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油桐花开(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油桐花开(散文)


作者:足行两行泪 举人,380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62发表时间:2021-05-16 18:30:14

【菊韵】油桐花开(散文)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油桐树,因为它已被连根拔走了,就连刚开始还有些零星的小树苗儿冒出来,也被斩草除了根。
   其主要原因,是桐籽榨出的油,鲜有人使用,已被其他更好的东西取代了。但它毕竟是我们曾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产物,更是那个时代忘不了的印记!
   油桐树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就像我的童年一样,仅存于记忆之中了。
   油桐树长在我童年的梦里,是我喜怒哀乐的印记。我们家族追溯好几代,都与农村农民结缘太深。我在茅草房、泥土墙、山岩下、良田旁的地方长大成人。在那个年代,祖先总是把“栽桑点桐,子辈不穷”的祖训留给后人,他们凭着历史沉淀的眼光,看到了油桐树的光明前景。当年他们是舍不得吃穿,用积攒下来的钱,才栽种了这发财树;又在长年累月的呵护下,油桐树长成棵棵参天大树一一这“聚宝盆”就成了日后的家产,留给子孙万代享用。儿女们也确实靠祖上的这份阴德过起了暂时可解燃眉之急的日子。
   由于油桐树是造福树,广泛栽种在田边地头、山坡林地上。它不嫌土瘦,不嫌地薄,谁人要是不知好歹地砍伐它,不管它伸展出的枝叶歇没歇到你家自留地或农田,总会给你扣上一顶破坏“农业生产”的大帽子。
   如果砍倒它的人是“贫下中农”,也会被挨整。一手遮天的队长大人,会把你骂得心惊胆战。当然,遇到他不高兴的时候,更会克扣你一天下来才挣回的十个工分;如果“地富反坏右”胆敢要油桐树的老命,那它的“好日子”一定走到尽头了。
   我们生产队就出过这样一件事,富农子女王三毛,把歇他家园子的油桐树修剪了一个枝丫,枝梢上大约挂着三四个还没长成的桐籽,这下可闯大祸了。在晚上的批斗会上被打得喊爹叫娘,第二天按三四个桐籽的损失,扣去了他们家三四百斤包谷的口粮。
   因此,即使在动乱的年代,谁也不敢拿油桐树撒气和开玩笑。
   春节过后,春天来临。地上的草青了,山坡上的青岗树、黄荆树、莿藤以及其他的柴树,都先后有嫩芽从光秃了一冬的干树条上冒出,但油桐树的枝娅上,仍和冬天的景致一样。有经验的老人们,总是拿油桐树说事:“你们的衣服不能脱早了,还没冻桐籽花呢”——奶奶那时也给我说过这样的警语。我感觉到,那掉得一匹叶儿也不剩的油桐树,果然在受了一场凛冽的寒流的刺激后,先是油桐树的枝梢被冻开了一个“包”,随后是一天比一天明显地冒出嫩绿,再往后,就是漫山遍野粉白的油桐花开了。这是一种怎样的磅礴气势啊!它是那样的纯净,纯净的只有白色——排山倒海的白色,完全盖过了最早报春的新绿。
   可惜那时没有照相机,连手机也很少,即便有也是枉然。手机里根本就没有照相这个功能,不能拍下这摄人心魄的活景。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用黄荆树条编成一个圈,把掉在地上的油桐花扎成一个花环,戴在头上。整整一个下午,把手上的牛绳拴牢在树上,在有莿的山坡上拣柴。尽管汗流浃背,也不肯放下头上的花环……
   持续了一个礼拜的油桐花,最终僵尸般死在了地上。花谢之后,就有大片大片的绿叶长出,盖住裸露一冬的树干,这多像人类的孝子,孝敬操劳一生的父母,给他们以安全和快乐的享受啊!
   油桐树花和叶谢落时,是我比较开心的日子。春去秋来,贫瘠的土地上不长柴不生草,但这些坠落的花和叶,可以装满我空空如也的背篼,它在牛厩里可以烂肥,可以在泥巴灶台垒成的锅孔里,生火做饭……
   新鲜的油桐叶儿有一种清香味。每年春天,我们家用它包裹嫩包谷面,蒸馍馍吃,里面配上赏心的青南瓜丝,味道美极了……
   不等油桐叶泛黄掉落,高枝上的桐籽就成熟了。成熟了的桐籽仍泛青,开始并不会自动往下掉。这时,生产队就组织劳力,用长竹竿打桐籽。圆圆的桐籽掉下,油桐叶儿也会跟着掉落一些。每年这个季节,晒场上都堆着成山的桐籽,晚上一家一户轮流值守,人们也乐意去挣夜里的工分。
   “大部队”扫荡之后,是一片狼藉。这个时候,一直按兵不动的我们这些“小的们”,就倾巢而出了。麻芋子我挖过,蓖麻我也采摘过,可那些都只能卖个小价钱,唯有晒干了的黑乎乎的桐籽最值钱,一斤就是好几角呢。
   因此,我拣那些漏网的桐籽时,总是把眼睛放尖,在高高的油桐叶缝穴间,用脖子都望酸的执拗劲儿,寻找每一个桐籽。有时被毛毛虫爬肿,有时被毒刺抓伤……我用勤工俭学的钱交学费,也买笔墨纸砚,有时家里还“阎王老爷不闲鬼瘦”地,从我身上搜刮些钱去买盐买醋。
   堆在晒场上的桐籽,很快由青变黄变黑,还有一种臭烘烘的怪味。队长是我们全队的土皇帝,他早就动起了鬼脑筋,他的话谁敢不听试试,准把你收拾得服服帖帖的。为了不“窝工”,他才不像其他生产队那样号召集体剥桐籽。他琢磨出一套办法,而且这办法年年推广,像分口粮那样,他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去剥晒,然后验收上交。再像交征购粮那样,统一背到我们镇上的粮站换钱。
   剥桐籽是一项苦差事,手指头剥肿,指甲盖开裂。蚊子在耳朵边嗡嗡旋转,你也不能去拍打,弄脏了的手黑乎乎地很难一次洗净。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再或者一个晚上过后,不管你多么发奋,也剥不出几斤桐籽。
   我们大家把分配的任务完成之后,留下的桐籽壳,算是辛苦后的落头。桐壳子有碱性,听说有些家把它做成土碱,但工序很多。我记得最清楚,我们家对桐壳子有两种用法,最终也没能卖出去一分钱。一是冬天用它烤火,烟子很大,呛得人眼泪汪汪直掉。用它煮饭的时候,风箱噗嗤噗嗤响得噪,手都拉酸;二是用它在春节过年时,做米豆腐吃。我们也用过桐壳灰洗衣服,它可以去汗渍去油污。
   至今我还记得,用锣子筛桐壳子灰,泡米和包谷馐馐做米豆腐的事,用它做的米豆腐呈金黄色,有浓香的碱味。如果现在有人再想吃到这种纯正口味的食品,那只有把童年的梦重新再做一回了。
   想来想去,这里还该补上一笔。小时候我使用过桐油灯盏,一个前面尖、后面妥圆的铁器里,装上桐油(以前叫洋油,对于这个洋字,大家肯定都知道它是洋货吧!),灯盏里放一根自制的灯芯菍子(那灯芯菍子是舍不得用好布料的,大多都是用穿烂了的衣服,或从烂袄子里,取出发黄的棉花做成的),在桐油中侵泡……火苗不大,光照不远、有些暮,我常常在做作业时,有意把它的火苗剥大,但时间不长它又暗下来了,故又重新再剥一下……后来,我听大人们说我学习不用功时,就这样说:“你是桐油灯盏吗,非要一剥才亮?”
   有一年春天,我在外省的一片山谷里,看到一棵开花的油桐树,零落在山前,孤独得可怜,旅游的人围着它拍照,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说它的花形如喇叭花,说它的花儿粉白得像桃花,但比桃花好看,因为它有淡红的茎,均匀地分布在花壁上,但没人知道它是什么花!
   “它叫油桐花”,我说。随即还补充了下面的话:“是伴我童年长大的吉祥花……”说着,我走过去,站在他们中间。
   相机“咔嚓”一声,算是弥补了我童年些许的遗憾!
   却又在想,啥时才能见到油桐树结的果实,心中甚是期盼!

共 27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油桐花开在五月,记忆中伴随着童年一起走过。淡淡的忧伤,花香中有着苦涩的滋味。一辈子的不舍,油桐花浅色的粉,走过的岁月中总会留下印象。那曾经拥有的一切,养育了生长在这里的人们。看桐花,打桐籽,剥桐杨,贫瘠的生活就是这样一天天过来,现在已经是渐行渐远。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记录着远去的童年时光。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21-05-16 20:58:31
  一棵树留下的是满满当当回忆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1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5-26 22:39:37
  油桐花开遍春天的田野,它在我童年的世界里圣洁如白莲花。
回复1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5-26 22:40:32
  回味以前,让我尝到了丝丝甜蜜。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16 21:18:14
  油桐树当年很珍贵,花也很好看,是农时经济的宝树。可惜被败家子损完了。文章很实在,学习点赞了!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5-16 21:37:53
  我小时候,农村满山遍野都是桐麻树,冬天掉叶,春天开花,随之发叶,秋天收桐……而今想来,回味无穷。
4 楼        文友:叶雨        2021-05-16 21:43:15
  艰苦的岁月,能糊口的花草树木都是让人难忘的。油桐花的记忆写得很详细很细腻,把人的思绪带到了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成为了永远的记忆。赞一个!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足行两行泪        2021-05-26 22:42:14
  可惜,现在油桐树已经砍光了,再也见不到油桐花海了。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