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卧薪斋闲读《三国演义》笔记(3)(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卧薪斋闲读《三国演义》笔记(3)(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53.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22发表时间:2021-05-22 12:34:05


   在历史上,大凡谋反篡位的人都是不得人心的。曹操对这个道理也是懂的。但是不准他人谋反,自己篡位不篡位那可说不一定。人嘛,大都是有野心的,只看有无机会去实现罢了。
   董卓篡位天下大乱,袁绍感到自己一人对付不了董卓。于是袁绍就聚麾下文武,引兵三万,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会盟就是联盟,他两人合议后,便借汉天子之名,向天下发布檄文,邀请各路诸侯来呼应。檄文曰:“操等谨以大义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恶充积!今奉天子密诏,大集义兵,誓欲扫清华夏,剿戮群凶。望兴义师,共泄公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檄文说得很在理,得人心。于是曹操发檄文去后,便有长沙太守孙坚、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等各镇十八路诸侯皆起兵相应,可见声势浩大。
   然而十八路盟军又为何连遭失败、最后还不战而自溃呢?纵观古今中外的一些联盟组织,都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盟的,利益在,联盟就在,利益去,自然联盟散。联盟中的各个成员都是带着各自的自身利益来的。如果自身的利益得不到满足,自然就会退盟。战国时期的六国联盟,不仅不能取胜于秦朝国,反而被秦国各个击破,原因就在这里。人各一心,不能成事。自从董卓暴乱后,十八路诸侯就早已各打各的算盘了。孙坚初战,济北相鲍信却怕他夺了头功,暗发其弟经抄小路先战;孙坚初战得胜后报捷催粮,袁术却恐破了洛阳而乘势不发粮草;袁绍作为盟主,不仅把自己的有生力量藏而不用,而且以私情坦护袁术不发粮之过,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后至董卓迁都,本应全力追击,袁术却疑而不进;孙坚飞奔洛阳得玉玺而托疾辞归,袁绍讨伐董卓上不肯用力,却为玉玺要与孙坚大动干戈;太守刘岱向乔瑁借粮不成,杀死乔瑁尽降其众;刘表庸才讨伐董卓不肯发兵,却为传国玉玺而截击孙坚,只有曹操引兵追击,势单力薄,免不了失败,十八路诸侯统联军讨而无功。曹操大怒斥责道:“竖子不足与谋”。这样的联盟叫“联盟”吗?顶多算是助助威风,看看热闹!焉有不败之理。“天下不可无公”,为公事成,为私事不成!凡是打天下的,都要打出这个“为公”的大牌子。至于在这“大牌子”的后面搞些什么小动作,那就靠各自的心计了。不过有一点就是:小动作是要搞的,并且参与联盟的人都要搞一点,起码赚点自己的实力,不然以后怎样得到封赏,得到加官进爵!须知:这些都要靠实力的。
   孙坚其人是消灭黄巾军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但他勇而无谋,依仗自己的勇武为东吴的创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由于缺乏足够的战略眼光,在开辟东吴天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重大的失误。因而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称霸天下的夙愿,而且37岁就身死敌人的乱箭之下,只是可惜可叹!孙坚的失误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一是十八路联盟讨伐董卓时,孙坚冲锋陷阵,屡屡立功,然而得到玉玺后,心生异端,成为众人之敌。玉玺得来无用处,反而遭受袁绍、袁术等人怨恨,后遭刘表的全力截击,损兵折将,几乎达到全军覆没的地步;二是孙坚占据江东,江东地灵人杰,有很多杰出人物,孙坚应极力选贤任能。俗话说:“得人者昌,失人者亡”。相反孙坚不仅不能起用江东人杰,反而就连已有的旧部人才也不能有效的使用;三是孙坚部的领导层的结构不合理,缺少具有战略眼光的谋略家,因而形成了孙坚一人说了算的局面,这就难免有重大失误;四是孙坚荆州失败后,应稳居江东,安民抚和,招揽人才,图谋江东大业,养民蓄锐而一统天下,然而孙坚重返江东后,不仅没有在江东建立稳固的大后防,反而以小恨发重兵过江,报刘表截击之仇,最终导致了孙坚身死衰亡。真可谓:孙坚得玺而不帝,刘备无玺而登帝,孙坚反因得玺身先死。当皇帝或当不皇帝,根本不在于有没有玉玺!
   袁绍巧计夺冀州,韩馥无谋懊悔迟。袁绍先同公孙王赞联盟攻冀州,暗中又将这绝密情报告之于韩馥,迫使韩求袁绍入冀州抗公孙。这样袁绍借机吞并了冀州。韩馥引火烧身、引狼入室而又执迷不悟,力谏不听,反而以“古者择贤者而让之,诸君何妒忌”而让之,好一个“择贤而让之”,真是愚蠢至极。
   孙坚身死,孙策年幼,又遭新败,全军虚弱,刘表当一鼓作气占据江东。可是刘表徒有虚名,不听良策,反而以一无谋之黄祖而不取江东,坐失良机,可见,刘表是妇人之慈,缺乏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政治抱负。刘表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都不过是响应,并没有真的行动。只是袁绍一封信而截击孙坚,对他个人不仅没有丝毫益处,反而招惹了江东的痛恨。刘表不能举大义,而以小害引火烧身。刘表这样的人,占据荆州难守基业。被人所夺是意料中的事了。三国演义告诉我们:既然是联盟,那么参与者都要为一个“大公”的目标,去一起用力。绝不能打着“联盟”得旗号去打私人的小算盘。都去打自己的小算盘,那联盟就是虚假的,经不起小小的折腾。
   再看董卓如何?董卓自专大权之后,每日享乐饮宴。接到盟军攻打的告急文书,董卓还没有拿出主意,吕布便挺身出曰:“父亲勿虑。关外诸侯,布视之如草芥;愿提虎狼之师,尽斩其首,悬于都门。”于是董卓大喜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一日,董卓于大会百官,酒至数巡,吕布径入向卓耳边言不数句,董卓命吕布在筵上揪出司空张温。不多时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百官失色魂不附体。董卓笑曰:“诸公勿惊。张温结连袁术,欲图害我,故斩之。众官都惧怕吕布。
   董卓仗着吕布一人勇武撑着,于是要消灭董卓,就要先干掉他身边的大将。这个也是要拔掉打老虎的一个重要计谋,一个重要步骤!
   如何干掉吕布?武力与他斗,那时绝对无望的。“马中赤兔,人中吕布”谁能敌啊?于是就有“王司徒巧施连环计,只用美人不用兵。”的故事。有诗曰:“一点樱桃启绛唇,两行碎玉喷阳春。丁香舌吐衠钢剑,要斩奸邪乱国臣。”
   于是司徒王允就启用美女貂蝉去进攻吕布了。貂蝉自幼选入王允府中,年方二八,色伎俱佳,教以歌舞,王允以亲女待之。王允深知董卓吕布二人皆好色之徒,就好言加许愿买和貂蝉,二人密谋。貂蝉表示“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万死不辞”去解“倒悬之危”。于是王允运用连环计,先将貂蝉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谍间他父子反颜。王允抓住机会,将家藏明珠数颗,令良匠嵌造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酒至半酣,王允又叫二青衣引貂蝉艳妆而出。王允曰:“小女貂蝉也。允蒙将军错爱,不异至亲,故令其与将军相见。”便命貂蝉与吕布把盏。貂蝉送酒与布。二人眉来眼去。王允佯醉曰:将此女送与将军为妾,还肯纳否?”吕布大喜。谢曰:“若得如此,布当效犬马之报!”王允送貂蝉到吕布府中。吕布欣喜无限。不几天,王允又寻得机会,用喝酒宴请的手段,将貂蝉送与董卓。董卓笙簧缭绕,簇捧貂蝉,与貂蝉把盏。董卓称貂蝉为:“神仙中人也。”
   一个美女,周旋与董卓与吕布父子之间,极尽快乐之事。董卓行乐,被吕布发现,于是父子反目,吕布杀了董卓。篡位叛逆得诛。十八路诸侯数十万大军杀不了董卓,而貂蝉一女子就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足能胜之。王司徒之计巧就巧在将貂蝉明许吕布,暗关董卓,先许吕布,实际先送董卓、一父一子。这就给董卓贪色占媳有了根据,加上貂蝉聪明,有锄奸报国之心,能见机行事。两边巧妙周旋。董卓、吕布父子还有不反目为仇的?人中吕布和逆贼都“死于妇人之手”。这里把貂蝉与西施相比,为西施易作貂蝉难。西施只要哄一个吴王就行,而貂蝉一边要哄吕布,一边要哄董卓,两付心肠,要装出了两个面孔,真是难为了貂蝉。一个貂蝉敌得数十万大军,可见美女的厉害!“楚庄王‘绝缨’三会,不究戏爱姬三将雄,后为泰兵所困,得其死力相增救”。王允劝吕布杀董卓,一急一缓,一起一落,一反一正,一纵一收,比李肃劝杀丁建阳,更是淋漓痛快。王允巧设连环计除掉了董卓,可顺势治国安邦,然而王允都求之太急,应对李傕,郭汜赦免,从而徐图之。蔡邑因一时相知,而哭董卓也不对,然而对蔡邑这样的名人应予仁道待之。朝政未稳,而枉杀名望者也是大不利的。因为王允杀蔡邑使原本跟随董卓的人恐惧不安,造成对拥兵在外的李傕等部严厉不赦、求赦不得的必定死力拼搏。因此,王允也就难免得到身死家亡的下场。
   读这一段三国演义,要知道人世间有两点是不要轻易去碰的:一是别人邀请的酒宴宴席,那个东西不是免费的午餐,请你去了都是要付出好几倍代价的,鸿门宴人人都会设置,但是你把持住不去,那他也是那你没有办法的。不光这宴席没有几个不去的,即使知道是陷阱,他也要去英雄一回。吕布就是如此。二是美女一般也是碰不得的,尤其是别人送给你的美女,那东西可以抵挡几十万军队,叫你立马身败名裂。当然这个也是没有几个人能不接受的,吴王不行,一看到西施就“稀释”了,吴三桂不行,见到陈圆圆就“充气”了。董卓吕布等等都不行,一个个乐得去“做鬼风流”了。
  

共 358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老对三国非常熟悉,接连发出两篇后,现又出一篇。这一篇分析了三国一些人物成败的原因,分析得合情合理。如联盟大军打不过董卓,是因为他们各存异心,各有各的小算盘。孙坚有勇无谋,缺乏大格局,认为得到玉玺就能当皇帝,而不注重实力。韩馥无谋,引狼入室,迷信“择贤而用之”,故引火烧身,执迷不悟。董卓残暴而注重个人享乐,中美人计而死是很自然的。作者最后总结道:”一是别人邀请的酒宴宴席,那个东西不是免费的午餐,请你去了都是要付出好几倍代价的”,“是美女一般也是碰不得的,尤其是别人送给你的美女,那东西可以抵挡几十万军队,叫你立马身败名裂。”这些教训现代人也应该好好接受。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开头所云“在历史上,大凡谋反篡位的人都是不得人心的”这条定律是为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实了的,实践是检验整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你自己怎样标榜,只要你不是明正言顺的上台,就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王莽就是这样一个悲剧人物,赵高也是。所以做人要正派。读黄老的作品,不光在习作上学到好多东西,在个人修养方面也会受益匪浅。欢迎各位好好阅读。(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5-22 12:34:54
  读黄老的作品,不光在习作上学到好多东西,在个人修养方面也会受益匪浅。欢迎各位好好阅读。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1-05-22 13:02:24
  跟着黄老读三国,受益匪浅!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5-22 13:26:07
  鲁老先生辛苦了,敬业精神值得景仰!学习三国演义,不光要看小说故事,更要体会人生哲理,结合社会人生想想,才能收获大的价值!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5-22 20:14:01
  老师对三国演义已经融会贯通,许多片段都能背下来!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跟着老师读三国,真的很好!谢谢!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