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行走的风景之梅城“弦歌不辍,响彻梅城”(散文)

精品 【流年】行走的风景之梅城“弦歌不辍,响彻梅城”(散文)


作者:芦汀宿雁 进士,7453.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927发表时间:2021-05-26 17:24:24

【流年】行走的风景之梅城“弦歌不辍,响彻梅城”(散文)
   知府大人巡街了!
   一支南宋制式的仪仗队,从“严州知府”城门出来,旗旗闪闪,鼓乐和声,走进了南大街……
   民居古旧,牌坊典雅,商品琳琅,香气袅袅,熙熙攘攘。恍然间,时光机穿梭到了藏富于民的大宋王朝。
   旗袍女子垚垚优雅半蹲,披肩金发女郎花开踮脚相顾,把春天穿在身上的流年家人与路人,或闪拍,或避让,或肃立,或观望……
   2021年3月27日,流年江南寻春团12人,呼朋引伴,走进梅城。
   白胖胖的豆腐包,黄澄澄的玉米粿,香芬四溢,馋得花开挪不动步。
   南长街上,尝一尝木佬佬(很多)的传统美食——严州烧饼、三都麻糍、玉米粿(玉米粉)、馄饨面,抿一抿野杨梅酒或严东关五加皮,访一访老字号。夹着梅城话的本土老板一边热情地招待,一边还口授野杨梅酿制法……
   青石板笃笃作响,把一颗颗逸动的心叩成春花朵朵,盛开在阳光的脸庞。春阳下,“敕封建德侯”坊,思范坊,状元坊,三元坊,熠熠生辉。“敕封建德侯”坊记录的是一个从布衣俞韶以武进阶建德侯孙韶的过人胆勇与善养士卒。思范坊追思的是范公希文先忧后乐的亲民情怀。状元坊表彰的是南宋状元方逢辰聚徒讲学的拳拳之心。
   六眼古井,明宣德严州知府万观石刻“德沛甘泉”表彰马量福捐资修井的善举与公益心。访思范坊,逛胡家老宅,观竺可桢故居,尝梅城小吃,流年寻春的步履响在街坊巷弄。
   梅城兴于三国,始设建德,县治梅城;唐代武则天时代,睦州州治由淳安迁至梅城;北宋末年,因方腊起义,宋徽宗改睦州为严州,州治梅城。人杰地灵的梅城,不但文治武功出色,还开创了钱塘江诗路文化之睦州诗派。
   不完全统计,以孟浩然、范仲淹、陆游为代表的睦州诗派诗词上万首,有唐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清溪清心,有唐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羁旅之思,有唐刘长卿“不为怜同病,何人到白云”的孤清与厚谊,有宋梅尧臣的“流彩满怀袖,托情非鸟鱼”的寄情之意,有“水香而善,其地可居”的原生诗意和睦州流韵……
   走进梅城,就是走进严州古府和人文睦州。伴着悠悠新安江,千车辚辚,百帆隐隐,名人辈出,梅城走过了1700年。
  
   二
   1984年春,循着浙大学子西迁之路,垚垚与大学会计专业班六个女生结伴,沿富春江畅游江南,踏古寻踪。
   欸乃一声山水绿。岸芷汀兰,春山如笑。在桐庐,垚垚一行登上严子陵钓台。彼时的她们,钝感于李昴英“船重只因将利去,船轻又恐为名来”的名利扰心,也难以共鸣不默而生、宁鸣而死的范公希文缅怀子陵《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的展衍成风。
   恰逢其时,她们有幸观瞻继范公后、第17次修葺一新的钓台与塑像,还与同校高年级三位男生偶遇,结伴同游,探幽梅城。
   梅城老码头,一个“桅樯林立、千帆齐聚”水运昌盛的荣光时代终结了?
   会馆,黄埔街,曾经的军事集镇和文化中心,已成了繁华旧迹的传说?
   古旧的河埠头伸到江心,连着一个水泥墩,延左右泊靠着几艘游船,石泊岸斜着三只乌篷船。艄公立于船头,静以待时。石驳岸边,几朵金花顺着30度坡堤蹲成一条“捺”线,“签到”老码头。
   蹲在上首的小俊,能干到自负的生活委员,说一不二的川妹子。波波是东北妞,重情又自我的女汉子。郭女侠,一副不合意就开吼的萌相,却是个顾家的乖乖女。一袭贴身连衣裙的是小美,一双黛眉惹人怜。临水的艳子,京城人的包容中散出一缕傻气,她啃起哲学来昏天暗地。垚垚居中,身量苗条,柔嘉有威仪。她们头顶一片蓝天,背倚千里烟波,鲜红明黄与黑白灰调两相映衬,定格一幕景随人意的青春影像。光影有魂,梅城故事就充满魔法的神奇与美,永不褪色。
   史料载,1937年深秋,梅城老码头迎来了“一江流韵一江诗”的文征队伍。浙大校长竺可桢带领千余名师生携着上百箱珍贵的教辅资料,陆续上岸,通过澄清门,从南而北,走进古梅城。
   梅城,浙大文军西征的首站。总部办公室设在总府街方宅,师生上课在建德林场、孔庙等处,住宿在万源当、东门街一带民房。青春的身影活跃在古城,因陋就简,潜心修习40日,还在乌龙山下垦荒拓业,保存并延续了古城文脉。当年就读浙大农业化学系的王灵芳老人回忆说,当年父亲寄信时夹了5元钱给她,恐有失,也给竺校长书信一封,请予关照。竺校长亲自交代助理,打算借钱给她……关爱师生,细节显爱心。
   招贤纳士,安顿数学家苏步青妻儿,宽纳物理学家束星北,笑聘政治学教授费巩,礼遇国学大师马一浮。竺校长是会看天、也会看人的“浙大保姆”。
   竺校长流亡办学,首创中国大学导师制,设立清贫同学奖学金,保障本校教学、图书资料和仪器设备,还协理浙江图书馆搬迁工作,保全140箱文澜阁《四库全书》。
   西天目(禅源寺)、建德(梅城)、吉安、泰和、宜山、遵义、湄潭、永兴……这些遍布大半个中国的西迁“站点”,串联起知识的播种和求是的学风,弦歌不辍,薪火相传。著作等身的竺校长,是精研学术的中国气象、地理学宗师,是立德树人的现代教育家,是洞澈如皎镜的浙大文军长征之魂。
   龙山书院(建德第一所学堂),范文正公在铿锵讲学。
   竺可桢故居(府前街孙家大院),浙大文军长征图谱在耳语曲线救学的故事。
   一江春水,因子陵之风而生动。一方梅城,因范文正公之忧乐而彪炳史册。一腔胸臆,以藕舫之求是魂而泽被千秋。
  
   三
   江水脉脉,一只半自动游船,满载青春诗意,摇向水天相接的南岸。
   三江锦缎,浮凫成双。站在船舷旁,兴之所至的垚垚哼起《月亮湾》,还摆出一个从体操老师处“贩来”的剑术招式。咔嚓,一张众芳春嬉照又同框出镜。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几只沙鸥,一会儿贴着春水,一会儿直入云霄,旋停在了南峰塔顶。秀山锦岭,林木葳蕤,南峰塔耸立其间。宝塔重建于明嘉靖年间,塔高57米,七层八角空心砖塔,塔底有碑,都御史鄢懋卿撰书《重建卯巽二塔记》清晰可见。
   先贤堂中,供奉杜牧、刘长卿、陆游父子、范文正公等严州州府,塑像栩栩,政绩昭昭。
   密檐式塔顶平台,一棵野生黄连树昂立。风过处,数根绿丝绦,绿臂招展。沿着盘梯,三位学长登上塔顶,挥臂高呼。
   青川秀水,诗画古镇。梅城北枕乌龙,南襟丁水,游船数点,金光匀洒,一不留神就沦陷在了潋滟春光试薄裳的意境里。是南峰塔,惠赐登顶者360度“复眼”视野。俯瞰,崇山环翠。放眼,江风皓月。扬眉,人文睦州。
   恐高的女生引颈而望。垚垚流转的明眸里,倒映着一潭塔影。
   梆嗒、梆嗒、咿梆嗒……风摇岸柳,一位红巾翠袖抡起了棒槌。
   捣衣声声,渔舟唱晚。一种桨声欸乃的慢·温情生活,荡漾在时间的水墨里,连缀起烟火人家。
  
   四
   烟波江上,峥嵘岁月稠。
   天地间气,卷起千堆雪的第一流人物,严子陵、范文正公、竺藕舫。
   天下梅花两朵半,一朵在北京,一朵在南京,半朵在梅城。千百年来,雄壮的古城墙是抗洪减灾、排污护岸的梅城防线,也是贯通古今的严州文物。
   类瓮的月城内,空旷如野。坚固的城垛上,“严州府”三角黄旗迎风招展。飞檐翘角的澄清楼,迎旭日,披晚霞,古意苍苍。
   青砖古城墙,修旧如旧,从西向东,逶迤数千米。登上澄清门,近看江面白雾,远眺双塔凌云。北向回眸,古镇俨然,街市林立,人流如织。南向南峰塔,西边是严州大桥,东边是富春江水库。
   澄清楼前,站姿端庄的垚垚,左手与梅朵平行,虚托南峰塔,以意托形三江春晖。
   古城墙垛上,谁在摩挲伤痕累累的“梅朵”?谁在聆听“江声”,谁在冥思生生不息的千年文脉?
   是大学会计模拟实验室创始人、高校会计专业骨干的垚垚,是耽于古镇烟火的花开,是亲山乐水的雁子和流年社团的家人。他们是一群初心如磐的“秀才”,笃爱生活,侍奉文字。
   三江水是一片浩浩汤汤的蓝,拍岸的水浪是屏风式花边。风起处,屏风开合时,粘着墨香的垚垚也窥见了梅城之魂——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共 31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严州(梅城)半朵”,2021年3月27日,作者一行带着喜悦和兴奋参观了拥有千年历史的梅州古城。文章伊始,作者便用简单的语言寥寥几笔,准确生动地描述了富有当地特色的“知府巡街”盛大而隆重的表演——瞬间仿佛让人穿越千年,梦回宋朝。“严州烧饼、三都麻糍、玉米粿(玉米粉)、馄饨面、野杨梅酒、严东关五加皮”,优雅的旗袍女子垚垚以及“敕封建德侯”坊等牌楼,真的可谓是美食美景美人了。如果说自然景观是一座城市的骨骼,那么人文气息就一定是它的血脉。古有杜牧、范仲淹、陆游、刘长卿在此任职为官,诗人谢灵运、李白、孟浩然等游历过梅城山水,为梅城留下众多诗词佳作。今天更有浙大校长竺可桢西迁办学,暂住梅城,为中国曲线救学留下佳话……很喜欢文中的一段,“捣衣声声,渔舟唱晚。一种桨声欸乃的慢·温情生活,荡漾在时间的水墨里,连缀起烟火人家。”行走在洋溢着人文气息与烟火气息的古老城镇,我们可以适时停下来悸动的心灵。这是一篇洋溢着活泼而灵动的散文。很羡慕作者的才情,能够一边畅心游玩一边妙笔生花,行云流水,信手拈来。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和刻意的铺排,完全随心所欲,畅所欲言,读起来也很自然、轻松、享受。倾情美文,流年推荐共赏。【编辑:上官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530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快乐一轻舟        2021-05-29 12:40:32
  雁子写梅城,亦是诗意盎然。眼前人,旧时风情,穿插叙述,浑然一体。
已是人间不系舟,此心元自不惊鸥,卧看骇浪与天浮。
回复11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5-31 22:21:15
  眼前人,旧时风情,穿插叙述,文路如此。
   谢谢轻舟大哥美评。雁子继续努力。
12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1-05-29 15:13:49
  文章甫一开头,就把人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恍然穿越一般,再往下读,情随景走,仿佛与雁子一起赏景留情,浑然忘我,那种感觉真妙。
   明山秀水,才子佳人,这样的梅城如何能不爱?雁子体散文吐秀含珠,令人爱不释手。
闲云落雪
回复12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6-09 19:35:06
  吐秀含珠,落雪的评,心里欢喜。
   谢谢落雪。
1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1-05-30 22:00:06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13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6-09 19:36:26
  感谢流年,感谢圣女,感谢我们每一个人。
14 楼        文友:杨志青        2021-05-31 08:34:35
  春风
   又吹绿江南岸
   吹醒人们的心
   一座城
   一枝柳
   一座亭台
   从历史的江河中
   挖出来
   有宋朝的风
   有李白的云
   一座江南古城
   就是一首坚强的歌
   淅大的烟雨
   就是一种深厚的云彩
   寻找梅城的知府
   小杜、老范
   都在梅城的小巷
   吃着烧饼
   喝着梅酒
   还有优雅的女子
   弹琴、吟诗、舞蹈
   没有去踏青
   没有去梅城
   而心中却是春风
回复14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6-09 19:37:54
  一座江南古城
   就是一首坚强的歌
   淅大的烟雨
   就是一种深厚的云彩
   感谢志青诗意留评,宛若春风一缕。
15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1-05-31 18:31:24
  读雁子姐的文一如既往地美感实足,诗一样般的文字让人迷醉。梅城弦歌不辍,流年一行清欢雅兴,一路高歌一诗。文章穿越古今,延伸联想江南水乡美景如画,只读此篇就让人沉醉不知归路了。好文有质感,很喜欢。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15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6-09 19:39:24
  梅城弦歌不辍,流年一行清欢雅兴,一路高歌一诗。
   谢谢素心,诗一样的留评,哈哈。
16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1-06-07 20:08:18
  严州府,是个历史厚重的古城,我们两次走进建德,都没有走进过梅城。这次江南寻春终于走进梅城,了却了我们的心愿。读着这篇文章,在严州府的一幕幕又浮现在了眼前……浙大西迁,范仲淹,还有城墙,还有沿街的小吃。感谢雁子的美文。
五十玫瑰
回复16 楼        文友:芦汀宿雁        2021-06-09 19:40:41
  浙大西迁,范仲淹,还有城墙,还有沿街的小吃。最难得是流年人一起,走进梅城,圆了一个梦。
   谢谢姐姐留评,辛苦啦
共 16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江山文游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