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室雅兰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雅香】呼唤与担当——雀之巢杂文征文述评暨社团成立两周年献辞(随笔)

编辑推荐 【雅香】呼唤与担当——雀之巢杂文征文述评暨社团成立两周年献辞(随笔)


作者:黑人阿明 秀才,1865.4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17发表时间:2021-06-19 20:34:40
摘要: 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个月后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初衷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好的。如今,35篇获奖征文如“出水芙蓉”,在千余篇来稿和几百篇发稿乃至65篇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至此,雀之巢杂文征文活动获得成功。

(一)
   惊蛰时节,万物复苏。榕树下一片生机,作者花香鸟语。值此,我们拿什么来迎接这样一个让人怀有许多期盼和憧憬的春天呢?鲁迅先生的诤言犹在耳畔:“旧象愈摧破,人类便愈进步”。于是,我们率先在榕树下拉开了旨在“呼唤良知、担当道义”的杂文征文活动的序幕。
   我们的初衷来自四个方面的构想。
   一是追求文学的真谛。当前,提倡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文学使命在于:用我们的心搜索生活中各种不和谐的杂音,用我们的笔揭露人世间各种不和谐的丑态,用我们的呐喊与挣扎唤醒良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以期社会发展的均衡、和谐、公平、公正。
   二是推动杂文的创作。毋庸讳言,中国的杂文创作尚在低谷。《榕树下》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原创中文作品网站,成立数载,社团很多,但迄今却还没有开展过以杂文为载体的主题征文活动。因此,我们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沙成塔,奠基于“谷底”。
   三是践行社团的宗旨。我们倡导“大散文”,理应鼓励杂文创作;我们主张“平民化”,理应关注弱势群体;我们推崇“责任感”,理应鞭挞社会丑恶;同时,一个以“中年人”为主体的文学社团显然更具有杂文创作的丰富资源。
   四是提供广阔的平台。为了加强与平面媒体的合作,为了吸收更多的文学朋友参加,为了提升本社团的文学品质,也为了庆祝“雀之巢”成立两周年,我们把这次征文活动视为一座桥,一扇窗,一股前行动力,一份生日礼物。
   从“草色遥看近却无”到“映日荷花别样红”,两个月后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初衷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好的。如今,35篇获奖征文如“出水芙蓉”,在千余篇来稿和几百篇发稿乃至65篇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至此,雀之巢杂文征文活动获得成功。
  
   (二)
   分析本次征文活动的成功之处,我们大致能窥见杂文写作的某些要素,这便是社会现实性、思想批判性、文学艺术性和灵活多元性。
   首先是社会现实性。在已经编发的251篇征文中,绝大多数内容都是直面社会与人生的思索和辩驳,而且我们还在各项统计数字中发现,本次征文活动的触角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那些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如贪官污吏、“苏丹红”、抵制日货、社会分配等)和怨声载道的敏感区域(如“三农”问题、教育、医疗卫生、婚姻家庭等),都成为本次征文活动的“众矢之的”,而“有的放矢”恰恰是杂文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
   其次是思想批判性。如果说我们这次征文活动的锋芒所向是各种社会现实问题,那么,其中的精品便是正中靶心的“箭”和入木三分的“刀”,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准确揭露,深刻批判;借助事件,阐述思想;观点精辟,词锋犀利。征文中有许多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批判,都深入到历史的哲学的体制的制度的人性的灵魂的层面加以解剖,一针见血,淋漓尽致。譬如瘦马宇龙的《狗眼看人》,譬如江淮猛男的《素质高一点,你都不行》,譬如笑笑弥勒的《从分粥谈:反腐的好制度在哪里?》等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尖锐的批判性。
   第三是文学艺术性。杂文是一种文艺性很强的小型论说文,它与学术性论文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文学艺术性,因此才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在本次征文活动中,有些读者曾提出“这是杂文吗”的疑问,原因之一就是该文章缺乏文艺性和感染力,或是像学术性论文,或是像一般性言论。与之相反,凡是获得好评的杂文,大都是文采飞扬,妙趣横生,这里尤其要提出来的是大慰的《“苏丹红”与幸福生活》与哭泣的键盘的《落花楼复兴记》,都是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佳作,另外还有夏小英的《公鸡的命运》,开始未被推荐,后来高票当选,魅力不但来自于文章主题,更来自于生花之笔。
   第四是灵活多元性。杂文由来已久,可发展至今为什么要比它的“诗词兄弟”更具活力和生机呢?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灵活多元而又不拘一格:现代杂文发扬光大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传统,而古典诗词容易出现内容受形式束缚的陈弊。综观我们这次杂文大赛,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灵活多样:有随笔,有杂谈,有短评,有驳论,有日志,有札记,有童话,有寓言……正因为园林广阔,才可能花繁树茂,各路写手也大有用武之地。当然,杂文的灵活多元还表现为它的短小精干和及时迅速,正如一位文友所说:自从开展征文活动以来,我就格外关注每天的新闻事件,力求在第一时间用最简练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想与思考。
  
   (三)
   本次杂文征文活动的策划和组织都是卓有成效的。
   感谢著名散文家、杂文家刘齐老师的积极倡导,感谢著名杂文编辑家、研究家刘成信老师以及《杂文选刊》等传统媒体和《榕树下》编辑部的大力支持(《杂文选刊》不但热心指导,还将无偿提供杂文书刊作为本次征文的重头奖品),感谢本社团编辑们的辛勤劳动和评论员的精彩点评,感谢诸位评委的认真和公正,感谢龙之殇及巢内许多已有著作的朋友所提供的丰厚奖品,特别感谢广大作者尤其是非会员作者的积极而出色的参与(还有那些征文未别采用的朋友),你们的文字不仅给读者以强烈的震动,而且给编者以深深的感动。
   瘦马宇龙既是本次征文的揭幕人,他提前三天投稿,也是最终评选的夺魁者,堪称“虎头龙尾”;独上月楼等优秀作者的征文相继或即将被《中国妇女报》《清风苑》《杂文选刊》等纸媒采用,实乃“铺路搭桥”;听雨1148是在征文活动中发表稿件最多的作者,共有十篇作品,着实令人感佩;长弓牧野在本次征文活动中的工作量最大,他编发与退的稿件最多,编者按写得最认真,大家有目共睹;慕容诗茵和点鸿、陈国庆等为征文活动默默地做了大量工作,甘当无名英雄;红梅傲雪和霜落枫林通宵达旦地为征文总结统计各类数字……他们都理应获得尊敬和赞赏。
   杂文征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十几万人次的阅读不仅让公众进一步认识了“榕树下”和“雀之巢”,而且从征文的热点论题继而认识到社会的焦点问题;征文激发了广大作者的文学良知和社会责任,他们的审美目光在前移,他们的文学视野在扩展;征文提高了社团的文学品质,征文编发的过程亦是文学研讨的过程,有的获奖征文,是根据编辑的退稿意见再三修改的,很是感人;征文也活跃了巢内的民主气氛,评委的征文不参赛(或易名投稿),敢于编辑有异议的征文,征文与征文观点相互对立等等,使广大参与者感到海阔天空,气象万千。
   当然,作为在榕树下首次举行的杂文征文活动,缺欠和遗憾都是客观存在的。就组织而言,缺乏经验和判断,安排时间稍长,有些规则不当,给编辑和评委带来较大压力,抑或影响征文质量;就编辑而言,彼此缺乏及时的沟通和充分的讨论,因此发稿和推荐的标准不尽相同,可能遗珍漏珠;就作品而言,总体质量不高,文章的思想性尤其是文艺性皆有待提高:一方面,许多本来很好的命题却因为叙述大于议论,或只是一般议论而缺乏深度和新意,另一方面或是“小评论”或是“大论文”,只是缺乏文采和特色,所谓“杂文味儿”不是很浓。
  
   (四)
   值此喜庆雀之巢成立两周年之际,我们在这里最想说的是:这次杂文征文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一个以“中年人”“大散文”“平民化”“责任感”为特质的文学社团,更有理由和必要通过杂文这一特殊的形式和内容实现我们的“呼唤”和“担当”。为此,我们要有“妙手”,更要有“铁肩”。
   从文学的环境讲,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文明相对滞后的时空“断代”里,我们面临着文化萧条、精神空虚、思想彷徨、道德危机、情感病变、人格异化等等严重问题,呼唤和培育社会良知便成为现代版杂文的重大命题之一,而关注弱势群体,倡导和谐公平,以及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正是呼唤社会良知的重要文学内涵。
   从人性的角度讲,良知是一个人最优秀的精神品质。人要有良知,文人更要有良知,写杂文的人尤其要有良知,在中国写杂文的人必须要有敢于“死谏”和善于“苦劝”的良知。如此“良知”应当由“良心”和“知性”来组成。
   一方面,杂文需要“良心”,无私才会无畏,有胆方能有识。鲁迅之所以成为民族的脊梁,首先是因为他有不屈挠不死不散的“民族魂”;柏杨的杂文之所以无视禁区和禁忌,原因之一就是他根本不怕坐牢和暗杀。杂文需要直言,杂文更需要仗义,只有仗义才能直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心不良则文难美,在眼前诸多征文中,我们的感动更多的来自作者的良心。
   另一方面杂文需要“知性”,我们说,杂文是智慧的、艺术的、批判的、现实的、简约的、深邃的、冷峻的、幽默的知性短文。如果说富有“良心”是我们广大征文作者的道德特征的话,那么,“知性”不足则是一些征文作品的才智缺陷。当然也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学习和实践的方向,这方面,海内外优秀的杂文作家及其作品当属榜样。
   社会呼唤良知,文坛呼唤良知,“榕树”呼唤良知,“雀巢”呼唤良知,这次征文活动就是这样的呼唤与回应,但还远远不够。从当今社会的环境看,物欲渐渐淹没了良心;从本次征文的质量看,意气略略冲淡了知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今后努力克服和修正的。另外,强调社会良知及文学道义和提倡无功利的写作态度并非悖论,正是做人做文的对立统一。道理很简单,我们是要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心无旁骛,却不能对人间的丑恶和苦难无动于衷。
   这是我们一贯的坚守和共同的追求,因此也是献给雀之巢文学社团成立两周年最好的生日礼物。
   2005.06.09
   (原创首发)

共 37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十多年前作者为江山“雀之巢”杂文征文的述评。背景是为社团成立两周年而作。作者从四个方面来说明社团征文构想,这次征文成功在于社会现实性、思想批判性、文学艺术性和灵活多元性。征文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卓有成效使征文圆满成功。当然作者也看到了一些缺点与不足,尤其是文艺性皆有待提高。作者肯定了雀之巢成立两周年所做的努力,同时也提出了杂文的写作的方向,杂文需要“良心”、杂文需要“知性”,正是做人做文的对立统一。这是篇大手笔的随笔,全文立意鲜明,有理有据,结构布局合理,顺理成章,语言铿锵有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可读性,相信读者通过理性的思考,会获得一定的的认识与启迪。是一篇昭示文字意味的宏篇大作。推荐阅读【编辑:闲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妹        2021-06-19 20:36:55
  感谢作者大手笔的作品,祝创作愉快。
欢迎来到室雅兰香社团,共筑辉煌。
2 楼        文友:黑人阿明        2021-06-19 23:40:17
  感谢闲妹及其社团。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