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我们也许依旧是井底之蛙(杂文)
很多玄幻小说都有相似的情节——主角千辛万苦修炼到飞升境,满怀希望的飞身仙界后,才发现自己的故乡原来是一座小洞天甚至是一把玉壶。
古人限于观测技术落后的原因觉得天是方的,周围的星星都以地球为中心。后来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科学家得以更清晰的观测到地外天体,这才为“日心说”打下了基础。虽然后来证明“日星说”也是错误的,但不得不说随着视野的开阔,我们离真理就更进一步。
射电望远镜问世后,我们才发现地球在银河系中渺小如沙粒,而银河系也只是可见宇宙的极小部分。要知道银河系直径大约20万光年,所含恒星达4000亿颗左右,像银河系一样的星团就有50个左右组成本星系群,银河系围绕着本星系群做公转。经观测:本星系直径达1000万光年。本星系群也不是宇宙的主角,在它的上面,还存在着一个室女座超星团,至少2000多个银河系存在其中,而在这之上,则是超星系团复合体,它也是目前科学家们在宇宙中所发现的最大的星系结构,它的直径超过了13.7亿光年,而整个宇宙目前观测到的直径是多少呢?答案是930亿光年,这也就是说,在宇宙中类似超星系团复合体的星系数量,至少在67个左右,由此可见宇宙是何等的广阔!
宇宙到底有无边界一直是科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直到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和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假说提出星系的红移量与星系间的距离成正比的哈勃定律,并推导出星系都在互相远离的宇宙膨胀说。这时学术界才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认为最初的宇宙只是一个点,它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科学界称之为奇点。这个奇点包含阴(暗物质、暗能量)和阳(物质、能量)两种成分,阴、阳相互作用而发生大爆炸,进而繁衍出宇宙万物。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通过观测与计算:宇宙还在持续不断膨胀扩张,因为射电望远镜观测到930亿光年的距离依旧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界。
大家都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以这样的速度前行930亿光年(假设光在行进中不衰减)该是何等叫人绝望的距离?而这仅仅只是我们所观测到的一部分。
大爆炸理论也不是没有一点瑕疵,相反它也有不少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奇点是从哪里来的?总不能无中生有。大爆炸发生前膨胀的虚空又是哪里来的?宇宙不仅仅包含星体,类星体,黑洞,还应囊括宇空。
930亿光年以外更为广阔的空间已经超越的人类的想象力,如同一只蚂蚁费尽脑汁也无法想象大洋彼岸有些什么。它看不到大洋对岸,或许也像我们人类一样认为大洋无边无际,这与坐井观天的青蛙有着相似的思维。
这种思维让我想起一则成语典故:相传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大王的夜郎国最大!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立即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出使者唐蒙来到夜郎国,宴席中,骄傲又无知的国王放下酒杯问道:“汉朝和夜郎国谁大?”唐蒙哑然失笑,夜郎国王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的想要和汉朝比疆域大小!
这则成语形容一个人无知妄自尊大。宇宙无限论的提出者和夜郎国国王多么的相似:因为无知乱下结论。
无边无际是什么概念?这个概念永远不能被观测到,不能观测到的事物我们就不能盲目的下定义。
佛说一沙一世界,我们的身体对于体内的微生物来说也是广袤的“宇宙”。它们每秒只能移动100多微米,血管对它们来说就相当于大江大河了。如果这些微生物有着高级智慧,它们一定觉得自己生活在无边无际的天地中,因为它们沿血管移动,终其一生也无法走到尽头。
和宇宙相比,我们连微生物都算不上,我们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我们所谓的真理不一定放之整个宇宙皆实用。或许几十万年后(最快估计)人类才悲哀的发现:原来我们以前一直认为的宇宙只不过是一口深井,而这只青蛙却怎么也跳不出井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