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麦事(散文)
麦子黄,种子藏。
一株株翘起麦芒努力地向上,根根麦芒似秋生竖着的耳朵,聆听着谁家麦田此时无倒伏,杆儿壮,籽粒满的讯息。
“土是根、肥是劲、水是命、种是本。”这话是庄上秋生说的。没有人跟他抬杠,这也是老农的法宝。你得明白秋生讲这话的意思,他是说庄稼的种子很重要。《说文解字》中的“种”,也是先种后熟。
有人说秋生是“说一套,做一套”,说到没做到,做到更没说到。小满的时候,他整天在田野里转,看着大片随风起伏的麦浪,闪着金色的光芒,全是他的笑容。只见他随手揉一株麦穗,长芒刺手心,籽粒饱满,嘴里还在念叨着:今年就选他家了。边说边弯腰捺开满地茎秆弹性好麦子,一点儿也没有纹枯病、赤霉病的迹象,他愈加开心起来。
能不能做麦种,秋生说了不算。农谚说:麦收两怕,风吹雨大;麦收之际,最让人担心害怕的是刮大风、下大雨,这样的天气不但无法进行收割,而且还会直接导致麦子减产。尤其是下大雨的天气来临,由于农田泥泞不堪,再加上麦秆柔韧。麦收原本就是一个抢收的季节,被村民叫做虎口夺粮。收获时间是十分短暂的,麦收季节最期望遇到的莫过于是干热的天气,这样的天气才利于麦子的收割。农谚还说:豆子不怕连夜雨,麦收不怕火热天。
事实上,秋生种田上很有经验。他是个巧农民。
麦地里密不透风的地方,容易产生赤霉病和纹枯病,造成秕粒。有的田边麦地,又因为施肥不当,形成嫩粒较多。要想取好的麦种,就得找田那头麦子。他说,一般下地干活,人的意识开始都是清醒的,无论是施肥,还除草,都很认真,只要得当,正常田顶头两三个麦把就可以当麦种。
说到高兴的时候,秋生他会说自己命里有麦,是麦命。
秋生父亲到县种子站里买麦种时出生的。
那天,他父亲在种子公司窗口排队签票,排在他父亲后面的一位同龄人,心里有些六神无主的样子,似乎想插队早点能拿到种子。秋生父亲是个善人,问那人是不是有什么急事?他告诉秋生的父亲:他老婆在县人医待产呢,想早点拿种子过去陪她。
聊天中,秋生的父亲知道那人就是邻村前庄的,俩人谈话也投缘起来。望着长长的队伍,秋生的父亲说:这样吧,你把票给我,我帮你带回家,你来我家取吧。那人感恩戴德地谢着。
当晚,秋生的父亲回到家,临盆的秋生母亲帮他接了下种袋子,结果……
待到那人找到秋生家取种子时,发现他家生了娃。随口说了句:我们可以结亲了。就这样双方家长开始来往,秋生的父亲逢年过节时会带着秋生去邻村前庄给女方送礼,一般是给女方一、两块钱,或是一块花布之类,他也知道那位姑娘叫桂花。父亲则会得到一顿酒足饭饱的回馈。
后来,秋生也上学了,和桂花一个学校,他们常见面,下课他也会跑班门口向她招手,有时她会塞粽子给他,第二天秋生母亲会让他带一只咸鸭蛋给她。
印象中,秋生对她的桂花没什么好感,她梳着羊角小辫子,田野、村庄、学校到处都有她的欢笑,和男孩子捉迷藏,上树拿鸟蛋,下河摸鱼虾。有一次被黄蜂蜇了也不哭,肿了一个大疱还继续地疯。再后来,秋生再也不愿随父亲去她家了,他要选的对像就要年画上姑娘一样,脸上映着霞光,嘴角荡漾着早晨的微笑,小辫子迎风飘扬。此刻的他会憨憨地笑着。
谁知晓,也是一年麦收时节,长成小伙子的秋生,到粮管所送卖公粮,在热火朝天的司磅口遇上桂花,因为一位老人应交一担80斤小麦称秤的顺序问题,两股卖粮的队伍发生争执,秋生起初像小牛一样“嗷嗷”地直叫,就是不肯让步,在船上扒粮的桂花闻讯挤到磅口把秋生说得哑口无言:争执的功夫,一担小麦早秤完了。
秋生和桂花断了的姻缘弦被这场争执又续上。很快他俩结婚生子,真的就这么巧,他们的孩子也是在种麦时分降生的,小日子过得非常地幸福美满。莫非,秋生与桂花一生中麦种有缘么?
乡谚说: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这事让村民们取笑秋生好多年,但秋生总是微笑地辨解,理由还非常充分。他说麦种从播种到收获,经历了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蜡熟后,才被村民像选媳妇般百中挑了那么几粒,难道我和桂花不是么?
俗语说: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前生因,今世果,今生能够成为夫妻都是上辈子修来的缘分。
比如选中的这些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