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水井,村庄的眼睛(散文)
一
水井,村庄的眼睛,这眼睛很清亮。这话是烟袋奶奶说的,我最相信,因为我看到水井白天黑夜睁着一双明亮的眼睛,清澈又明亮。
每次说这话时,我都看见烟袋奶奶倚着门口,望着村庄里那口井,边说边往烟袋里慢慢地按着烟丝,颤动的发丝飘在风里,眼睛纯净的就似那口井。
我经常都会被这一双眼睛,感动着。我又总是不知道这双眼睛应该怎么样去形容,只是,被她吸引,被那一口井牵连着。只要一想到那口井,就会情不自禁想起那双眼睛。
我的家门口就斜对着那一眼水井,全村子的人都来井上挑水用,洗衣做饭人畜饮用,都是这一眼井的。当然,我记事儿时,已经吃上了自来水了,但是,那眼水井依然会有人去挑水的。烟袋奶奶倚着门框,边吸着烟袋,边自言自语说起这一眼井来,她说呀,好多人来我们村子里住也是因为这口井呢,因为这井一定通着村后的河流的,河流又通着千江万水的,河水甜的比山泉还要甜,饮这口井里的水,不仅仅甜而清爽,据说,可以医病也说不定的。
烟袋奶奶住在我家的左邻,别看她年纪很大了,没几根白发的,村里人的老人也多数头发好,牙口好,很少脱发白头的,也很少掉牙的。是否就是这眼井水好还是什么原因,好似很明白了吧。
烟袋奶奶,从年轻到很大岁数了,保持这一个习惯,很早起来,去井台上提水回来做早饭。她每天早晨,都要挪着小碎步子,走到那口井前,用打上来的井水洗脸,再用那井水蘸着新打上来的井水梳头,一边梳着头一边与来井台打水的人说话,什么昨晚东家添了个大胖小子,什么村西头刘家小子要定亲啦,赶着要去吃定亲酒嘞,不用来请的,自己就去了。烟袋奶奶说笑着,也是犯难,这要是两家子都同一天办酒,那我烟袋奶奶去哪一家嘞?
说着话,烟袋奶奶脸洗好了,头也梳好了,在提着一桶水慢慢往家走。她的儿孙们要帮她提水,她坚决不让,说:只要我能动能走,我就一个人提水喝,那井,我一天不见她,不用它照一照我模样,我就一天的不快活,也没精神呢。
二
每一天,烟袋奶奶路过每一家,都要说一句:去担水吧,井水好着呢,清亮亮的,镜子面一样。我父亲听了,无论忙着什么,都会放下手里的活说:奶奶,您老回来了呀,我这就去呢。
邻居们只要听到了烟袋奶奶的话儿,都会大声回上句,说:烟袋奶奶,你老真勤快呀,我马上就去担水,做饭,烧水……村里人无论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称呼她老人家烟袋奶奶或是奶奶,无论称呼他什么,她都欢喜地抿嘴儿笑着。
说起来呀,我家右邻居呢,是小两口,也是因为我们村子里的这口井才搬来的呢。男人小凯说:他是为了媳妇小芳的腿疼病,小芳很小就有关节炎、风湿病,去过好多医院,也吃过好多药,都不怎么管事。结婚后,自从生了孩子,腿脚就更疼得路也不敢走了。一走路呀,腿脚就生疼生疼的。小芳原本是个爱说爱笑的女子,因为这腿疼病,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一天,小凯听说了我们村子里有口井,井水好着呢,村里很少有人腰疼腿疼的。小凯二话没说,就带着小芳一路奔着我们村子而来。
自从来到我们村子里,喝上这口井里的水,真是奇迹就出现了。小芳还真是,腿不那么疼了,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了。这才不到一年时间,很见效了。
说来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也是这井台了。大姑娘小媳妇有事没事,喜欢来井台,有来挑水的,也有的来凉快凉快的。井台边有棵老槐树,多大岁数了,村里人都说不清,反正最大年纪的烟袋奶奶说他家掌柜的,也就是眼袋爷爷的爷爷说,从他记事起就有了。眼袋爷爷几年前驾鹤西去了,烟袋奶奶记得烟袋爷爷临走前没有什么想吃想喝的,就是要烟袋奶奶井上提来水,给自己喝口,再擦一擦身子,知足了,守着这口井,过了一辈子的烟袋爷爷说:这井,好呀,再旱的年头井里也有水,不知养育了多少人,也不知浇灌过多少地,还有救活了多少牲畜呀……村子里要是没有这一口井,咱们普普通通的村庄里的人们,真是不知咋活了。
烟袋奶奶想起这些,就叼着烟袋坐在井台的树荫里,给大家伙儿说,人们就听着,每一次,都感觉听着有不一样的感觉,谁也不会打断烟袋奶奶的话题的。只有辈分一样的六爷爷笑着说:又想起你的老烟袋来了吧?
大妹子呀,始终想问你句嘞,你是相中了这口井呀,还是相中我那烟袋老哥哥呀?
是呀,是呀。说说呗,烟袋奶奶。大家伙也笑着说着。
烟袋奶奶就会回忆起初见烟袋爷爷的情景,他跳着一挑子水,去园里浇园,烟袋奶奶与自己的老父亲,路过这村庄,是从关内来投奔亲戚的,无奈地址在火车上弄没了,还有不多的几块钱也一并的被偷走了,老父亲又是急又是气,连上火带一路颠簸,病倒了,再也走不动了。
眼袋爷爷路遇上了烟袋奶奶,当然,那时烟袋奶奶有名字的,叫小琴。烟袋爷爷看着病歪歪的老父和这娇娇弱弱的女孩子小琴,心里已是心生怜爱之意,小琴父女当时只是要碗水喝的。
老父亲边喝水边问着烟袋爷爷家里情况,口里不住地说:这水真甜,村子里有眼好井吧。
不一会就来了烟袋爷爷的父亲,老烟袋爷爷,两位老人一见如故,祖上都是关内的,越说也投机。还有村子里的人,一听说小琴父女的遭遇,有拿出衣物的,有拿出钱粮的……
有水井的村庄,人都善良着呢,水井这一双眼睛什么都看得到,目光所及,都是善良,如井水一样清澈、甘甜。临终,烟袋奶奶的老爹爹念叨着,他放心地把女儿留在了这村庄,嫁给了烟袋爷爷,安详地阖上了眼,他走了。
三
说着这烟袋奶奶的一段美满姻缘,就不能不说烟袋奶奶孙女巧云的一段佳话了。
还是让她的老公赵亮自己说说吧,树荫里,等着挑水的人们也有聊天的人们,老人小孩儿们都有,赵亮毫不隐瞒地说着:我那时刚刚专业,正在接受培训,其实呀,好多单位要我,我硬是哪里也没有去,我也是喜欢这里的水,喜欢这民风淳朴的村庄。培训时,来这儿支援抢收水稻,我一眼看见这口井,那辘轳,那井绳子,那井台……说不出的感觉,不是美可以形容的,而是亲切,如家的感觉,是离不开的情感。
记得第一次,见这口井,我们几乎啥也不顾啦,几个复员的战友和我一起奔到井边来,摇起辘轳,迫不及待地摇上了一桶水来,一个个直接趴在水桶口喝起来,你一口,我一口轮着喝着,大声赞扬着:哇,好喝,太好喝了。那个甜呀,一辈子也忘不了。
一边庭树下忙着做被子的亮子媳妇巧云听了,就是忒儿一笑说:还说呢,你就着水桶口大口大口喝得正开心,战友们说说笑笑正来劲儿,突然就鸦雀无声了,你感觉很奇怪,赶紧转头沿着那些战友的眼光看去……
没等巧云说完,亮子咧开嘴儿笑着:咋能忘记呐,一辈子也忘不掉。
亮子说到这里,早已是满面笑容,幸福的好似个孩子。住在房山头的杨姨端着饭碗,边吃边走过来,听到这里,便扒拉一口大碴子,边说:你一转头看见了我们村上的村花儿巧云了呗,那感觉,还不是一眼入目,再也走不出来了,又是咋地?
就是,就是,杨姨呀,真是火眼金睛呀,这都让你看出来了。亮子搓着衣襟上两手,憨憨地笑着。
脑海里回放起那一天。天气真好,晴空万里,白云飘飘,天空洗过一样,湛蓝湛蓝的。亮子和几位战友,都是来稻香村支援收稻子的,也就是那一天,在井台上,他遇见了巧云,转头的那一瞬间,亮子看到的巧云,一双乌黑油亮的大辫子,随着那小蛮腰,扭呀扭呀的,那一双辫子也随着摇摆着。再往脸上一看,那个美呀,一双有神的眼睛,好似会说话,淡淡的弯眉,好似夜晚村庄的明月,樱桃的小口一点点的红艳,鼓鼓的腮帮子,好似六月的粉桃……还等什么呢,一个个傻傻愣愣的愣在那里,还是来打水饮牛的七叔说了句:快呀,帮着摇上来一桶水呀。还等啥嘞?
亮子一听,抢前一步,将巧云的水桶提来,挂在井绳钩子上,一撒手,呼啦啦井绳子就放到了水井底下,很快就灌满了一桶水,亮子使足了气力,一下一下将一桶水摇了上来,又一桶水也摇了上来。巧云看着自己两桶满满的水桶,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哈,谢谢了。
还记得,水已从井里摇上来时,巧云去抢着去提那刚刚摇上来的水桶提水桶,亮子也去抢着提桶,两个一抢不要紧,险些碰着头儿,双双的影子,落入井水里,井水那个清凉呀,照得人心里好似进入了仙境,一晃一晃的人影倒影在水里,生起涟漪的井水,潋滟着的波光里,两个人影晃动着,好似相拥在一起。
亮子想着很入神,巧云说:愣什么呢?还不赶紧磨镰,傻傻的举着魔石,看再割着手。
烟袋奶奶看着笑着:多少年了,亮子呀,也该出息点了吧?
小凯小芳因为是新来的,不知道里面的故事,村里人没有不知道的,听了都大笑着,烟袋奶奶说:我孙女呀,就是好看。杨姨说:巧云,瞧瞧你把人迷成什么样子了?来咱们村,就再也走不动了。
围着井台,人们说着笑着,即使谁家和谁家有点小摩擦,有个话不投机,一说一笑烟消云散了。若是谁家有个大情小事的,遇到了什么困难,这病那灾的,都会知道,也都会自愿去帮……
水井,有一个个讲也讲不完的故事,甜蜜、美好;有一个个熟悉的人儿,乡里、乡亲;有一阵阵的笑声,祥和、欢乐。有一股股泉流,流遍每一个村人,每一寸土地、庄稼、牛羊……
水井,村庄的眼睛,没日没夜,不知疲倦地守候看护着村庄,陪伴着村人。默默地将一眼甘泉无私奉献出,养育、润泽着一方人,一方的水土。
哦,说来奇怪,忽然想起那眼井,想回村去看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