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八月天香(散文)
“桂花神妙的心愿,因观赏的角度选错,思情燃点不够,或因思想的岸线被她花干扰,终究是许了许多空愿。”
去桂林咸宁两处桂花之乡旅游时,真真切切地感受了桂花的一番花事后,便有了情感的冲动。门前植桂,浮想联翩,那浓浓的桂花情结难以一时化解,几次令我欣然动笔。欲勾画桂花的神韵,又唯恐错过了欣赏桂花最佳花期,终究是草草地画了几幅桂花的素描;又担心自己文笔拙劣,难以写出桂花天然之神妙,而没有落实到文字上。
那时,我始终在想:桂花,开在农历八月的小小的黄色花儿,为什么它就称得“天香”,别的花再美再香也不能称谓,顶多称得奇香,为什么它就称得“仙花”,别的花再艳再好也只称得国花鲜花呢?尤其是为什么这小小的黄色花粒能“独占三秋压群芳”,“世上无花敢斗香”呢!因那时并没有读懂它内在的美,领略它的实质,它的历史,它的文化,故因此写着写着常常搁笔。
但沿着桂花开出的芳径,不久我终于找到了它称之为天香、仙花的源头,找到了它吹进汉文化里的种种神妙。那天,一本介绍桂文化的书让我如获至宝。哦,真是一本专说桂花事儿的大典。读罢掩卷想:找个适时机会我能将这吐着天香的小小黄花儿说个谱了!
我自信着,这天,正值八月中秋刚过两天。晚饭之后,我邀友人踏着金秋晚霞,沿学校操场散步,西墙周边,正好有一排约十余株开满了金黄小花的桂花树,浓香正四溢周围,正赏之摘之者众,我也顺手摘了一枝把玩于手中,一篇赞赏桂花的文字便如天河之水流泻下来,续了我话桂道桂的断流。
桂花是与牡丹芙蓉等名花同负盛名的全国十大名花之一。简称桂,花期主要在农历八月,又名木樨,常绿阔叶乔木。因其叶脉形如圭而称桂,又因其木质细密,纹理如犀,故称木樨。常见品种有金桂、丹桂、银桂和四季桂(即四季有花开),桂花在有的地域又叫岩桂、天竺桂……湖南呼为九里香……桂花已有了2500多年的栽培史。在《吕氏春秋》《山海经》《南山经》中均有了记载:南山径中说:“招摇之山多桂”,即那时湖南郴州盛产桂花。《楚辞·九歌》诗曰:“摇北斗兮酌桂浆”,《汉书礼乐志》中有“尊桂酒,宾入乡”的记载等等,无不说明我国劳动人民植桂用桂历史的悠久。所以悠久而具民间实用价值,花事才流传兴盛,又惟其桂花诞生以来的经典传说与其观赏优势及食用药用妆用价值的独特席位,他花才莫敢与之斗香奇吧!
先看想象力长出翅膀的传说:一、神话“吴刚伐桂”的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为远久而广的故事,《西阳、杂俎、天咫》载:“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二、现代人的想象,如毛主席的词《蝶恋花,答李淑一》中便有“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名句。因吴刚伐桂,故民间又有“月落桂子”的传说。宋之问《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杭州还有月桂峰。后人还将桂花称之为“天香”。如此可见桂花神韵非凡。
为此,古代的文人墨客因对桂花情感的倾心与偏爱留下过大量优美的诗篇名句,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桂》中咏到:“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另一大诗人李商隐有诗亦赞曰:“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因月桂那清可绝尘,浓香远溢的特有奇香。杨万里诗情豪放与他人赞的又有特色!他说:“不是人间种,疑似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在《岩桂》一诗中还写到:“尘世何曾似桂林,花仙夜入广寒深。移将天下众香国,寄在梢头一粟金。”还有东坡词“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等等,都把桂花的“天香云外飘”的仙花气息赋予了人类对其吉祥如意的向往寄托祝福。
这身负天香之名的桂花确实值得费尽神思为她瘦,耗尽笔墨为她描。她的经典神韵之处因不仅在于她的观赏与能寄情逸志,与能抒怀托兴,她的特异之处还在于它是长寿之树,食用药用之树,祥瑞之树。
长寿之树,今陕西汉中圣水寺院内有棵汉桂,相传为公元前206年西汉萧何丞相所植,树冠浓郁,华盖地面约400平方米,终年常绿,岁有华实。这株桂树距今已二千多年的树龄,依然“终年常绿,岁有华实”,确为长寿之树,玉仙之身。这样具有千年以上树龄的桂树在全国肯定还有不少,据说桂花之乡的咸宁就有,那年来去匆匆于宁,恨未亲眼见得。千年古桂的存在是不用怀疑的。
食用药用之树,桂花花朵可供入药,能治痰饮喘咳,血痢、疝瘕等症。《本草纲目》载:“木犀花气味辛温无毒,主治同百药煎孩儿茶,作膏饼噙,生津辟臭,化痰,治风虫牙痛,同麻油蒸熟,润发及作面脂。”因其又是重要的芳香植物,在食用化妆方面又有广泛用途,如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以及香精香料和香擦发泽之类的化妆品等(已大量出口国外)。总之,这桂花树它浑身都是宝,除了它的花枝叶,连树皮也是可作佐料的好东西,冬日进补,狗肉火锅里就少不得它。
祥瑞之树。就是以它为祥瑞之兆。门前或庭院植桂便是我国自古以来民间习俗。一个人取得重要功名后,便有“月中折桂,兰桂齐芳”的赞誉。在科举时代,状元及第后,打马游街,光宗耀祖。人们总诗赞曰:“金銮殿上三顶甲”“蟾宫折桂第一枝。”以称其荣耀至极,相传晋武帝于东堂会送,问前往赴任的大臣郄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五代时,据传燕山富豪窦禹钧有五子,相继高中科举,当时一叫冯道的大臣为之生感贺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兰桂齐芳”的金匾赠与这个家庭恰如齐份。桂“贵”谐音,富贵连桂,桂连富贵,以此连名者,莫不司空已见今古世人也。
桂花的名声如此之大,好处如此之多。大量栽培种植便是盛举之事,如今在公园在庭院在旅游景点尤其是专产桂花的生产基地,大量种植桂花之事已方兴未艾。全国已有八十多个桂花生产基地,以湖北咸宁,江苏吴县,安徽六安、广西桂林和四川成都为最负盛名,如湖北咸宁的种植面积早些年调查就达三万五千多亩,年产鲜桂花大约五十多万公斤。桂林因桂花芳姿随处可见,更是成了桂林城市的一大特色。这些令人羡慕的桂花圣地。改革春风吹遍之后,它的天香,它的仙花盛名就会更加扬播于五洲四海了。
“八月桂花香,歌儿到处唱”,“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我爱桂花,我爱桂花盛开的秋天。诗曰:金秋,折一枝丹桂,赠插于你的窗台,或撇在你的胸前,犹如赠她的灵魂,笑在你的深处。
一一一夏安,文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