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悟】芒种(散文)

精品 【宁静•悟】芒种(散文)


作者:林间风吟 举人,3537.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846发表时间:2021-06-08 22:31:21

【宁静•悟】芒种(散文)
   一
   作为一个农民的后代,理当对时节格外敏感,如今虽不种田不栽菜,但我一直很关注日历上的每一个节气。
   那日下乡,放眼望去,烟雨朦胧中,田间地头一片翠绿,房前屋后被火红的榴花点缀着,大自然呈现给我的是明亮的六月。
   看到田里身披蓑衣冒着细雨正忙着插秧的农人,心里突生敬佩之意,掏出手机拍下图片,通过微信传给在远方读大学的儿子。儿子回一个萌萌的表情后,甩了几个字过来:“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料皆辛苦嘛!”我赶紧秒回:“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想与你分享这个时节,你知道吗?今天就是芒种了。”
   芒种,一个我最爱的时节。北方忙着收麦,南方则忙着种稻,南北的田地里,农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就是此时此景的真实写照。
   打小跟着父母在田地里长大,我自是知道老祖宗留下的二十四节气是瑰宝。充满智慧的老祖宗,通过长期观察太阳、月亮、天晴、下雨、风吹、雪落,总结出一套用以指导农作物生产的二十四节气,为人类创造了一笔特殊的财富。
   越是往前,老祖宗们离自然越近,所以才有那么多描述节气的诗词。“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些歌颂自然时节的诗句,让我们充分体会到老祖宗们对大自然的依赖和崇敬之情。
   如今生活在城市里的我,离二十四节气越来越远了,似乎只记得几个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节气:吃春卷的立春,祭先人的清明、喝秋水的立秋、吃羊肉的冬至。不知啥时候起,将春分,谷雨,小满,芒种……等与农事相关的节气搞忘了,是因为无地可种吗?所以就没有像小时候跟着父亲那样念叨节气歌了。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快节奏的生活,不用每天晚上在电视机前守着看央视的天气预报。每天清晨出门前,看手机上的天气预报也来得及知道要穿什么衣服。无论冷热,我们都有室内的空调可以调节温度,不用靠加减衣服来保持体温的舒适。就是种地现在也不全靠自然时节,我们吃的许多果蔬都产自大棚。但这些是让我遗忘二十四节气的理由吗?
   不应该啊。我虽住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里,吃着从全国各地运到超市的反季节果蔬,冬有暖气不受冻、夏有空调不受热,但在桃花开放的三月春风里,我还是会欣喜,等秋风骤起梧桐叶落时,我又是会伤怀的呀。我想,我的内心仍然是敏感的,犹如在芒种这天触到的念想,说明我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女儿,还知冷暖,还知时节。
  
   二
   年幼时,一直不明白父母在田地里为啥那么忙,天都黑尽了,才回到家里。除了正月初一至初三,一年三百六十二天,基本上他们都在田地里。我无法明白,他们为什么总是起早贪黑地收了这样,又赶紧种下那样。
   稍大些,能出点力的我到了田地里,才领会到“忙”的重要性。
   犹记得那年芒种前后,我跟在父亲身后播种玉米,眼看着天边黑云聚集,山雨欲来,可父亲仍不慌不忙地继续用锄头翻着土,一手持小铲子、一手点籽的我负责盛放玉米种子,一棵一棵地点播。播一颗,我抬头看一下天,心里怕天上的闪电,怕滂沱的大雨,想赶紧播完回家。父亲瞧出了我的神情,说,你先回去吧,我一会儿播完就回。我扔下小铲子和装玉米种的布袋子,逃之夭夭。父亲回到家时,全身都湿透了,从头到脚滴落的雨水,瞬间让堂屋里的地上湿了一大片。我愧疚地递上干毛巾,忍不住问父亲,为什么非得今天种完呢?父亲接过毛巾笑着说,因为庄稼的播种、收获,对节气时令要求非常严格,今天不种完,明天去补种的,长势就赶不上前面种的了,最后的收成也会减产。父亲还说,做人做事就像种地,你小心侍弄它,地里的庄稼就长得好,你如果糊弄它,就没有好收成。只要你勤快,这片土地是不会亏待你的。
   是啊,父亲一年四季起早贪黑地扑在田地里,种了收,收了种,挑出若干担各种各样的粮食、蔬菜到市场换钱,方才将我和弟弟、妹妹拉扯长大。
   大学毕业那年,我拼命地想留在城市找一份工作。一无钱,二无背景,三没有关系,我只能把勤奋当成留在这个城市的敲门砖。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执着向前,我把该忙的时间都忙过了,终于凭自己的力量在这个城市站稳了脚跟。
   现在,我常常想起父亲说过的话,觉得写作就跟父亲种地一样。在写作这条路上,我起步晚了,相差别人太远,赶不上就赶不上,虽也努力,但收获很小。所以,我将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希望勤能补拙。
   有一段时间发飙,自不量力,散文、随笔都没写利索,就写起了中篇小说。总想将道听途说的故事加工梳理后记录下来,供自己和文友消遣。可写着写着,却有些惶恐了。深感自己还是浅薄呀,无论是文学修养、哲学造诣,还是美学感悟、社会知识都相当欠缺,唯一的长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稍有积累吧。
   文学创造原本就是一个不简单的事儿,能写出大作的人都有一定的天赋和修养,还需要理性和感性的双重人格。而我这个大学时读兽医专业的理科生,要想玩一点文学浪漫,着实有些困难。
   可我还是不甘心。若注定写不成大作,那写点自己能写的娱乐一下自己应该也没错吧。我想去尝试许多种生活方式,通过写作,在写下的文字里,让笔下的角色不断发生转变。我的这一生,能从事的工作太有限,也许就在体制内终老了,所以想通过写作,随着笔下的不同人物去体会和感受大千世界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生活,这份尝试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然而身体不答应呀,每次坐在电脑前最多一个小时,就要起身活动一番,毕竟年岁不饶人了。
  
   三
   上个周末的写作间歇,到阳台上打理花草、剪枝修叶时,偶一抬头看到天空中飘着一朵云,像一只跪着的绵羊。瞬间想起木心先生的《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似乎不能心急,越急越写不出像样的作品。我突然开窍了,转身进了客厅,洗手喝茶。
   那日之后,我不再着急,一篇一篇的写,写好后放几天又拿出来修改,这样改过五六遍才投稿。慢下来后,心越发静了,读书读得进,写文写得顺。写写停停时,一边赏亲手栽的花草,一边想,要是有块地可以种上施农家肥的菜就更好了。再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非我不去的朋友聚会,也不想为收拾屋子、打扫卫生花费太多力气,余下时间和精力去想去的地方,到处走走看看。
   每天上下班,我不再搭乘爱人的车,晚饭后把跑步换成了慢走,一切都是为了慢下来,从容不迫地生活。这样,才能看到阳光洒在鱼缸里,小金鱼摇头摆尾欢快游动的样子,才能聆听窗外香樟树上,各种鸟儿鸣叫的声音。
   如今虽已是芒种时节,但再忙碌,也别乱了生活的节奏,该吃时要吃,该喝时要喝,该休息时更要休息。再多的事,一件件做总有收获,只要不是拖延,做得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如在自己写作的这片田地,我会认真耕耘,不求速度,只求写得从容不迫,写得不慌不忙。
   昨晚临睡前那一阵急雨,近乎滂沱之势,雨滴如碎石子一般打到窗玻璃上,啪嗒啪嗒的声音传到我的枕边,丝毫未影响我的困倦,还没看完一页书,便睡着了。一觉醒来天已大亮,起身来到阳台,推开窗,清新的空气与明媚的阳光一起涌进室内,弥漫了整个阳台。花架子上那盆月季竟然冒出了几个新打苞的花骨朵,含羞带露地望着我,那翠绿的花托看似已经包裹不住饱胀的花瓣,但不到明天清晨,它是不会绽放的。瓶中的富贵竹,根根枝条蓬勃向上,簇簇叶片风姿绰约,在这夏日的清晨,坦然自若地呈现出它的妖娆。再看那盆一帆风顺,青翠欲滴的叶子层层叠叠,从从容容地散发着光芒四射的生机,最独特的是花儿了,似鹤翘首,亭亭玉立,一根纤细却有力的茎从根部直指云天,上面顶着一片白色的花瓣和狼牙棒一样的淡黄色花蕊。
   呵,这才发现,那些将开未开或悠然绽放的花儿,红、绿、黄、白相映成趣,不紧不慢地让我家阳台的夏天热闹了起来。

共 31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是农村人,知道农民针对某一个节气需要做什么的谚语,并且,对种地、锄、耪等农业劳作一点也不陌生。因此,她对二十四节气也就熟记于心了。芒种是农民最关注的节气,因为这个节气需要把种子埋进地里。作者写出了小时候与父亲种地的一个小故事。正是那次种地的经历让她感受到了农民的辛苦。而今,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在城市立足,虽说已经脱离了农村的生活,可是,她依然没忘了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后代,并且用笔写出了发自肺腑的感受。做文先学做人,这句话一点不假。作者在写文的道路上就体现出了一位农民后代的踏实与勤奋,这不得不让我这个老农民所汗颜。不说了,再说下去我就要找个地缝了,读者朋友们自己看吧!【编辑:想飞的企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061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21-06-08 22:33:44
  看了真舒服的一篇散文。别说我是一个农民啊!寒碜死我。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回复1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6-08 22:56:41
  非常感谢企鹅社长大晚上为我编辑推文,编按精彩极了。此文原本想在芒种当天发的,但没修改好,故拖到今天,恰好得社长帮我编发,真的好感动!敬茶,遥祝夏祺!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6-09 16:20:03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2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6-10 09:13:44
  感谢宁静抬爱!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6-09 16:27:45
  忙与慢,一对冤家,只能说该忙就忙,该慢就慢。很舒心的一篇美文,学习拜读了。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6-10 09:20:36
  诚如老师所说,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辩证关系,忙与慢也不例外。感谢老师到访留评鼓励!敬茶问好,祝老师佳作不断,创作丰收!
4 楼        文友:鸿鲲        2021-06-10 21:46:55
  感悟深刻表达顺畅的文字,读来让人感觉畅快。
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回复4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6-11 10:37:57
  感谢鸿鲲老师关注拙文,文笔尚浅,只是一己之见,老师过誉了,老师的散文才是大家风范,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呢!
5 楼        文友:小子君        2021-06-11 17:15:34
  农民后代的我,四体不勤,这么多年来已经习惯了,再读老师大作,引回忆无限,悔改之~嘻嘻
立志要写出一篇绝品
回复5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6-12 11:18:52
  其实我也没有多勤快,只是对土地有着特殊的难忘回忆,如今老家的地都被征了,即便回去也没有田地可去,真正的怅然啊!
6 楼        文友:木文子午        2021-06-13 12:03:05
  芒种,播种的时节。对于节气,我知之甚少。有的只知其名,不知其意。写作、人生,同理,有播种才有收获。不急不慢,按时序而来,自有收获。
记录时代特色,反映历史痕迹;记录生活现实,反映百姓心声;记录风土人情,反映生存状态。
回复6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6-13 20:57:40
  感谢木文子午老师的雅评!老师说得好极了,“写作、人生,不急不慢,按时序而来,有播种自有收获。”遥祝老师夏祺!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