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时光】负重者(随笔)
下午,我一个人在小区里打篮球,阳光正好,春天即将走到尽头,深蓝的天空下,各种树木披着浓装,深情款款地迎接初夏的到来。旁边来来往往着行人,步履轻快,带着孩子的大婶大妈们,三五成群的在太阳下欢声交流。
几位白衣天使穿着整齐,来回走动,手里拿着宣传册,见人就递,亲切地说着:“最新政策,过了五一,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都可以去册页上指定的医院,免费接种新冠疫苗啦。”
不时有人停下脚步,听她们讲解。我也停下打篮球,走过去,一位天使微笑着递给我一张宣传册说:“册页上有接种地点,过了五一随时可以,记住,要满十八周岁哟。”蓝色册页在我手里,阳光下散发着温暖的光泽,折射着小区里平静而温馨的生活。
看着册页,我的思想飘的很远,去年,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铭心刻骨,一直持续影响到现在。这场灾难,我赶上并且幸运的度过,重回到平和宁静的生活,从当初的一切全部打乱时走出来,才发现平和宁静、自由安定是如此珍贵。
这个世界很大,大到你穷尽一生未必能留下许多足迹。而这世界又很小,小到灾难来临时人们手足无措,应对时那么艰难,需要万众一心,凝聚成命运共同体才化险为夷。灾难面前,不分种族、国界,人人平等。灾难面前,人类何其脆弱、渺小。如今,灾难如同战场的硝烟依然没有散尽,我们是否应该记住那些为之奋斗的英雄?
时穷节乃现,可每遇艰难,必出英雄。一百二十二年前,华夏大地一片黑暗,空气压抑凝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以百日告终。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本可以逃生的谭嗣同慷慨陈词:古今变法之所以不成功,皆因苟且偷生,不愿流血牺牲,今从吾始,唤醒国人。谭遂从容赴死,他的死,喷溅的一腔热血,仿如暗夜里的点点星火。
一百一十三年前,绍兴古轩亭口,五花大绑的秋瑾,面对破碎山河,哀伤的西子湖,平静淡定,从容就义。死前绝笔:秋风秋雨愁煞人。她的鲜血,年年岁岁浸润着西子湖,成为不朽的风景。
一百零九年前,广州黄花岗起义,惊天动地。七十二烈士中有位叫林觉民,他在决笔《与妻书》中说: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这些英雄,他们热爱生命,对家人生活充满无限热情,对国家有着深切的爱。时代的召唤,让他们扛起重任,为了更多人能够幸福生活,为了自由正义,为了国家前途和希望,毅然决然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生亦我所需,义亦我所需,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正是像他们一样数不清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换来今日阳光灿烂和平温暖的家国。
人类似乎永远不乏苦难,己亥年冬,始于武汉的新冠病毒,来势汹汹。病毒快速传染,难以防控,难以治愈,瞬间打乱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平静。医院、医疗物资、医疗设施、医生等等全部告急。疫情灾难立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举国上下来了一场紧急动员,集中力量调配医生驰援湖北,武汉昼夜赶建方仓医院。各地加大力度生产调配医疗物资器械,封城封村封路采取隔离措施。
生活立马刹车,重心除了疫情还是疫情,没有选择,不计代价。寻常人面对的只是服从与配合,更多的白衣天使却踏上了和疫情抗争的征程。这是一场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战争。他们来不及告别家人,抛下惯常的生活,面对的是高传染的风险。没有人换班,没有人休息,只有工作、工作,还是工作。
这是一场给更多人点亮生命明灯争分夺秒的抗争,这是一次与新型病毒毫无准备的抗争。有人一月白头,有人生离死别,倒下再没有起来。牺牲者年龄最大的87岁,这个年龄本该颐养天年,含饴弄孙。最年轻者26岁,正待谈婚论嫁,享受属于她的青春烂漫时光。可是,生命止步于灾难,每位牺牲者,背后都是一个鲜活家庭的支离破碎,伴随亲人撕心裂肺的悲痛,如同塌天。
医者仁心,苍生大医,逝者带着这份光环和大爱永远地走了!也许,他们并不需要光环,只想宁静幸福的生活。可是,身负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国家召唤,他们自然而从容的去做了,奉献了自己,为别人留下明天。
世间最无价的生命,属于每个人的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璀璨绽放还是悄无声息的凋谢,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选择。灾难面前,太多的牺牲和付出也许并不需要颂歌,需要的是我们深深的铭记和反思。珍惜每一天,坦然面对生活的苦难,不可以逃避虚度。感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将生命活出一种使命和责任,才是对那些奉献者最好的纪念。
有人永远留在寒冬,是为了让更多人走向春天。疫情渐渐远去,硝烟即将散尽,冬天已经过去,如期而至的春天和自由终于到来。欢畅的笑声和轻快的脚步不应将这场灾难以及无数灾难的付出者遗忘。桃红水碧,柳绿莺啼,因为有园丁辛勤护理浇灌;锦衣华服,珍馐美食,因为有农民挥汗如雨的劳动付出;山河无恙,因为有人无论风雪艰辛守护;岁月安好,因为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致敬医者,他们是英雄,是时代的负重者,也是民族的脊梁。
2020.4.4日记
2021.4.28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