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时光书: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散文)

精品 【流年】时光书: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散文) ——集萤映雪之九章


作者:纷飞的雪 榜眼,36479.3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248发表时间:2021-04-22 17:16:17

【流年】时光书: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散文) 多年以后,终于知道,我对这首诗的喜欢,绝大部分源于一本诗集——412页。像一块旧时光里的青砖,隐秘的纹路中透着极为暗沉的光。
   初春。午后。阳光熹微。萧瑟与疏离正一点一点地分割我与文字的亲密。我渴望有一首诗来寻我,亦或是我去寻诗,以此消减或治愈因割裂生发的疼痛。
   每个人都想逃离于时间之外,而后坐于山巅,隐于湖畔,在斜阳渐落前,作别长河,作别云彩,作别入夜前暗黑的流水。
   我想做一个江南旧人物
   趿着一双木屐
   藏进旧时光里去……
   这是我意念中最洁净的画面,这种愿景一直心中潜伏,直到那个冬日的黄昏,与诗相逢,与他相逢,才得以缓释。
   我把这首诗歌视作一个人内心的呓语——“我想做一个江南旧人物……”像是在表达内心的愿望,又像是在诉说别人。它是自然的,也是可以想象的,同时能体悟到用诗歌的语言呈现出的意味,如此妙不可言。
   诗歌音韵和谐,舒张自如,体现了古典抒情的飘逸。这是一种非常质朴的情感,用素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如此的纯粹,没有任何花哨的修饰语,但分明就能感到怀旧的情愫在诗句中涌动。
   一句“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令灵魂飞出肉身,栖落在修行的冥想中,诸多的幻影在眼前变换着。有一人,他着一身灰色长衫,在无人的渡口,盘膝端坐,闭目静思。
   面对苍茫天地,他仰天诉之——来吧,请来旧时光里寻我。我会告诉你人间发生的一切。包括,明月何时从海上升起,包括离家的飞鸟何时归巢,包括风声,以及我在风声中的喁喁私语。
   他唇上的胡须,一撮灰一撮白,两色交织,在风中呼啦啦地响。那声音,断了与人对话的杂念。那声音,像马勒穷尽一生都没有完成的旋律,持续升高后又以急速之力坠落——声音越来越低,越来越轻,天地间,茫茫一片,最后只剩下那一声“寻我——寻我……”
  
   他,在江南小城漫游。漫游的只是肉身,灵魂却不知丢失在何年何地。
   新时代的高楼大厦,没能锁住他的双脚。有一天,他终是无法再忍受数十年无形的禁锢,便挣脱身上的枷锁,告别繁花似锦的生活,回到旧江南。
   踢踏踢踏,踢踢踏,踢踏……
   木屐落在青石路上的声音,似钢琴曲的前奏,回旋在江南烟雨中。
   旧江南呵,依然如旧——
   他回到富春江边的小城里,脱去新衣,换上旧袍子,研墨,作画——画一脉富春山,画一条富春江。画一座苍郁的桐君山,画徘徊在青崖间的白鹿,画几朵云几声鸟鸣,画一片竹林,画滔滔桐江,画江上的波纹和白帆。
   清晨,他将积聚在胸腔的情感投向富春江边的钓台,挥毫泼墨,将子陵之节气,风骨一一入画。他思慕子陵,一身正气,不慕富贵,不图名利。建武元年(25年),子陵只身前往富春山七里滩隐居,耕读垂钓,从此不问世事。他数次婉拒汉光武帝刘秀请他入朝为官的美意,只愿归隐林间,逸情云上,与富春山水长久相伴。
   李白曾写下:“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张继曾作诗:“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而最让人感怀的是范仲淹的《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那是在明道二年(1033年)的十二月,范仲淹被贬守睦州。次年四月,他抵达山明水秀的江南。在睦州时,范公独自拜访子陵,且精心修筑钓台和子陵祠。
   在梅城龙山书院范文正公祠,我见到范公之雕像,读到当年他身居睦州时,为子陵所写的《祠堂记》,禁不住长叹。诵读诗句,语调哽咽,眼中竟有泪珠溢出。
   范公被贬睦州,一时间亦成了旧江南的人物——
   旧江南的青石路,他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旧江南的茶盅,他反反复复饮了多少回。伴着清风明月,他将旧江南之景之境之情,不知写了多少篇……直到有一天,他老去,宋词也一并老去。苏幕遮,遮不住萋萋之境,令人伤怀——“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公,旧时睦州,如今已是江南胜境。泱泱江水,苍苍云山。诗意梅城,建书院名曰龙山,而你,也可在此与子陵隔江相望。
   子陵或范公,皆是立于尘世之外的人,风骨高雅,才华卓然。他们寄情于山水,一生终归之处,是无垠的秀丽山河,是青竹边的草堂。
   若心中惦念,却不知是否可以追溯千百年的时光,循着一声橹乃,登临一条古道,去那旧时光里找寻。他的诗句,道尽了我的心声——
   我想做一个江南旧人物
   趿着一双木屐
   藏进旧时光里去……
    
   重返江南,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他在孤独中清醒着。一缕极为清明的光,像一面镜子,照见他身后的那个旧江南——
   一些物事,随着他的出逃开始变更。
   一些事物,随着他的返程发生错位。
   如今,他的生活就像一幅随意组合的拼图,已然没有连贯。但对一个人的思念,一件事的执着,对一个地方的向往是不会改变的。
   他孤独的漫游,更像是一次由身体到精神的疗愈。在旧江南,在属于他的王国里,获得自由、新生。一如他在诗中所写:
   我只愿做一个永远的废主
   怀抱三把独弦琴
   任内心的黑暗
   在江南五千年的颓废和孤独中
   长出一身闪光的木耳
   ……
   诗歌穿越历史,带着来自旷野的呼唤,怀抱三把独弦琴的江南废主,向虚无拱让江山,遣散百花,只带着心爱的一朵,开始逃亡。在诗中,他自称是“江南王朝的末代废主”,是一个失踪了很久的人,在他的王朝里,他虽只做了三天的君王,却也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第一天千里莺啼。第二天水光潋滟。第三天暗香浮动。第四天大雪纷飞……短短的四句诗中,将春夏秋冬之景,以情注入,重返历史的堤岸。诗性不减,思性澎湃,令人无比钟爱。
   我所见过的他,是一个具有无限古典情怀的诗人。
   我所熟识的他,该是宋朝中人,与苏洵苏轼范公一起泛舟江上,出没风波里,或者于清风明月梅树下吟诗作画,不为功名所累,不为仕途艰险,活得潇洒自在。
   我所读过的他的诗,有隽永高格的意境,思想,艺术,美学,一一体现、诗中自有他的江南王朝,有他的桃花源,还有那旧时光中的旧江南——棉质的旧人,旧雨巷里的人力车,旧水车还在哗啦哗啦翻卷出旧歌谣……凡此种种,终也旧不过那一句“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
  
   附涂国文先生诗歌《若惦念,请来旧时光里寻我》
  
   我想做一个江南旧人物
   趿着一双木屐
   藏进旧时光里去……
    
   棉质的旧时光
   棉质的旧人
   旧得就像一朵老棉花
   旧得就像一团和气
    
   旧得就像一辆
   在雨巷中穿行的人力车
   旧得就像胡同里一串
   鸡毛换糖的叫卖声
    
   比驿站还旧比邮路还旧
   比一袭青衫还旧
   比一架老水车还旧
   比政党和革命还旧
    
   若惦念
   请来旧时光里寻我

共 270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作者的文,我一下子就想到了魏晋时期的嵇康、阮藉等竹林七贤,想到了他们消散恬淡、放旷飘逸,不与世俗争高低的品格。有人说,涂国文先生是古典浪漫主义终极情怀的坚守者,他的诗吸纳了传统文学精华,同时也彰显了他自身的美学修为,那种庞大的意象令人折服。作者在文后只附了涂国文先生的《若惦念,请到旧时光来找我》,文章中也更多着墨旧时光。但在作者的这篇文章中,对另一首诗的感念更深。 我是江南王朝的末代废主 我只做了三天君王—— 第一天千里莺啼 第二天水光潋滟 第三天暗香浮动 第四天大雪纷飞 我向虚无拱手让出我的江山 …… 仿佛那才情飞扬的雪有了出处,那睥睨权贵的落拓不羁有了着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不沾俗世尘埃的文字。作者走在梅城的巷道里,遇见了许多走过历史烽烟精神永存的先辈。那个被称为大痴的人,那幅《富春山居图》还历历在目;那位庆历新政的倡导者,被贬睦州的范公,写下《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与李白、张继一同缅怀严子陵。千百年后,作者以这样的文字缅怀,传承的是文化,是精神。佳作,清雅脱俗,飘逸俊秀。推荐阅读。【编辑:梅子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423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波浪云中子        2021-04-25 11:41:48
  文写的很慢,很散,却能让人心胸暗生很多情愫。
   作者的语言很美,正是这语言勾画的梦境,令人神往,其实,这哪里是梦境,这也曾是历史中真实的存在,只是作者再次把掠落而起起罢了
回复11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4-26 22:37:07
  谢谢先生共鸣。
   文中人物,皆是我仰慕之人。
   写此文,是因被涂国文先生的诗歌深深触动。
   文学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东西。我经常为之沉醉。
12 楼        文友:西鋂铃铂        2021-04-25 11:53:54
  这样的意境,我都想去了。
江山文学,天下文人的精神家园。
回复1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4-26 22:38:16
  去吧,现在正是江南最好的季节。
   谢谢西鋂老师。
   顺祝春安。
13 楼        文友:伊蘭        2021-04-27 10:24:40
  美而优雅的文字,我沉醉在诗意的长河里。范公若泉下有知,定会脱口吟哦出咏雪的诗章。太喜欢这篇了,特别特别是语言。
万人如海一身藏。
回复1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4-28 11:43:51
  谢谢伊蘭,一直仰慕范公,曾去多地寻他。这次去梅城,在龙山书院,与他重聚,感慨良多。
14 楼        文友:江凤鸣        2021-04-27 20:42:15
  这篇散文胜在意境,胜在诗情,胜在一种高洁的憧憬中,作者以自己的认知,向诗歌的作者致敬,也向往昔“旧江南”的高士致敬。
江凤鸣
回复14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4-28 11:44:34
  谢谢二哥。
   得二哥夸赞,甚是欣喜。
   祝福二哥。
15 楼        文友:风逝        2021-08-23 09:18:09
  追寻历史的渊脉,传承美好的古老的文化精神,将对一首诗的深深体味,化作了历史云烟中可感可泣的人物,以文字让其新生,如此诗意,如此空灵。难以言述。
   如子青才女所言,读雪社的文,的确烧脑。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15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8-23 10:03:19
  自感笔力有限,水平有限,对涂国文先生这首诗歌的解读只能遵循自己的心,好在着实令涂老师感动了一回。
   谢谢风,问候秋安。
共 15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