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为有牺牲多壮志(散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我们村之所以远近闻名,原因并不仅仅在于它是一个美丽的乡村,而且在这块上地上曾经出了一个抗日英雄——尚随合。
鄂西北有一个秀美的村庄,村子北西南三面被农田环绕,东面濒临弯弯曲曲的小河。土地肥沃,阡陌纵横,四季景色宜人。该村四周筑着坚固的寨墙,犹如堡垒,寨外水沟宽深,东西南北各开四个门,每一扇门皆有专人把守。寨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尚,故村名尚寨。勤劳朴实的家乡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着后代。
尚随合,出生于寨里一个富裕家庭。早年,父母靠做粉丝生意起家的。做粉丝卖粉丝,日积月累滚动发展,慢慢开起了粉房,买卖做得越来越红火。那个时代,人们有了钱,不是买房就是置地,于是,他们就在周边买了很多田地种庄稼。家里常年雇请了几十号伙计。家业逐渐丰厚起来,成了当地十分显赫的土豪。
他兄弟三人,大哥从小眼残,无法帮父母搭理家务;二哥埋头苦读书,成了国民党黄埔军校一名优秀的学员;尚随合饱读私塾,从小就争强好胜,有着与他人不一般的胆识。父母很喜欢他,让他继承产业,看家护院。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月,为了保护家人和财产安全,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光耀门庭,他招揽门客,训练了一支家丁。闲事加强训练,忙时参加劳动。随着实力的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学着自制土炮,购买枪支弹药,成了村里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也成为一部分人的保护伞。
一九三一年,日寇开始侵占我国东三省,并且建立了伪满帝国,“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北人民深受其害,痛苦不堪。自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打开了侵略我国的大门,全面侵华战争打响了。日寇所到之处,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千百万中国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日寇的铁蹄不断向南方延伸,我们家乡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践踏。据村里人回忆道:几乎每年到了小麦成熟的季节就要逃一次荒。因此,村里的人每到这个季节,就提前大量地蒸馒头,烙馍馍等,为出逃作准备。人们一天到晚将干粮背在身上,晚上也不再脱衣服睡觉。只要有人喊一声:鬼子来了!大家就惊慌失措地向村外四面八方逃命。
他痛恨日寇,因为他们的侵略,让这块干净的土地,染上了血腥味。
他痛恨日寇,因为他们没有人性,是个恶魔。这期间,他目睹了自己的乡邻,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日寇的刺刀之下;也不知多少房屋被他们一把火化为灰烬;多少头牲畜被活活宰杀;多少斗粮食被恣意糟蹋;多少妇女被残害……单凡有一点良知的中国人,见此情形,都会咬牙切齿,恨之入骨,恨不得立马将日本鬼子消灭干净。
七十多年前,这里曾打响一场酣畅淋漓的抗日伏击战,尚随合就是这场战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那年他三十一岁。如果他选择了逃离,也许现在还活在世上,那将是百余岁的老人了。可惜,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场战争中,他把短暂的人生活成了让人敬仰的永远的丰碑。
那是一九四五年初春,国民党政府将李宗仁调任军委会驻汉口行营主任,刘峙接任五战区司令长官。此时,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趁国军长官更替,军心不稳之际,征集部队配合豫西南日军攻打老河口一带。三月二十七日,日军伊藤带领的队伍侵占了襄阳。与此同时,南阳方面的日军也相继侵占了邓县、新野,一路南下向襄阳的夹河套地区入侵,企图与驻扎襄阳的日军联合,进行南北夹攻,以便控制五战区东面防线。日军所到之处,沿途民众便自发地组织起来,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四月的一天下午三时许,日军十余骑先遣队,径直向尚寨村这一带扑来,村民们闻讯,带上干粮纷纷南逃。尚寨绅士尚随合率领六十余人,尚万红带领十八支枪的队伍,他们一边疏散群众南撤,一边展开了猛烈的还击。敌军后续部队在村里聚集一百多人,紧紧地追赶着民众,尚随合虽然个子不大,但身手敏捷,他一手一把盒子枪,用枪快、准、狠,真叫枪响人倒。他的手下齐心协力,血拼到底,日军伤亡惨重。至日落时,日寇见我方士气高涨,又发现宋王营北边聚集了几千人(其实那全是逃难群众),因距离远看不真切,误认为是援兵,急忙撤退龟缩尚寨。
吃了败仗的日寇很不甘心,企图等待时机进行报复。五月二十五日,日军百余人,又纠集朱集等几个村的皇协军千余人,在尚寨村汉奸尚恭谦、尚恭让兄弟二人的引领下,由河南新甸铺出发,夜袭尚寨村。
事先得到日军偷袭情报的尚随合,急忙召集邻村一百余枪手,又召集本村的青壮年,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一边督促乡邻们转移,一边部署兵力,把守四门。曹寺的孟怀旺带领一部分武装力量把守东门,旺午的齐明海带领一支队守南门,黄冈的黄立国带领一部分武装守西门,尚奉书带领手下部分武装守北门。
凌晨四点时,日军对尚寨发起了进攻,一时间,浓烟四起,火光冲天,枪声大作。尚随合一声令下,土炮“老白龙”就齐声怒吼起来,弹片像一条火龙飞进敌人阵地。没有持枪的青壮年们装石灰坛子,或者给土炮灌火药。尚随合身着短装,身挂短枪,手端长枪,亲临四门来回督战。七时许,尚随合不幸被匪徒击中身亡。民众武装群龙无首, 加上南门外尚万红缴械投降,还到西门劝降,可日军并不领情,仍将尚万红等人杀掉。九时许,日军乘机从西门、南门进入寨内,民众武装九十余人从寨东和寨西突围 ,他们先投掷早已装满石灰的坛罐,接着集中火力一阵密集的射击,连毙日军机枪射手三人,杀出一条血路朝寇集、袁湾方向撤离。原先由尚随合率领的二十九人,被逼到北门尚富奎家,他们赌咒发誓,决心拼个鱼死网破,个个子弹上膛,一声呐喊,一阵急射,冲出了北们。
尚寨之战,尚随合极其部下十余人战死,三十多名百姓被杀。而日军伤亡惨重,翻译官小川等四十余人被我方击毙,他们恼羞成怒,开枪打死了汉奸尚恭谦,并把投降的二十余人带到唐河岸边,除四人跳水逃跑外,其余全部枪毙,随后日军也撤离尚寨 。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一晃七十多年过去了,当我们享受着和平安宁的日子时,我们应该感谢这一群人,是他们拿着刀枪,迎着枪林弹雨,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国家富强和独立。尚随合只是这一群人中的一员。在中华大地上正是有无数个像他们这样的战士,才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的国旗,就是无数个革命者和普天下有志之士的鲜血染红的,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时值建党百年华诞,激情满怀,我用手中的瘦笔抒写尚随合等人的抗日英雄事迹,他们不但是老家人的骄傲,也是民族的脊梁,值得后人缅怀和学习。他们的生命历程虽然短暂,但大无畏的民族抗争精神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