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断舍离(小说)
一
海蓝扭头看了看空旷得有些陌生的房间,嘴角牵了牵,扭身关上了房门,信步朝离家不远的黄龙湖公园走去。黄龙湖公园离家也不远,走路过去也不过十几分钟,但海蓝从没去过。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黄龙湖公园在东,广场公园在北,正当海蓝不知道去哪里好的时候,一抬头就远远地看到了广场公园上空高高竖起的广告牌:不负香橼不负卿(香橼丽舍是本地一家新开发的居民小区)。海蓝便没有丝毫犹豫就去了广场公园,这一去,十多年就没再换过地方。
今天海蓝却想去看看黄龙湖公园。黄龙河其实是老城的护城河,在离东门不远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天然水洼,就自然而然地被叫做了黄龙湖。据说早年的黄龙湖也曾经莲藕遍地,鱼虾满塘。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清清的河水变成了浓稠黏腻的黑水,黄龙湖也就变成了一个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露天垃圾场。弄得附近的居民怨声载道,时不时有人跑到政府门前请愿。
后来,外地一家企业跟本地市政府签署了改造协议,买下周边地块,重新开发改造成新的黄龙湖公园。如今的黄龙湖又恢复了当初杨柳依依、芳草碧连天的秀丽容颜。
湖岸边小广场上聚集了三五成群放风筝的大人和孩子,他们奔跑着,笑闹着;半空里,彩蝶伴着雄鹰一起翱翔,挤眉弄眼的孙悟空和一只长脚蜈蚣扭打在了一起。湖面上几只游船正优哉游哉地摇荡着,似乎也在等着他们分出一个胜负来。海蓝并没有驻足,直接穿过两座青石画桥向公园深处走去。走得有些累了,便找了一处无人的躺椅坐了下来,仔细地回想着这些天发生的事情。
二
海蓝怎么也没想到,曾经羡煞旁人的海家三朵金花竟然这么快就到了凋谢的时候。大姐海天经过了八年苦战,却没能像当年打鬼子一样取得胜利,而是最终败给了命运,败给了癌症,年前去世了。整整八年,只有海蓝知道大姐是怎么熬过来的,尤其到了最后几个月,病痛折磨得大姐吃不下任何东西,整日整夜地不睡,人瘦得脱了型,可是海蓝却从未听大姐叫过一声痛……
妹妹海月前几年又离婚了,一个人带着俩孩子苦巴巴地熬着,虽然才刚刚四十出头,却老得像五十多的人了。看着姐妹把生活过得像揉皱的纸,海蓝除了尽力帮衬着,也曾暗自窃喜过:自家男人虽然常年在外不受管制,但也没闹出啥特别出格的事来。一儿一女俩孩子也争气,姐姐还有一年师范毕业,弟弟也考上了外省的大学。看着姐弟俩,海蓝觉着睡觉做梦也能笑出声来,就连八十岁的老妈也常常跟老爸说,蓝子就是傻人有傻福。
可是猝不及防横空飘落的一张纸打碎了海蓝的美梦。颅内星形细胞瘤,几个大字彻底把海蓝打傻了。她呆呆地看着对面的医生,看着医生的嘴一张一合,却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她想大声跟他吵,努力地张着嘴,半天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海蓝不记得自己是怎么从医院出来的。她只知道医生走后,自己百度了诊断书上的那几个字,唯一记住的一句话是:星形细胞瘤为浸润性生长肿瘤,多数肿瘤切除后有复发可能,且复发后肿瘤可演变成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从医院回来,海蓝很想回家躺上几天。想想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公婆,便又停住了虚浮的脚步。她不知道该去哪里,索性飘到最近的公园,海蓝特意找了一个没人的角落,她想狠狠地大哭一场,哭它个昏天黑地泪雨滂沱,可是,张了半天嘴,除了发出几声砂纸磨过玻璃一样干瘪的嘶叫,她竟连一滴泪也无。挨到平时下班时间,才暂时收拾好心情,走向家的方向。
第二天,海蓝仍像平常一样,一早出门,去单位人事部办了离职手续,最后看了一眼曾经工作了几年的客房部,毅然转身离开了。她不想上去跟那些昔日的同事见面,她不知道该跟同事们说什么,她不想哭,更不想让同事们陪着她难过。
从宾馆出来,海蓝去了最近的公园,在那里枯坐了一天。第三天,第四天,海蓝仍像从前一样一早出门,到点回家。那几天她逛遍了宾馆附近和上班路上的几个公园。那些十几二十年不曾看过的景色,几天内都看了个遍,却又好像什么都没看到。看不到绿草,也闻不到花香,就连人工湖里不时蹦出来的锦鲤也没在她心里留下印记。唯一的收获是她在公园的躺椅上拾到了一本已经翻旧了的名为《断舍离》的书。
她不知道那是谁遗失在那里的,等到晚上也没人来寻。她便很宝贝地将书拿回了家。上班时间本来就忙,下班仅有的一点空闲,她又都贡献给了一家名叫“江山文学”的网站。她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看过纸质书了。她决定,如果明天还没人来寻,她就留下,自己看完它。翌日,海蓝又去了那个地方,从早上坐到傍晚,仍然没有等到那个失了书的人。她却用一天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也想明白了自己以后的生活。
三
那一夜,海蓝一夜没睡。她眼神空洞地看着屋子里熟悉的一切,那是她和丈夫二十多年燕子衔泥般一点点攒下的家业。两家都在农村,家庭都不富裕,结婚的时候,既没陪嫁也没彩礼,是真正意义上的裸婚。可是海蓝认了,就图他一个人好。
婚后二人也过了一段你侬我侬的日子,随着女儿的出生,原本就家徒四壁的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幸好那时出现了打工潮,海蓝便怂恿丈夫也跟着去了外地。男人在外打拼,海蓝带着女儿在家守着二亩薄地,不想三年后,儿子又出生了。俩人开心之余也更窘迫:庄稼地入不敷出,一家四口仅靠着男人的工资,只够吃穿,将来娃们搁啥上学呢?咋个结婚娶媳妇儿呢?
狠狠心,海蓝将女儿和刚刚半岁的儿子推给了公婆,出门找自家男人一块打工去了。俩人在工地上没日没夜地熬巴了几年,终于攒够了在城郊买房的钱。
赶在儿子上学前,海蓝在城边挑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经过简单装修,带着公婆一块搬了进来。早起天还不亮,海蓝就做好了一家人的早饭,安顿好一家人,海蓝赶在八点之前到宾馆做服务员。一天十几套房打扫下来,腰酸腿软,挪不动步子。回家看看日渐苍老的公婆,想想同样年迈的父母,还有眼前的一双儿女,海蓝就没了放弃的勇气。坚持吧,孩子大了就好了,这是海蓝对自己说的最多的话。
孩子一天天大了,衣柜、沙发、洗衣机、彩电、冰箱、空调一样样搬进来,三居室的房子很快不够住了。十年前海蓝狠狠心,换了一套四室两厅一百五十平的房子。除了添置一些必需品,海蓝又把老房子里那些还能用正在用的老家什老物件也都一样样递倒过来。十年过去,四室的房子又堆满了。看着这些陪伴了自己十几二十年的东西,海蓝又忍不住落泪了。
跟公婆说了辞工的事,海蓝就开始躲在家里清理起这些老物件。从小在农村过惯了仔细日子,凡是能用的东西,海蓝都留着,一样一样地分类归置好,所以家里虽然满满的,倒也不显多凌乱。想想以后,想想那本名叫《断舍离》的书,海蓝就把这些老物件一股脑都搬了出来,打包,装车。能卖的拉到废品收购站卖了,不好卖的就拉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偷偷扔掉。她不想婆婆看到了心疼。她相信婆婆对这些老物件的感情不会比她少。
三天时间,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海蓝就把家里整个清空了。现在除了必须品,家里几乎已经看不到一件多余的杂物了。二十多年的扒扯,三天的抛离,海蓝的心也跟着空了。
四
换了个姿势,在躺椅上重新坐好,海蓝便打开了手机。她不想继续沉湎下去,她迫切需要有东西填进来,重新填满她空落落的心。登上QQ,一长串的头像闪亮着撞过来,全都是网站的群和社团里的人。社团群,作者群,管理群,微信推广群都是99+的消息,底下就是社团里的朋友,兄弟姐妹都是询问的消息:
“海蓝,你去哪了?”
“蓝,你在吗?”
“蓝姐,你怎么了?”
……
不一样的句子,却是一样的关切,海蓝的眼泪又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海蓝很想跟他们说:“我很好,对不起,害你们担心了。”可是她什么也没说,默默地看了一会,就退了出去。眼泪顺着脸颊流进嘴里,又苦又涩。
登录江山文学网,还是曾经熟悉的页面。点开社团,一长串标志着精品的红豆,看得海蓝又无声地笑了。青依、桃夭、紫夜、盈秀、红尘、秀雅……一个个熟稔于心的名字,映入眼帘,海蓝又忍不住落泪了。轻轻抚摸着她们,呢喃出声:
“你们都在,真好。”
“真的很想你们,想看看你们,永远记住你们。”
“对不起,真的不知道还能陪你们多久。”
“亲爱的们,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们会记住我吗?”
……
眼泪大颗大颗地涌出来,怎么擦也擦不尽,模糊了双眼,也凌乱了海蓝好不容易沉静下来的心。伸手点开一篇文章,海蓝逼迫着自己看下去。既然不能面对面,既然不想用QQ,那就用文章,用阅读的方式来交流吧。海蓝始终相信,可以通过文字看到一个人的内心。十多年过去了,虽然很多人离开了,却有更多人选择留下了。十几年的沉淀,海蓝也觉得自己在这里交到很多真心的朋友。一篇篇鲜活的文字给了她很多的快乐和抚慰。无数个长夜漫漫的日子,都是这些带着温度的文字陪伴着她……
五
感觉到了颈椎的酸麻,头又在隐隐作痛了。海蓝从手机上收回目光,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子。远处不时有爽朗或娇俏的笑声隐隐传来,海蓝将目光投注过去,除了蓊郁的树木,并不见任何人影。海蓝略显失望地收回了目光,随即又释然了,自己本来就是要找个僻静的地方么。
海蓝在躺椅上再次坐好,在手机上打开铁路12306软件,仔细搜寻了一下,为自己预订了三天后云南的车票。渐行渐远的绿皮火车,是她心里割舍不掉的爱。而云南,在她心里是神秘而美好的存在。特别是那个叫丽江的古城,更是她心里永远的白月光,她想去那里看看。很早很早就想去了,可是她一直将这份向往深深地埋在了心底。从东北到云南,这等于纵贯了整个华夏,对海蓝来说,路途实在是太过遥远了些,她没那么多时间,当然,她也没有那么多金钱,可以让她尽情地挥霍。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辞去了工作,她有时间了,虽然她也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但她相信,足够她去云南,去丽江看看了。至于金钱,海蓝也想过了,如果她真的能在那边多呆些日子,她可以在当地找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管吃管住就行,至于工资,她没多少要求。
当然,她不会对任何人说,她想去丽江,除了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外,还有一个人也深深地吸引着她。那是一个海蓝从未谋面的人,是她在江山文学网“认识”的。他就住丽江,是当地的一个缉毒警察。大部分时间他忙于工作,偶有空闲,他会写文章发到网上。他的散文文笔清丽淡雅,内容大多是介绍丽江的,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泸沽湖、白沙画壁都在他笔下熠熠生辉地灵活展现过;他的小说则多是缉毒警察与毒贩斗智斗勇的故事,一波三折,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曲折感人,人物鲜活栩栩如生,几乎每一篇文字海蓝都会被感动到落泪。她想去看看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她想去看看究竟是怎样毓秀的山水才会滋养出这样令人痴迷的文字。
当然,她不会去见他。她想,即便是在小巷里偶遇,她也不会跟他相认的,就像她从没告诉任何人她有多痴迷于他的文字一样,她情愿把这份痴迷永远地埋藏在心底,只要分给他一个小小的角落就够了。她觉得这份美丽安放在内心,就是一朵葳蕤的花,妩媚而诱惑,而一旦说出口,就失了颜色也失了那份迷人的馨香。那不是她想要的,她相信,他也不想……
六
出发之前,海蓝给自己留下了三天时间,她想把这三天交给自己的父母。婆家与娘家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结婚二十多年,她像侍奉亲生父母一般孝敬着公婆,却把自己的父母放在一边,交给了哥哥嫂嫂。人人都说她是十里八村难得一见的孝顺媳妇儿,只有她自己知道,二十多年,她亏欠父母太多太多。
海蓝知道,三天远远不能回报父母,别说三天,就是三个月、三十年又如何能够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是,她真的没有太多时间了。脑子里的事,谁能说得准呢?她可不想让已过古稀的父母再经历一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痛。姐姐海天的经历,让海蓝刻骨铭心也痛入骨髓,她不会像姐姐一样,在家人哀恸的眼神中渐行渐远。姐姐去了,可是,姐姐何尝想过留给家人的是永远无法修补的痛?不,这不是她想要的,与其这样,她宁愿一个人躲得远远的,留给家人一个决绝的背影,一个无解的谜,就算是无期的恨,她也认了……
天色渐晚,微风轻拂,凉爽又惬意。海蓝缓慢起身,向家的方向走去。那里还有年迈的公婆,虽然不能陪伴他们走到最后,但总要给他们留下最后的温暖和笑容。树叶在枝头发出刷刷的声音,像在歌唱又像在呜咽。公园里大部分的人已经散去了,安静的黄龙湖在夕阳的照射下,波光闪闪,媚眼如丝。只有在熏风划过湖面的时候,才会荡起圈圈涟漪。
海蓝慢慢地走着,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如母亲般温柔的抚摸。她要回家,她要告诉公婆,暂时不工作了,她要回娘家陪父母过一段。她还要给爱人、给女儿和儿子写封信,她要告诉他们,这么多年,她有多么的爱他们,虽然这爱,她从不曾说出口。她还要告诉他们,她也同样感受到了这么多年,他们给她的爱,还有无尽的快乐和幸福。当然,她不会告诉他们,她去哪里,她要把这信稳妥地藏起来,藏到一个他们谁也找不到的地方,直到有一天,当她需要真正面对那个暗黑世界的时候,当她必须要彻底离开他们,去找姐姐的时候,她才会让他们看到,看到一个曾经那么爱着他们也被他们深爱着的幸福快乐的她。
走在路上的海蓝,感到从所未有的轻松,她无声地笑了。
学习了,问好老师,希望能读到老师的更多佳作,祝老师笔耕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