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情满攀枝花(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情满攀枝花(散文)


作者:夕照青山 布衣,285.5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423发表时间:2021-05-13 18:13:55

“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这是人们对四川攀枝花市这座以花为名城市的美誉。
   一九六五年五月,未满二十岁的我来到了金沙江畔,参加三线建设,直到一九九一年初,单位调派我去筹备公司驻成都办事处。在攀枝花,我工作生活了二十六个年头,度过了我年轻时最美好的时光,留下了难忘的青春记忆。
   五月五日,和老伴一起,我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攀枝花。
   一九六五年,为“备战”,毛主席作出战略决策,在大西南部署“大三线建设”,川滇交界的金沙江两岸开始了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
   毛主席说:“攀枝花建不成,我睡不着觉。”
   来自全国各地支援三线建设的队伍,从四面八方云集到荒凉的金沙江畔的河谷地带,拉开了大规模建设攀枝花的序幕。
   建设初期,邓小平来到当时为保密设立的特区“渡口市”视察。面对攀枝花崇山峻岭中探明储量71.8亿吨,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钒钛磁铁矿”其中伴生的钒储量居世界第一,钛储量居世界第三,同时还有石墨、煤炭、石灰石、白云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解放战争指挥过千军万马的邓小平,笑赞道:“这里得天独厚。”
   一九八七年,渡口市更名为“攀枝花市”。这座年轻城市,至今走过了五十六年的创业历程,攀枝花钢铁公司成为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之一。
   地处攀西裂谷地带的攀枝花市,阳光灿烂,没有寒冬。是木瓜、芒果、香蕉、篷雾、石榴、樱桃、草莓、枇杷等各种特色水果产地,一年四季水果不断。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总热量是四川省最高的,日照长,无霜期达300多天。随着旅游发展,很多的外地游客,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近年纷纷来到攀枝花,享受冬天暖暖的阳光,成为著名的阳光之城康养地。
   五月,天高气爽,风和日丽。正是花开烂漫的季节,虽然攀枝花花期已过,但遍布全市的凤凰树正是盛开时。步行在街头、广场、公园,缕缕阳光下,凤凰树繁茂细小的翠绿叶片中绽放着一簇簇红艳艳的小花朵,数不清的三角梅红色粉色白色的花挂满枝头,清澈的湖水上漂浮的荷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各种颜色的小花,放眼望去,绿草如茵,花开百态,到处都是红花绿叶相互依偎,在微风中摇曳飘舞。凉爽的风轻轻地迎面拂过,拂醉了流连于花丛中的我,牵起了我心中对往日时光遥远的怀念。
   建市五十六年来,攀枝花这座城市从诞生、成长到今天步入壮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攀枝花人在一遍荒山野岭上,建起了一座美丽的钢城。有多少人为这座城市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不管是过去和现在,曾经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攀枝花,都有着难舍的感情。对艰难创业开发“不毛之地”付出的艰辛过程记忆犹新。走进《三线建设博物馆》那一张张照片,文物展示着建设初期的历史,讲述着创业的历程。站在那里,我想起曾读过攀枝花一位年轻作者七十年代写的一首小诗:
   云雾、峰峦,
   崖陡、路险,
   小路巴掌宽,
   机器要上山,
   咋办?
   山崩地裂一声吼:
   抬上肩!
   云雾吓得躲闪,
   山崖急忙靠边,
   号子是前进的鼓,
   脚步如离弦的箭……
   作者形象地描写出了,在建设初期,创业的艰难。在矿山、在密地、在仁和、在大渡口、在炳草岗、在弄弄坪、在河门口,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三个石头支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是当时提倡的先生产,后生活,大干快上,艰苦奋斗搞建设的真实写照。攀枝花的建设者们硬是用肩膀扛用双手挖,修公路、架桥梁、建厂房,建设起了攀枝花这座百里钢城。自一九七O炼出第一炉铁水,攀钢,这个现代化的钢铁企业,如今在金沙江畔生产出用于铁路建设的无缝钢轨及各种优质的钢材,钒钛产品远销国内外。
   攀枝花又名英雄树,花开时,一朵朵鲜艳似火的大红花,就像燃烧的火炬,她是攀枝花的市花,也是攀枝花建设者们英雄的象征。
   忆往昔,看今朝。攀枝花发展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林立的高楼、纵横交错的高架桥、四通八达的交通:机场、成昆铁路、直达成都和昆明的高速公路,与正在修建的成都穿越大凉山连接攀枝花的高铁。
   短短三天,我和老伴与年轻时的同事朋友伙伴相聚在一起,虽然都已是白发老者,他们真诚热情地接待,恰如明媚的阳光,火红的花朵围绕着我和老伴,暖暖的直到心里。回首往事,我们从青涩走向成熟到如今老年,每个人都经历了许许多多。摆谈中,情之所至,对人生大家感慨万千,对国家改革开放的未来充满希望。我们一行漫步在河门口公园、在仁和广场、在竹湖园,处处游人如织,乐器演奏和歌唱声此起彼伏,休闲娱乐的人们,身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享受着今天生活的快乐。很多人年轻时就奔赴三线来到攀枝花,怀着青年人的理想和满腔热情,投身攀枝花建设。几十年来,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无怨无悔。在大山之中,在金沙江两岸,今天,他们仍然继续努力工作生活着,在这座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美丽城市——攀枝花。
   祝福他们,来自祖国各地的攀枝花人。一江春水向东流,愿光荫含笑,岁月凝香,流年静好。

共 194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回首,回忆着半个世纪前的往事。如火的青春在这里燃烧,激情于这座城市共存。这里的一切都留下了最美好的记录。花与城将这个岁月点缀。奉献与无悔都留在攀枝花。作者用充满激情的笔歌颂了劳动者,也赞美了为大三线奉献了的人们。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13 21:21:26
  一篇充满真情的记叙散文,朴实中见风格,学习了!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夕照青山        2021-05-13 21:47:02
  谢谢枫魂帝星老师编按、黄金山老师阅评,祝二位老师夏祺,敬茶。
3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1-05-14 18:16:39
  青春无悔,这座城留在生命中。感谢您赐稿菊韵问好夏祺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