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论羞耻(随笔)
一
半夜醒来,躺在床上的我常常陷入羞愧,这是因为我又一次回想起了自己曾经的一些脑残往事。那些让我感到羞耻的杂七杂八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们就会猛然跳出来,星火燎原地把我从小到大的蠢事、嗅事,缺心智、少心计的低能表现,不重复,不隐瞒地都提溜出来,不断深深刺激我日益不健全的神经。
我的记性怎么这样好呢?尤其是在自责上居然还保留了一点点羞耻之心,可见我还是一个要脸之人。日积月累无地自厝的后果十分明显,我越来越认定自己就是一个缺教育、少教化的脑残。
每每于此,想重新再活一遍的愿望就十分强烈,希望人间有后悔药可吃,可以在异度空间再重新活一回,展现一个更加美丽的自己。再一想,我就是这个德行,就是这个脑残基因的组合体,再活一百回也成不了气候,没准还不如现在呢?
羞耻心的折磨,让我有时想尽早死了算了,不是有一句“以死谢天下”的至理名言吗?再思谋一下,感觉这句话分量有些重,我哪能承担起呢?我应该是“以死谢蝼蚁”,这种恰当的形容还可以说得过去。
早晨起来,我居然没皮没脸地换了一个心情,依旧想继续活着。于是我一声不吭地回避梦醒时分的惭愧,装模作样地喝水、上厕所、洗脸、刷牙、吃饭,然后再煞有介事地刷牙,喝水、上厕所、看窗外的风景……我的脸皮实在是太厚了,就像个不知羞耻落魄的二大爷。
人无论年龄有多大,都应该弄明白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生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满足生理需求了。比如饿了,就能吃到健康可口的食物;渴了,就能喝到干净清洁的自来水;想尿了也能在卫生间激情四射地排泄,想拉屎了也能在厕所里无所畏惧地释怀,只要能满足这些基本的生理要求,身体就非常舒服。人在这种愉快的生理状态下,才有可能去考虑自己的心理需求,即所谓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所以人们对于一些看似受过高等教育,却少教养、没修养、不知羞耻地胡言乱语者嗤之以鼻,斥为是吃饱了撑的,没地方排泄,一肚子坏水秽物。
一些人可真是吃饱了撑的,这些人的生理需求肯定有保障,而且为了得到更好的保障,就真正是没皮没脸不知羞耻了,每天怀念吃糠咽菜的过去,鼓励人们都去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做一个高级病人。这些吃饱了撑的聪明人,不但说那种自己也绝不信的谎话,办那些让人指的脊梁骨骂的事,居然还满面春风,得意洋洋,就像在众目睽睽的街口路灯下,脱下裤子就撒尿、拉屎,然后脸不红,心不跳,面无惭色扬长而去的地痞无赖一样。
所谓的聪明人隔三岔五就会蹦出来几个,居然个个无赖,为了满足生理极致的需求,就没皮没脸、毫无羞耻心地胡说八道。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明显是低智商的胡言乱语,居然有人深信不疑,还激情满满、慷慨激昂地充当复读机,瞅个机会就大大咧咧地转发,好像要证明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有了话语权一样。
我相信,有些人就是低智商、脑残,很容易被人蛊惑,就像是曾经的我一样。但一些所谓的聪明人就不一样了,这些人没几点聪明劲很难混到现在的地位。我严重怀疑这些人的智商不是低,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是一个高智商的利己主义者,或精致,或粗糙,或泼皮,或无赖。这就是没有基本羞耻心的具体表现。
如此一来,这类没有羞耻心,随波逐流,信口开河的人就有些数量了,仅启蒙教育是不够的,应该用法律来规范此类行为,比如随地大小便要罚款若干,或罚做义务工若干小时等等。经验告诉我们,对这些没皮没脸的泼皮无赖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法律法规来约束他们,不然这些混吃混喝的无赖随地大小便后,会信口雌黄、满地打滚拒绝交罚款、做义工。应该有一个不可抗的法律随时等着这些人,就和欧洲一样,如有人歌颂希特勒和法西斯就是犯罪,就是德奸卖国贼,而不是言论自由。
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类心灵的花园中,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是人的羞耻心。”羞耻心与教养有关,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家的孩子外在表现都是有其内在根源的,与家长的教导、鼓励和默许有关。家长的家长们经过一代一代的教化,就形成了家族的所谓传统,这种传统的核心之一就是羞耻心。
有时我们在公共场合看到一些人不可一世地高声喧哗,心里很烦,但大家都不吭气,估计是怕这些没有教养的人不听劝告,反而群起攻击。即使是某个人在公交车上看视频、听歌,没有用耳机,直接外放,想去制止的人也会掂量掂量,万一这个人是神经病呢?万一这个人没教养呢?万一这个人是个垃圾人呢?万一……所以,人们对没有羞耻心的人都存有戒心,一般不会去与之理论,除非觉得这个人是个正常的糊涂人,才会劝说一两句,使其迷途知返。
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毫无羞耻心的人居然坐在公众讲台上为你讲男道女德和做人的天理,那种举止,那种表情,那种语式,就像个无赖和混混,还煞有介事地扮演人模狗样儿的所谓高知,冒充围着猪圈转的大尾巴狼装深沉,就和我装模作样地喝水、上厕所、洗脸、刷牙、吃饭一样。其实,大多数人都能明白个中的原委,但谁也不说,因为谁也不傻,都知道人家背后有一把“刀”,这把刀还真不是装装样子的摆设,这把所谓的“刀”不是公交车上高声喧哗无意识的炫耀,而是缺乏公平正义制约的蛮力。此时的人们如心有旁骛,不想继续听那些虚情假意的做人道理,盼尿脬鼓胀是个好办法,为自己找个清静之处闲聊提供充分理由。或者,可以学学古人做派,人在曹营心在汉,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现在一些自以为是的聪明人确实不知羞耻,真不知道这些人是缺家教还是没教化,居然如此不要脸,而且是比学赶帮超的没皮没脸。在这种态势下,没有最不要脸,只有更不要脸,这些人把羞耻心放在厕所里,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假话、胡话、混账话。问题是,这些假话、胡话、混账话居然还有那么多人打赏,还能让这些没有羞耻心的人致富发财,这桩毫无廉耻的买卖实在是太诱人了。人们普遍认为,一群人共同干一件坏事就没有羞耻感、负罪感,甚至还会有兴奋感;或者是“黑羊效应”,一群好人欺负一个好人,而其他好人却一直在旁观,任由人们的羞耻之心泯灭。你可知道吗?沉默的好人就是邪恶的同盟。
韩愈在《答崔立之书》中也有羞耻之论——与才识短浅的小人在庸夫俗子面前一争高低,进行那种蒙昧无聊的竞争,必然会失败受辱。韩愈把儒家的“知耻近乎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体会深刻到明晰——如果他的理想和愿望在现实里得不到,他将会到宽闲之野去种地,到清静的水边去垂钓,并搜求国家的遗闻佚事,考据贤人哲士的生平行事,撰写一部唐代的经书,流传后世,声讨那些死去的奸诈谄媚的人,张扬隐逸之士鲜为人知的美好品德所潜藏的光辉。
这或许就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后的道德堤岸了。
人类社会的道德与公序良俗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定会与时代的善恶标准发生联系,产生相应的社会、人伦羞耻感、道德观。羞耻感是一种价值体验,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观内涵的变化会引起自我意识、自我谴责的羞耻差异随之变化。比如倡导互相举报的时代,大义灭亲就是被推崇的道德行为。羞愧和耻辱的感受可以成为个人或集体的道德行为,成为个人或集体发奋上进的一种动力。如果羞耻感的价值观是社会行为的默许和肯定,那么就会成为激情四射的大众狂欢,在特殊的情况下,就像是可以为所欲为、随地大小便一样。此时,个人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就十分重要,羞耻感的独立认知,就具有独立人格的积极意义。历史反复警告:一个没有羞耻心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三
每一个人生长的环境都不一样,首先是家庭教育,然后是学校教育,最后是社会教育。这许多的综合教育就是教化。羞耻心的确立是时代价值观好恶的最终结果,羞耻心就是明事理,知进退,悟真谛,得人心。羞耻心与教化有关,“教化”比“教育”重要的多,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刻教育,能影响人一生的个性、行为、言谈举止,最终会形成社会总体的道德标准。
过去有一种概念,人的道德操守止于五里之内,也就是在熟人圈里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出了这个圈子,人的道德操守和羞耻心就会降低,极端的情况下甚至泯灭。随着现代社会人们交往范围的扩大,熟人圈反而缩小了。在相对陌生的社会环境下,人们道德的形成就依赖于环境的道德语境了,环境的羞耻教化成了主流价值。
现在是网络科技,人们都是在虚拟世界里尽情表现自己,道德操守几乎没有熟人圈,因此就随心所欲地留言发帖,许多超越道德底线的话题都有十万加的支持率,比如讨论教唆年轻女孩如何勾引有钱的大叔,如何尽快从大叔那里弄到房、车、钱。至于打着高尚的旗号贩卖毒鸡汤、毒教化、毒产品……这些都不是个人行为了,是有组织、有策划、有金主的企业行为或商业操纵了。这许多有形和无形的信息手段就是网络时代的异类环境教化,其特征就是羞耻心荡然无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这种环境教化有效,许多人有事没事就会在各种群里和网络空间发个感言,以证明自己是识大局,明事理的绝顶聪明人。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类人的文化都不高,就是借助网络空间刷新存在感,即使让人觉得像个真正的脑残。
总体来说,在正常社会里脑残的数量不会超过大脑正常的人,大多数人还是潜水不语,知道与脑残们永远也讲不清道理,不如看看风景,听听笑话,喝杯咖啡。人们也知道,大多数的人都是清醒的,不然社会发展就会倒行逆施,人类的智商就会退化贬值,人间生活就会暗无天日。人们心底的道德观和羞耻心明白,人类社会一定会向前发展,暂时的社会教化失衡不会恒久远,疫情一定会结束,黑暗一定会过去,人间的羞耻之心一定会恢复正常。
教化有潜移默化的温和形式,也有强力灌输的暴力特征。古代国家形式的教化,一是科举制度,一是连坐株连,这是一种家族似的荣耀和蒙羞。科举就不多说了,“范进中举”就可以让人们知道那种国家赋予的荣耀与羞耻并存时的可怕。而连坐株连制度让当事者不仅自身受到侮辱,还让家族共同承担这种惩罚,这是一种可怕的教化。不仅剥夺了个人和家族的荣耀,还让这个群体陷入整体的蒙羞。
连坐的形式应该源于上古,是部落集团的一种管理办法,让最小单位的组织形式有一个相互制约,这种连坐形式的核心就是告密或举报,并且还有一副正义凛然的高傲姿态,常常能获得道德楷模的美誉。据说,一些学校的班主任老师都会培养几个善告密的学生,这样就比较好管理,能让学生人人自危,然后循规蹈矩地服从教化。把教育和泯灭羞耻心的教化混杂起来,让告密连坐的形式从娃娃起就深入人心,这是现代社会教育挥之不去的耻辱。
商鞅是把连坐恐惧形式正式法律化的第一人。然而这种恐惧形式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弊端——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他人行为的无辜牺牲者,每个人也就成了这个体制的潜在反对者。由于恐惧,统治者在社会管理中,无形中就把自己放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埋下了社会不稳定的后患。历史证明,秦王暴政是中国政治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页羞耻记录。一九零五年《大清刑律》重修订,引入西方法律中的罪刑法定、罪责自负的法律精神,废除了延续几千年的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和家族连坐的酷刑。中国的君王有了羞耻心,让中国迈入了现代法治社会的门槛。
羞耻心不仅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的晴雨表,不仅属于美学价值体系的伦理范畴;羞耻心正常与否,也是政治道德规范的风向标——人一旦没有了羞耻之心,就做好了干一切坏事的准备。
写到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浑身焦虑,六神无主,欣欣然去五谷轮回之所虔诚地朝圣了一番,大脑与肠道举案齐眉,相互缅怀个自曾经岁月里的丰功伟绩。在满足生理需求后的情景下,我重新坐在电脑前,神清气爽,毫无羞耻之心地在此处画了一个句号,功德圆满。
(原创首发)
但愿人人都有羞耻心,“吾日三省吾身”,那样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文明,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