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雾漫海岸夜(散文)
淅淅沥沥的小雨下了整整一个上午,下午天气稍许放晴,但仍不见太阳出来,地面也潮湿得很。我和妻只好一整天都闷在屋里,看了一部并不精彩的电视剧。
吃过晚饭,妻说,还是出去走走吧,去海边透透气。
走出小区,薄薄的云层仍遮天蔽日,天色灰蒙蒙一片。我们踏上通往海边的城市道路。这条柏油水泥道路,南北走向,约有三四百米,从我所居住的小区开始笔直地延向海边。道路的两侧,人行道上靠近马路的一侧,密布着两排整整齐齐、郁郁葱葱的槐树。这条道路,白天也少有车走,此时,除了我和妻,还有远处几个三三两两的行人,便显得更加幽静寂寥。
我正低头与妻踱步走着,忽听妻大叫:“看!雾!”我一惊,一抬头,看见前面三十多米处,接天连地的大雾好似一堵灰砖土瓦的高墙横亘在眼前,叫人胆怯,令人屏息。我们小心翼翼缓缓南行,大雾也慢悠悠向我们挪动着脚步。我们彼此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次约会的恋人,羞怯怯地接近,暗涌着疯狂激动。近了,更近了,置身其中了,能感到她的体温了!“哇!”妻轻叫了一声,抬起头,眯起双眼,任细细的雾珠亲吻着她的眼睫、眉毛,任松软的身体感爱雾团的拥抱。我脚步轻盈,欲找到飞驾凌云、神游仙池的感觉,怎奈肉体凡身,不能真正体验,只能凭空想像。
不知不觉,我和妻在雾中恍恍惚惚已经走到了海岸边,已经能听到近处人们的窃窃私语和远处悠扬悦耳的音乐声了。今天是盛夏入伏的第七天,本应是酷暑难挨的时节,却因间隔的几次小雨,微热清凉。此时无风,细小的雾滴附在裸露的皮肤上,湿滑滑,凉润润,同时也散漫着海腥的味道。
这一处海湾犹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湾,站在海湾岸边向南望去,如果是晴天,便会看见城市主城区的高楼大厦。这一处的海湾没有沙滩,是裸露的岩石上人工修筑的木质栈道,栈道外就是空旷的广场、草地,零星的几处矮树灌木、商贩货亭。然而,在今天的大雾下,可见的已不多,眼前稍近的几处也只能看见模糊的影儿。此时,我忽然记起了唐王李世民的诗句:“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于是,下意识抬头向西边的天空望去,也许是身处城市之中,也许是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并未见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心里不悦起来,埋怨这场大雾来得不合时宜,枉费了我的一腔兴致。
这样想着,我和妻沿着海岸边,在木栈道上由西向东慢慢踱着。微风似有略无,海浪悄无声息地一遍遍不厌其烦地亲吻着脚下的岩石,海欧不见了踪影,也听不见了渔船的汽笛声鸣。曾经喧嚣的海岸世界在这弥漫的大雾中已仿佛不再存在。我和妻在三三两两、来来回回的人群中默默地来回踱着方步,什么也没想,也不知想什么,茫茫然只有向前走着,走着。走着走着,忽然感觉脚踝有点酸酸的。
“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妻建议着说。
“好吧。”我应和着。遂在人群偏少的一个面朝南面的小木椅上,我和妻相挨坐下。
过了一会儿,雾气似乎淡些了,天色却更加暗下来。往前看去,对岸陆续闪出了五颜六色的灯光,虽然仍模模糊糊,但我熟悉她们晴天时的样子。此时,这些灯光宛如睡意朦胧的少女的眼睛,无精打彩地却又羞怯地偷窥着外面的世界;眼晴也忽明忽亮地眨啊眨啊,仿佛要向慈祥善良的人们诉说隐秘已久的心事。我知道,灯光亮处,那是城市最繁华之处,白日车水马龙,夜晚霓虹更加辉煌璀璨。想必此时,咫在眼前的彼岸是否也在大雾中展现着另一番景象。
身后的灯光也不知何时全都亮了,近处的雾也似乎全没有了。这时我才感受到,身边广场舞的音乐声清晰了,能看到跳动的人群了,灯光下孩子欢笑的脸庞看得见了,一丝丝海鲜烧烤的味道在湿润的空气中浸透过来,经肺入髓,浸人心脾。这时我才想到,雾也终将会散去,热爱生活的人们始终会在雾来雾散中尽情挥洒幸福欢乐!
“不早了,我们也回吧!”妻小声说道。
这时我才发觉,恍惚片刻间儿,夜色已深深。海岸边,广场上,人们陆陆续续地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回吧!”我和妻相挽着,沿原路慢慢返回,身后留下薄薄的雾影在几点昏黄的灯光中拥吻着安静详和的海岸安眠入睡。
俗语说,“久雨大雾必晴”,我深信,明天早上定是阳光明媚!