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花烂漫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山花】霞寨中心小学(散文)

编辑推荐 【山花】霞寨中心小学(散文)


作者:黄江山 举人,3115.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21发表时间:2021-06-24 12:19:04


   这不仅是我的母校,也是我童年嬉戏和玩耍的地方,其尊严、其神圣,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和替代的。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意义在于在心灵深处去触摸那种远方的记忆,去捕捉那神圣的再也不能再神圣的那份感觉。
   或许是由于越来越逼近退休年龄的缘故吧,思乡的感觉却越来越强烈。
   昨天我写了《故乡的云》,一九九五年,我写了《故乡的小河》,是发表在《闽南日报》《九龙江》文学副刊上的,这篇散文诗,被市级作家曾建和老师(网名昵称雁和鸣)做深情的朗诵,我是百听不厌的,想不到曾建和老师会这么投入,这么深情,把我的《故乡的小河》演绎的如此的精彩和细腻。而且朗诵者的父亲曾经是我们平和三中,也就是霞寨中学的老校长兼书记曾礼通。所以子承父业,曾建和老师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政教系,也当了平和党校的高级讲师,应该说我们青春岁月,是在霞寨中学度过的,所以曾礼通老校长,我们也是记忆犹深的。
   当时编发这篇文章的是《闽南日报》《九龙江》文学副刊的主编林斌龙老师,他是《闽南日报》的高级编辑、记者。
   童年的记忆是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这种记忆也将永远地雕刻在我的心栏中,永远与岁月相永恒,永远与日月相媲美。
   那一次呀,老同学黄明党携现任的小学校长黄国栋到我所上班的漳州市体育中心来找我,我就跟他们说:“霞寨中心小学,以前叫霞寨小学,我们五个兄弟姐妹都是从这里跨出去的,四个在漳州,一个在厦门,是独具情深和深情的!”
   忘不了那登上霞寨中心小学的用小石头铺就的石阶路,这一条石阶路约有一米多宽,估摸有三十多个台阶,校门伫立在正南方向,门口依稀种着很多树,小鸟经常在树上歌唱,细雨滋润了树上的每一枚树叶,我们经常在树下乘凉、玩耍,有时甚至爬到树上去掏鸟窝,取鸟蛋。
   当年小学下面还挖有一个防空洞,据说是为了防原子弹的光辐射的,但童年,我们还不太懂这些原理,只是听听老师们说说而已。
   我是一九六九年文革大联合七虚岁那一年就读霞寨中心小学的,在这里,我光荣地加人了少先队(当年叫红小兵),小学底下的那个防空洞,是我和童年的好伙伴周大海经常钻进钻出的地方,从这边钻进,又从那边爬出,好不悠哉。
   小学四年甲班的时候,周少峰任班长,我任副班长,后来,也就是四乙班的下学期,我调到四乙班当正班长了。
   因为我的老师陈龙債、周金生老师住在同一个老师宿舍,当时乙班恰好缺一个班长,所以我就被借调过去了。
   所以小学毕业那一年,我们的两班毕业班的同学我都能如数家珍、心知肚明,能一一念出。
   小学甲班走出《土楼高考状元》周少峰:毕业于天津大学;走出了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土楼教授》周永强;周永强还是我小学一年级的同桌同学,我们都是七虚岁入学,都属虎,都是一九六二年出生,只不过他比我早来到这个世界多几个月而已,按江湖习惯的叫法,他是哥。
   甲班还走出一九七八年应届高中毕业考上福建医科大学的周建树主任医生,他还是现任的平和县总医院的党支部书记,以前是书记兼院长。
   这些好同学都是我童年的好伙伴,好同学,周建树也和我同龄,都属虎,都是一九六二年出生。
   只有周少峰老班长是我的老大哥,他是一九六零出生的,总是带着我玩,因为周少峰居住在土楼里,他的土楼名字叫“庵边楼”,所以我写出了《土楼高考状元》;周永强所居住的土楼名叫“白灰楼”,所以我写出了《土楼教授》,至于周建树、陈聪、周树海同学,我则写出了《同学情深》。霞寨中心小学更蕴育出我们黄家三兄弟,我是老大,老二黄江辉是现任的漳州市教育局局长,老三是一九八七届的平和县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理工科的高考榜眼,就读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电机专业,现为高级工程师,电梯公司的老总,也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二姐黄丽玉就读于小学甲班,她和我的二姐夫在漳州开发的“漳州市成达兴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已上市,而且还在外省开了一个子公司。
   霞寨中心小学,是我们童年梦想的摇篮,《故乡的小河》就在我们小学的脚底下悄然流过,其河水清澈明亮、澄透见底,我们童年常在这条河里捉鱼摸虾,戏耍游泳,这条小河也是我们童年诞生理想的地方,是摇曳我们走向明天的温床。
   小河的流水哗哗地流去了很多岁月,却永远流不走我们对母校的记忆,也许童年我们的理想虽还有点稚嫩,但于今天想来,任何开启成功的秘诀,除了智慧,就是务实的实践,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坚持。
   如今,我已在文学创作、音乐创作、书法创作、画画创作逐出一条血路来了,虽为老骥,但仍伏枥,其志乃超,安可歇鞍,愿马步腾翼,不减当年,壮心不已,奋书明天。
   所以说奋斗者的脚步是毋庸停止的,无悔的青春,是无悔的付出和奋斗写就的,这还得来于默默的坚持。
   霞寨小学,霞寨中心小学,永远都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我们去所思所行,他也永远将像一艘航母,载着我们去大海远航远行,以其留下了那些美好的童年记忆,不如多撰写一些美好的回忆,因为童年的记忆永远都是最纯真、最美好的,正像我的奶奶所浇灌的名言:“三岁成君一世人(纪)”一样,无畏艰辛的人,才是永远握取生活真谛的人,才是开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明天的主人。
   据说,霞寨中心小学的校门已经进行重新修建了,即将启用了,我们是多么想回去看一看,看一看母校,看看今天已经发展成综合一体,具备有多功能教学为一体的霞寨小学、霞寨中心小学,据说电脑室也初具规模,电教设备也俨然严整,如今的霞寨中心小学,可谓“鸟枪换炮、今非昔比”也!
   小河的流水纵然可以流走岁月的沧桑,但流不走的是这一条发自大坪双尖山的故乡的小河的涓涓细流,霞寨中心小学,永远都像一座丰碑,耸立在我们心中。
   愿这篇文章,给所有的从霞寨中心小学跨出去的同学和英才、所有的曾经为霞寨中心小学做出无私的、默默奉献的那些老师,那些辛勤的园丁,那些教职员工带来慰藉和勤勉,我们愿为霞寨中心小学的发展和壮大的一辈又一辈的老师和员工,我们今天就在这里,给您们,行一个厚重的敬礼吧!
   忘不了,我们的母校:我们的霞寨中心小学,愿您,像一只永远翱翔的山鹰,摇动强有力的翅膀,承载着伟大的历史使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2021.6.23.
  
   写于漳州。

共 251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诚如作者在文章结尾所叙的:霞寨中心小学,“愿您,像一只永远翱翔的山鹰,摇动强有力的翅膀,承载着伟大的历史使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每个人都有一生中心灵最柔软的地方,它的记忆与岁月永恒,与日,月星辰永恒。作者用朴实、真诚、深情的文字,向我们铺展出作者的故乡,作者的母校——霞寨中心小学,也就是过去的霞寨小学的过去和现在,这石阶,这些校门口前的大树、这条小学底下一直流淌不息的潺潺流过的故乡的小河……笔吐深情忆故园,霞寨中心小学人才辈出,同学多锦绣。还有,作者感恩于生活,感恩这片土地和英雄的校园,是这些辛勤的园丁,是这些一辈又一辈薪火相传、接力棒相传的接力跑的教职员工,铸就了这片英雄的校园,使这片英雄的土地,人才辈出,而后喷薄于祖国河山。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编辑:郭红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江山        2021-06-24 12:20:50
  衷心感谢郭红娟老师的辛勤编稿和精彩、精细、精准点评!衷心感谢!
《江山文学》永远都是最棒的!
2 楼        文友:郭红娟        2021-06-24 12:50:53
  好散文!劲推力赏!问好作者!期待新续!
知足常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