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心灵独白(散文)

精品 【流年】心灵独白(散文)


作者:杨志青 童生,74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825发表时间:2021-05-26 12:35:51

【流年】心灵独白(散文) 也许是在文字中行走久了,没有了新鲜感,有的只是一个坚持,是一种习惯,一种对世界的认识。
   我是一个喜欢行走的人,我行走的是太行山,行走的是山村。我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独立思考。
   这些,只是自己心灵上的碎片,也许在别人眼里是垃圾,但对我来说,也许就是珍宝。
   生活还要走,只是想留下一点什么?
   也许心灵上的经历,也许就是我的珍宝。
  
   一、红土甲
   这里是原康最深处的一个村庄,名子叫红土甲。
   我们是从申家洼家开始的,沿着一条小河,也不知山里人是如何称呼这条小河的,我只能叫它无名河。对一个村庄的探秘,是一件很神秘的事,就像一位出嫁的少女,她总是盖着婚巾的,而沿着无名河,通向山里的路是曲折的,有时竞怀疑河流的走向,问山里人,才明白河流的走向。而路上,风是凉爽的,还有几座古桥,山里人走向外界的路。还有鸟鸣,甚至还有桑葚,像儿童一样,摘几颗,是那种久违的口感。
   到了,红土甲,一个幽静像让人害怕,只有铁锁把门的大队部,还有门上的几个牌子,在这里说明,这里是红土甲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先到的红土甲,甚至有一种害怕的感觉,我对着村庄高喊,有人吗?给自己装胆,无声,无声,看到墙上的红土甲村的介绍,这村有八十多人,我想这是户籍人口吧。
   在回来的路上,问申家洼的人,才知,平时红土甲村,有四五个人常住,这几天去城里干活了,因此,村里无人。
   这里的风景特美,美得让人醉。
  
   二、小场村散记
   五月的天气,说变就变,像小孩子的脸。今年的五一长假,是借来的长假,因为疫情,也因为经济的原因。在往年三天的小长假上,前后借来了两个星期天。本来想在5月4号活动一天,留下来最后一天,好好在家休息一下。可能是年龄的原因,运动量一大,身体就有一种疲劳感。而在家宅着,就是在书房中喝几杯清茶,看几页闲书,听一听音乐,看一看院子里妻子养的花,让身和心都处在闲散的状态。登山的一个朋友说有事,就把登山活动放在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了。生活就是这样,不会按自己的想法生活,适应生活才是生活的最高标准。
   昨天,气温一下子下降了十几度,天空还飘起了冷雨。今天早上,出门时,还担心穿得薄,特意加了一件登山服。
   说起来,这是第二次走进小场村了。如果说第一次走近小场村,在这之前,小场村在我的脑海中,是一张白纸。我们是无意中进入小场村的,第一次,是沿着柏尖沟南边的一条土路任性地走,在去柏尖山的路上,看到这里有一条路。问山里人,是可以通到口上村的。也可以说以前是山里人通山西的要道。在回来的路上,有几个老人,在割路边的荒草,指着另一条下山的路,能到我们停车的地方,这样小场村才进入我的视线。仿佛小场村是路上遇到的美妇,进入自己的心绪。在心灵上出现了,就惦记上了,第一次只是匆匆忙忙的会面,可能还没有时间看清面容。
   山里的天气较阴,温度比平地较低。山外的槐花已经凋谢了,在这里还盛开着。有的从城镇里回来,骑上电动车,村里的人大多在镇上买了房,只有种田的时节,才回到村子里种田。还有,路边上也有荒芜的田地,农村的衰败是从田地的衰败开始的,当种的两亩地的收入,不能支撑起一个家里的生活,山里的人只有别离。只是别离的路是辛苦的。当然,还有行路、文化、学校等问题。
   游走是一颗闲散的心,但也会有一种散乱的思绪。五一去了重兴店村的马家泉,今天走的是小场村,都是原康镇的西南山区。不同的是,小场村是离原康镇较近的村,而重兴店是林州和山西相邻的,是离市镇较远的乡镇。还有一点可能是这两个村不同的,重兴店是扶贫贫困村,而小场村不是。
   在重兴店村,感觉最好的是村里的大队部,是在原来的学校基础上重新修的,是上下两层楼,一共有二十几间房。而小场村,只是一个简单的小四合院,在我们路过的时候,有两三个老人还在建设一个不知什么用的小房子。感觉上小场村是一个衰败的农家院,而重兴店则是一个时尚的女人。
   如果说在第一次下山中,当快到小场村大队部时,有一个三岔路口,往南有一座小桥,曲折向上的山路,是水泥路。今天,才找到了答案。看到两个老妇人,一个苍白的头发,一个年轻一点,也是过了五十岁的年华。当我们说起小场村时,她们才说,自己的村子才是真正的小场村,而大队部所在地,不叫小场村,只是小场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山里的事就是这样,这也就理解了,往南这条路是水泥路,而往西面的路是土路的原因。小场村是小场大队最大的村,人口最多时,有三百多人。
   回来读县志,明朝万历年间,一户姓郭的先祖,从外地迁到原康南部的深山里,把当地的一小块平地,整修成了一个小“打谷场。”因房子紧靠谷场的南边,便称村名叫”小场村“。
   小场村是在一个山坳里,在小河的南边,有一座小桥和水泥路相通。当我们走近时,妇女告诉我们,通往村里的路刚打了水泥,现在,不叫人在上面通过。在通往村子的路边,刚树竖立一个石碑,是捐款的名单,是修路边停车场。小场村给了我们一个背面,也只有等别的时间才去探访吧。好在青山依在,绿水长流,小场村虽然衰败了,但小场村还在。
   时代总是在变化,原来修路时,可能山里人买车的还少,而现在,车多了,开车回村,最头疼的就是停车场的事了。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个人,我在游走山里时,最在意的是找停车场,还好我们是一群闲游的人,通常情况下,我会选一个曾经停过车的点,然后,大多是步行去探未知的村,有时凭着地图上的标志,有时就问山里人。因为,这个原因,朋友还一直批评我,一直说去原康的田家井村,那里有一座天主教堂,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田家井村还在路上。
   我是把游走当作一个棋盘,一步一步接近田家井村。说起来,我是去过田家井的。我喜欢散漫的游走,因为,在路上,你可能会遇到想不到的风景。我们都习惯按想好的生活生活,而不变的生活,又是世俗中人们想要的生活。而生命的意义,我想就是要打破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找到一种散漫的心灵之花。
   游走中,最可笑的是三个人的谈话,三个人的心是三个,一会可能是两个人的合纵,一会可能是这两个人的合纵。把心放在山里的绿色中,心也是散漫的,谈天说地,任性自然。
   游走的是心,还有留在心灵上的碎片。我的童年是在县城中渡过的,虽然,都市中的农村,也有一放学割草的经历,但是,没有上山采药材的经历。一路上,看到路边开的花,就向同行的朋友请教,那开得紫色小花的,他说叫血参。那果树下种得绿油的,他说是桔梗。朋友还采到几棵野生的桔梗,是一种童年的回味。
   游走中,还能找回饥饿的感觉。现在食物多了,吃什么都不香了,我感觉一天加大活动量,还要多走一点路,迟一点吃饭。那样,吃起饭来,饥不择食,吃什么都香。
   有时苦笑自己,别人是在闹市中修行,而我却偏爱在乡村山野中修行。现在,书写一些不知所云的闲淡文字。
  
   三、马家泉散记
   满眼的是绿意,五月的风吹绿了山野,这里的绿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温柔,那样的嫩绿。一个村里的老人站在一块梯田上,高举着手机,大声的对着手机说话。我们老远就听到了,当我们走近。他告诉我们,昨天不知道什么原因,山顶的信号塔没有信号了,在村子里打不出电话,只有走上山顶,才有山西平顺县的手机信号。
   这里,就是林州市原康镇重兴店村马家泉小自然村。我站在山里的一处水窖前,远处几棵桐树花开得正欢。山里的春天来得迟,比平地里要迟一二个星期。那一树树的桐树花,在远处看像一个巨大的伞,那淡紫色的花朵,组成一个大的伞形。远处是一望无际的群山,前面是一条河,隔河相望就是山西平顺县五里沟。山里的老汉打完电话,我们向他打听这个村叫什么名子,他说叫马家泉村。我在想,小村名子叫马家泉,那么村子里一定有口泉。一个老汉坐在家里的院子里,果然说有一口泉,还指给我们位置。
   山村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它就是一位沧桑的老人。这是第二次来到马家泉村了,不过,第一次是路过,是从对面的山西平顺五里沟,过河路过这个小山村。这一次是专程来探访,自然心情就放松了不少,也有了闲情。踏着古老的青石台阶,寻着老人指的方向,在一处梯田的下面,一个一米见方的小泉近在眼前,四周是用青石围边,像我们家里的澡盆一样大,沿着梯田的边有泉水流出,清澈见底。这就是山里人的生命之水,也许山村的先辈,就是因为这口泉,才落脚到这里,依山而居,开荒修田,繁衍子孙。形成了一个村落,有了村庄的历史,有了一个村的故事,一个村的人物命运。
   当我们一行来到那位指路的老人的院子里,老人热情地给我们从屋里搬出了小椅子。院子坐北朝南,有七间红砖盖的平顶房。老人住在中间三间,两边各两间,不过都上了锁。老人说孩子迁到壶关去了。院子很清静,也很干净,坐在一棵苹果树下,和老人聊聊天。老人七十六了,有病,也种不了地了,孤独一个人在山里生活,平时也去孩子那住几天。
   一个村子就是一个迁徙的故事,也是一本难念的经。老人无法说清祖先何时来到这里,但是,从老人的话中得知,马家泉村都姓王,是从原康镇周边一个村迁徙到这里。当年,是兄弟两个,一家迁到这里,另一家迁到了对面的一个小村,那个小村已没有人住了。
   村子里静静的,听老人说现在村子里还有二十几个人,大都是老年人。马家泉村是依山而建的房子、院落,层层叠叠,一家靠着另一家的院墙。村庄的建筑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原来的老院落大多是石头垒的,后来新盖的,是用红砖盖的。山里的追求生活的路线,也是一本厚厚的书。不过,山里的世界是宁静的,大多院门没有上锁,靠在山村的一个石碾上,想起去年冬,路过这里,石碾上挂着一排排的红薯粉条,四五个老人在晒粉条。听老人们说,这里过年还要杀猪,本来想,有时间了,重新来这里,看村子里杀猪,也不失为一件乐事,寻到失落的过年气氛。无奈,过年时节,一场大雪封路,再加上一场疫情,让人心不宁。
   对面的梯田里,看到老人在点种。有时想想,在绿意之间,在春天之时,山里人种田也是辛苦的,由于山里人少了,野猪就多了,野猪时常到田里刨庄稼。人和自然是一种什么关系?人少了,自然植被就多了,山里砍柴就少了,山就清了,天空也蓝了,空气也好了。
   当我转到村子后面,看到一棵巨大的树,开着白花。我对山里的树认识不多,有好多树种叫不上名子。还好,树上钉着牌子。这棵老树叫流苏,也叫四月雪。树下还建了一座古庙,是那种用石头雕刻而成的。朋友说古树边都有古庙,而我说是有了古树,才有了古庙。
   路上有两辆车开进村子里,三个小女孩子一跳一跑的,在两位大人的陪护下。孩子们对山里的世界是新奇的,一会采一朵花,一会拾几片树叶,不时,跑进梯田采几朵野花。
   她们才是这个村的主人,是迁到外面的主人。听她们的大人讲,星期天带她们回老家看爷爷奶奶。
   我们是这个村的过客,当归程之时,进村时,那位打电话的老人,在一个电线杆边扶着梯子,修信号塔的工人。我们说山里空气好,马家泉太美了。而他接话说:山里好,可是山里人得往山外迁。我无言以对,我是马家泉村的过客,一个村庄春天的寻梦者,对我来说,这里的花,这里的树,这里的鸟鸣,这里的村庄,这里的农人。就像看到一位老妇女,担着一担水,从青石台阶上下来。我就感觉这里生活不容易,为了点种,一担一担的担水,我年轻里也担水点种过,知道其中的辛苦。
   我不是生活的评判者,也不能解释尽生活的内核。回来坐在书房,写下一首小诗。
   马家泉
   一个横卧在太行山坳里的小村
   五月的风吹绿山野
   村头梯田的桐树花
   芬芳而娇柔
   像一个个小喇叭
   吹着山乡的曲调
   一村人靠着一口山泉
   养活着山里的岁月
   村里的老人们
   都在梯田里忙种
   村子里一棵三百年的流苏
   像巨大的伞
   支撑着乡村的沧桑
   一群归乡的小女孩
   在大人的陪护下
   回归马家泉
   寻根
   拾起乡村的一枚乡愁
   柔进童心中
   这就是故乡
   不是故乡的故乡
   是祖先的故乡
   是异乡飘泊的故乡
  
   四、四月雪
   世间有许多事,本来就在人世间生活着,花开花落。比如,认识了一个人,有时就感觉她到处都在,公园遇见,小巷遇见,龙湖遇见。走在山里,树木茂盛,各显风恣。而由于你的不认识,这种树的花开花落,一直没有进入你的眼睛,进入你的心灵。
   四月雪,又名流苏。我是在今年马家泉认识流苏的,那洁白的花,如一把巨大的花伞,远处望,是一把洁白的火炬,如一棵燃烧的云雾。

共 7594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发自作者内心世界的独白,作者热爱行走在乡村,热爱美丽的大自然,行走的过程中将心中的感慨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彰显了作者豁达、从容的心态,在平凡的日子里,记录着作者的心灵碎片。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红土甲、小场村、马家泉村的自然风貌,这些村子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姿,乡村的景色,是最质朴和自然的,作者行走在这些村子里,感受这些村的变化,回味童年的记忆。令人感到时光飞逝,但村庄依旧是农家人的根。一口泉,形成了一个村落,有了村庄的历史,有了一个村的故事,一个村的人物命运。令人回味无穷的村庄,沉默的村庄,处处彰显着岁月逝去的痕迹。作者用灵动的笔触抒写了村庄的美,村庄的过往,让人心生感触,令人感怀!对乡村这份深深的眷恋是永远割舍不下的。四月雪、槐树、妻子的花,在作者笔下都有了灵性,作者将这些花们赋予了情感,有了生命力,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洗涤身心的疲惫,让自己的身心平静。作者融入大自然的美好,让文字起飞,抵达心灵的深处。作者很善于观察事物,写出来的作品是那么亲切、自然、栩栩如生。让人回味很久,语言描写精炼、朴实、生动,充满真情的文字,读来很有味道。欣赏佳作!倾情推荐阅读。【编辑:永远红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531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永远红梅        2021-05-26 12:37:55
  感谢作者赐稿流年,祝作者写出更多佳作,写作快乐!
永远红梅
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5-31 18:07:12
  人间有味是清欢,人生在世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有追求地活着才有意义,尤其是当人身处逆境时,精神世界的富有更为重要。不论身处人生的低谷,都没有自怨自艾,任时光流逝、岁月蹉跎中以发现美的眼睛看待世界,一切都是人间值得。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5-31 21:06:32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