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恒】【流年】最好的流年(散文)
2012年5月19日那天,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我命运的大事——我注册加入了江山文学网。
将时间拨回到2012年,3月末,婆婆做了腘窝囊肿手术,我倒了好几个班,空出时间连续在医院照顾。她出院那天,我才感觉疲惫不已,于是去医院检查,大夫说甲亢复发了,需要住院碘疗。同时,舅舅也因血糖过高得到大夫要及时住院的建议。我跟舅舅说,咱俩一起住,还正好是一个病区,别人都不用管了,咱俩互帮互助就行啦。舅舅说啥也不住,说,都是那些药,回家调调药就行了,家里事情多,不能不回去呀!
舅舅义无反顾地回了老家,我住院尝试碘131治疗,看到繁琐的过程,和未知的前程,我担忧不已选择拒绝,无奈选用服用药物的保守治疗。那些日子,我的心情灰暗到了极点,守着父母不敢露出一丝,唯有在深夜的书写中,道出内心里的不安和纠结。当时的书写,仅限于某论坛和QQ空间,没有章法,也鲜有回应。
五月的某一天,在马帮文友热情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接触到江山文学网,在网站有意无意地转悠好几天,感觉很不错,于是选择在注册的当天,在争鸣文学社团,投了第一篇稿子。
我选的是为儿子大树家长会上写的大树日记的演讲稿《大树日记》。当时我对江山文学网并没有什么信任,只是想用这篇文章作为敲门砖,看看是否可以得到共鸣,再决定是否留下来。果然,江山,争鸣都不负我的期望,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认可和鼓励,还有很多殷切的建议和指导。对于正处在书写茫然期的我,可谓是如获至宝,就像看到一盏指路明灯一般珍贵。
文章收尾处,我这样写:“我感觉我们的孩子都像一根小小的嫩芽一样,它的成长需要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只要用心,我们都可以做到。让我们家长的家庭教育、老师的学校教育一起配合,相辅相成,让我们一起引导孩子们走进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吧!”
我安心地留下来,一股脑地把内心里所想所思所悟写出来。对于生活中的所有遇见,我仿佛换了一种心境来面对,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透亮起来。
6月20日,舅舅在睡梦中离世,9月27日,我含泪书写《百日祭》,文中道不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送走舅舅之后,我病了半月,每天都夜不能寐。睁开眼睛,闭上眼睛总是看到舅舅。舅舅用他匆忙地离开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明白,一定要珍爱身边人,父母家人现在也许还是印象中一般强壮,但也一定要多多去关爱,去陪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无法释怀的无奈。拥有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珍惜!
“一直想着写舅舅,写到现在却感觉文字是如此的苍白,他承载不了我心中情感的百万分之一,我满面的泪也是那样的无言,百日之际,中秋团圆节之前,不能回去看舅舅,期待归去的家人可以带去我们所有人的惦念。舅,舅呀!您一定要好好的,我们也都会好好的,让您放心。”
这篇文章书写后,争鸣文学社团因故关闭,我无奈地在江山文学网众多社团游移,感觉逝水流年的文章和编者按特别贴心,于是,拿一篇不足两千字的《一顿饭的爱情》作为探路者,得到舞者精心的编辑,我深感相见甚晚,于是安心于此,从评论员到编辑,再从编辑到副社长。从2013年五月五日开始,我编辑了两千多篇文章,书写了三百多篇文章。打开我的文集,打开每一篇文章,曾经熟悉的文字,会把我扯回并不曾走远的过去。
我的书写,最初就是源于记录我的儿子树的成长,从2009年和他一起写电子日记,加入江山之后,伴随他的成长,我写了《大树日记》《从大树日记说开去》《莫“拔苗助长”》《大树修剪进行时》《46码凉鞋》《偷着乐》《大树的生态园》《记忆中的黑》《天使与魔鬼》《我和大树有一个约定》《大树与大树理论》《触动大树的瞬间》《写一封信给亲爱的大树》《妈妈,我跟不上了》《莲子》《这就是高考》《声音里的教养》《顺应时节的生长》。树从我的记录里,走过小学初中高中,当下已经是一名大二的医学生了。树很阳光,善良,很珍惜来之的学习,始终在用努力勤奋来践行自己最初的梦。因为书写,他在意外发生的情况下,勇于自荐,抓住了中考前百日誓师代表班级演讲的机会;也因为书写,我有缘成为树高考前成人礼上唯一的家长演讲嘉宾。
“请相信,我们此刻所有的遇见,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每一个少年都前途无量。今日,聚是一团火;明日,散作满天星!祝福同学们不忘初心,开启圆梦新征程!二中学子,展翅高飞吧!”
在近万人的成人礼现场,我用这段话作为收尾,以感恩三年来学校对于树的教育,感恩三年来我们相伴的成长!
也正因为书写,我有机会记录了和父母家人相处的珍贵时光,《站》《向内走的爱》《被子,一辈子》《篱笆墙》《奶奶的美食》《回不去的家》《面簸箩里的人生》《瓜扯葫芦蔓的人生》《自行车陪伴的爱》《脚底下的燎泡是自己走的》《沙土里的爱》《面盆》《糊掉的爱》《虫子的味道》《我的妈妈》《听不到的爱》《拉抽屉》《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大姐》《福气》《倔强的爱》《胜利属于人民》《槐树下的故乡》《守家》《母亲的肩周炎》《种麦的人不见了》《我的老家》《一棵远行的香椿树》《“呜呜”水开情自溢》《姥娘门》《压茄子包》《麦子开花了》《温暖的原点》《聆听疼痛》《吉祥花开》《陪伴是一场有期的告别》。很多书写源于父母的唠唠叨叨,那些我不曾熟悉却真实参与的过往,在我的笔尖重现,大姐叫我叨叨妹,总说幸亏有我。母亲总说,如果我认字,我肯定可以写出一篇极具家乡特色的长篇,每一个历经苦难的人,家族,都是一部血泪史。
“曾经,我们陪伴父亲,此刻倒数的回忆里,那一场有期的告别是如此地疼,如今,我们陪伴母亲,相信爱和亲情,会将这一程无限延长,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在领悟,珍惜,感恩中,享受做母亲女儿的幸福时光。从此,父亲长眠,我们常思念。”我用书写送别亲爱的父亲,我相信父爱永恒。
这九年间,我住了五次院,加上陪伴照顾住院父亲的八个月,我有很多文字,都是植根于疼痛,《病》《当生命倒数》《百日祭》《清明追思》《心祭》《打开的疼痛》《病友》《倾听者》《爱在路上》……书写记录了疼痛,也释怀了疼痛,很多难熬无眠的夜晚,都是靠着一分书写的理性熬过来。尤其在父亲病重期间,每每都是书写过,才能勉强入睡。父亲离开后,看着曾经书写父亲的文字,会不由流泪,也会感谢曾经的自己,记录了那么多和父亲相处的曾经。
正因为长期的书写,也不由得养成了书写者随时观察积累的习惯,会默默地想,思考,然后将其落成文字,小说的书写对于我来说,有一个极为清晰的成长过程,最初的小说,现在看来,有很大的修改空间,依序看来,仿佛看到一个常熬夜伏案书写的我,《冷暴力》《黄玫瑰》《如知是止》《何去何从》《相见不如怀念》《血红雪白》《致未曾拥有也不曾失去的爱情》《别无选择的人生》《对不起,我从现在开始爱你》《尘埃落定的青春》《单独》《平淡是真》《莲子》《这痛苦的爱》《爱转身》《等爱回归》《原点》《左眼爱情》《寻》《琴键》《软刺》《守》《归》《落花的窗台》《最优解》《雾中人》《断舍离》,其中《血红雪白》《莲子》已被选入期刊。从日产万字小说,到现在字斟句酌,反复推敲,降下来的,并非是书写的热情,而是我对于文字拥有了更多的敬畏,以及对阅读者的敬重。
在江山九年,在流年八年,我饱含深情地写过很多情书,《时光不老》《痴迷流年》《咱们的江山》《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行在桂林,爱在流年》《当我遇见你》《一朵雪》《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是一个流年人》《行走的家》《送别》《我的流年》《送别大哥》,文字中,有满怀期待的相聚,有依依不舍的离别,有痛彻心扉的送别,有对流年,流年家人最深情的告白。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如此透彻的领悟,因为有流年,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透过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自己,可以慢慢修正很多不足,可以拥有奋斗的激情,进而可以拥有感恩、知足、幸福的日子。
流年于我,是家,是家人,是恩人,是知己,说什么都不必有负担,做什么都会有人鼓励,关于文章,我们会有鼓舞,更多的是严厉,也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共同成长。从最初来时“的地得”不分的小迷糊,成长为刊发中篇的我,对于江山,流年满怀感恩,我愿意直视自己书写的差距,愿意用最虔诚的心,在编辑和书写中,不断收获,我愿意用陪伴,做最长情的告白。
对于江山,流年,我不过是最为普通的一个,就像一抹颜色,和太多太多拥有文学梦的同行人,一起绘就逝水河畔一方独特流年美景,进而成就大好江山。
我有幸,我骄傲,我拥有最好的流年!祝福江山、流年!
九年来,在江山,在流年,真真编辑了二千多篇文章,书写了三百多篇文章,了不起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我也难忘,2015年10月初来江山登记注册的日子,真真对我的无私帮助。
向真真学习,将一种爱好,培育出成为生命成长的养料,成为生命成长与成熟的精神食粮。
相识,是一种缘分。
祝福江山,祝福流年!向着美好的目标继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