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野征文“主题”】三代人的教育变迁(散文)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都是每个时代难以忘却的怀念。
一、爷爷
“爸爸,我都九岁了,支书说该去上学了。”儿子用央求的眼神看着爸爸。
“上学是可以,可是两元钱的学费,爸爸暂时还凑不齐。这样,你先去上学,等我把今年工分的钱提前支出来,再等过几天卖了鸡蛋,我把钱给老师送去。”爸爸一脸的无奈。
儿子支支吾吾地继续说:“老师说了,谁家孩子去上学,自己拿一块木板,当桌面。咱家有吗?”
爸爸皱着眉头想了想,忽然说:“实在不行把咱们驴车上的木板拆下一块给你。车,我先铺上草席。”
“可是我上学写字用的本子还没有。”儿子噘着嘴有点委屈地说。
“那好办,你爷爷老时烧的黑纸还有,我给你订成本子。”爸爸为自己能想出这样的办法感到很满足。
“还有,我的那双鞋鞋底子磨出了一个洞。”儿子声音低的有点听不见。
爸爸赶紧脱下自己的鞋,妈妈接过:“把鞋前面塞上些棉花,你穿着上学吧。”
“那你穿什么?”儿子问。
爸爸摆摆手,满不在乎地说:“我把坏的那双黄胶鞋鞋底钉一块胶皮就可以了。”
儿子上学那天,蓝色的布上衣已经褪色得看不出本色,条绒裤子膝盖处还补了补丁。书包,是妈妈用绿布做的。但儿子特别兴奋,一边蹦跳着去上学一边唱着歌。
儿子来到学校才发现,教室是生产队闲置库房的两间小黑屋,窗户上糊了报纸,有的地方还破了洞,风一吹,呜呜地响。一块木板搭在两边垒起的土坯上就是桌子。凳子干脆就是土坯垒起来的。只有老师有一套旧得不能再旧的课本,老师就用它教学生们。但是儿子进入了一个无比美妙的世界。
二、爸爸
放学的路上,太阳当空照,上初中的儿子一边跑一边喊:“爸、妈,我们发国家免费教材了。”
爸爸妈妈听见儿子的喊声都跑到院子里。儿子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我——们——发国家免费教材了。”
“什么,课本不要钱了?”爸爸妈妈异口同声地问。
“是的,不信你们看。”儿子脸上满是幸福,说着把课本递给爸妈,并指着那行黑色字说,“看见没——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
妈妈不相信地揉了揉眼睛,用手轻轻地抚摸着那一排字,一字一顿地说:“国家不要钱了,太好了。”
爸爸也兴奋地滔滔不绝:“现在的孩子好幸福,想当年我们读书时,连一本像样的课本都没有,一个班就老师有一套教材。放学后,你想看看课本,哪有啊?没办法,那时候我们就用包装纸抄教材。有一天晚上抄得太晚了,睡着了,弄倒了煤油灯,差点没发生火灾。我们那个年代的人啊,吃不像吃,穿不像穿,学不像学。高小毕业就算高文凭了,那时的孩子真是太苦了。”
四五本书,被爸妈轮流地摸来摸去。爸爸还是意犹未尽地说:“从电视上看了,国家领导人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看来党和国家是多么重视教育啊。”
这时,儿子的声音又提高了八度说:“还有呢,从今年开始,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全免,像我们这些住宿生的生活费都由国家出了。”
“什么什么?”妈妈有点不相信,摇着儿子的肩膀,“你再说一遍。”
儿子又笑着重复一遍。
妈妈还是有点质疑:“也就是说,以后你们念书都不用自己掏钱了?”
“就是!”儿子满脸笑意。
爸爸也忍不住慨叹:“你说,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两元钱的学费都东挪西凑的,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为了凑够钱,你奶奶恨不能去抠鸡屁股。信纸和白纸,那是梦里看到的。简直没法和儿子比啊。”
儿子听得瞪大了眼睛,喃喃地说:“那样的日子你们是咋过来的啊?”
“咋过啊,熬呗!”爸爸眼里有点湿润了,“儿子啊,国家对咱这么好,咱可得好好学习啊,要不然都对不起党这好政策。”
“知道。我们老师都说了,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捷径是考大学,我要考大学,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
爸爸妈妈直点头,一再强调着:“可得好好学,可得好好学……”
三、孙子
“爷爷,你啥时候来我们家啊,我领你去逛一逛大上海?”视频里孙子一边比划着一边说。
视频这头爷爷乐得合不拢嘴,连连承诺:“好的,好的,等你放暑假了,爷爷就去啊。爷爷问你啊,你有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啊?”
孙子在视频里直点头:“嗯嗯,听了,爷爷,我还好好听多媒体里的老师讲课了呢。”
爷爷有点不解赶紧问:“不是,孙子,多媒体里的老师是怎么回事?”
“爷爷,你落后了吧,现在我们都是多媒体教室了,网上授课,就像你我视频一样。现在我们的课堂可有意思了,全国各地名师的课都可以听,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对了,我爸爸说那叫——线上教育。”
“哦哦,”爷爷点着头继续问:“孙子,咱们这乡下的学生可好了,都有营养餐了,还免费喝牛奶,你们那也有吗?”
孙子在视频里咯咯地笑:“爷爷,我们这没有,但是我们这可是大城市,牛奶面包想吃就吃。还忘了告诉你,爷爷,我们这吃饭讲究营养均衡,比你们乡下的孩子还高级呢。”
“那就好。”爷爷满脸是笑,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问道:“疫情期间,我们这乡村的孩子都上网课了,可是有的地方网络信号不好,上的不太好,你那没受影响吧?”
孙子一摆手:“爷爷,我们这网络十分畅通,老师上课就像面对面一样,而且老师随时可以监控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我们上课、批作业都在网上进行,基本没受啥影响。爷爷,你来吧,我领你去城市老年人活动的地方,他们打太极,跳广场舞,扭秧歌,可好玩了。”
爷爷听得入了神:“是吗?我最喜欢扭秧歌了,我可是咱们村子的伞头呢。到时候爷爷也露一手。”
“对了,这里还可以游泳,我都学会好几个游泳姿势了。”
“游泳可难不倒爷爷,年轻的时候,爷爷在大坝里可是游泳能手。到时候爷爷教你几个高难动作。”爷爷说得滔滔不绝。
这时,爸爸也凑过来说:“爸爸,你有时间也来城市享受一下,各种娱乐设施比老家好多了。要不是当年你一直鼓励我好好学走出来,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这么美好。”
爷爷听着笑着说:“还是你小子有福气,赶上了党的好政策,这样我孙子更享福了。孙子可要好好学,长大后咱们出国去闯荡闯荡。”
“爷爷爷爷,”孙子在视频里大声的嚷,“我想好了,到时候就去国外留学,听说国外汽车制造业特别先进,我一定要去学习,回国后给你制作一辆。”
这时,奶奶也凑过来,仔细地看着孙子笑:“这小家伙想法还挺多,都要去外国念书了?”
妈妈也插言道:“妈,现在咱们有这个条件,而且国家也鼓励人才出去深造,没准到时候咱们家要出个科学家了。”
“科学家,那可就了不起了。”爷爷直点头。
“我要是制造汽车,就制造智能的房车,吃喝拉撒睡都可以在车上,到时候拉着咱们一家周游世界。”孙子兴趣盎然地说着自己的未来目标。
爷爷再一次感叹道:“真是时代不一样了,我们上学那时候和孙子比,简直地上天上,这可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爸爸也附和道:“别说你了,我那时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用着国家的免费教材就觉得很幸福了,哪想到人家现在多媒体教室,处处都用到网络,孩子们视野打开,别说全国了,已经放眼全世界了。”
爷爷也说道:“和你比我都比不上,就别说和孙子比了。”
还是最后爸爸总结的好:“咱们三代人,就像三个阶梯,生活越过越好。这都得感谢我们伟大的党,真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这美满幸福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