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请来我们幸福的农村(散文)
“百年初心,恰风华。”不必去远处寻觅,请来我们幸福的农村逛一逛,走一走,你要的答案尽收眼底。来来来,请跟我来,村村亮、村村通、村村清、村村还通自来水!这些都是幸福源泉的见证。美不美哉?
晚饭后,村里三五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们慢慢踱步在樱花与香樟树交织的人行道上,他们慢慢絮叨着家长理短的光阴。老人们不用担心天黑找不到回家的路,瞬间一盏盏明亮的路灯刷的亮了,照亮老人们纵横交错满是皱纹的脸。在他们过往的岁月里天一擦黑,除了家里那盏摇曳的小小煤油灯透出一点点星星之光,外面黑咕隆咚的,伸手不见五指,所有的村民们只为节约一点煤油给孩子读书写作用,他们便早早地与床为伴。那一到天黑就睡觉的日子永远逝去。村村亮了!夜晚如同白天般的亮堂,晚间悠然散步,串门欢快聊天、节奏明快的广场舞,晚饭后的闲适生活都有明亮的灯光照耀着,生活敞亮。
逼逼仄仄的泥坑小土路,低低矮矮的土墙茅屋华丽丽地转身蜕变!村村通,一条条光滑的乡村道路任由人自由地拐弯抹角。车进车出,条条道道任尔选择。村村清,穿着黄闪闪的环卫工人有规律地运走门前垃圾,苍蝇蚊虫没有安身立命之地。垃圾和腐臭气清除干净。更有村庄的村民统一安置住进小区的楼房里,他们俨然就是城里人的标准,养生保健,饭后茶余踊跃参加社区的吹拉弹奏,忙得不亦乐乎。
村村还通自来水啦!真的!水龙头顺时一拧,白花花的泛着漂白粉香味的自来水涓涓流出。逆时轻轻一拧,白哗哗的水关住,不费神不费力,一切都轻轻松松完成。“真好啊!”村里的老人感叹着。百年幸福,那洁净的自来水就是这有力的佐证之一。
为纪念这幸福变迁历程,每年年三十下午,村里三五位老人必定要做一件大事,要到村南头给那口老井扫尘焚香。是的,那口老井有着相当的年纪,鲜衣怒马的少年对这口用砖石砌成的老井是个上古传说。在60年代承载着全村人的生活用水,家家户户都用根粗粗的尼龙绳拴住木桶从深深的井里打水上来,再挑回家里倒进备置着一个大大的釉面陶瓷水缸里,做饭喝水都从水缸里舀。村里人多,每日清晨老井经过一夜的蓄水沉淀,早晨的井水最为清澈优质,为避免早晨来打水的人爆棚,村里专门开会讨论,吵吵嚷嚷一番决议后,一三五是村北的人家挑水,二四六是村南的人家用水,星期天清洁老井的外部卫生,对老井全村人都有一种敬畏之心,担心哪天老井的井眼不出水了,全村人该是怎样的慌张无促!可碰到夏天用水高峰或是遇到干旱的季节,井水总是显得岌岌可危供应不上全村人的需求,所有人的奢侈梦想是某天某日农村也能用上城里的自来水,那白花花有着漂白粉味的自来水!这是一种巴心巴肝的期待!
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生活渐渐好了起来。家家户户因地制宜都在自家门口开挖打井,安个水泵,电开关一推一拉,白花花的有温度的井水进了水缸。这样的井水水碱太大,用不了多久家里的瓶瓶罐罐都结上厚厚的水碱。村里的年轻人开始走南闯北的外出打拼事业,有的在家里做些副业,每家每户的生活都蒸蒸日上。信息媒体开阔了村里人的眼界,接通自来水,让生活不再有水碱来添堵,让村里八九十岁的老人褪去对扁担压肩挑水的记忆,成了新一代年轻人的执念。
忽一日,呼啦啦的人来了一批人,村民们神采奕奕地说,那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来勘察通自来水的条件。测量土地,开挖渠道、掩埋涵管。渠成水到,水到渠成!刀劈斧砍般的利落,家家接通了自来水,那个有着漂白粉味儿的水!一个电话告知在天南地北的孩子们,孩子们爽快地说要和自来水相匹配的还要热水器、洗衣机……有了自来水,天空飘来一个字,这些都不是事!
好了,诚恳相邀你来我们幸福的农村,百年巨变在这方土地上彰显突兀。如你有幸遇到白发翁媪,那就赚大了,他们将会向你娓娓道来党的政策是怎样顺应他们的晚年生活,老人有老人年金,拿药看病有医保……从他们舒展的皱纹里让你深深体会到对党是怎样的一种深情热爱!啧啧,“百年初心,恰风华。”的蓝图徐徐绽开,心生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