女情长不适合你。
我掩面而笑:莫非,情于我,真是奢侈。
傍晚散步,立于长街的灯柱下,看身影被涂抹成昏黄的颜色,如沙,如尘,如无形。吹着晚风,看着人来车往,内心竟虚空,没有着落。
也许他说的对:我需要一片江湖,不需万马奔腾,只需黄沙与冰雪,放逐自己,度化自己。
我知他赠书的心意,不是给我一片遐想的江湖,而是劝我正三观,辩世事,恋人世。
其实,尽管内心颠沛流离,终还是安于现世,远没有到达想要避世的地步。
但朋友们的心意,总是善良又美好的。
朋友路写了一篇文章,名为《孤芳》,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续写《自赏》。习惯了将“孤芳自赏”当做一个完美的词来解读,那应该是形容一个女子向月独立、安静美好的样子,可是他仅写了《孤芳》,“孤芳”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美好?那也许是一个男子在月影斑驳、远山之外、流云之间,默默地守护一个女子,欣赏她美好的样子,画在自己心里,于夜华露浓、香烛袅袅的夜晚,轻弦慢拈的思念和美好。
但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象,所有的期盼并不如“孤芳”一般美好。生活总是将所有的美好弄的支离破碎,再让一个人倾尽一生去复原出它本来的样子,然后告诉你说这就是幸福的模样,你只能痛着、微笑着,去开释,去领悟。
就如有些拥有,总是杂乱无章。有些遇见,总感相见恨晚。生活会过成什么样,往往不是我们最初想象的样子,时日久了,便有了酸腐之气,闷在其中,越来越缺少氧气。现实、理想的差距难免让人心中荒凉,唯文字之美是最好的慰藉,尤如江湖,可以让我们暂时于刀光剑影中,体会那种剑所指,心所属的快意。
比如朋友路,他的小说里出现最多的是天空黄土枯木荒草,极少鲜艳光彩的东西,但这些东西,又是他眼中极富生命的存在。他是一个心存美好的人,用文字为自己扎根。文学不仅仅是他的精神世界,也是他水波潋滟的江湖。有人乘风而去,有人踏歌而来,总有些曲高和寡的落寞。
人与人的相遇就是一段江湖故事,无意加工,却远比生活本身精彩。
于时间来说,我们皆为过客,匆匆来去间,不知略过了多少场景,幸遇了多少面孔,原以为潇潇洒洒的人生,却是身不由己,内心彷徨。
如果人生可以像写文章一样,修修改改,变成理想中的样子,该是多么美妙。可其实,改来改去,就缺少了最初的韵味。
为着某个故事、某段经历,我们相遇,又分别。也许某个黄昏日落,看着渐隐的南山,听着还巢的鸟鸣,心里还是会泛起曾经的那些烟火,念起曾经的那些故人。
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是会有一场阳春白雪的和鸣,却也无法抛却芸芸众生的凡俗。我们常常用客气的微笑示人,不曾想竟把落寞留给了自己。生活中各人有各人的江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内心事却不是随便对人就能敞开心扉。彷徨的时候借酒消愁,杯酒之间,却也能品出高山流水。那一场场缠绵悱恻风花雪月的故事终只在江湖,每个人的心中,终还是有岸可以停靠。
四月,春风拂面,空气中有着淡淡的尘,一切都在努力生长。风尘仆仆的岁月里,相遇,再别过,人生不过就是这样的来来往往。
月清冷,风渐凉,来吧,今夜在我的江湖,我们来干一杯!
干杯,绿绿!
干杯,每个敏思人!
红尘四月,草色入帘青,春光无限好,塞上江南张掖处处呈现出鸟语花香的醉人美景。只是,在云雾渐淡,日色微明的春光里,不知还有谁会欣赏月儿心中漾出的那份没有花事的景色?
我曾把月儿比作一朵荷花。我想,许多熟知她的人会不会质疑这个比喻,或闷嚷一句:什么?月儿分明的“身是女儿身,心是壮士心”,也不知你这比喻可带着戏谑?不管别人咋说,但我却认为,月儿就是一朵看似简单,心净如莲,却又很难下笔描述的荷花。当然,有人肯定会这样问我,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都使月儿烦恼不休,她哪有时间静下心读书?又或问她下乡扶贫的工作事乱如麻,很多任务需要她亲自完成,很多环节需要她来打通,她根本没精力分心写作。呵呵,你过来看,如果自己不想做一件事,无论怎样的说辞,都是借口。这不,月儿用这篇文字作了回答。只是,她告诉你,不要一路浮浮躁躁、忙忙碌碌的着急走,这样不好;不要总是忘记读书,怠慢友情,这样你身体累,心更累,这不会真正放松。因为想宽恕喧闹人群中忙于生存的自己,所以身体行走在路上为生计奔波,但在奔波的途中,不能忘却与灵魂对话,忘却自我省视,步伐走得太快,就会丢了思想。
现实情况下,我理解月儿的思索感慨,也深以为然。这篇文章所提出来的一些个问题,月儿不完全是诉说她一些个人的看法,或包含着对一代人,一个庞大群体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在月儿朋友们苍老或还年轻的面孔背后,每一个人都有一段隐藏着的历史,将那些相同的或相似的过往连纵起来,就形成她文字中很多人的共同记忆,我们大家也可以称之为“故事”~~这个怀旧作为时尚的年代,月儿用真实的笔触唤醒的那些属于她经历过并拥有的人和事。当然,它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的故事,细细品味它你将会生出一份深深的感动。
与月儿相识十年多,我们的出生年代、所受教育和经历事件不同,造就了彼此对社会的认识乃至命运结局的不同,我们志趣相投的人生也因此被标注上许多不同的符号,以至各自成为颇具典型的时代印记。也许,她以为雨停了就会有彩虹,以为天黑了星星会布满天空,以为好朋友可以不分你我,以为善待别人别人就会善待自己,以为付出就会有回报,而我以为我的执着会换来收获的微笑,我以为我爱就会人人爱我,但这其实都只是我们的以为而已。随着时光流逝,我早就明白,只有存在的东西才会消失,不管是城市,爱情,还是父母。在当今这个愈来愈喧嚣浮躁的时代,还有谁能回到质朴初心,挤出浮生半日闲的静默时光,远离纷杂尘嚣,把悲伤流放,捡起当时散落的友情?
自青涩年华始,我从来就少有开心,惧怕支离破碎,不想疼痛,不贪拥有,也经常失去。今夜,陌上红尘遇见月儿的江湖,她言红尘四月无花事,我憧憬着一场没有花事的绽放,为自己外表华丽实则空虚的梦,为她温婉清雅的文字,干杯!当隔空举杯瞬间,我觉得月儿的心曲就像此时碰杯的声音,很响亮,很震撼。愿碰杯后,所有一切不再虚空。
也许,应该这样吧!
昨天一天带孩子们去市上参加比赛,零星时间没有及时回复,心生不安。感与这段文字情缘,感与这份因字而生的相知相惜,真的是珍视如宝藏。每天都在各自的圈子中俗事缠身,应付各种繁文缛节,不胜其烦,只有走进敏思,和大家以文交谈,才觉得心中空灵,难得片刻的清宁。
我们从同样的时代走来,每天凝望着同样的星空,却经历着不同的经历,有着似曾相识的情感,内心更多了一份相近和体悟。我们从别人的身上观照自己,又在自己的心里考量自己。我们承担了很多很多,背后有时却空无一物、空无一人,除了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和孤独的自己。可我们还是欣欣然,用质朴初心,憧憬着一场没有花事的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