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恒】【菊韵】朝圣延安(散文)

精品 【江山·恒】【菊韵】朝圣延安(散文)


作者:刘明国 童生,878.8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089发表时间:2021-05-14 18:08:20

【江山·恒】【菊韵】朝圣延安(散文) 猴年未的武汉文学盛会,使我有幸游览了心中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
   我和文友们是从武汉乘高铁出发,第二天早八时再从西安乘大巴客车出发去延安的。导游告诉我们,车程往陕北黄土高原进发到目的地,要四个半小时。我想若是从岳阳我居住的地方出发,那是要用数千里之遥的时间了。但无论远近也无论寒暑可延安就在我们的心里,近在咫尺或是那零距离的感觉,情感之真挚,没有了地理距离的概念。——中国革命的圣地啊,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居住,指挥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地方,与井冈山、瑞金、遵义、韶山、西柏坂有同等意义,有可同日而语,但又是更具特别史诗意义的地方。延安,在教科书上曾由老师向我们郑重解读过它至尊,在中国革命纪念馆曾由讲解员向我们解说过的它的神圣,也在无数影视教育片中感觉过它的伟大,还在不少报刊资料中、文艺作品中捧读过它的红色美丽,暖人温度……延安虽地处陕北的黄土高原,荒凉、寒冷、贫瘠,却是一个对中国革命有过特殊影响,特别贡献和产生人间奇迹的地方。北望延安情万种,说它较之其他革命圣地更具史诗般意义是理所当然要首推点赞的。由今古传奇中华文学传媒集团组织的文学活动团队能选在伟人毛泽东12.26日诞辰这天,即伟人诞辰123周年的纪念日子,带领一百多号文化执子来到圣地延安躬身朝拜,耳濡目染,潜心体验,那带来的视觉冲击,心灵感动,情感喧腾该是多么地会令人终生难忘和受益。出发途中,我们每个人心中无不这样憧憬着期盼着。
   寒风吹过渭河平原。早饭后,我们的朝圣团队分乘两辆大巴旅游车,一前一后的奔驰在通向黄土高坡去延安的高速路上。车内刚认识不久的文友们,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个个精神焕发,谈笑风生。六七十岁的老人不少,有的高龄老人乃至已年过九秩,因为怀揣圣火,要去圣地亲身朝拜,不顾劝阻,由后人陪着来了。我见腿脚不便的年长者还拄了拐杖,他们向主办者表达的心声是,有生之年,得此机遇,一定要来延安感受毛主席当年在那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是如何领导全国军民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那叱咤的历史风云里一定有他们最想见到的东西。我们年轻些的人同行中跟着又受了不少感动。出发前,我因北地高原严寒,还有许多担心顾虑呢,但环视坐中长者,在我之年龄之上者,何止十人二十人,于是我被身边感动中也就信心满满。
   车过铜川后,我们见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寒流南下时所下的一场雪,山坡杂木丛中,村庄边,许多废弃的窑洞口,沿山小路都有雪籽和零零散散的棉雪。虽未见“……原驰蜡象”的雪景,但我还是因时因地睹物思人想起毛主席那篇《沁园春》北国风光的词。其豪情万丈的文章气势,曾令当时重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的军政要人、文化巨子手足无措,高山仰止,知难而退。
   我们想着,议论着,在汽车的奔驰中快速接近着目标。这天也真是神了,主席诞辰的二十六日,真是看到北国风光那“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妙。先天的雨雪,苍天竟将其一收而尽,把个湛蓝晴好的蓝天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温热的阳光把我们要去圣地朝拜的心仓已照得通亮,这是毛主席知道我们这群赤子今天要千里之遥专去朝圣当年圣地,红色文化之源而赐福给我们哩!我们的虔诚报知了主席,也感动了上苍。心揣圣火的饮食男女们,心中有梦的追求者们,还会怕它零下十几度的严寒考验么?
   四个小时的行程后,导游介绍说:大家急盼热盼的延安古城就在不远的前方了。果然过了杨家岭隧道后,车便径直开进延安的主街道了。没有大型城市那多远郊,近郊繁华,但它蓄积的灵气放出的历史文化之芒,影响全中国乃至世界的能量,哪怕是其中的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是其他任何一座城市难于比拟的,中午在酒店用罢午饭,下午去参观杨家岭、王家坪两处领袖故居旧址时,我先了解到这里是加了许多现代元素,现代气派的延安地理中心位置,比车进城时,沿途所看到的道路、街道高楼建筑,学校、机关、工厂、商铺以及周边的山山水水特别。我开始感受延安之魂存在的所在!
   延安,圣灵的古城坐落建造于三山两水的狭长的山谷平地上。三山是著名的宝塔山、清凉山、山,两水是穿城而过的延河,还有一条南川河。三山无论四季如何更迭,独特雄姿和散发的当年革命豪气依旧摄人心魄,撼人肺腑。解放后新建的延安大学,延影基地,正在生长出新的延安故事。
   当然,我们这批远道来的包括不少年轻人在内的朝圣人是专程到延安来感受延安之魂的存在,来沐浴圣地灵光,以沾“仙气”,重温历史,激励壮志,不忘初心,紧跟如今的党中央,为复兴中华献上大家一份微薄之力的!
   杨家岭,王家坪、枣园村,三处革命文化遗址就是圣地之魂,灵光所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少奇、弼时、五大书记曾生活居住于此,他们与战士们同吃着小米、南瓜、土豆、黑豆,同睡土坑一起同艰共苦于址,他们运筹帷幄,手挥千军,以世界上最粗糙的饮食,最简陋的住所,穿着,发挥最落后武器的威力,靠智慧、人心、靠坚强与自信,靠团结与壮大,硬是用十四年多的时间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并用三年时间打垮了八百万国民党反动军队,创建了新的中国,使屈辱了上百年的中国人获得尊严、重新站了起来。并选择了新制度,自己做主坐江山。参观中,听讲解员解说中,在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朱总司令等领袖窑洞的旧居前争相留影中,谁不摸着件件文物感慨万千。一个从北方X地来的老教授,不时激动发表着他的言论,感慨,“老人家啊不容易,所遇的对手是何等的凶残强悍,博弈双方,条件是何等相差悬殊……终是以小胜了大,以弱胜了强,以正胜了邪,凭什么啊!”我们同行中人有的便直接回答,这是正义,人心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的胜利,是伟大领袖英明统帅决策的胜利……老教授说,“对啊,所以我们作为后来人不但要好好领会、体味、珍惜,更要继承不忘初心,不负前人,将老一辈打下的江山建设得一流美好啊!”我们经过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军委大礼堂、书记处大礼堂时,仿佛听见了当年领袖们、首长们、将军们在简陋建筑中说话,议论的回声。今天前来体味感受的后人们,你们心诚的态度我们的在天之灵,看到了啊!中国是大有希望的,中华民族是永远伟大的民族。
   返回中,有人提议,应留张集体影,大家一致呼同。
   留影处选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中就注意了这座建筑的伟雄壮观。现代气派,风格当然是城中当年简陋建造仅及于六七十年代农村公社大队的公共建筑相差无几的谓之为“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军委大礼堂”“中央书记处”等的建筑不可同日而语了。在我看来,圣城新旧建筑的对比,正可用的则童话以记之,中国革命正是从丑小鸭变白天鹅的!
   纪念馆内宽阔的大堂是五大书记肩并肩,手挽手的巨幅金色浮雕,象征着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成功,成功元素秘密都在这些伟人们的并肩挽手里,便能在踏破一切艰难险阻中,具有一往无前,排山倒海的气势,他们就是南湖那艘革命的航船。广场的中心处是伟大毛主席翘首蓝天,俯瞰中华大地,纵览九州风云的巨幅铜像,让人联想到,在这位谁主沉浮,天地翻覆的伟人心中手中,曾握“两论”开山斧,曾挥动《论持久战》的抗日神器,曾拉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天弓,曾谈笑过一切反动派包括原子弹都是纸老虎的故事。他是韶山冲里一农民的儿子,是东方巨子。他的伟大一生无论是看到他以哪种神态出现,我们革命的后人,都能感受到他那“四海翻腾云水怒,五州震荡风雷激”和“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长幅画卷,感受到他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宏阔和有自信。
   朝圣延安将成为我等中国人永远的教科书。回来后,我试写了一阕词《水调歌头》朝圣,与文友们交流,齐赞道出大家心声。
   友自八方来,怀敬上延安。不管天寒地冻,心中圣火揣。文学大典结伴,专程朝圣谁来?清凉神韵好,仰读宝塔山,延河赤子怀。杨家岭,王家坪,枣园村。争相旧居拍照,热泪话当时。南瓜小米步枪,主席窑洞灯光,驱寇灭蒋帮。今日诚朝圣,初心永不忘。

共 32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非常欣赏刘明国先生的散文《朝圣延安》,带着赤诚的心,趁东风来到革命延安,心情激荡!零距离的感受,中国革命的圣地,感受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地方,意义非凡,人生大幸。红色的美丽,暖人的温度,特别贡献和产生人间奇迹的地方。真是风情万种,更具史诗般意义。在伟人毛泽东12.26日诞辰123周年的纪念日子,来到圣地延安躬身朝拜,耳濡目染,潜心体验,那带来的视觉冲击,心灵感动,情感喧腾,真是万分幸福。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抒写襟怀。散文文字洗练生动。,感悟深刻杨家岭,王家坪、枣园村,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感受延安之魂!歌吟圣地发展,沐浴圣地灵光,以沾“仙气,重温历史,激励壮志,不忘初心表达忠诚!为复兴中华献上力量。“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圣地回来后,作家填词一阙词《水调歌头》朝圣,齐赞道出大家心声。动情好文来自亲身感受。鼎力推荐欣赏!谢谢赐稿!【编辑:黄金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51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14 18:09:38
  刘明国先生的散文《朝圣延安》,带着赤诚的心,趁东风来到革命延安,心情激荡!零距离的感受,中国革命的圣地,感受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指挥中国革命夺取全国胜利的地方,意义非凡,人生大幸。
活到老学到老
2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05-14 21:01:33
  多谢黄老高评。当以此再作努力,写出让读者也包括自己更能满意些的好作品奉献我们火红的年代。
   前几年的那次延安朝圣活动,确实使我们一批新老作家和文学青年受益终身
3 楼        文友:刘明国        2021-05-18 23:03:28
  十分感谢江山文学评审组对此文的认可上线。慧眼不弃遗珠。再谢,夏安文祺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