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燕子高飞(随笔·外一篇)
◎燕子高飞
昨晚在机关熬个通宵,早上回到家里倒头便睡,梦乡正美呢,却被电话铃声吵醒了。是燕子,要请我吃饭,听我说没胃口,便给我“煲”起“粥”来,是电话粥,别说,听她不温不火细声慢语的讲述,慢慢地还真把我给说精神了。
十年前,燕子是黑人所领导的普通员工,相当于办公室的秘书兼任单位里的团支部书记。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心地善良,为人正直,工作认真负责。但是,并未看出有什么超强的能力,甚至一到公开、正式的场合,说话就有点紧张。
后来,黑人离开了那个单位,和燕子他们的联系也渐渐少了,只是听说她以在野党领袖的身份,成功的组织领导了一次“罢餐”运动,由此改善了员工们的福利待遇。当时我就感到奇怪:这个平时动辄脸红的女孩关键时刻竟然像个英雄。
再后来燕子辞职了,应聘到了电视台,从一般的勤杂工种做起,编辑、记者、主持人,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除了电视台的工作,她还在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兼职,还经常客串婚礼主持人,而且,都表现得相当优秀。
就连现在的言谈话语,也和我当年认识的燕子判若两人。不禁想起日前一次朋友聚会,酒桌上大都是和燕子一起参加工作的故交,相形之下,差距真是拉开了。
燕子的丈夫是我的一个铁哥们儿,说是业内精英毫不为过,也曾经给燕子做过领导,但是,如今的燕子,起码是和爱人比翼齐飞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变化和强烈的反差呢?依我看,“硬件”的差别不大,“软件”问题很多。
先说说进步慢的同志们吧(黑人在内),其共性的问题是: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好高鹜远,不切实际;或缺乏自信,不敢创新;或定位误差,不为己长。
回头再说越飞越高的燕子,既有鸿鹄之志,也有燕雀之实,志向高远而作风务实。那次“罢餐”及辞职看出她的志气和勇气,选择电视台的工作看出她富有挑战精神,转而兼任资产管理公司的顾问和民间婚礼主持人,看出她给自己的准确定位和长远谋划。
燕子说:我现在已经不年轻了,在电视台工作的优势越来越小,但是我的经历和经验,电视台的这块牌子,都是可以充分开发的资源。
是的,不断“开发”新的资源(所谓“蓝海战略”)是许多成功人士的秘诀之一。但是,更需要不断开发的则是我们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据说,一个人的脑细胞一生中得以利用的只占5%左右,爱因斯坦也不过8%,于是便给我们发展和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潜力。那么抓紧“开发”那95%的智慧资源吧,上帝是公平的。
日前写过《孰是孰非》,谈到了客观环境对人们能力的压迫、制约及负面影响,那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是“性格即命运”,是“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是“鸿鹄+燕雀=凤凰”,是“燕子高飞”。
◎鸭嘴牛头
今天降温起风,而我们的“大公羊”仍一路北上。去七星山,谒老君峰,过锡箔坊,进石佛乡。随几位老总参观了一个“海归”派的城里人到乡下办起的农庄——尽管外边天寒地冻,心里面却骤感热血沸腾。
原来地主并不好当。原来地主就是执拗、辛勤、节俭、狡黠的农民。原来,作为地主的后代,黑人早已退化成“贫农”甚至“雇农”,因为贫困不得不给人家打工。
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曾做过专业的翻译,在国外留学五年,现在具有高工的职称;戴一顶黑呢子礼帽,架一副金丝边眼镜;穿着厚厚的黑黑的警察穿的那种大棉袄,裤子有些褶皱,皮鞋布满灰尘;养鸭、养牛、种菜、酿酒、做塑钢窗、开超市......
奇怪吗?滑稽吗?不,这就是现代版的地主!
一般说来,冬天的鸭子不下蛋,可是他把鸭子放到生产淡季的闲置厂房里,挖个大坑,抽出零上10度的地下水让鸭子洗澡,区别于夏天的饮食给鸭子合理搭配“营养套餐”,按照1:20的比例在母鸭群里配上作用特殊的公鸭——于是冬至那天早上起来,发现满地的鸭蛋,于是他那超市里的鸭蛋又好吃又便宜,于是给我们后备箱里装上两大筐鸭蛋,于是他又买来光盘学习怎样做咸鸭蛋、松花蛋。
去内蒙买牛,住五块钱的旅店,和当地人喝大酒交朋友,学会了怎样选牛和杀价,用自己的车运输,去的时候配货,回来拉牛,油钱和过路费刚好省下,还要在车上做些手脚,超载20%大大降低成本。牛买回来先喂差的让它长骨架,再喂好的迅速催肥,发现牛不吃食便知道胃里有了钉子,自己琢磨着给牛吃吸铁石而收到奇效,除了在自己的超市里卖“笨牛肉”,还拿牛粪和农民换庄稼秸,用庄稼秸做牛饲料,酒糟是喂牛的精饲料。
黑人被那鸭子粪的刺鼻气味呛的喘不过气来,可人家在呱呱乱叫的鸭子群里大声吆喝,舒畅呼吸;黑人指着一头长得短圆粗胖,脑门上顶着“菊花卷”的小白牛说真好看,可人家却指着另一头又瘦又长的大黑牛说,这样的才好看呢,出肉多;黑人在外面转一会就感到快冻透了,赶紧往车里钻,可是人家最关心的是他的鸭子和牛冷不冷;黑人这个时候一边听老歌,一边写博客,可是人家正在超市里结帐或在农庄里巡查呢!
还有许多差距:人家用外语与来宾对答如流,于黑人却是“对牛弹琴”。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