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八一】辰溪的往事岁月(小说)

编辑推荐 【八一】辰溪的往事岁月(小说)


作者:松阳云逸 布衣,21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67发表时间:2021-05-13 09:54:05

【八一】辰溪的往事岁月(小说) 一、袅雄出世,称霸一方
   熊桂清生于清末,是溆浦大江口人,约6岁时失去父母,流浪到长田湾,被大地主收为放牛娃。从此后,熊桂清就在长田湾过上了牧童生活。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没有着落,安全没有保障,熊桂清能被人收留而活下来,是他的幸运。
   长田湾和仙人湾虽是山区,贫困落后,当年一般人家是人坐家中,身体遮盖着簑衣,因为没有裤子。当年的流行语:一家三爷儿若有二条裤,就可万事不求人了。但这一带清朝中后期开始种鸦片,鸦片属暴利毒品,因而也涌现一批豪强巨富,成为周边土匪眼中的肥肉。
   由于孤苦零丁,熊桂清为了谋生,放牛很认真,也肯吃苦,讨人喜欢,逐渐结交了牧童朋友,他的伶俐与勤劳也得到主人的喜欢,并将他取名:酿(音)娃,意思是小儿子。可见主人对他是十分疼爱的。
   约13岁后,他学会了耕田、种地、打猎。特别是打猎,练就了百步穿杨,让他爱上了枪枝;种鸦片,他目睹鸦片贵如黄金,他爱上了金钱。
   熊桂清打猎百发百中,加上辰溪自古打猎的收获猎物是“见者有份”,在打猎中,熊桂清认知了人脉,结识了“铁杆”。
   在特殊生存环境下,熊桂清的灵魂里,既有行走江湖的义气,又有无视生命的残忍,充满了狡黠与贪婪。
   而当年属芷江县的泸阳陈汉章(绰号:药棍子)、李国钧(又名李宝臣,陈汉章表弟)部多次洗掠仙人湾、长田湾。因陈汉章、李国钧部多次在仙人湾、长田湾洗劫后返回途经锄头坪遭到刘家垴人截击。刘家垴人有四兄弟枪法特准,陈、李所部每次反抗都有人死亡,土匪过路不得不留下“买路钱”。
   几年后,陈汉章、李国钧势力壮大,受编于国民党省府唐生智,属于何健部属,拥有数千人枪,成为集官匪于一身的巨霸,占领洪江,把洪江的鸦片特税税卡延伸设到了仙人湾,从仙人湾押解烟税的队伍返回泸阳必经锄头坪。本来收鸦片特种税就很有钱了,押解人员依仗人枪势众,还要沿路抢劫,搞得民不聊生。
   但锄头坪的刘家垴,陈汉章是忌讳的,害怕刘氏兄弟百发百中的神枪。每次路过,只得留下“买路钱”。
   从仙人湾至中伙铺,因为辛酉(1921)年大旱,加上长期受陈汉章匪部洗劫,很多村庄荒无人烟。解放后,仙人岩林场、县苗圃、县果木场,就是在这曾经热闹,土匪烧杀后荒无人烟,无人耕种的土地上设立的。
   1922年冬的一天晚上,伸手不见五指的时候,已被国民党收编的李国钧部聚集1000余人枪,以四面包围的战术合围了刘家垴,刘家垴全村老少约70余人,不得不撤往村后的溶洞里,李国钧吸收先年围攻三洞溪失败的教训(1921年冬,陈汉章围抢三洞溪,被石宝臣率部救出),先用炮弹轰炸将村民逼向溶洞深处,然后在洞口点燃稻草和数千斤辣椒,用几台风车将辣椒烟灌入洞中,全村老少全部熏死,无一幸免,制造了刘家垴惨案。
   此后,陈汉章、李国钧都曾官至师长,1927年陈汉章之弟陈渥(属陈汉章部,受唐生智节制)曾任团长,驻军辰溪,屠杀杨长宽、姚本炽等革命先烈和进步人士。
   从那时后,长田湾和仙人湾一带如临大敌,一日数惊。老百姓每晚必上山“走抢犯”,辰溪县政府不敢开罪于豪强,也不敢上告省府,束手无策;而当地老百姓只能求自保。
   熊桂清长到约16岁时,生活能够自立,也结交了一帮朋友,他乘放牛之际将主人的二头大水牛卖掉了,换了二枝步枪和10余发子弹,邀了几个“弟兄”,上山了。那时,有枪就是草头王。从此,没人敢惹熊桂清。熊桂清以枪为势,结交帮派,贩运鸦片,指派富家大户供给钱粮,队伍不断壮大,势力染指到大江口、修溪、火马塘一带。在较短时间内,发展为500余人枪,以保境安民为名,成为长田湾、仙人湾、中伙铺一方的豪强,统一了长田湾与中和乡(当时包括花桥和小龙门),起到了对抗陈汉章匪部的作用。
   当时辰溪大水田豪强张嘉乐风头正劲,逢凤凰陈渠珍以绥靖地方之策治理湘西,收编了张嘉乐部。
   张嘉乐派名张乐嘉,本是文人后裔,因大水田乡远离县城,与麻阳、芷江(1943年后划归怀化)交界,而这一带也是强人环伺,政府鞭长莫及。遭遇打家劫舍、绑架关羊是家常便饭。要生存,唯有自强。
   张嘉乐与其弟张贤乐因自幼练就一身武功和好枪法,在清末就组建了上千人的队伍。在大水田这个山多田少的贫困乡村要豢养上千人队伍,只有靠打家劫舍,贩卖鸦片。张嘉乐以辰河航运业为财源,视百姓为鱼肉,视人命如草芥,抓丁派款,劫掠绑票,聚嘯山林,雄霸一方,为害非浅。他们与桥头溪、小龙门、长田湾一带强人联盟,构成了防止芷江、麻阳强人入境辰溪洗劫的天然屏障,武装势力强过县政府,四处烧杀抢劫,掳掠财物。然后对内也浑人摸鱼,烧杀抢掠,县政府无可奈何。
   陈渠珍治理湘西时,泸阳陈汉章、沅陵陈子贤也都势头崛起,官拜师长,授衔中将,称雄一方。湘西实际上是“三陈”共治的局面。但陈渠珍有唐生智授予的“湘西巡防军统领兼湘西屯边使”头衔,是名义上的湘西行政长官,同时,又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九独立师师长,集湘西军政大权于一身,身边谋士如云。他卓有远见,办学校培养人才、办军校培养军官振军纪、办工厂发展经济、办军工厂自强边防、办银行以自成经济体系、办中医教育以普惠民众。陈渠珍门生弟子遍湘西,在湘西影响深远。
   陈渠珍目睹民国以来各种势力纷争,各地战乱不息,国家治理并无长治久安之策。他采取不等不靠,自立自强,自成独立王国的“湘西自治”方针,力求湘西安宁。他的治理,形成以现在的湘西自治州为主,包括麻阳、泸溪、沅陵、辰溪、溆浦等县的稳定辖区,湖南省政府何健无力插手,贵州省军阀王家烈也觊觎无门,最后不得不依赖陈渠珍,与之合伙在凤凰城办了鸦片加工厂,三分利润,以资军需。陈渠珍以独立雄姿,领衔中将,被何健推荐,当上党国军事参议,雄霸湘西。
   在无以抗拒的情势下,陈渠珍收编了张嘉乐为大队长的3000余人枪,镇守辰、麻。熊桂清顺理成章,带领300多人枪跟着张嘉乐进驻辰溪,当上营长,轻易实现了“富贵险中求”、“拖队招安,军师旅团”的梦想。
   驻军辰溪,熊桂清年纪不到25岁,已娶亲八房(30年代初又娶一房,全家10人,号称“十全十美”),在长田湾建大四合院一座,雇请佣人,安排护卫家丁,俨然土皇帝。
  
   二、匪性难改,属下抢劫向石宇
   向石宇追随贺龙,北伐时,曾与辰溪的马钟岳、陈策、石宝臣(石玉湘父亲)、肖隆汉、朱殿臣等同为贺龙部团、营级军官。湖南省督军赵恒惕任命贺龙为澧州镇守使时,贺龙与陈渠珍沟通,拔一营人马,任命向石宇为营长,代表北伐势力,携500多人枪协防湘西,驻守浦市。
   向石宇家族世代经营湘西粮运,富甲一方,与浦市官、商有较好的联系。向石宇驻军浦市,如鱼得水。
   1924年春,向石宇与妻子唐多玉在浦市结婚,先天从浦市出发的娶亲船队经过辰溪时,被熊桂清部下张连长侦知,张连长命令王排长第二天早上在张家溜截船抢劫。张排长奉命而行,带领全排脸部抹黑,化装为匪,在张家溜抢劫了全部陪嫁钱财,但慑于向的势力,他们没有伤及人命。
   向石宇与唐多玉结婚,先向贺龙报告并发送了喜帖,并致信请他主婚,贺龙欣然前来,他提前带警卫连骑马从常德浩浩荡荡来到浦市。站在浦市码头迎亲时,贺龙看到娶亲队伍竟遭抢劫,非常痛心。当即大发雷庭,指示副官马钟岳(辰阳镇柳树湾人)调动机动部队,要彻查劫匪,坚决剿灭。并当场指示随从在浦市重新采购了全部嫁妆,婚礼如期举行,热闹非凡。
   湘西高层参加向石宇婚庆的有陈渠珍、陈汉章、陈子贤等多方红极一时的权势代表。贺龙乘机宣讲了北伐的意义,并请各方大力支持。
   王排长抢劫了嫁妆后,也在浦市布置了眼线。他将劫来的财物全部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将财物独呑了,参与抢劫的人员一分钱利益得不到,冒着生命危险白跑一趟。他们误认为王排长独呑了,很有怨言,王排长有口不敢辨。
   王排长害怕走漏风声后,性命难保,也听到了贺龙要马钟岳查清劫案,彻底剿灭劫匪的消息。马钟岳是辰溪柳树湾人,他能轻易知道谁是劫匪,王排长寝食难安。
   一天晚上,王排长乘机溜到浦市对向石宇认错并承认了抢劫事实和过程,表示任由处置。向石宇听了王排长的解释,宽厚一笑。对王排长热情接待,感谢他没有伤到亲人,表示过往的事一笔钩销,不予追究。不仅请他吃饭,还打发了三块银元,并表示,此事你知我知,永不泄密,对你的安全终身负责,王排长感激涕零,跪拜而别。
   王排长返回辰溪后,很后悔抢劫了向石宇的婚礼财物,将抢劫事实侧面告诉了熊桂清,并且提醒,镇守使贺龙已知道此事,辰溪的马钟岳在查办此事。贺龙作为湘西镇守使,他可以随时调动武装清剿;马钟岳只要回辰溪稍一打听,就能知道祥情。
   熊桂清知道实情后,大惊失色。因为他不知道张连长如此胆大,竟抢到了向石宇头上,让自已背上恶名,得罪了贺龙。尽管张连长是他放牛时就要好的铁杆,也当即捆绑了张连长,携带一担银元,带张连长骑马赶到浦市,对向石宇认错,希望保全张连长性命,其它听凭处置。
   向石宇见熊桂清捆绑张连长来到府上,假装什么都未发生过,急忙为张连长松绑,热情接待,并且给予安慰。他向熊桂清表示过往的事一笔勾销,并全部退回熊桂清用来偿还的钱财。除了热情招待,还特意嘱咐熊桂清,你当营长了,培养手下一名连长不容易,要多加指教,不能伤害,莫乱军心,莫伤百姓。并提出,辰、浦驻军,因各有所属,要相互信任,和平共处。
   熊桂清和张连长深受感动。分别时,向石宇给每人打发了三块银元。熊桂清一行,全部跪拜而别,并表示感谢向石宇如再生父母,今后将视同长官,唯命是从。
   向石宇的豪爽大度,容人让人,让熊桂清领略了视钱财如粪土的人格魅力。
   熊桂清目不识丁,视钱财如生命,集官、匪于一身,后来曾在杨永清属下官至国军的团长,李银贵、石玉湘、张玉琳等都曾是他的部下,势力盛极一时,多次抢劫县城。1930年春,县挨户团(相当于剿匪队)副主任徐汉卿(城郊乡人,亦官亦匪)带队围剿熊匪,在县城大张旗鼓备战,消息泄露,被熊部反包围于石碧,徐汉卿本人及部属大部分被熊匪杀害。熊桂清乘机抢劫了周围村庄,唯独不抢向家园。
   熊桂清令县政府胆寒三分,但对向石宇,却一直信守承诺,唯命是从。
   向石宇驻防浦市,严肃军纪,对云、贵、川客商大户多有保护,并与他们结下深厚友谊。加之博闻强识,八面玲珑而又义薄云天,应酬中他学会了云、贵、川多种方言。他拥有凤毛鳞角的大学文化,成为浦市军、政、商、学界的风云人物,享誉湘西,知道他是镇守使贺龙的干将。
  
   三、赵恒惕反目,贺龙仓促南返,向石宇一路先锋
   1924年9月,贺龙响应孙中山北伐号召,从铜仁起兵进驻常德。1925年2月,孙中山任贺龙为建国川军中将师长,4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任命贺龙为澧州镇守使。贺龙在常德整军纪,重民生,抓教育,声势大壮。贺龙非赵恒惕嫡系,常德靠近省城,是鱼米之乡,容易发展壮大,为赵恒惕所不容。当年10月,赵恒惕组织嫡系势力讨伐贺龙,形成北伐内乱。
   贺龙率部急速向湘西后撤,沿路遭到阻击,贺龙所部王副师长(在吉首牺牲。据原滩头贮木场职工王仁普介绍,王副师长祖籍浦市,与他同房族,在柳树湾生长并上黄浦一期的,但我从未见过相关文史资料介绍),师鄢参谋长(浦市人,他牺牲后,其弟移居王安坪,文革前与贺龙副总理常有书信往来)、石宝臣(仙人湾人,石玉湘父亲),肖隆汉(龙头庵人),朱殿臣(麻田人),马中岳等辰溪籍营团职军官在这次北伐变乱中或牺牲或离散。辰溪籍人士只有陈策、向石宇、谢彬(修溪人)等人始终追随贺龙。
   在万般无奈情况下,贺龙所部经吉首撤到浦市,得到向石宇鼎力相助。由于有赵恒惕的大军尾随,贺龙部急速从浦市经辰溪撤向芷江,进入贵州。贺龙途经辰溪时,熊桂清让出防区,给予了大力帮助。
   从浦市一路到贵州、四川,贺龙均以向石宇部为开路先锋。向石宇能言善辩,灵活应变,加上他结识多地富家大户,通多地方言,他入贵、川,游刃有余,加上贺龙领导有方,原与川、贵高层很有交情,很快打开局面,壮大了势力,向石宇被任命为贺龙司令部参谋,时刻与贺龙相处。
   贺龙于辗转黔、川、渝,1926年11月退到铜仁,与凤凰陈渠珍保持友好联系,主要联络人就是陈策、向石宇。
  
   四、蒋介石南京争权,贺龙南昌起义
   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号召北伐,贺龙在铜仁起兵响应,8月移师常德,编入唐生智第八军第六师,后编入第九军第一师。唐生智任命贺龙为湘西镇守使。9月,贺龙在澧州率部北伐,由澧州攻至湖北宜昌,战功赫赫。1927年初,贺龙所部奉命移防武汉,守卫革命中心;1927年3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成立,汪精卫任主席。

共 12986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文章就像一部战争题材的电视剧,以熊桂清的一生为时代背景,讲述了发生在辰溪的一段历史往事。熊桂清,也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在特殊生存环境下,慢慢成长为狡黠与贪婪的土匪。那些年,时局动荡,熊桂清亦官亦匪,其所部多次被整训、编散和收编。贺龙率红军经过辰溪时,曾联系熊桂清率部弃暗投明,不肯放弃家庭和既得利益,但表示不与红军为敌,使得红军顺利通过辰溪。后,熊桂清率部开赴长沙抗日前线,却遭国民党清算而乞讨回到辰溪,结果被人发现,并押到县城公开处决,“一代枭雄,定性巨匪”。通读此文后,我的最大感受是土匪也不是天生的,为兵或为匪,是生存环境造就了熊桂清。不管历史如何评价他,仅从文章的内容来看这段历史,在红军路过辰溪时,他命所部朝天鸣枪,红军顺利通过,是其功之一。长沙会战时,你率部赶赴抗日前线,虽还没来得及投入战斗即被清算,是其功之二。历史自有公论,任凭说。文章以大量的史实为据,增强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编辑:墨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1-05-13 10:03:55
  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2 楼        文友:松阳云逸        2021-05-13 12:07:02
  感谢编辑老师!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